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辩论赛 辩题 微博的影响弊大于利
1.长见识。看微薄,就相当于订了三份报纸,一份是经济学报,一份是文青(文艺青年)报,一份是身边八卦报。我主要关注三类人,经济学家、文青和身边的朋友们。
2.学经济学。关注了以下经济学家:薛兆丰、许小年、兰小欢、啄木、李志文、谢作诗、陈志武、黄亚生、铅笔社(最近这个组织在闹内讧)……学习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事实上,我的思维方式越来越向经济学靠近,主要表现就是,现在更喜欢读经济学家写的东西。
3.欣赏好文字。我关注的文青有:阿乙(艾国柱)、叶三、冯唐、慕容雪村、连岳、宋石男、李淼、罗永浩(假如老罗也算的话)。
4.关注身边朋友。微博的一大乐趣,就在于和朋友互动、交流。只不过能交流的朋友还是少了点。对了,我有两个微博,一个只关注身边朋友,一个关注经济学家和文青。
5.学英语。这有点扯淡……但我的确会每天看几条英语微博,算是熟悉英文表达。如果不这样,我压根都不怎么看英文了。但看的那些英文是不是太简单了点?
6.关注学生。有时我会看看90后的孩子们都在关注些什么。作为老师,我得知道我将要教的这一代人,他们都关心些什么,知道这些,才能更好地和学生沟通,从而能更好地教学。
7.娱乐。有些微博是好玩的,象张发财、陈晓卿。还有些段子可以在别人的微博那看到。不一定得要自己去关注。
8.消磨时间。在排队、坐车、等待、无聊的时候,微博是极好的消磨时间的办法。
9.催眠。睡前看30分钟微博,看着看着就困了,睡得更香。
10.读书笔记。常常把一些读书的心得,简短地记一条微博。写一下的好处是,梳理思绪,理解得更清楚,有时可当复习再看,温故而知新。
11.记日记。当然只是非常简短地记。用笔记下来的东西,在记忆里才长久。
而微博的坏处也有不少:
1.浪费时间。有时看得过瘾了,忘乎所以然,一看就看很久,有点浪费时间。
2.影响表达。有了微博之后,就不想写长点的东西了,甚至说话也变简单了,懒得啰啰嗦嗦说很多。
3.影响独立思考。五花八门的信息和观点太多太多,象潮水一样涌来,很容易把自己淹没,使自己丧失独立思考能力。
4.增进知识缓慢。和用同样多的时间读书相比,看微博得到的知识要少得多。因此,从汲取知识这个角度来看,读书的时间价值比微博大得多!时间是有限的,如果在微博上花的时间多了,看书的时间就少了。所以微博只能当作一种调剂。当然,读书和微博的功能本就不一样,不能对微博也有对读书这么高的期望。毕竟它还有那么多的好处呢。只要自己好好利用,自制能力强点,别沉迷就好了。
2.辩论赛 微博弊大于利 攻辩问题
坏处 :
1.浪费时间。有时看得过瘾了,忘乎所以然,一看就看很久,有点浪费时间。
2.影响表达。有了微博之后,就不想写长点的东西了,甚至说话也变简单了,懒得啰啰嗦嗦说很多。
3.影响独立思考。五花八门的信息和观点太多太多,象潮水一样涌来,很容易把自己淹没,使自己丧失独立思考能力。
4.增进知识缓慢。和用同样多的时间读书相比,看微博得到的知识要少得多。因此,从汲取知识这个角度来看,读书的时间价值比微博大得多!时间是有限的,如果在微博上花的时间多了,看书的时间就少了。所以微博只能当作一种调剂。当然,读书和微博的功能本就不一样,不能对微博也有对读书这么高的期望。毕竟它还有那么多的好处呢。只要自己好好利用,自制能力强点,别沉迷就好了。
5、有很多不和谐的东东,教坏小孩子,或者让ZF很蛋疼,你懂的。
好处:
1.长见识。看微薄,就相当于订了三份报纸,一份是经济学报,一份是文青(文艺青年)报,一份是身边八卦报。我主要关注三类人,经济学家、文青和身边的朋友们。
2.学经济学。关注了以下经济学家:薛兆丰、许小年、兰小欢、啄木、李志文、谢作诗、陈志武、黄亚生、铅笔社(最近这个组织在闹内讧)……学习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事实上,我的思维方式越来越向经济学靠近,主要表现就是,现在更喜欢读经济学家写的东西。
3.欣赏好文字。我关注的文青有:阿乙(艾国柱)、叶三、冯唐、慕容雪村、连岳、宋石男、李淼、罗永浩(假如老罗也算的话)。
4.关注身边朋友。微博的一大乐趣,就在于和朋友互动、交流。只不过能交流的朋友还是少了点。对了,我有两个微博,一个只关注身边朋友,一个关注经济学家和文青。
5.学英语。这有点扯淡……但我的确会每天看几条英语微博,算是熟悉英文表达。如果不这样,我压根都不怎么看英文了。但看的那些英文是不是太简单了点?
