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个整体认读音节怎么读
小学汉语拼音教材中的16个整体认读音节可分为五种情况:
1.zhi、chi、shi、ri :这四个音节的韵母都是舌尖后元音“-i”,发音时口形舌位不好掌握。把这四个音节当作整体来认读,是为了避开学习舌尖后元音“-i”的困难。
2.zi、ci、si :这三个音节的韵母都是舌前元音“-i”,发音时口形舌位也不好掌握。把这三个音节当作整体来认读,是为了避开学习舌尖前元音“-i”的困难。
3.ye:这个音节可以看作韵母ie自成音节,也可看作由声母y和韵母ê拼成的音节。如果按前一种理解,那么,把它作为整体来认读,是为了免教拼写规则(《方案》规定:韵母ie自成音节,要把i改为y);如果按后一种理解,则把它作为整体来认读,是为了免教舌面前半低元音“ê”。
4.yi、yin、ying、wu:这四个音节是按照《方案》规定的拼写规则,由韵母i、in、ing、u前面加y或w构成的。把这四个音节当作整体来认读,是为了不教拼写规则。
5.yu、yue、yun、yuan:这四个音节是按照《方案》规定的拼写规则,由撮口呼韵母ü、üe、ün、üan前面加y构成的。把这四个音节当作整体来认读,也是为了不教拼写规则。
PS: yan 这个音节不属于以上五种情况,故不列为整体认读音节。Yan中的a相当于ê,但不是ê。Yan中的an不是“安”的音,实际读ên,国际音标是〔εn〕。有的老师教成“y(衣)-an(ên)-yan(烟)”是可行的。
16个整体认读音节有:(括号里是读音) zhi (知)、chi (吃)、shi (时)、ri (日)、zi ( 资)、ci (次)、si (思)、ye (叶)、yi (1)、yin (因)、ying (英)、yu (迂)、yue (月)、yun(云)、yuan (远)、wu (屋)。
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z c s r y w
韵母:
1. 单韵母:a o e i u v
2. 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ye ue er
3. 前鼻韵母:an en in un vn
4. 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
2.正组词多音字组词
正zhèng组词:正是、真正、改正、正气、正好、正午、正要、立正、正在、正常、正式、正负、正经、订正、斧正、反正、端正、纠正、正色、正宗等。
正zhēng组词:新正、正月、正旦、正朔、王正月、端正月、正月节、正月十三、正月十五雪打灯等。
一、释义
读音一 [zhèng]
1、这么;这样。如:怎正大;怎正多
2、正好,恰好。如:正称下情(正合心意;正中下怀;正没理处(正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
3、表示动作、状态的进行,持续,正在。如:正然(正在;正下着雪
4、仅;只
5、端正地
6、方,刚刚
7、公然;显然
8、总是
9、官长;君长。如:正受(编制以内的官员)
10、正常情况,正命,正常寿限
11、嫡长子,与“庶”相对
12、妻,旧时代敬称人妻为“令正”
13、道理,规律
14、通“政”。政治,政事
15、通“证”。凭证,证据
16、姓
17、通“整”( zhěng)。使正;整理;端正
18、整治
19、纠正;改正,匡正
20、正法,治罪
读音二 [zhēng]
1、通“征”
2、征税
3、出兵,征讨
4、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
5、箭靶的中心
6、引申为目标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正,是也。从止,一以止。凡正之属皆从正。从一、足;足亦止也。
白话版《说文解字》:正,纠正,使恰当。字形采用“止”作字根,指事符号“一”表示阻止错误。所有与正相关的字,都采用“正”作边旁。采用“一、足”会义,足,也是“止”的意思。
三、字形演变(如图)
四、造字本义
动词,行军征战,讨伐不义之地。
扩展资料
一、正zhèng组词
1、改正[gǎi zhèng]
把错误的改为正确的:改正缺点。改正错别字。
2、立正[lì zhèng]
军事或体操口令,命令队伍(也可以是一个人)在原地站好。
3、正式[zhèng shì]
属性词。合乎一般公认的标准的;合乎一定手续的:正式比赛。正式工作人员。正式会谈。
二、正zhēng组词
1、王正月[wáng zhēng yuè]
周天子所颁历法的正月。周 以建子之月(农历十一月)为正。
