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么写盘古开天地的作文
在很久很久以前,宇宙还没形成,到混沌一片,像一个浑圆的鸡蛋。鸡蛋的中心孕育着人类的祖先——盘古。盘古在里面孕育了一万八千年,最终像孵化成熟的小鸡一样破壳而出。他抡起大斧头,把混混沌沌的世界一下子就分成了两部分:轻而清的东西变成了无边无际的天,重而浊的东西变成了一望无际的大地,盘古怕它们还会合上,就用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来越高,又经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长成了一个高大无比的英雄。
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天地间只有他一人,他有时欢喜,有时发怒,有时哭泣,有时叹气。天地也随着他的喜怒哀乐而发生种种变化:欢喜时,天是晴朗的;发怒时,天是阴沉的;哭泣时,眼泪就是一阵阵倾盆大雨,最后汇成了江河湖海;叹气时,嘴里喷出来的气就成了一阵阵狂风。他一眨眼,天空就出现了一道闪电,他睡觉的鼾声就是空中隆隆响的雷鸣。
盘古的寿命非常长,但最终还是死去了。他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他的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花草树木;他的头部高高隆起,就是现在气势雄伟的东岳泰山,两脚脚趾朝天,就是现在群峰壁立的西岳华山;肚子往上高挺,就是现在风景秀丽的中岳嵩山;左臂就是现在重峦叠嶂的南岳衡山;右臂就是现在气象万千的北岳恒山。
这就是人类的老祖宗盘古,他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2.仿写盘古开天地第三段十句话400字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盘古在中间悄悄孕育着。过十万八千年,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四周一片漆黑,黑暗闷得发晕,盘古本能的乱抓,抓到了一只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停一声巨响,混沌的东西慢慢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脚使劲蹬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降一尺,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又过来十万八千年,天和地形成了,盘古也累的倒下了。盘古倒下后,它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它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3.《盘古开天地》教学内容分析怎么写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18课《盘古开天地》 教学任务分析: 本课所在的这组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 为专题,本文想象丰富奇特,气魄极大,朴素的解释了宇宙的起源。
它围绕一个“变”字,先写天地的形成,而后着重写盘古运用他的力量和智慧“开天辟地”。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要使学生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一些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课外阅读基础。而本课又是孩子们喜欢的神话故事,文中神奇想象的语句,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生动准确的语言表达是学生理解学习上的重点、难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
课时目标: 1、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2、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激起阅读神话传说的兴趣。
设计理念: 以语言实践活动为主轴,挖掘语言训练点,多渠道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并积累优美的语言。 一、回顾导入,讲述大意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盘古开天地》,混沌的宇宙中,盘古沉睡了10万8千年,有一天,他突然醒了,接下来,故事会怎样发生呢?谁能按顺序简单的讲讲这个神话故事? 2、指名讲故事大概内容。
故事先写宇宙混沌一片,接着盘古用斧子劈开天地,然后用头顶天,用脚蹬地,使天地成形,最后化为万物,有了美丽的宇宙。 3、你们讲的真好。
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神话故事,仔细读课文,读懂这个故事。 二、研读,感受盘古的英雄形象 (一)1、自由读2-5节,如果把一篇文章能读成一句话,那么这篇神话能读成哪句话?画出来。
出示句子: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指名读 2、如果你能把这句话读成一个词,就更了不起了,从这句话中,你能读出哪个词? 板:创造 指导读好创造这个词 3、再读重点句, 4、存疑:盘古是怎样去创造这个美丽的宇宙的呢? (二)第二节,边读边思考: 1、你知道了什么?在带给你体会的句子上就做上记号。
(很多同学都做上了记号,做记号,表明你在思考,善于抓住重点字词,关键句子) 交流用最简洁的一个字来回答。板:难 2、哪些词句带给你这种体会?读给大家听一听。
1)、出示:他见周围………… 预设:我从劈字看出,很难,因为要用力板难劈 你能抓住动作来体会,能把她用力劈的情境读出来吗? 生读:你抡的是一把小斧子,只能劈柴,不能劈天。 你这样能劈的开天吗?――猛劈 师指导朗读 2)、出示句子:只听一声巨响,………… 预设:从“渐渐、慢慢、缓缓”知道天分开很难 师:把这种难(分)板:读出来(指导读得慢、艰难) 读着读着,文中有几对反义词,你发现了没有? 点红反义词 指浊:你见过哪些东西是浊的?…… 是的,一般来说,浊的东西是我们看到的混的,稍微要重一点,清的东西会往上升,这两种不同的东西你能通过读,让我不需要眼睛,只靠耳朵就能辨别出来吗?指名读 听出来了,轻的东西读得轻,向上飘的感觉,重的东西读得重,好像往下沉, 齐读句子。
(三)自由读第三节:思考用哪个字来概括这件事? 板:累 1 示句子: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 预设:我从“头顶着天,脚蹬着地“知道他很累,因为…… 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板书:顶天蹬地 看图:这就是盘古顶天蹬地的画面,谁能像他那样做一做。 指名上台表演。
指导用力蹬,这样才可以读得用力。 问学生要不要休息? 比较:同学们,你们刚才顶的仅仅是一分钟,盘古顶了多少时间? 指名回答:(网上查) 联系上下文 从“不知过了多少年知道” 引读:真会读书,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就这样顶天蹬地, 一年过去了;生读:…… 一百年过去了,生读…… 一万年过去了,生读…… 一百万年过去了,生读……盘古真累呀,累得——指名说 (四)学习第四节 1、天地终于成形,盘古却累得倒了下去,这一倒,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都变成了什么呢?好好读这一段,同桌两人,一个读盘古的身体部位,一个接变成了什么? 同桌互相读 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 难怪有人说,读书的最高境界,是把一句话读成一幅话 1、盘古仅仅变成风云、花草……,他身体的哪些部位还变成什么?展开你想象的翅膀。 指名说 2、你们的回答,终于让我明白了,盘古的身体,化作了宇宙万物。
老师把句式进行改变,咱们合作读,一起。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盘古开天地展开联想句子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