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技论文怎么写
科技小论文
1、标题?
科技论文标题选择与确定问题,除了遵循前述的方法外,其标题应尽量少用副标题。同时,这种标题不能用艺术加工过的文学语言,更不得用口号式的标题。它最基本的要求是醒目、能鲜明概括出文章的中心论题,以便引起读者关注。科技论文标题还要避免使用符号和特殊术语,应该使用一般常用的通俗化的词语,以使本学科专家或同行一看便知,而且外学科的人员和有一定文化程度的群众也能理解,这才有利于交流与传播。?
2、作者及其工作单位?
该项主要体现论文作者的文责自负的精神,记录了作者辛勤劳动及其对人类科学技术事业所做出的奉献。因此,发表论文必签署作者姓名。署名时,可用集体名称,或用个人名义。个人署名只用真实姓名,切不可使用笔名,别名。并写明工作单位和住址。以便联系。?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工作趋于综合化、社会化,需要较多人员参加研究,署名时,可按其贡献大小,排序署名。只参加某部分,某一实验及对研究工作给以支助的人,不再署名,可在致谢中写明。?
3、摘要?
摘要又称提要,一般论文的前面都有摘要。设立该项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读者概略了解论文的内容,以便确定是否阅读全文、或其中一部分,同时也是为了方便科技信息人员编文摘和索引检索工具。摘要是论文的基本思想的缩影,虽然放在前面,但它是在全文完稿后才撰写的。有时,为了国际学术交流,还要把中文摘要译成英文或其他文种。其摘要所撰写内容大体如下:?
(1)本课题研究范围,目的以及在该学科中所占的位置。
(2)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3)主要成果及其实用价值。?
(4)主要结论?
文摘撰写要求是:准确而高度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一般不作评价。文字要求精炼、明白,用字严格推敲。文摘内容中一般不举例证,不讲过程,不做工作对比,不用图、图解、简表、化学结构式等,只用标准科学命名,术语、惯用缩写、符号。其字数一般不超过正文的5%近年来,为了便于制作索引和电子计算机检索,要求在摘要之后提出本篇论文的关键词(或主题词),以供检索之用。?
4、引言?
引言是一篇科技论文的开场白,它写在正文之前。每篇论文引言,主要用以说明论文主题,总纲。常见的引言包括下述内容:?
(1)课题的提出背景、性质范围、研究目的及其重要性。
(2)前人研究经过、成果、问题及其评价。?
(3)概述达到理想答案的方法。?
引言一般不分段落,若论文内容较长、涉及面较广,可按上述三个内容分成三个段落。引言里,作者不应表示谦意,也不能抬高自己、贬低别人,对论文评价,应让读者去作。
5、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占全篇幅的绝大部分。论文的创造性主要通过本部分表达出来,同时,也反映出论文的学术水平。写好正文要有材料、内容,然后有概念、判断、推理、最终形成观点,也就是说,都应该按照逻辑思维规律来安排组织结构。这样就能顺理成章。正文一般由以下各部分构成:
(1)研究或实验目的?
研究(或实验)目的,是正文的开篇。该部分要写得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实验性强的论文,先写为什么要进行这个实验,通过实验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课题涉及面较广,论文只写其某一方面,文内则要写清本文着重探索哪一方面的问题。并交待探索原因,效果或方法。有的论文,将此部分并入引言之中,正文部分再不复述。?
(2)实验材料(设备)和方法?
