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生弘扬传统文化的横幅怎么写
小学生的话,还是弄一些儒家经典比较好,比如《论语》,当然,《弟子规》也是非常推崇的。
最好先别弄道家的经典,或者少弄一些,因为小孩子有可能接受不了道家。这是传统文化方面。
再有可以按人物和事迹给孩子们简单讲解,如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鬼谷子这些是先秦诸子,也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屈原、辛弃疾、陆游、文天祥、戚继光、林则徐等等。经典的故事必不可少,如大禹治水,孟母三迁,将相和,曹刿论战,苏武牧羊,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王献之练字,铁杵磨成针(虽然是假的),文天祥过零丁洋,林则徐虎门销烟,戊戌六公子英勇就义等等都是很好的素材。
这个太多了。因为是小学,所以最好多来一些简单的、直观的、积极向上的。
2.描写民间节日时的庆祝场面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较为古老的传统节日。每逢阴历五月初五这天,人们都要在江河湖海上举行赛龙舟,还要吃粽子、戴香袋、踏青采艾蒿等,这些活动已成为千古不变的习俗,从古至今一直在沿续着。
若说到端午节的来历,人们首先就会想到爱国诗人屈原。相传战国时,楚襄王宠信奸佞,屈原因仗义直言遭革职放逐。秦国趁机进攻楚国,楚地千里疆域毁于一旦。眼见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屈原是有心报国而无力回天,愤然之下,屈原抱巨石投汩罗江而去。当地百姓闻听屈原投江,纷纷前来救助,他们顺流而下,一直追到洞庭湖,也未寻见屈原的尸体,湖面上舟船往来穿梭百舸争游的场景蔚为壮观。这一日正是阴历五月初五日。后来,每逢这一天,人们就在江河上赛龙舟,意在怀念屈原。人们还把粽子投入水里,只为了喂饱鱼龙虾蟹,保全屈原的尸身不被吞食。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据史书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嫦娥此举所付出的代价是罚作苦役,并终生不能返回人间。李白为此颇为伤感,写有诗句:“白兔捣药秋复春,女亘娥孤栖与谁邻?”嫦娥自已虽觉月宫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清之时,返回到人间与夫君团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须回到月宫。后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与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许多人在焚香拜月之时,祈求“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年复一年,人们把这一天作为节日来庆祝。
场面描写
南京的夹纱灯周边嵌花,别有情趣,福建的玻璃珠灯别出心裁,雅俗共赏,河北的云母球灯浑然天成,美轮美奂,扬州的羊角灯能防风雨,透明发亮,富丽堂皇,杭州的羊皮灯镞镂精细,五色妆染,自成流派,云南的料丝灯用料考究,薄而剔透,晶莹可爱。山东的绣球灯还能在地上打滚,妙不可言。树上吊树灯,窑洞里挂花灯,门上悬猴灯,鸡窝燃鸡灯,粮食囤上放刺猬灯,牲口圈点马灯,就连水缸的瓢里也漂鱼灯,场院上锣鼓喧天,人们欣喜若狂地耍龙灯、吹唢呐、扭秧歌、踩高跷、舞狮子、敲腰鼓,歌飞乐扬,人声鼎沸,场面热闹,别有一番农家灯趣。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3.春节晚餐聚会条幅怎么写
春节快乐第三篇:过年了日记 今年的春节,我是在老家过的,因此,这个春节我过的十分有意义. 大年三十的早上,我们一家三口开车回老家连云港赣榆.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好不热闹.三小时过去了,我们终于看到了那熟悉的街道,那熟悉的大门,那熟悉的脸庞……。
晚上,我和奶奶还有妈妈一起在包饺子,我负责擀面.通过以前的观察,我发现奶奶擀的皮总是外边薄,中间厚,包起来一点也不费劲.于是我左手捏着圆圆小小的皮,右手握着擀面杖,擀一下,左手把皮转一个个,再擀一下……..于是,一个饺子皮就出来了.妈妈直夸我,奶奶也很高兴.我干累了,奶奶帮我倒水,我从心底里感谢她. 吃完饺子就该放炮了,只见爸爸拿着一根冲天炮跑到院子里,将炮插在土里,用打火机点燃炮引子,立马跑了回来.这时,“嘭”的一声响,一颗绿色的炮从炮筒里冲了出来,飞到天上,炸开成一朵花。哇,真美!那绿色的炮炸开成红色的花,看得我不禁赞叹。
