1.怎么写政府补贴专利的新闻稿
成功申请专利可获政府补助最高5万元
摘自:嘉兴在线—嘉兴日报 作者: 编辑:实习编辑 骆静 责任编辑:晏扬
为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有效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鼓励发明创造和自主创新,我市下发《嘉兴市专利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各类专利项目补助资金进行整合,从而规范资金管理。
《办法》首先对专利项目补助资金组成部分、使用范围和适用对象进行了明确。其中专利项目补助资金组成部分包括国家、省专利专项补助资金,市级科技发展资金中安排用于专利项目的资金,及其他社会资金。专利项目补助资金使用范围为国内外专利授权补助,各级知识产权(专利)试点、示范企业奖励,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专利保险补贴,专利实施转化项目补助,专利中介机构培育补助。适用对象则包括在嘉兴市本级注册登记的企业或社会组织;包括嘉兴市本级户籍居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编科研人员,在嘉兴从事科研工作连续五年以上的常住居民,在嘉兴居住满三年且具备相关条件的法定代表人等。
《办法》其次对补助内容和标准按照适用范围进行了规定。专利申请或授权补助按照授权层次的不同、专利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获得美国、日本、欧洲专利局授权发明专利的单位,若申请人为企业每件专利补助5万元,申请人为个人每件专利补助3万元;获得国外其他国家发明专利权的单位,每件补助4万元,个人每件补助3万元。获得国外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单位,每件补助人民币1万元;个人每件补助5000元。获得国内发明专利的,授权后资助1万元。单位或个人在专利申请阶段向代理机构及审批机构缴纳的部分费用使用“嘉兴市专利服务券”进行抵免,获得国内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授权的单位和个人,由具有专利代理资质的代理机构委托申请的专利,每件分别资助1000元和500元,自行申请每件分别资助600元和400元。值得一提的是,同一年度内国内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类专利授权总量在10个以上的单位,每件专利再增补200元。
在各级知识产权(专利)试点示范单位奖励上,被列入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单位、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嘉兴市专利示范企业的单位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10万元和5万元一次性奖励;嘉兴市专利示范镇创建达标的镇(街道)给予5万元一次性奖励;中小学生(青少年)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及示范学校(基地),分别给予3万元和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与此同时,在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专利保险补贴、专利实施转化项目补助及其他专利项目补助资金资助,《办法》也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专利项目补助资金重在“补助”更重在“管理”。此次《办法》对资金的管理也进行了具体的约束,注重发挥引导和杠杆作用,规范分配管理并提高使用绩效。市科技局根据补助对象申报情况,形成专利项目补助资金计划草案。按照科技发展资金相同程序批准后,市财政局会同市科技局将专利补助计划与当年度科技发展资金安排计划一并下达。同时,专利项目补助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挪用。财政部门、科技部门将加强对专利项目补助资金使用情况的日常监管,发现专利项目补助资金分配使用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停止、追缴拨款,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2.怎样写新闻通稿
你所说的新闻通稿是对企业的某项产品或者某项重大活动的统一介绍,供媒体采用和参考,目的是澄清一些重要事实,提供重要细节信息,介绍相关背景材料等。
企业的新闻通稿一般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导语:类似于消息,简要叙述发布的新闻事实、新闻亮点和重要意义。其中要体现企业全称、产品或者活动的全称、时间、地点、数据等信息。
2、主体:由两部分组成,即新闻事实的详细介绍和相关背景材料。例如一款新产品上市,要介绍这款产品的技术特点、创新特色、在相关领域的地位和对市场的影响等;而相关背景材料则要写明这款产品是谁开发的,开发的经过和突破了哪些技术难题,实现了哪些重大创新,企业在新产品开发相关工作中有哪些做法和技术实力、市场势力、产品线水平和规模等等。
3、结尾:要对企业进行详细介绍,并对企业及产品、市场等做进一步展望。要详细介绍企业的性质、历史和现状,突出企业的实力、能力和水平,展示以往业绩上的亮点和获得的荣誉、专利等。要进一步说明这项新产品或者重要活动对企业和社会的意义,并对未来的发展和走向进行乐观的、前瞻的展望,描绘美好蓝图。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3.华为向苹果许可专利,对于这则新闻你有什么感想
回头审视华为向苹果授权专利这件事,需要看到的是以华为为代表的一批中国企业,多年来在技术创新上持续加大投入而终于开始有所回报的事实。企业只要时时刻刻不忘通过创新来做强做大,就能掌握主动权。
5月初,有关“华为2015年向苹果公司许可专利769件”的消息不胫而走。消费电子领域巨头苹果竟需要中国企业的专利授权?在当前制造业整体低迷的背景下这个消息迅速在业界引起热议。这里面不乏众多欢呼雀跃者,还有不少冷眼旁观者,质疑的也大有人在。争论中的是非姑且不论,消息本身所带来的信息还是值得借鉴分析。
首先,华为向苹果授权专利,即使谈不上“中国科技对美国科技的‘逆袭’”,也能够被算作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上有突破的代表性事件。从报道内容来看,“华为于2015年向苹果公司许可专利769件,主要是GSM、UMTS、LTE等无线通信技术。同时,苹果公司向华为许可专利98件”。由于专利数量上的差距,许多媒体将焦点落在“苹果要向华为缴纳多少专利费”这个问题上。其实,由于无法获知更多有关专利技术的内容,有关专利费用的讨论没必要深入下去。更需要看到的是,以华为为代表的一批中国企业,多年来在技术创新上持续加大投入而终于开始有所回报的事实。尤其是在中国的通信企业经历过2G时代的亦步亦趋,3G时代的有所参与,到如今4G时代的规则制定者这一系列的历程之后,回头来审视华为授权苹果专利这事,就不难发现这种转变的象征意义,是值得关注和认真分析的。
其次,在当下制造业整体创新转型的关键时期,华为的这则消息也给低迷彷徨的制造业以激励:假以时日,踏踏实实的创新也能带来巨大转变。2015年,华为研发投入596亿元,占销售收入15%。过去十年,华为研发投入累计超过2400亿元。目前全球研发人员约7.9万名,占据公司总人数的45%,全球拥有16个研发中心,累计申请中国专利超过5万件,申请国外专利万余件,在全球企业专利申请量上位居第一。巨大的研发投入,也支持华为逐渐拥有了专利话语权和主动权。华为还通过与爱立信、苹果等公司签订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专利布局。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从量变到质变,中间只缺踏实的积累这一步。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不忘创新的初衷。不仅在困难的时候能想到通过创新走出困境,在企业顺风顺水的时候,也时时刻刻不忘通过创新来做强做大企业,进而及时把握转型升级的机会。在这方面,成功的案例有许多,失败的案例也不少。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去年12月发布的《2014年中国有效专利年度报告》显示,当年中国有效专利申请当中,科技含量及创造水平较高的发明专利所占比重相对较低,仅为17.6%,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则分别占到国内有效专利总量的56.2%和26.2%,同期国外发明专利占比高达79.9%。如果把这个报告结合之前华为的消息对比,就能看出,华为对苹果的专利授权之所以在业界引起大的反响,根本上来说还是因为这样的事情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国内有关企业从中要看到差距,也要看到巨大的机遇。现在谁能抢先一步,在未来就有望领先一大步。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公司获得专利怎么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