科研课题从开始到成果的全过程,都要运用实验材料、设备以及观察方法。因此,应将选用的材料(包括原料、材料、样品,添加物和试剂等)、设备和实验(观测)的方法,加以说明,以便他人据此重复验证。说明时,如果采用通用材料,设备和通用方法,只需简单提及。如果采用又有改进的特殊材料和实验方法,就应较详细的加以说明。如果文章在国外期刊上刊载,便于对外交流,就需要标明材料成分,对照外标号做相应的说明。
2.科技小论文该写什么内容
怎样写科技小论文 科技小论文是青少年对开展参加科技活动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和总结的一种文体。
它不同于诗歌、散文、童话和寓言的写作风格,也不同于记叙文、说明文、游记等文体的写作,有自身的特点。科技小论文文体虽小,但研究、表述的对象不一定小,得出的结论不见得小。
许多小论文同样为科学专家提供了许多启示和有价值的科学数据,甚至发现过一些连科学家们也没有注意到的现象和规律。一篇好的科技小论文,完全可能产生积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熟悉和掌握它的写法是很必要的。
一、基本要求1、科学。科技小论文不只限于自然科学,历史、语文等社会科学也可以写出科技小论文,所以科技小论文一定要以科技事实和规律为对象。
2、创新。必须是自己的独到见解,要有新的发现、发明或见解,甚至是自己认为别人没有发现或没有研究过的问题,切忌简单重复别人已经研究过的问题。
3、达理。科技小论文不是文学作品,不作描写,术语必须准确,字句力求简单明了,不要过份修饰或夸张比喻,不宜太长。
4、规范。字母、符号、度量单位,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或国际通用的规则书写。
二、写作准备1、选题。一般要从生产、生活和学习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入手,从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切入,还可从政策法令的角度去选题,或从逆反心理的角度去找出人们认为无懈可击的结论的“毛病”。
论题宜小,角度要新。2、资料准备。
要搜集、整理必要的资料,现场调查、实验、记录,请教访问有关专业人员,做好资料卡片。三、写作格式1、题目。
要求简洁、新颖能吸引读者。2、作者姓名。
作者要对文章负责,若是有几人同时对写文章做过工作,都以直接参加者为主。3、指导(或辅导)教师。
没有就不写。4、摘要。
这是论文基本内容的缩影。要求短而精。
5、引言。一般可简单说明进行该课题研究的动机、目的、由来,但不要与摘要雷同,或者成为摘要的解释。
6、正文(又称本论)。一般由研究(或观察、调查)方法、研究结果、分析讨论三部分组成组成。
研究方法部分要写清研究所用的材料、考察的对象、外部条件、设备或材料来源(采集还是购买),是用什么方法进行的等。所用做法要能经得起别人重复验证。
研究结果一般可以数据、实验成果照片等为据,文字最好用表格、图纸等加以佐述。分析讨论必须恰如其分,切忌乱下结论或夸大研究成果。
最后还可谈谈自己研究的实用价值、不足之处和努力的方向。7、参考文献。
参考别人的文献要说明出处,写清作者姓名和书刊文章名称、页玛、出版单位和时间,便于别人核实。8、附件。
包括照片(尤其是对比照片)及其它旁证材料。副小论文:唐代大诗人韩愈写过这样一首小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初春的毛毛细雨,滋润着茸茸绿草地,此情此景,给人几多温馨,几多遐想。
然而。时到今日,在很多地方,这种美好的景色早已告别了我们。
近年来,被称为“空中死神”的酸雨,就像无形杀手,侵害着我们人类的身心健康,影响人类的生活。二、正文:酸雨的主要成因之一是大量排放二氧化硫所导致。
近年来,人类受酸雨危害严重,对于人类来说,这是一场化学战争。首先酸雨对植物的影响显而易见。
因为酸雨抑制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与土壤粒子结合的钙、镁、钾等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化,植物难以生长。其次酸雨伤害植物的新生芽叶,因为春天,大多数植物刚刚发芽,而这些嫩叶往往经受不住酸雨中的二氧化硫的冲洗,容易发生病虫害或干枯而死亡,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
据调查,重庆市南山上的马尾松死亡率高达60%。其次,酸雨对人类本身健康的危害尤为突出。
据美国政府1980年的推算,占全国死亡总数的2%。即相当于全美国有51000人死于大气污染。
据我国一项15年的跟踪研究显示,重庆市中心肺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位居全国几个特大城市之首,这其中,尤以老人和獐受害最大。原因之一是重庆是酸雨密集区。
还有,酸雨对人类的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据有关部门调查表明,我国的四川重庆市早被中外专家列为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
