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的"字行书怎么写
“的”字行书:
基本释义:
[ de ]
1.用在定语的后面。
(1)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一般的修饰关系:铁~纪律。幸福~生活。
(2)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领属关系:我~母亲。无产阶级~党。大楼~出口。
(3)定语是人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是表示职务或身份的名词,意思是这个人担任这个职务或取得这个身份:今天开会是你~主席。谁~介绍人?
(4)定语是指人的名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和前边的动词合起来表示一种动作,意思是这个人是所说的动作的受事:开他~玩笑。找我~麻烦。
2.用来构成没有中心词的“的”字结构。
(1)代替上文所说的人或物:这是我~,那才是你~。菊花开了,有红~,有黄~。
(2)指某一种人或物:男~。送报~。我爱吃辣~。
(3)表示某种情况、原因:大星期天~,你怎么不出去玩儿无缘无故~,你着什么急?
(4)用跟主语相同的人称代词加“的”字做宾语,表示别的事跟这个人无关或这事儿跟别人无关:这里用不着你,你只管睡你~去。
(5)“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推~推,拉~拉。说~说,笑~笑。大~大,小~小。
3.这个用法限于过去的事情。
4.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这件事儿我知道~。
5.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破铜烂铁~,他捡来一大筐。老乡们沏茶倒水~,待我们很亲热。
6.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
(1)表示相乘:这间屋子是五米~三米,合十五平方米。
(2)表示相加:两个~三个,一共五个。
[ dí ]
1.真实;实在:~当。~确。
2.“的”字在口语中一般读阴平(dī)。
[ dì ]
箭靶的中心:目~。无~放矢。众矢之~。
[ dī ]
(外)“的士”(出租车)的省称:打~。~哥(称男性出租车司机)。
相关组词
小的 目的 怎的 有的
的确 伍的 标的 破的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的解释及造句
一、有的
造句:有的人买他们孩子想要的、需要的,穿的或读的一些东西,或者通过设立规则来限定礼物的数量,这些数量只能装满一个鞋子的盒子。
解释:人或事物中的一部分(多叠用):~人记性好|十个指头,~长,~短。
二、似的
造句:因为使用技术的缘故,如果你有位有趣的候选人又有有趣的信息,你可以把信息像病毒似的传播出去,这可以价值成百上千美元。
解释:【是的】(shì de)助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动词后面,表示跟某种事物或情况相似:象雪~那么白|他仿佛睡着了~|他乐得什么~。
三、伍的
造句:结论是改进工作首先应该从培训入手,培训的重中之重是先提高专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员的素质,然后抓好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操作三支队伍的培训开发工作。
解释:等等;之类;什么的:买个篮子,装点东西~。
四、的确
造句:你也许不知道,但是我们的孩子的确喜欢过一段时间和我们出去玩一次,尤其是我们尊重他们,关爱他们的时候。
解释:完全确实;实在:他~是这样说的|这的的确确是宋刻本。
五、的话
造句:记住我的话;他总有一天会停止经营这家公司。
解释:助词,用在表示假设的分句后面,引起下文:如果你有事~,就不要来了。
2.博字的书法怎么写
博字的书法如下:
博拼音:bó,注音:ㄅㄛˊ,部首:十部,部外笔画:10画,总笔画:12画,五笔86:FGEF
五笔98:FSFY,仓颉:JIBI,郑码:EDFD,四角:43042,结构:左右,电码:0590
区位:1809,统一码:535A,笔顺:一丨一丨フ一一丨丶一丨丶
释义:
1、多,广,大:广博。渊博。博学(学问广博)。博览。博爱。博物。
2、知道得多:博古。
3、用自己的行动获得:博取。博得。聊博一笑。
4、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泛指赌财物:博奕。赌博。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同音字:薄、伯
一、薄拼音:bó
释义:
1、义同(一),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如“厚薄”,“浅薄”,“尖嘴薄舌”等。
2、轻微,少:薄礼。薄产。薄命。薄寒。薄酬。菲薄。
3、不庄重,不厚道:薄夫。薄幸(负心)。薄情。轻薄。刻薄。
4、轻视:鄙薄。厚今薄古。
5、不充实,不坚强:薄弱。
6、迫近:薄近。薄暮(傍晚)。日薄西山。
7、古同“箔”,帘子。
8、姓。
二、伯拼音:bó
释义:
1、兄弟排行次序:伯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
2、父亲的哥哥:伯伯。伯父。伯母。
3、对父辈戚友的尊称:老伯。世伯。