今年的春节是我十一年来第一次回老家过,我觉得相当有意义,于是我写下了这篇作文,留作纪念。第四篇:过年了日记 随着一阵阵的鞭炮声,迎来了大家所盼望的节日——春节。
我们的脸上都露出兴奋的神情。 在这春节里,永久不息的鞭炮声,激起了所有人的欢乐。
要吃年夜饭了,随着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全家人欢聚一堂,你请我让,有说有笑,相互具备庆祝着新春快乐。鞭炮声越来越响,大家吃也吃得差不多了,喝也喝得够量了,没有谁在想动筷子。
可说笑声的“频率”和“音量”却增加了许多。 吃完了饭,我便趴在窗子上看起了烟花。
在天空中美丽绽开的礼花,如同盛开的五颜六色的花。突然,一束“流星雨”从天而降,一闪一闪的向我眨着眼,可它就像隐身人,一下子就不见了。
接着,“飞蝴蝶”出场了。它们在空中飞舞,并发出哗哗的声响,看得我眼花缭乱。
该看联欢晚会了。大家围在了茶几旁,随着倒计时,一起进入了联欢会的世界。
歌舞、小品、相声等节目一一呈现在我眼前。特别是《XXX》的小品,让我的眼泪都笑出来了,真是“喜泪横流”呀!12点快到了,天空中又响起了连绵不断的鞭炮声。
笑声弥漫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鞭炮声送走了20XX,迎来了20XX.我期盼着下一个春节和新的一年的到来。
第五篇:过年了日记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我已被鞭炮声吵起来,我硬着头皮,捂着耳朵睡觉,可是,现在我怎么也睡不着了。妈妈给我把新衣服拿来,我起来穿好衣服,便可以收到压岁钱。
过年了,我可真高兴,大年初一早上可以吃饺子,还可以放鞭炮,穿新衣服,在走亲戚时,还可以领压岁钱。可以打灯笼,灯笼一闪一闪的,像星星的小眼睛似的,可漂亮了。
妈妈带我去公园玩,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我到公园里玩扔沙包、打枪、投球、划船……令我最难忘的游戏是—荡秋千。
它不是普通的秋千,而是靠电力荡起来的。可以荡的很高,妈妈给我买了票,让我去试一下,我坐去很害怕,妈妈让我手抓牢,有人给我系上了安全带,我的心才慢慢平静下来,开始荡了,越荡越高,我的脸跟我的手好冷,脸像针扎似的,好疼。
这个游戏有好玩有刺激。 现在,我就要公布令本人笑得何不拢嘴,就是,我已经收到2200元的红包了。
哈哈哈哈哈哈…… 春节太好了,我真希望春节永远不过去,天天过春节。第六篇:过年了日记 总是倒计时数着日子,期盼着春节快点到来。
因为过年可以穿漂亮的衣服,吃好吃的糕点零食。更重要的是可以得到压岁钱。
所以说过年是属于我们最开心的日子! 这一天终于盼到了,一早起来,家家户户贴着精巧的对联,喜庆的大红福字。人们的脸上都流露出喜悦的笑容,到处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景象。
让我不禁感受到了节日的气息,还看到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希望和祝福。 到了晚上,家家灯火通明,我和亲人们看着春节联欢晚会。
节目可真精彩啊。有相声 、小品,还有歌舞 、杂技。
最神奇的要数刘谦哥哥的魔术,节目一个比一个有趣。 辞旧迎新的时刻到了,外面的爆竹声连成了一片。
在震天动地,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我们的饺子也端上了桌,爸爸在外面把那火红的爆竹也点燃了。
五彩缤纷的烟火腾空而起,把整个夜空都照的绚丽多彩,空气中弥漫着烟花爆竹的味道。我想这就是年的味道吧! 过年是热闹的 、是快乐的。
我们不仅长了一岁,同时也收获了希望。过年了日记200字第一篇:过年了日记过年了!过年了!那即让人快乐,又让人期待的新年终于到了!除夕的夜晚,无论大人还是孩子脸上都荡漾着温馨的笑容,除夕的晚宴是丰盛的,鸡鸭鱼肉、暴炒溜炸、还有像元宝一样白白胖胖的饺子。
满屋子里洋溢着欢歌笑语。过年了!过年了!过年让我的期待的就是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比电视节目还要诱惑我的是漫天飞舞的烟花。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我一手拽着哥哥,一手拉着姐姐,以讯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了烟花飞舞的世界。砰砰、砰天空中顷刻间奏响了新年的乐曲,我和姐姐挥舞着小礼花和着这动听的旋律在雪地上奔跑着,仿佛走进了梦寐以求的世外桃源。
这一刻用语言也难以言表内心的幸福。过年了!过年了!漫天飞舞的烟花。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庆祝民间节日横幅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