早在1993年,重庆市的环境监测结果表明,这里的酸雨频率已高达80%,全年酸雨的PH值平均为4.38,最低值为2.8。在酸雨的危害下,整个城市建筑灰暗脏旧,汽车公共设施锈迹斑斑,土壤酸化、农作物质产、病虫害加剧,树木成片死亡。
据有关部门调查表明,重庆市每年因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十几亿元。在国外,酸雨同样成为人类的“无形杀手”。
据1984年美国政府在一份名为《酸雨与大气污染的转移》报告中指出,在调查的17059个湖泊中有9423个受到影响,2993个受到严重危害。此外,在187877公里的河流中,有78488公里已面临危机,39501公里显著受害。
可见酸雨对全球的生态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三、结论 综上所述,证明酸雨对人类的生活影响甚大。
所以人类应对酸雨引起重视,合理控制酸雨。
3.科技论文应该怎么写
这个我参加过,第二十三届的。
1.题目(要新颖)
2.实施者和指导师
3.内容摘要(不要全讲出来,要吸引人)
4.关键词
5.引 言(研究起因、相关资料)一定要丰富
6.研究过程(如果分好几个实验,条理要清楚,要仔细。一定要确定解释,不要出现什么可能之类的)最好配上研究的图片。
7.进一步研究
8.实验结果与分析(简洁、明了)
9.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10.收获与体会(什么感触很深之类的)
11.致谢词(感谢老师、父母的支持之类的)
4.科技论文怎么写
科技论文的特点: 一是学术性:学术性是科技论文的主要特征,它以学术成果为表述对象,以学术见解为论文核心,在科学实验(或试验)的前提下阐述学术成果和学术见解,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探索科技领域中的客观真理,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术性是否强是衡量科技论文价值的标准。 二是创新性:科技论文必须是作者本人研究的,并在科学理论、方法或实践上获得的新的进展或突破,应体现与前人不同的新思维、新方法、新成果,以提高国内外学术同行的引文率。 三是科学性:论文的内容必须客观、真实,定性和定量准确,不允许丝毫虚假,要经得起他人的重复和实践检验;论文的表达形式也要具有科学性,论述应清楚明白,不能模棱两可,语言准确、规范。
你可以看下这个网站的《天成论文网》这个不错的!可以根据联系方式联系谈谈的
5.科技小论文怎么写
副小论文:唐代大诗人韩愈写过这样一首小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初春的毛毛细雨,滋润着茸茸绿草地,此情此景,给人几多温馨,几多遐想。然而。时到今日,在很多地方,这种美好的景色早已告别了我们。近年来,被称为“空中死神”的酸雨,就像无形杀手,侵害着我们人类的身心健康,影响人类的生活。
二、正文:
酸雨的主要成因之一是大量排放二氧化硫所导致。近年来,人类受酸雨危害严重,对于人类来说,这是一场化学战争。
首先酸雨对植物的影响显而易见。因为酸雨抑制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与土壤粒子结合的钙、镁、钾等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化,植物难以生长。其次酸雨伤害植物的新生芽叶,因为春天,大多数植物刚刚发芽,而这些嫩叶往往经受不住酸雨中的二氧化硫的冲洗,容易发生病虫害或干枯而死亡,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据调查,重庆市南山上的马尾松死亡率高达60%。
其次,酸雨对人类本身健康的危害尤为突出。据美国政府1980年的推算,占全国死亡总数的2%。即相当于全美国有51000人死于大气污染。据我国一项15年的跟踪研究显示,重庆市中心肺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位居全国几个特大城市之首,这其中,尤以老人和獐受害最大。原因之一是重庆是酸雨密集区。
还有,酸雨对人类的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据有关部门调查表明,我国的四川重庆市早被中外专家列为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早在1993年,重庆市的环境监测结果表明,这里的酸雨频率已高达80%,全年酸雨的PH值平均为4.38,最低值为2.8。在酸雨的危害下,整个城市建筑灰暗脏旧,汽车公共设施锈迹斑斑,土壤酸化、农作物质产、病虫害加剧,树木成片死亡。据有关部门调查表明,重庆市每年因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十几亿元。在国外,酸雨同样成为人类的“无形杀手”。据1984年美国政府在一份名为《酸雨与大气污染的转移》报告中指出,在调查的17059个湖泊中有9423个受到影响,2993个受到严重危害。此外,在187877公里的河流中,有78488公里已面临危机,39501公里显著受害。可见酸雨对全球的生态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三、结论