2、端正月[duān zhēng yuè]
指农历八月十五夜的月亮。是夜月最圆,故称。
3、正月[zhēng yuè]
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
3.用隶书怎么写我爱你,汉字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行书 (商) (周) (秦) (汉) (魏晋) 草书 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 “汉字七体”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
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
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
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
至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
随后,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来。
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体。
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当时所刻的字体有肥瘦两种,肥的仿颜体、柳体,瘦的仿欧体、虞体。
其中颜体和柳体的笔顿高耸,已经略具横细竖粗的一些特征。到了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又从宋体演变为笔画横细竖粗、字形方正的明体。
原来那时民间流行一种横划很细而竖划特别粗壮、字形扁扁的洪武体,像职官的衔牌、灯笼、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里的神主牌等都采用这种字体。以后,一些刻书工人在模仿洪武体刻书的过程中创造出一种非颜非欧的肤廓体。
特别是由于这种字体的笔形横平竖直,雕刻起来的确感到容易,它与篆、隶、真、草四体有所不同,别创一格,读起来清新悦目,因此被日益广泛地使用,成为16世纪以来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体,仍称宋体,也叫铅字体。 在中国文字中,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
如篆书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草书风驰电掣、结构紧凑,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且风格多样,个性各异。 汉字的演变是从象形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和适应毛笔书写的笔画以及便于雕刻的印刷字体,它的演进历史为我们进行中文字体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
在文字设计中,如能充分发挥汉字各种字体的特点及风采,运用巧妙,构思独到,定能设计出精美的作品来。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才逐渐走上了发展的道路,各个时代的中国文字都有着与众不同独特的民族、民风的内涵,中国的文字史里处处深深地刻着中华儿女的智慧与勤劳。
然而,现今有些人对本国文字了解甚少,而对于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字投入极大的热情,却依然是个半调子。文字是国家的灵魂,为了了解祖国文字的变迁,祖国的历史,祖国的灵魂,我们选择了这个课题。
中国文字的发展,经过秦统一中国后,连续对汉字进行简化、整理,使汉字逐渐走向规范化。汉字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四个阶段的演变过程。
其中,篆书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隶书则有秦隶、汉隶之别。由此可知,历史上任何一种新的字体,都是经过长期演变逐渐形成的。
总体来说,楷书形成后,中国文字已基本定型(表一)。 (表一:汉字书体的演变) 1甲骨文 秦统一文字前,中国的汉字,不论从字体、应用角度而言,还是混乱的。
