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田英章的楷书谐字怎样写
左右结构,左收右展。
左部“言”旁不要写宽,斜势抗肩,诸横等距。首笔竖点靠右,起笔稍重,竖身勿长,稍左斜;第二笔横画起笔左探,大抗肩,略呈俯势,过竖点即收;中间两小横上短下长,与上面横画平行;下面“口”不要写大,整体抗肩。
右部“皆”字不要写宽,上展下收。上面“比”字形稍宽,左低右高:左边斜势抗肩,不要写宽,注意与左部的相对位置。右边“匕”字位置稍高,要写高,稍宽,略抗肩。下面“日”整体不可写大,端正平稳,注意与上部的距离和对应关系:左竖要轻,起笔在上部左竖右侧的下方,勿重、勿长;横折虚接起笔,横画勿重,稍抗肩,略呈拱形,到了上面右竖右侧的下方时向右下方顿笔,然后转锋略内擫下行,竖身厚重有力,比左竖要长;里面小横与左竖虚接,略偏上,稍抗肩,勿重;最后底横从左竖中引出,稍抗肩,略呈拱形,收笔留有气口,不与右竖相接。
查一下“楷”字的教程,再分析田英章的“言”字偏傍的写法。调整成“谐”
2.巧字楷书怎么写好看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
《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字体分类
1~3厘米的为小楷(小字),5厘米以上的为大楷(大字),之间的为中楷。但这仅仅是笼统的分法,实际上,现实生活里很少出现过小于1厘米的小字和大到1.8米的大字。
小楷
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之小者,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钟繇。他原是位隶书最杰出的权威大家,所作楷书的笔意,亦脱胎于汉隶,笔势恍如飞鸿戏海,极生动之致。惟结体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仍存隶分的遗意,然已备尽楷法,实为正书之祖。到了东晋王羲之,将小楷书法更加以悉心钻研,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国小楷书法优美的欣赏标准。
大楷
一般情况下,人们把一寸以上、数寸以下见方的真书称为大楷。较此更大的真书大字被称为“榜书”、“擘窠书”。根据历代书法家积累的经验,学习书法应先写大楷,作基本练习。掌握好大楷的点画、结构、布白,做到点画准确精到,结构疏密得当,则退而写小楷可
做到结体宽绰开张,点画规矩清楚;进而学榜书则能结密无间而气魄宏阔,不致涣散无神。
学习方法
中楷比较适合作大字要如小字,而作小字要如大字。(陈槱《负暄野录》)
楷书临习章法
其一,整齐一律。
其二,多样统一。
钢笔书法
楷书是汉字的主要书体。楷,是楷模,就是标准字体。钢笔楷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讲究用笔
笔画分明
结构方整
3.书法里“抗肩”是什么意思
【抗肩】专指楷书字体中,“横画”从左下向横向右上倾斜的写法,这是楷书横画的一个基本特点。
硬笔书法,尤其是硬笔楷书,同样也是需要注意“抗肩”的写法,下面两条口诀中说的“肩稍抬,笔上行”说的就是抗肩写法。
【硬笔短横口诀】:写短横,不能平,肩稍抬,笔上行。短横倾斜5-8度。
【硬笔长横口诀】:写长横,要看准,零到五度求平稳。长横倾斜0-5度。
横画抗肩给人以重心左移的视觉效果,使得整字左重右轻。
而横画抗肩的结果同时又使得文字整体左小又大,整体的左小右大自然产生出整体重心右移的视觉效果。
视觉重心的局部左移(横画抗肩所致)加上整体右移(左小又大或左缩右放)正好巧妙的得到全字的重心回归平衡。
扩展资料
书法“抗肩为美”的发展过程:
最初的象形文字、甲骨文、金文并不存在所谓抗肩的美感,同样大篆、小篆,也没有抗肩这一说。
之后的隶书也是没有,甚至隶书中不少横画都往下走。
到了西晋陆机的《平复帖》,逐渐有了抗肩的趋势:
初唐欧阳询《九成宫》已经发展到到了字字抗肩的地步:
因此,书法中以抗肩为美也是后期慢慢形成的。
右手执笔斜向上的书写方式当然比违背生理习惯的水平来的更自然、合理。
同时为了平衡抗肩而采取多样化的处理,显然比单调的对称更具有艺术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钢笔楷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