综上所述,证明酸雨对人类的生活影响甚大。所以人类应对酸雨引起重视,合理控制酸雨。
6.科技论文怎么写
科技论文的撰写 1 标题(Title) 标题又叫题目、题名。
标题应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的逻辑组合反映出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标题要简明、准确、醒目,读者阅读和文献检索首先接触的就是标题。
对标题的每一个字都要审慎地选择,应用最少的词语反映出最为确切的论文内容。 GB7713—87规定,标题一般不直超过20字。
因而切忌用带主、谓、宾语结构的完整词句逐点描述论文的内容;也要避免过分笼统,以致于无法反映论文的主题特色。但近年来,专业期刊也有以句子形式的标题,如: The GTP-binding protein Rholp is required for cell cycle progression and polarization of the yeast cell 若题目难以用一句话概括,还可以用副题名补充说明论文的特定实用信息和下层内容,使其准确。
2 作者署名(Signature) 作者署名一般应列于标题之下。 署名的作用:表明作者对成果有优先权,是论文法定主权人;表明作者的责任,是论文的负责者;便于读者联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1991年6月1日起施行)中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著作权包括“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目前,在研究论文署名上存在不少的问题,属于违反科学道德规范: (1)有的人根本没有参加科研工作,但为了达到评职称等目的,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使其署名。
(2)有的人为了使文章顺利发表,把没有参加与本项研究有关的任何工作的知名教授的名字加上去。 (3)有的人为了使其低水平的文章发表在核心刊物上,不惜采取拉关系等手段,把该杂志编辑部的工作人员名字写上去,使其文章顺利发表。
(4)有的论文署名多达十余人,从各级领导到实验员或保管员,不管他们是否参加研究工作,统统列上,把人际关系放在第一位。 (5)几个人共同参加一项研究工作,在撰写研究论文时,都想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前面,甚至争执不休。
关于署名的资格,普遍的看法是:①作者应是自始自终参加该项研究工作。②作者应能对该项研究成果具有答辩的能力。
③作者必须参与研究论文的撰写工作。④作者必须阅读过论文全文,同意发表全文,并承担由此而带来的各种责任。
邹承鲁等院士指出,研究论文署名作者必须对科学研究论文从选题、设计、具体实验,一直到从中得出必要的结论的全过程都有所了解,并确实对其中某一个或几个具体环节做出贡献。仅只参加部分实验工作的人,不能署名,可以由作者在文末或以加脚注等方式致谢,因为他无法对研究论文负责。
我国和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中的一些知名科学家在其署名的文章中也时有发生剽窃、伪造数据等恶劣现象,给这些科学家的声誉造成很坏的影响。作者署名,责任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荣誉。
论文的第一作者一般应是具体工作的主要执行者,有时也可以是整个研究工作的主要设计者,或系列论文的主要负责人。其他作者署名的先后顺序应以贡献的大小为依据。
研究工作者把优秀论文投往国际重要学术刊物时,在作者署名上要遵循国际惯例,即名在前,姓在后的规则,以避免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交往时出现的尴尬局面;避免国际同行引用我国科学家论文时出现的混乱情况。 3作者单位(Department) 标明作者单位主要是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系。
加索取复印件,商榷某一观点,邀请讲学等。同时也为其作品提供负责单位。
署名单位应写全称,加上邮政编码,写在作者名下,用小一号字体印出。如论文作者来自不同的单位,则要求用不同的符号或阿拉伯数字标注清楚。
有的刊物要求将通信联系作者用“*”注明,列入到第一页脚注内,并提供Fax号码和e-mail地址。 研究生、进修生、访问学者等均应按其完成论文的所在单位署名。
著者署名时应在姓名后用符号标记,并在论文首页左下方加脚注说明其现在单位。 4 摘要( Abstract) 4.1 摘要的用途 正式出版并对外发行的学术期刊都要求刊中的调查报告、实验方法、技术性文章、综述性文章、研究论文等在正文中附上中英文摘要。