古文广义而言,其包括大篆在内的小篆以前的文字;狭义的讲,指中国文字史上大篆以前的文字。这里采用狭义的古文概念。
古文包含甲骨文与金文;其中,前者被人们视为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 甲骨文字:为商朝后期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
甲骨文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形声字只占20%。其文字有刀刻的,有的填满朱砂,也有直接朱书墨书的。
因文字多为图画文字中演变而成的,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
殷代图像金文:先秦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彝器款识。与甲骨文相比,金文象形程度更高,显示了更古的文字面貌。
金文填实的写法,使形象生动逼真,浑厚自然。 甲骨文是商代书写的俗体,金文才是正体,显示了正体多繁,俗体趋简的印迹(如表二)。
(表二:。
4.四年级上册生字拼音
1绿叶的梦 生字学习 ・ 苇 读音 wěi 笔画 7 部首艹 结构 上下 【释义】 芦苇,一种草本植物,生长在水边,茎可以编席子,也可能作造纸原料:苇塘。
形近字组词:芦苇、伟大、违背、忌讳 ・ 汇 读音 huì笔画 5部首氵结构 左右 【释义】 ①河流会合到一起:汇合|汇入大海|汇成巨流。 ②聚集;综合:汇集|汇总|汇报。
③聚集起来的东西:词汇|字汇|总汇。 ④寄钱:汇款|电汇|汇寄|邮汇。
⑤指外国货币:外汇|创汇。 ・ 岗 读音 gǎng 笔画 7部首 山结构 上下 注意不要读成gāng 【释义】 ①高起的土坡:黄土岗。
②值勤、守卫的地方,也指职位:岗位|站岗|下岗职工。 ・ 戒 读音 jiè笔画 7部首戈 结构 半包围 注意不要少了最后一笔撇 【释义】 ①提防;防备:戒备|警戒|戒骄戒躁。
②去掉嗜好:戒除|戒酒|戒烟。 ③佛教约束教徒的规定;泛指禁止做某些事的规定:戒律|杀戒|戒酒。
④教训:引以为戒。 ⑤指环:戒指|钻戒。
加偏旁可组成:告诫、机械 ・ 章 读音 zhāng笔画 11部首立结构 上下 【释义】 ①印:公章|印章|签字盖章。 ②佩戴在身上的标记:勋章|臂章|军功章。
③成篇的文字;诗文或乐曲的段落:文章|章节|篇章|乐章|断章取义。 ④条文;法规:章程|党章|规章制度|招生简章。
⑤条理:杂乱无章。 ⑥条目;条款:约法三章。
⑦古代臣子向皇帝呈递的意见书:奏章。 ・ 刺 读音 cì笔画 8部首刂 结构 左右 书写时注意左边是“�”,不要写成“束” 【释义】 ①用尖的东西扎入或穿透:刺伤|刺绣|被刺了一刀。
②像针一样尖锐的东西:鱼刺|手上扎了个刺。 ③刺激,外界事物影响感觉器官使不舒服:刺耳|刺眼。
④用尖刻的话去讥笑人:讽刺|讥刺。 ⑤侦探;打听:刺探。
⑥暗杀:遇刺|被刺|刺客。 形近字:荆棘jí、剌lá手、红枣 ・ 陈 读音 chén笔画 7部首 阝结构 左右 【释义】①摆放;排列:陈列|陈设。
②述说:陈述|陈说|陈诉。 ③时间久的;旧的:陈旧|陈腐|新陈代谢。
④朝代名,南朝之一,公元557~589年,由陈霸先建立。 ・ 扁 读音 biǎn笔画 9 部首户 结构 半包围 【释义】物体的厚度比长度、宽度小:扁平|扁体字|压扁了。
形近字组词:扁平、扇子、雇佣 毒 读音 dú笔画 9 部首母 结构 上下 【释义】 ①对生物体有害的东西:病毒|中毒|消毒。 ②对人思想有害的东西:流毒|遗毒。
③有毒的:毒蛇|毒药|毒气。 ④凶狠;残暴;猛烈:毒辣|狠毒|七月的天气,太阳正毒。
⑤用毒物伤害:毒害|用药毒老鼠。 ・ 忆 读音 yì笔画 4 部首忄 结构 左右 【释义】 ①回想;思念:忆苦思甜。
②记得:记忆犹新。 ・ 搜 读音 sōu笔画 12 部首扌 结构 左右 【释义】①寻找:搜寻|搜集|搜索。
②仔细检查:搜查|搜捕|搜身。 形近字组词:一艘船、馊主意、童叟无欺、风嗖嗖、消瘦 ・ 旷 读音 kuàng笔画 7部首 日结构 左右 注意不要读成 guǎng 【释义】①宽广;宽阔:旷野|空旷|地旷人稀。
②心境开阔:旷达|心旷神怡。 ③荒废;耽误:旷课|旷工|旷职。
④姓。 ・ 痰 读音 tán笔画 13部首 疒结构 半包围 【释义】肺和气管分泌出的一种黏液:痰桶|痰盂|不要随地吐痰。
・ 辈 读音 bèi笔画 12部首 车结构 上下 【释义】 ①代;辈分:祖祖辈辈|长辈|晚辈。 ②一生;一世:一辈子|下半辈子。
③们,人们:我辈|无能之辈。 2芦叶船 生字 横 [héng]笔画 15 部首木 结构 左右 注意右边中间是“由”,不要写成“田” 【释义】①东西或左右方向的;跟水面平行的:横线|横幅|横额|纵横。
