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林字在田字格怎么写
林字在田字格写法如下:
解析:林在田字格中的写法是以竖中线为准一个木写在左边,一个木写在右边,第一个木是点,第二个木是完整的。
林:[ lín ]
基本解释
1. 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 :树~。森~。~海。~薮(a.山林小泽;b.喻丛集的处所)。
2. 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 :书~。艺~。碑~。儒~。
3. 姓。
扩展资料:
林姓的主要源流
1、源自子姓,是商朝末年名臣比干的后裔,属于王侯赐姓为氏。商末,纣王无道,比干犯颜直谏被杀。比干正妻夫人陈氏逃入长林山中,生下了儿子泉。周灭商后,因泉生于林中,其父比干坚贞不屈,被周武王赐以林为姓。
2、源自姬姓,出自周平王的世子姬开,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周平王姬宜臼有庶子名叫林开,林开的子孙有的以祖辈名字为氏。
3、源自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林衡,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林衡,又称林人,是西周中期开始设置的机构官称,主要负责掌管林木,并负责植树造林,养护浇灌等。
4、源于少数民族改姓。
①源自鲜卑族改姓: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把国都从平城迁到洛阳后,命鲜卑人改用汉字姓,把代北的丘林氏改为林氏。
②源自高山族改姓:台湾地区的高山族,是中国大陆古"百越族"迁居台湾的一个分支,世居林木茂密之地,因此有以林为汉姓者。
2.林字有几种写法
如图:
拓展资料:
林 lín :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树林。森林。林海。林薮(a.山林小泽;b.喻丛集的处所)。 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书林。艺林。碑林。儒林。 姓。
1. 林,平土有丛木曰林。——《说文》
2. 野外谓之林。——《尔雅·释地》
3. 有鹤在林。——《诗·小雅·白华》
4. 每大林麓。——《周礼·地官·序官·林衡》。注:“竹木生平地曰林。”
5. 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释名》
6.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晋·陶潜《桃花源记》
7. 蔽林间窥之。——《黔之驴》
8. 富贵还乡国,光辉满旧林。——张说《和魏仆射还乡》
3.林字的笔顺怎么写
林字的笔顺:横、竖、撇、点、横、竖、撇、捺。
基本信息:
拼音:lín
部首:木、四角码:44990、仓颉:dd
86五笔:ssy、98五笔:ssy、郑码:FFVV
统一码:6797、总笔画数:8
基本解释:
1、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树林,森林。
2、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书林。
3、姓。
扩展资料:
常见组词:
1、林地[lín dì]
土地利用类型之一。指生长森林和用来发展林业的土地。
2、树林[shù lín]
成片生长的许多树木,比森林小。
3、林场[lín chǎng]
从事培育、管理、采伐森林等工作的单位。
4、林檎[lín qín]
也叫沙果、花红。落叶小乔木。果实近球形,似苹果而小。
5、林网[lín wǎng]
指纵横交错,像网一样的林带。
4.林在田字格的正确写法
一、林在田字格的写法是
二、基本字义
林lín
1、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树林。森林。林海。林薮(山林小泽;喻丛集的处所)。
2、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书林。艺林。碑林。儒林。
3、姓。
三、林字结构是左右结构,偏旁部首是木。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 林,平土有丛木曰林。从二木。凡林之属皆从林。
白话版《说文解字》: 林,平坦地面上有丛生的树木叫作“林”。字形采用两个“木”会义。所有与林相关的字,都采用“林”作边旁。
三、相关组词
1、树林
[shù lín]
成片生长的许多树木,比森林小。
2、山林
[shān lín]
有山有树林的地方。
3、老林
[lǎo lín]
没有开发的森林:深山~。
4、林箊
[lín yū]
亦作“林於”。竹名。亦泛指竹。
5、林溆
[lín xù]
山林与水滨。指隐居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