这可使读者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了解文章的研究成果。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及经验教训。
英文摘要还可把文章的主要内容介绍给不懂中文的国外同行,起到国际学术交流的作用。 摘要也是检索工作的需要,文摘期刊社对其进行整理,使之成为二次文献。
4.2摘要的构成 摘要一般由下列三部分组成: (1)研究目的简要陈述研究目的和济究内容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2)研究方法简要介绍研究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和基本步骤。
(3)研究结果简要描述实验主要发现和主要结论及其论文的价值。 4.3 摘要的位置 摘要应放在文章题目、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之下,这样利于读者在阅读文章之前了解该文章的内容,决定是否需要继续阅读。
关于英文摘要,目前,国内的专业期刊中,有的刊物将摘要放在题目之下正文之上,有的放在文章的最后,还有的把刊中所有的摘要放在该刊最后的文摘页上。从习惯上来看,还是应当把英文摘要放在中文摘要之后正文之前为好。
4.4 摘要的长度 摘要不应分段。但长篇报告和学位论文的摘要可分段。
摘要的字数视需要而定。一般中文稿250~300字左右;英文稿以1 000印刷符号为宜,原则上不超过全文的3%。
写论文摘要时,应。
7.科技论文怎么写
按照青少年科学探索活动的特点和形式来看, 青少年科学小论文的类型一般有观察报告、考察报告、实验报告和学术性专题论文等类型.它们的结构形式分述如下: ①观察报告 青少年为了科学探索活动研究的需要, 对某一与科学探索知识有关的自然现象进行有计划、有目
按照青少年科学探索活动的特点和形式来看, 青少年科学小论文的类型一般有观察报告、考察报告、实验报告和学术性专题论文等类型.它们的结构形式分述如下:
①观察报告
青少年为了科学探索活动研究的需要, 对某一与科学探索知识有关的自然现象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观察, 直接认识客观事物和搜集第一手材料, 并通过分析和综合, 得出客观事物的运行规律而写出的书面报告, 叫观察报告.
观察是在事物的自然条件下为一定任务而进行有计划的知觉过程.但不限於知觉, 常同积极的思维相结合.善於全面、深入、正确地认识事物特点的能力叫观察力.要写出高质量的观察报告, 必须进行有效的观察活动, 而有效的观察活动, 除需要正确的观点作为指导外, 还需要明确而具体的观察目的、关於所观察对象的一定的预备知识、对客观事物的分析和综合能力以及记录和整理材料具体办法等.观察报告的格式一般分前言、正文和结尾三部分.
a.前言
前言是文章的开头部分.主要写出观察目的计划, 其次是写明观察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经过和可能取得的第一手技术资料的测定及记录方式等.
b.正文
正文是文章的核心部分.第一部分首先要对观察得到的各种第一手资料进行叙述, 然后分类进行归纳、整理.有些情况和数据尽可能采用表格方式表示, 这样可以减少文字叙述的繁琐, 使人一目了然.同时, 通过图表的显示, 有时还会发现新的问题.最后再将归纳、整理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综合, 得到全面、深入、正确的客观事物的运行规律.
c.结尾
结尾为观察报告的结束语.常以理论高度对被观察的客观事物运动的规律做出总结, 并与传统的理论做比较, 是否印证或有弥补、创新之处.
②调查报告
青少年为了科学探索活动研究的需要, 对某一与科学探索活动有关的自然现状进行调查, 把调查所得的全部材料经过科学的分析与整理, 将结果写成书面报告叫调查报告.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充分、准确的事实为基础来说明问题.通过对调查研究得来的大量的事实材料, 进行认真的分析、综合, 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从而获得正确认识, 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叙述情况时, 要尽可能反映事物的全貌, 注意克服片面性和绝对化.调查报告有很强的时效性, 因此进行调查后得出来的结论, 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报告出来.撰写调查报告没有固定的项目和格式, 但一般也可分前言、正文、结尾三部分.
a.前言
前言为调查报告的概念部分.把调查的一些情况作简要的说明, 如调查的目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经过、方式、方法、结果等, 以利於正文的展开, 便於读者了解整个调查报告的内容.