4、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伯爵。
5、旧时对文章、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海内文章伯”。
6、姓。
3.宝字行书怎么写
一、宝的行书:
二、宝的释义:
1、珍贵的东西。
2、珍贵的。
二、宝的组词:
法宝、宝石、宝贝、珠宝
宝塔、宝库、墨宝、瑰宝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三、相关组词:
1、耍宝[shuǎ bǎo]
炫耀;卖弄。
2、宝焰[bǎo yàn]
亦作“宝焰”。珍宝射出的光辉。
3、御宝[yù bǎo]
皇帝、君主的御印。
4、宝惜[bǎo xī]
爱惜;珍惜。
5、宝龟[bǎo guī]
古代用以占卜吉凶的龟。
4.英字行书写法
一、英的行书写法:
二、英的释义:
1、花。
2、才能或智慧过人的人。
3、姓。
4、指英国。
三、英的组词:
群英、英灵、英石、英制、英气
英烈、英年、英名、英两、清英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三、相关组词:
1、英武[yīng wǔ]
英俊威武。
2、英俊[yīng jùn]
才能出众。
3、英名[yīng míng]
指英雄人物的名字或名声。
4、英两[yīng liǎng]
英美制重量单位的旧译。1977年7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国家标准计量局通知,淘汰“英两”,改用“盎司”。
5、英石[yīng shí]
广东英德所产的一种石头,用来叠假山。
5.“出”字行书的写法怎么写
以上为行书的写法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折叠用笔特点黄东雷行书作品集黄东雷行书作品集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
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牵丝。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是楷书的流动。经过对几组楷书与行书个字的分析,发现楷书与行书书写时,点画的写法,用笔需遵循的准则,如中锋,铺毫,逆入平出,提按起主,藏锋等都是一致的,只是行书书写时比较舒展,流动。
行书的用笔有以下几个特点:[1]点画以露锋入纸的写法居多;[2]以欤侧代替平整;[3]以简省的笔画代替繁复的点画;[4]以勾、挑、牵丝来加强点画的呼应;[5]以圆转代替方折;出字在《新华字典》中的意思解释和说明chū(1)<动词>由内向外走,与“入”相对。《国殇》:“~不入兮往不反。”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入则无法家拂士,~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又作<动词使动用法>使……出来。
《中山狼传》:“先生举手~狼。”(2)<动词>付出;支付。
《礼·王制》:“量入以为~。”(3)< 动>出发。
《肴之战》:“吾见师~,而不见其入也。”《触龙说赵太后》:“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
(4)<动词>脱离,离开。《梅花岭记》:“其气浩然,常留天地之间,何必~世入世之面目。”
《红楼梦》:“记得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家。”(5)<动词>离京为官,外放,外迁。
《张衡传》:“永和初,~为河间相。”《琵琶行》:“予~官二年,恬然自安。”
(6)<动词>发出,发布。《屈原列传》:“每一令~,平伐其功。”
(7)<动词>出产。《捕蛇者说》:“殚其地之~,竭其庐之入。”
(8)<动词>出现,发现。《教战守策》:“战者,必然之势也。
…… 不~于西,则~于北。”《醉翁亭记》:“……水落而石~者,山间之四时也。”
(9)<动词>超出,超过。《师说》:“古之圣人,其~人也远矣。”
《冯婉贞》:“敌~不意,大惊扰。”(10)<名词>花瓣。
任昉《述异记》:“花杂五色,六~。”(11)< 名>古代戏曲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
【出尘】1.超出尘俗。孔稚珪《北山移文》:“耿介拔俗之际,潇洒~之想。”
2.佛教用语。脱离烦恼的尘俗。
《四十二章经》二三:“故曰凡夫透得此门,~罗汉。” 【出贷】出钱。
【出合】1.皇子出就封国。《南齐书·江谧传》:“诸皇子~用文武主帅,皆以委谧。”
2.指阁臣出任外职。《梁书·江蒨传》:“初,王泰~。”
3.公文出嫁。元稹《七女封公文制》:“虽秾华可尚,~未期,而汤沐先施,分封有据。”
后用为女子出嫁的通称。【出官】京官外调。
【出降】1.公主下嫁。2.指宫女出嫁。
【出没】1.隐现。2.出入,不一致,不相符。
【出妻】遗弃妻子。《荀子·解蔽》:“孟子恶败而~,可谓能自强矣。”
也指被遗弃的妻子。《仪礼·丧服》:“~之子为母期。”
【出首】1.自首。《晋书·华轶传》:“寻而轶败,(高)悝藏匿轶二子及妻,崎岖经年,既而遇赦,悝携之~。”
2.检举;告发。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二折:“我将这简贴儿去夫人行~去来。”
【出赘】旧时指男子到女家成婚,成为女家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