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署”和“布署”有什么区别
“部署”和“布署”的区别
1. 布署是动词,指安排排布。
2.部署是名词,指安排情况。
一直以为“布署”是“部署”的错误写法。原因是有几个权威证据,
经过考证,我们认为,“布”不能看作“部署”的“部”的别字,传媒使用“布署”还不能算错。
从习惯用词上理解: 1.布署是动词,指安排布置; 2.部署是名词,指安排情况。
部署是一个动词,读音为bù shǔ,指安排,布置;处理;料理。语出《史记·项羽本纪》:“ 梁 部署 吴中 豪杰为校尉、候、司马。”
扩展资料:
一直以为“布署”是“部署”的错误写法。
原因是有几个权威证据,《现代汉语词典》只收录“部署”,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教材中“常见的别字”一表收录了“部(布)署已定”,即认为“布”是“部署”的“部”的别字。
而近来,教学中发现中师一年级的学生竟有70%多将战略部署的“部”写成“布”,我们便搜集语料关注这个普遍问题。
中央电视台屡次用过“布署”,如2001年8月2日“新闻联播”栏目的字幕中用了“布署”, 接着8月10日“东方时空”栏目的字幕中也用了“布署”。
其他电视台也认可“布署”,像山东电视台在今年1月28日的“早间新闻”栏目的字幕中也曾用过“布署”。
调查身边的中学教师,结果写“布署”者也不少。进一步,我们检索了2000年的《人民日报》和1984年到1998年的《南方周末》,结果显示,《人民日报》使用“部署”1840次,1次也未使用过“布署”,《南方周末》使用“部署”238次,使用“布署”17次。“
《汉语大词典》、《辞海》、《新编汉语词典》(李国炎等 1988)、《新华字典》等几部工具书以及有关异体词文章专著。
结果大都认为不存在“布署”这个词,其中李若瑜在他的专著《常见错别字辨析》中解释“布”是“部署”的“部”的别字,因为构词用字的稳定性不允许用同音同义字布置的布代替部,而《汉语大词典》则既收了“布署”,又收了“部署”,并作如下解释:
[布署]部署。安排,布置。郭孝成《江苏光复纪事》:“大局既定,即定原有海防厅为办事处,举其美(陈其美)为沪军都督„„遂布署一切要政。”
[部署]①安排,布置。《史记·项羽本纪》:“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②军中武官。 看来,“布署”这种写法确实得到过人们的认可,但它出现的较晚,跟“部署”同音同义又并用,形成了一组异体词。
所以,经过考证认为,“布”不能看作“部署”的“部”的别字,传媒使用“布署”还不能算错。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布署搜狗百科:部署
2.工作部署怎么写
写好四方面的内容1、工作内容:做什么(WHAT)--------工作目标、任务。
计划应规定出在一定时间内所完成的目标、任务和应达到要求。任务和要求应该具体明确,有的还要定出数量、质量和时间要求。
2、工作方法:怎么做(HOW)---------采取措施、策略。要明确何时实现目标和完成任务,就必须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和办法,这是实现计划的保证。
措施和方法主要指达到既定目标需要采取什么手段,动员哪些力量与资源,创造什么条件,排除哪些困难等。总之,要根据客观条件,统筹安排,将“怎么做”写得明确具体,切实可行。
特别是针对工作总结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拟定解决问题的方法。3、工作分工:谁来做(WHO)-----工作负责。
这是指执行计划的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每项任务,在完成过程中都有阶段性,而每个阶段又有许多环节,它们之间常常是互相交错的。
因此,订计划必须胸有全局,妥善安排,哪些先干,哪些后干,应合理安排。而在实施当中,又有轻重缓急之分,哪是重点,哪是一般,也应该明确。
在时间安排上,要有总的时限,又要有每个阶段的时间要求,以及人力、物力的安排。这样,使有关单位和人员知道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定的条件下,把工作做到什么程度,以便争取主动,有条不紊地协调进行。
4、工作进度:什么时间做(WHEN)------完成期限。此外,写工作部署计划是需要按照一定的规范格式的。
3.应该是“做出部署” 还是“作出部署 ”
应该是“作出部署”。
1、“作”读第四声时有”制造、劳动、兴起、出现、当作、创作、写、创作的作品、装作、从事、进行某种活动”等意思。同时“作”是“半动词”,它往往跟别的动同连起来使用,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动作意思。
2、“做”有“操作、写、充当、结成、用作、装出、举行”等意思。同时“做”是一个“全动词”,就是说它能独立地作为一个动词,在运用中体现完整的动作意思。
3、“做”(与“作”不同)多用于具体动作的进行,如“做书架”、“做饭”、“做早操”、“做农活”、“做工”、“做梦”等。“做”连接的都是能在实际生活中感知到的具体事物而“作”多用于抽象对象或不产生实物的活动,动作性较弱;如:“作孽”、“作别”、“作曲”等。
4、故而是“作出部署 ”。这里的“作”指“从事、进行某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