b.正文
正文为调查报告的核心部分.为了把问题说清楚, 可以根据具体内容的性质和特点, 分成几个小部分, 每个部分加一个小标题.正文安排材料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根据调查的顺序来安排组织.这种方法容易掌握, 脉络分明, 缺点是容易记成流水帐.因此, 选择材料必须严格, 不能有闻必录、有事即记.按事物发展的阶段安排内容.这种方法, 可以形成事物前后情况的对比, 从对比中体现出调查报告所要阐明的规律.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加以对比, 从对比中使人们认识不同的客观情况.不同的做法, 如对不同的自然状况、图景、发展趋势等的对比, 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结构安排上的对比, 是为了引起读者思想上的对比, 使读者在对比中肯定所是, 否定所非.
根据内容上的特点, 把主体分成几个部分, 逐个地进行报告, 这种结构最为常见.客观事物是复杂的, 要把它说清楚常常需要从各个侧面或从不同的角度去写, 这样便於全面透彻地回答问题.这种安排应特别注意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 各部分之间要有合理顺序和自然的承接, 要围绕中心, 突出重点。
8.科技论文怎么写
根据老师提供的研究方向,选择一个自己有兴趣的课题,着手到书店或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并做些摘录;确定自己的课题并进行论证。
毕业论文没有那么多讲究,只是要注意论文的格式。
1、标题;
2、作者单位与姓名及邮政编码;
3、论文摘要;
4、关键词;
5、正文:包括论文撰写的背景与该问题的研究意义;论证;结论;
6、参考文献。
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论文大纲
撰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做论文大纲。大纲可以统率全文,使得在撰写正文前即对自己的论文有一个总体而清晰的认识,可以据此寻找相关资料。这样才不会浪费时间,才能有目的地做事情。
写大纲时要注意内容的连续性与系统性。大纲通常包括绪论、正文以及总结与展望三个部分,其中正文分为若干章节。通常共4~5章即可。
绪论部分需要包括选题背景、意义,作者在毕设期间所完成的主要工作(可选)以及论文结构等小节。
实践型论文的正文部分可以包括背景、所使用的开发工具、所研究的模型、主要验证指标、实际的测试方法以及相关的理论分析等。研究型论文的正文部分可以包括系统模型、他人的结论、作者本人所提出的方法、仿真平台的配置、仿真结果等。
撰写大纲时,最好详细至三级标题,写出每一级标题的主要内容并给出每一部分的字数估计。通常情况下,第三章即开始进行作者的工作描述。
前两章的字数不要超过正文总字数的1/3,最后一章(总结与展望)的字数不要超过正文总字数的1/10。
文献搜索
注意根据自己的大纲来进行资料的搜集和取舍,即根据自己的想法来控制和组织资料,而不是被资料控制。注意所搜集材料的正确性及用词的规范性。
摘要部分注意事项
摘要中要突出描述作者所做的工作,不要或尽可能少地出现“介绍”、“总结”之类的词,用“本文研究了……”“本文提出了……”。
撰写正文时的注意事项
注意撰写时的语法、语气及叙述方式等:
1、尽量少出现第一人称。如需使用,则用“作者”、“本人”代替。
2、以科技论文的方式进行论文的撰写,写得像论文,而不是小说。
3、标点符号的使用。
所有插图不要使用Word自带的绘图工具进行绘制,否则很可能留下很多后遗症。插入时选择版式中的嵌入型,以利于调整。不要直接从PDF文件中拷贝,图形最好使用Visio重新绘制。放置插图时,选择无缩进并且居中。
撰写论文之前,把论文可能用到的格式先设置好,用到什么格式就选什么格式,不要都用“正文”格式去改,这样有利于格式的统一。
注意内容之间的关联及前后呼应。各章开始时要给出本章内容的介绍,结束时要对本章进行总结。
写作手法没有特别的,就照一般的论文那样写就可以了!
没有 (论点,论据,论证)。
你可以去这里看看!
