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人诬陷起诉书怎么写
你好。
我国民法和和刑法均对诬告陷害等行为的责任和处罚作出了相关规定,如果后果尚不严重,可以通过诉讼方式要求被告(诬告人)承担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如果后果严重,例如被诬告的人因此被公安机关采取拘留等措施甚至被逮捕的,则诬告人将涉嫌犯罪,应承担刑事责任,此外,这种情况下,有关执法机关,例如公安局、监察院等,还有可能承担国家赔偿责任。 本案中,对方证据和起诉书不一致的情况下对你提起诉讼,已构成诬告,你可视后果严重程度(是否被拘留),向对方提出诉讼追究其民事责任,或指控其涉嫌诬告陷害犯罪,对其追究刑事责任。
既然他的起诉书和证据不一致,法院一定会公正的处理。你要及时寻找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是被诬陷的。
2.诽谤啡起诉书怎么写
刑事自诉书 自诉人雷某,女,1980年1月26日出生,汉族,住所地湖北省咸宁市xxxxxxxxxxxxxxxx,电话139xxxxxxxx。
被告人陈某,女,1976年8月27日出生,汉族,住所地湖北省武汉市xxxxxxxxxxxxxxxx,电话158xxxxxxxx。 案由:诽谤罪。
诉讼请求: 一、请求法院依法惩处被告人诽谤自诉人的犯罪行为; 二、判决被告人公开向自诉人赔礼道歉、澄清事实,消除其言行造成的恶劣影响; 三、判决被告人赔偿自诉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损失10000元。 事实与理由: 自诉人与宋某某(被告人前夫)2012年2月8日在世纪佳缘网站认识,交往2个月后确定恋爱关系才得知宋某某离异9个月且有育有一女由被告人代管。
自诉人同宋某某交往6个月后,被告人以宋某某“妻子”的身份介入了本人的生活,多次发短息污蔑自诉人是“小三”、“贱女人”等等。 2013年3月自诉人同宋某某恋爱关系的逐渐稳定,被告人更加变本加厉的发短信辱骂污蔑、恐吓自诉人。
2013年10月随着自诉人同宋某某婚期的临近,被告人以各种身份或通过他人,打电话到自诉人公司进行私人信息的了解,以应聘者的身份套取公司地址及查询自诉人私人信息,如自诉人在公司的职位,是否在武汉居住、qq、微博等等。 2013年1月1日被告人闯入自诉人的同事及好友空间,并发布公告污蔑、辱骂、诽谤自诉人。
被告人单方面认为能同宋某某复合,在与同宋某某离婚的之后,为了破坏自诉人同宋某某恋爱、结婚,故意多次利用手机短信、网络捏造、散播谣言恶意中伤自诉人。 为此自诉人请求贵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6条关于诽谤罪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4条、205条之规定对被告人进行惩处,维护自诉人的合法权益。
此致 xxxxxx法院 自诉人: 年 月 日。
3.消除影响的起诉书怎么写
消除影响是指赔偿义务机关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不良后果的一种补救措施。
消除影响的诉讼要求一般出现在名誉权诉讼案件中,提供示例如下:
名誉侵权起诉状
原告,女,年XX月XX日生,住所地XXXXXXXX,身份证号XXXXXXXXXXX,电话XXXXXXXXXXXXXXXXX
被告XXX女XX年XX月XX日生,住所地XXXXXXXXXXXXX身份证号XXXXXXXXXXX电话XXXXXXXXXXXXXXX
二、诉讼请求:
1、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犯原告名誉权的行为。
2、判令被告对原告赔礼道歉,通过当地报纸刊登公告、当地广播广播的方式,为原告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3、判令被告连带赔偿原告精神损害抚慰金元,为制止侵权产生的调查费用元,合计元。
4、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
三、事实与理由:
自xxx年x月份以来,被告一直对原告进行造谣、诽谤、诬陷,多次污蔑称原告在XX期间XX行为,并在xx地进行散布。作为同村之人,本着以和为贵,也多次专程或者委托母亲前往南通制止被告的诬陷行为。
虽经原告及原告母亲多次制止,但被告置之不理,依旧我行我素,不但没有收敛自己的行为,反而变本加厉进行造谣、诽谤、诬陷,当地群众对此事议论纷纷,造成原告的名誉权受到严重损害,也使得当地群众、甚至亲戚对原告的社会评价极度低下,原告的原本平静的生活受到严重干扰。
同时,由于被告多次诬陷,造成原告家庭、夫妻也多次为此事发生巨大争吵,对原告夫妻感情、家庭生活也造成较大影响,使得原告身心疲惫、精神遭受极大痛苦。
为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维护司法正义,现根据《民法通则》第101、120条以及《民事诉讼法》第108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请求法院查明真相,依法追究被告的侵权责任。
证据及证据来源
1、XXX等人证言X份;
2、被告污蔑原告的录音X份;
3、原告及母亲往来南京南通的差旅、住宿票据XX份;
附:本诉状副本一份
此致
xxxxxx区人民法院
具状人:
年月日
4.如何告人诽谤
诽谤罪,即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此罪的构成,客观要件有三:1.(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
遭到诽谤,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据第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情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你可以以诽谤罪起诉他
5.被诬告了怎么去法院报案
你好!就你提到的问题,向你提供以下几点建议:
一、从你的叙述来看,诸多事实无法判断,如‘结果查了半天我什么都没有’‘这件事对我精神造成了很大的刺激,’等言辞,当然,你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依据目前我国现行的有关法律,公民在遭到有关机关、团体或者个人诬陷、诬告、诽谤等不法侵害且造成事实上的人身、财产的损害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补偿责任,侵权行为人为国家有关机关、政府部门的,经查属实,给公民造成人身、财产损害事实的应当依法给予民事赔偿,并视情节,对有关机关或部门直接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给予一定的行政处分,触犯刑法,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具体建议。首先,就你所述是情况,在此次事件中,如果执法人员在例行检查中,有执法过当的行为,给你造成了事实上的财产损失,你可以依法向当地有关部门提出赔偿要求;其次,你所提到的精神造成很大刺激的问题,依据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与执法过程中类似经验,如果向法院提起诉讼时,要求侵权方承担精神损害赔偿的诉讼请求,除非你可以有十分确实的证据(其中包括相应的精神鉴定或医学鉴定等必经程序)证明,精神上确实遭受了严重的伤害并达到了一定程度,否则,取得法院支持的可能性很小。
这位朋友,类似的事发生在谁的身上都会产生不愉快,这点是肯定的,但法律作为一种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在调整范围上是有局限的,有些事只能只能交由道德去约束,这既是一种无奈,也是在社会资源不足之时的必要选择。
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