②跟物体长的一边垂直的:横剖面|横渡长江|人行横道。 ③使物成横向:横刀立马|把桌子横过来。
④蛮不讲理地;凶恶:横行霸道|横加阻拦|横加指责。 ⑤纵横杂乱:老泪横流|血肉横飞|蔓草横生。
⑥汉字的笔画,平着由左向右,形状是“一” :先横后竖|三横一竖。 [hèng]【释义】①粗暴;不讲理:蛮横|强横|专横。
②意想不到的;不吉利的:横财|横死|飞来横祸。 竖 读音 shù 笔画 9部首立 结构 上下 【释义】①跟地面垂直的,跟“横” 相对:竖井|竖琴。
②使直立:把梯子竖起来|竖电线杆。 ③上下或前后方向的:竖排|竖线|横七竖八。
④汉字的一种笔画,形状“丨” :横平竖直。 形近字:坚强 蜘 读音 zhī笔画 14部首虫 结构 左右 蛛 读音 zhū笔画 12 部首虫 结构 左右 【蜘蛛】zhīzhū 一种节肢动物,能分泌黏液来结网捕食昆虫。
蛛,即蜘蛛:蛛网丨蛛丝。 【蛛丝马迹】zhū sī mǎ jì 蜘蛛的细丝,马的蹄印。
顺着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循着马蹄印可以知道马的去向。比喻事情发生后留下的不很明显的线索。
窄 读音 zhǎi笔画 10部首穴 结构 上下 【释义】 ①横向的距离小,跟“宽” 相对:窄小|狭窄|冤家路窄。 ②心胸不开阔;气量小:心眼儿窄|心胸狭窄。
喇 [lǎ]笔画 12部首 口结构 左右 书写的时候注意中间是“束”,要封口 【喇叭】lǎba ①一种吹奏乐器,上细下粗,末端口部张开。 ②喇叭状发声器:汽车喇叭|高音喇叭。
[lā] 〈象声词〉形容忽然发出的声音。如:忽喇喇、哗喇、呼喇 [lá] “哈喇子”(hālázi):流出来的口水;“半喇子”(bànlázi):一半。
[l�] 如“哈喇”(hāl�):形容食油或含油食物日久变坏的味道。 叭 读音 bā笔画 5部首口结构 左右 【释义】 ①〈象声词〉形容断裂、撞击等。
5.多位数字怎么读
中国古代单位是这个叫法:
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兆(10的12次方)、京〔10的16次方)、垓、秭、穰、沟、涧、正、载、极(10的48次方)、恒河沙、阿僧示氏、(梵文译音、意思是无量)、那由他、不可思议(10的64次方)、无量数(∞)。(一兆有十二个零,无量大数有八十四个)
现在的单位叫法:
个、十、百、千, 万、十万、百万、千万, 亿、十亿、百亿、千亿 ,兆、十兆、百兆、千兆, 京、十京、百京、千京 ,垓、十垓、百垓、千垓,秭、十秭、百秭、千秭 穰、十穰、百穰、千穰 沟、十沟、百沟、千沟 涧、十涧、百涧、千涧 正、十正、百正、千正 载、十载、百载、千载 极、十极、百极、千极 恒河沙、十恒河沙、百恒河沙、千恒河沙 阿僧祗、十阿僧祗、百阿僧祗、千阿僧祗 那由他、十那由他、百那由他、千那由他 不可思议、十不可思议、百不可思议、千不可思议 无量、十无量、百无量、千无量 大数、十大数、百大数、千大数 10^75:千大数 10^72:大数 10^68:无量 10^64:不可思议 10^60:那由他 10^56:阿僧祗 10^52:恒河沙 10^48:极 10^44:载 10^40:正 10^36:涧 10^32:沟 10^28:穰 10^24:禾予(连) 10^23:千垓; 10^22:百垓; 10^21:十垓; 10^20:垓 10^19:千京 10^18:百京(E) 10^17:十京 10^16:京 10^15:千兆(P) 10^14:百兆 10^13:十兆 10^12:兆 10^11:千亿 10^10:百亿 10^9:十亿(G) 10^8:亿 10^7:千万 10^6:百万 (M) 10^5:十万 10^4:万 10^3:千 (K) 10^2:百 10^1:十 10^0:一 10^-1:分 (d) 10^-2:厘 (c) 10^-3:毫 (m) 10^-4:丝 10^-5:忽 10^-6:微 (μ) 10^-7:纤 10^-8:沙 10^-9:尘(n) 10^-10:埃 10^-11:渺 10^-12:漠(p) 10^-13:模糊 10^-14:逡巡 10^-15:须臾 10^-16:瞬息 10^-17:弹指 10^-18:刹那(a) 10^-19:六德 10^-20:虚空 10^-21:清净(z) 1G的记忆体可以存多少个罗马字:5亿 构成一个人体的细胞总数:大约10兆 地球上的昆虫个数:大约100京 全世界的沙滩总共有多少粒沙子:大约100垓 52张扑克牌的排列组合的总数:1000不可思议 涅盘寂静,这个数字是10的-24次方,也就是 0. 这个数字有多小!? 投掷一枚硬币,连续 70 次同一面朝上的机率是100涅盘寂静, 这,就是涅盘寂静的境地!