9.科技小论文怎么写
科技小论文
妈妈曾给我出过这样一个谜语:“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下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这则迷语告诉我们:蜘蛛专吃活的东西,难道它不吃死的东西吗?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做了实验。
我从墙角处捉来一只小蜘蛛,把它放进一个盒子里(四周扎有小洞,上面盖有玻璃,便于观察)。没等蜘蛛织网,我又捡来一只死的小虫、一只死苍蝇,放在蜘蛛的前面,蜘蛛置之不理,随即用手碰撞盒子,蜘蛛就向其他方向爬去了。
为了彻底弄懂蜘蛛吃不吃死苍蝇,第二天,我又来到盒子前观察,看到死昆虫、死苍蝇还在原来的地方,可盒子角处多了一个网,蜘蛛在网上安静地趴着。这时,我想:昨天死苍蝇、死昆虫没被吃掉是不是因为没有网呢?于是,我又将死苍蝇拿起来轻轻地放在网上,可蜘蛛还是一动不动,紧接着,我又用笔轻轻地触动了一下网的边缘,咦,蜘蛛好像有了反应,开始向颤动的方向爬去,我把笔收回,网停止了颤动,信号断了,它就停了下来,不一会儿,蜘蛛又向网中心爬去。我又用笔尖触动网上死苍蝇的身体,网开始颤动,蜘蛛就开始向这边爬来,我又把笔尖收回,蜘蛛就停了,像上次那样,过了一会儿,蜘蛛又向网中心爬去。噢!我终于明白了:原来蜘蛛是靠网的颤动来产生感觉的,靠织网而捕食的。于是,我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为了证实蜘蛛靠网的颤动产生感觉,我又做了实验。将笔尖放在网上死苍蝇的身上,长时间的颤动,网的震动越来越大,蜘蛛产生的感觉好像也越来越强烈,蜘蛛便匆匆地赶过来,等蜘蛛碰到苍蝇,我将笔尖收回,只见蜘蛛尾部很快喷出黏乎乎的丝将苍蝇捆住,接着又看着蜘蛛的背一动一动的,好像在吸食苍蝇,不一会儿,网上就剩下一个完整的空壳了。这个实验证明蜘蛛吃动的昆虫。
我们探密小组又到图书馆、书店查阅了大量有关蜘蛛的书籍。其中《普通动物学》一书中写道:蜘蛛为食肉性动物,其食物大多数为昆虫或其他节肢动物。但口无上颚,不直接吞食固体食物,而是慢慢地吸食。当昆虫等动物触网时,会用力在网上挣扎,使网丝颤动而使蜘蛛很快发觉,蜘蛛便顺着纵向丝向猎物爬去,用蛛丝包裹猎物,固定于网上,先用螯肢内的毒腺分泌毒液注入捕获猎物体内,将其杀死,再由中肠分泌的消化酶灌注在被螯肢撕碎的捕获物的组织中,很快将其分解为液汁,然后吸进消化道内,最后吃剩下的体壳,就被完整的弃留在蛛网上了。这些充分证明:飞来的昆虫使蜘蛛网颤动,网颤动会使产生感觉,蜘蛛产生感觉就会将猎物捕获,因此,证实了蜘蛛只吃活动物,而不吃死的昆虫。
10.科技论文怎么写啊
5、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占全篇幅的绝大部分。
论文的创造性主要通过本部分表达出来,同时,也反映出论文的学术水平。写好正文要有材料、内容,然后有概念、判断、推理、最终形成观点,也就是说,都应该按照逻辑思维规律来安排组织结构。
这样就能顺理成章。正文一般由以下各部分构成: (1)研究或实验目的 研究(或实验)目的,是正文的开篇。
该部分要写得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实验性强的论文,先写为什么要进行这个实验,通过实验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课题涉及面较广,论文只写其某一方面,文内则要写清本文着重探索哪一方面的问题。并交待探索原因,效果或方法。
有的论文,将此部分并入引言之中,正文部分再不复述。 (2)实验材料(设备)和方法 科研课题从开始到成果的全过程,都要运用实验材料、设备以及观察方法。
因此,应将选用的材料(包括原料、材料、样品,添加物和试剂等)、设备和实验(观测)的方法,加以说明,以便他人据此重复验证。说明时,如果采用通用材料,设备和通用方法,只需简单提及。
如果采用又有改进的特殊材料和实验方法,就应较详细的加以说明。如果文章在国外期刊上刊载,便于对外交流,就需要标明材料成分,对照外标号做相应的说明。
