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雷古诗怎么写
新雷 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在《新雷》中,造物“有情”体现在哪些地方?为什么要说“只待新雷第一声”?(2分) (2)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4分) 今年重庆市高考语文阅卷,笔者作为第四大题的阅卷组长,负责古文翻译、古诗鉴赏、名句默写的阅卷工作,对古诗鉴赏一题深有感触,现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一、命题者的意图解读 今年,重庆卷的古诗鉴赏,从命题的形式上看,是两首诗比较鉴赏,与湖北卷的形式相同;从选择的古诗材料上看,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是初中教材,是学生学过的篇章,算是“熟章”,张维屏《新雷》一诗学生没有学过,算是“生章” ,生熟相配,既考了学生的知识又考了学生的能力,符合高考命题的基本思想;从命题者的意图来看,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这实际上是为教学指明了方向。在扎扎实实搞好教材的教学工作,夯实学生的古诗阅读基础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古诗鉴赏能力;从设置的题目来看,重庆卷设置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有两个小问。第一个小问“在《新雷》中,造物‘有情’体现在哪些地方?”这个题主要是考学生对诗词中的关键字词的理解。
纵观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几乎都考了对诗词关键字词的理解,比如:辽宁卷古诗鉴赏的第二问“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第二个问是“为什么要说‘只待新雷第一声’?”这实际上是考学生对诗句的具体理解。
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几乎都考了对诗句的具体理解,比如安徽卷古诗鉴赏第一问“‘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设置的第二个问是“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表面上是考对两首诗的末句理解,实际上是考学生对两首诗的整体把握。 由于题量和分值等原因,今年重庆卷古诗鉴赏没有考表现手法和艺术手法等,全国许多省市都考了这方面的问题,今年不考不等于明年不考,来年的高三教师和学生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二 对评分细则的解读 对高考评分细则的研究,有助于来年的高考复习,有助于提高得分率。高考评分非常讲究得分点,考生一定要有得分点的意识。
比如, 今年重庆卷古诗鉴赏第一题“在《新雷》中,造物‘有情’体现在哪些地方?为什么要说‘只待新雷第一声?’”这道题两个问,共2分,考生应猜得到一问一分,第一个小问实际上是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答案就在原诗句之中,只要答道“觉春生”“安排着”“只待”三个关键词中的两个,给1分,答对一个不给分,照抄原诗句不给分。第二个小问只要答出“新雷响”,暗示春天到来即可(当然,答出比喻或象征意义的也得分)。
其实这个答案也是扣原诗句中的关键词“却有情”“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第二问“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这个问4分,考生应该猜得到,分别把每一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答对了各2分, 《新雷》的末句“只待新雷第一声”寄托了作者对新生活、新气象(未来、前途、前景、机遇、生活……)的渴望(盼望、期望、期盼……);《己亥杂诗(其五)》的末句“化作春泥更护花” 寄托了作者对新事物(后辈、晚辈……)的关爱 (奉献、甘愿牺牲……)。
答对了修饰语1分,答对了中心词1分。在制定评分标准的时候,我们尽可能的考虑到学生的实际。
在操作过程中本着能给分,就尽量给分;能不扣分,就尽量不扣分的原则进行评分。从阅卷的情况来看,第一题得分率较高,第二题得分率较低,平均得分在3分左右,总的来说这道题的得分率较低。
这说明古诗鉴赏依然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 三 古诗鉴赏答题技巧 1、要弄清楚写了什么。
每一首诗词,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都要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思乡、怀古、忧愁、伤离、憧憬,也可能是对社会、人生的感悟等等,在高考场上我们如何准确、迅速的把握作者写的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呢?首先,是要抓住题目、作者和注释,诗歌的题目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著名诗人往往有特定的生活背景,他的诗歌要表达特定的思想和感情。
题解、注释常常暗示我们答题的思维方向。比如:辽宁卷选了苏轼的《东坡》, 题解“[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
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联系中学教材对苏轼的介绍,知道他因“乌台诗案”贬到黄州,这时期他的作品大都表现了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乐观旷达的情怀。
知道了这一点,答准题就并不难。其次,抓住诗歌的关键词语。
关键词语往往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对社会的认识以及作者思想感情的走向。比如今年的重庆卷对龚自珍《已亥杂诗(其五)》末句的理解,就要抓住“更护花”这三个关键字。
第三,注意词语的隐含的意义。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含蓄,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字的骨子里含有深刻的,甚至是多重的意义,古诗鉴赏就是要嚼出骨子里的深味。
今年湖北卷古诗鉴赏,苏轼的《东坡》中“铿然。
2.带有画的古诗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琵琶行
国破家亡鬓总皤,一囊诗画作头陀。 题屈翁山诗札、石涛石溪八大山人山水
画菊与某官留别,进又无能追又难。 兰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题画竹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题画竹
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 西湖泛舟呈运使学士张炎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柳枝词
无情画舸,都不管烟波隔南浦。等行人,醉拥重衾,载将离恨归去。 尉迟杯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警世通言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菩萨蛮
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