那么楼上这个数字的叫法就出来了,你自己套进去吧
现在的科学计数法则简单的写为1.24*10^23, 读为:一点二四 乘 十的二十三次方
6.正组词多音字组词
正zhèng组词:正是、真正、改正、正气、正好、正午、正要、立正、正在、正常、正式、正负、正经、订正、斧正、反正、端正、纠正、正色、正宗等。
正zhēng组词:新正、正月、正旦、正朔、王正月、端正月、正月节、正月十三、正月十五雪打灯等。 一、释义 读音一 [zhèng] 1、这么;这样。
如:怎正大;怎正多 2、正好,恰好。如:正称下情(正合心意;正中下怀;正没理处(正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 3、表示动作、状态的进行,持续,正在。
如:正然(正在;正下着雪 4、仅;只 5、端正地 6、方,刚刚 7、公然;显然 8、总是 9、官长;君长。如:正受(编制以内的官员) 10、正常情况,正命,正常寿限 11、嫡长子,与“庶”相对 12、妻,旧时代敬称人妻为“令正” 13、道理,规律 14、通“政”。
政治,政事 15、通“证”。凭证,证据 16、姓 17、通“整”( zhěng)。
使正;整理;端正 18、整治 19、纠正;改正,匡正 20、正法,治罪 读音二 [zhēng] 1、通“征” 2、征税 3、出兵,征讨 4、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 5、箭靶的中心 6、引申为目标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正,是也。从止,一以止。
凡正之属皆从正。从一、足;足亦止也。
白话版《说文解字》:正,纠正,使恰当。字形采用“止”作字根,指事符号“一”表示阻止错误。
所有与正相关的字,都采用“正”作边旁。采用“一、足”会义,足,也是“止”的意思。
三、字形演变(如图) 四、造字本义 动词,行军征战,讨伐不义之地。 扩展资料 一、正zhèng组词 1、改正[gǎi zhèng] 把错误的改为正确的:改正缺点。
改正错别字。 2、立正[lì zhèng] 军事或体操口令,命令队伍(也可以是一个人)在原地站好。
3、正式[zhèng shì] 属性词。合乎一般公认的标准的;合乎一定手续的:正式比赛。
正式工作人员。正式会谈。
二、正zhēng组词 1、王正月[wáng zhēng yuè] 周天子所颁历法的正月。周 以建子之月(农历十一月)为正。
2、端正月[duān zhēng yuè] 指农历八月十五夜的月亮。是夜月最圆,故称。
3、正月[zhēng yuè] 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
7.竖着写的字从哪边开始读
竖着写的字的读法是自右向左,自上而下。
古人要竖着读写文字的原因
自从仓颉创造中华文字开始,就一直沿用从右至左竖着自上而下书写和阅读的习惯,直到上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白话文出现之后,才开始改为横着从左至右读写的习惯。现在每当我们打开古籍都还是只能从右至左竖着读。那么古人为什么要竖着读写文字呢?
首先,古人之所以竖着写,是因为在造纸术发明以前,古人是在竹木简牍上写字的。而竹木简牍都是窄长的竹木片,用绳串起来可卷成册。“册”字就是简牍的象形字。而打开卷册自然是右手执端,左手展开方便。所以,书写也就只能自上而下,从右往左了。
其次,从汉字的特点和人的生理习惯来看,因为是右手写字,左手执册,一个字的笔顺自然是从上至下,自左而右的方便。如果从右往左写,写左半部时,毛笔势必挡住右半字形,不便于安排结构,影响结字的美观。而每个汉字的末笔都是在中下或右下,写完上一字的末笔紧接着写下一字的起笔,竖式书写比横式书写更方便,更便于笔势的连贯。
第三,汉字书写的自上而下,自右而左,也反映了古人的尊卑思想。古代,上为君,为父母,为夫;下为臣,为子女,为妻。右为大,左为小。“无出其右”就是没有超过的意思。竹简的书写,是一片片单片写好后再装订的,不存在书写之前展开的问题,倒是有书写之后(竹简顺序)排列的问题。一般是左手持简,右手写字,写好后自然由左手放下,既然是由左手排列的,向左排开大概比较顺。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16个正体读音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