(3)实验经过 实验经过即实验研究过程,或称实验操作程序(或步骤)等。该部分,主要说明制定研究方案和选择技术的路线,以及具体操作步骤,主要说明试验条件的变化因素及其考虑的依据。
叙述时,不要罗列实验过程,而只叙述主要的、关键的。并说明使用不同于一般实验设备和操作方法,从而使研究成果的规律性更加鲜明。
如果引用他人之法,标出参考文献序号即可,不必详述,如有改进,可将改进部分另加说明。叙述实验经过,通常采用研究工作的逻辑顺序,而不采用实验先后时间顺序,要抓主要环节,从复杂的事物中,理出脉络,按其发展变化顺序写。
并且注意所述实验程序的连贯性,要从成功与失败、正确与谬误、可能性和局限性等方面,加以分析,达到严谨的科学性、逻辑性。 (4)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该部分是整篇论文的心脏部分。
一切实验成败由此判断,一切推理由此导出,一切议论由此引出。因此,应该充分表达,并且采用表格,图解、照片等附件。
这些附件,在论文中起到节省篇幅和帮助读者理解的作用。本部分内容中,对实验结果和具体判断分析,要逐项探讨。
数据是表现结果的重要方式,其计量单位名称、代号,必须采用统一的国际计量单位制的规定。文中要尽量压缩众所周知的议论,突出本研究的新发现,及经过证实的新观点,新见解。
要让读者反复研究数据,认真估价判断和推理的正确性。作者在研究中,某些见解虽未充分证明,也可阐明。
有些实验结果,在某些方面出现异常,无法解释,虽不影响主要论点,但要说明,供其他研究者参考。实验结果与分析,可称讨论、或称“各种因素分析”。
这一部分一般应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①主要原理或概念 ②实验条件。尤其是依靠人力未能控制的缺点,要突出讲明。
③本题研究的结果与他人研究结果的相同或差异要讲明,并且突出研究中自己的新发现或新发明。 ④解释因果关系,论证其必然性或偶然性。
⑤提出本研究存在的难解或尚需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分析上述几个方面内容时,要根据各个问题的地位,相关性、因果关系以及一些例外或出现相反的结果等。
均要妥为排序论述,论述中一定要符合逻辑推理形式。本部分最后也可提出下一步研究设想、或工作大纲,将供读者参考。
6、结论 该部分是整个课题研究的总结。是全篇论文的归宿,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般说来,读者选读某篇论文时,先看标题、摘要、前言,再看结论,才能决定阅读与否。因此,结论写作也是很重要的。
撰写结论时,不仅对研究的全过程、实验的结果、数据等进一步认真的加以综合分析,准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而且,对论证的材料,选用的实例,语言表达的概括性,科学性和逻辑性等方方面面,也都要一一进行总判断、总推理、总评价。同时,撰写时,不是对前面论述结果的简单复述,而要与引言相呼应,与正文其他部分相联系。
总之。结论要有说服力,恰如其分。
语言要准确、鲜明。结论中,凡归结为一个认识、肯定一种观点、否定一种意见,都要有事实、有根据,不能想当然,不能含糊其词,不能用“大概”、“可能”、“或许”等词语。
如果论文得不出结论,也不要硬写。凡不写结论的论文,可对实验结果进行一番深入讨论。
7、致谢 科学研究通常不是只靠一二个人的力量就能完成的,需要多方面力量支持,协助或指导。特别是大型课题,更需联合作战,参与的人数很多。
在论文结论之后或结束时,应对整个研究过程中,曾给予帮助和支持的单位和个人表示谢意。尤其是参加部分研究工作,未有署名的人,要肯定他的贡献,予以致谢。
如果提供帮助的人过多,就不必一一提名,除直接参与工作,帮助很大的人员列名致谢,一般人均笼统表示谢意。如果有的单位或个人确实给予帮助和指导,甚至研究方法都从人家那里学到的,也只字未提,未免有剽窃之嫌。
如果写上一些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