6.关注学生。有时我会看看90后的孩子们都在关注些什么。作为老师,我得知道我将要教的这一代人,他们都关心些什么,知道这些,才能更好地和学生沟通,从而能更好地教学。
7.娱乐。有些微博是好玩的,象张发财、陈晓卿。还有些段子可以在别人的微博那看到。不一定得要自己去关注。
8.消磨时间。在排队、坐车、等待、无聊的时候,微博是极好的消磨时间的办法。
9.催眠。睡前看30分钟微博,看着看着就困了,睡得更香。
10.读书笔记。常常把一些读书的心得,简短地记一条微博。写一下的好处是,梳理思绪,理解得更清楚,有时可当复习再看,温故而知新。
11.记日记。当然只是非常简短地记。用笔记下来的东西,在记忆里才长久。
3.刷微博有利于写作【辩论赛题目,急】
1、写作的目的是什么,终极目的不是为了应试,不是为了得分,而是为了把心里的感情写出来,而微博也是这样,所以两者并不违背;
2、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流方式,有利于促进人际沟通,自然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表达能力;
3、微博要求人们在有限的文字限制下将人们的感情、事迹等表达出来,这就对人们的表达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
4、使用微博有利于迅速了解时事,有利于增加作文素材;
5、由于微博短小精悍,所以我们能够利用碎片时间来进行表达能力的加强,宋人欧阳修说他作诗的灵感来自马上、厕上和枕上,也是说明了将碎片时间利用好的好处;
6、微博没有限制性,在合法的情况下,人们可以进行思想的碰撞,有利于擦出智慧的火花。
有点散,你好好整理一下吧,祝你成功!
4.急
以下这些我都看过 自己整理的 觉得很有用 你可以不必给我分 1.浪费时间。
有时看得过瘾了,忘乎所以然,一看就看很久,有点浪费时间。2.影响表达。
有了微博之后,就不想写长点的东西了,甚至说话也变简单了,懒得啰啰嗦嗦说很多。3.影响独立思考。
五花八门的信息和观点太多太多,象潮水一样涌来,很容易把自己淹没,使自己丧失独立思考能力。4.增进知识缓慢。
和用同样多的时间读书相比,看微博得到的知识要少得多。因此,从汲取知识这个角度来看,读书的时间价值比微博大得多!时间是有限的,如果在微博上花的时间多了,看书的时间就少了。
所以微博只能当作一种调剂。当然,读书和微博的功能本就不一样,不能对微博也有对读书这么高的期望。
毕竟它还有那么多的好处呢。只要自己好好利用,自制能力强点,别沉迷就好了。
微博的消极影响 世人大多对微博报以赞美之辞,但是微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消极的影响。微博犹如一把双刃剑,在促进社会民主化的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干扰。
微博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微公益火热,易遭人歪曲 微公益的确帮助了很多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引导整个社会发起救助行为,传递爱心。2011年春节前夕,知名学者于建嵘建立了名为“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意在发动广大网民的力量,对被拐卖的乞讨儿童实施救助。
该微博在短时间内便吸引了大量的网民关注,且经过多种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迅速发展成为一起公共事件,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微博打拐收效显著,前后救助了多名被拐儿童,但不知何时,“随手拍解救大龄女青年”暴热,借着部分微公益的光芒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
当人们关注的焦点转入“大龄女青年”,“解救被拐儿童”的行动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2.易出假新闻 2010年12月6日,新浪微博的一条信息瞬间引爆网络:“刚刚得到消息,著名武侠作家金庸,1924年3月22日出生,因中脑炎合并胼胝体积水于2010年12月6日19点07分,在香港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去世。”
这一时间精确到分的信息,一时间被疯狂转发成千上万次,甚至被《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转发报道。后经证实这是网友从某贴吧转出来的假新闻。
当微博的传播功能被一些别有用心者歪曲使用时,公众在没有核实信息的习惯下,对于自己关注的事物可能随手转发,一条假新闻就可能会让诸多公众的感情受到刺激,心理受到伤害。其实诸如张国荣复活、金庸被去世等假消息不在少数,各种恶搞的内容都会在一定范围内大肆传播。
3. 可能影响社会安定 由于缺乏有效管控,在微博中存在的诽谤、炫富言论一旦形成舆论,便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敏感的社会问题一旦在微博上出现,便能迅速形成舆论焦点,会引起更大的负面效应。
2010年12月25日,乐清市蒲岐镇虹南公路寨桥村原村委会主任钱云会死于工程车轮胎下,引发全国网民关注。钱云会事件的调查过程中,政府部门一度与公众处于完全对立的立场。
当判决结果出来了,网上依然有着异样的声音在质疑。事件判决后,央视《新闻调查》对此事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报道,这才让公众质疑的声音慢慢淡下去。
在事件调查结果出来之前,网上的传言一度影响了社会的安定,有警民冲突、有对政府部门的攻击等。微博不受限制的传递让一些谣言进入了公众的视野,扰乱了公众的判知,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某种程度上的阻碍。
4.可能影响司法审判 2010年10月16日晚21时40分许,在河北大学新区超市前,一辆黑色轿车将两名女生撞出数米远,一死一伤。事发时,肇事者口出狂言:“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
这句“我爸是李刚”顿时成了公众、媒体热议的话题。 因为微博的极力推进跟踪,“我爸是李刚”事件得到了迅速的处理。
但是从另一角度不难发现,这一事件也有一些问题,关于这一处罚的轻重以及处罚依据条例的合理性,《中国青年报》曾发评论认为,微博一定程度上使处罚加重了,网络舆论绑架了事实,影响了司法审判的公正。 (从第八页开始看,前面没什么用)。
5.辩论赛 辩题 微博的影响弊大于利
1.长见识。
看微薄,就相当于订了三份报纸,一份是经济学报,一份是文青(文艺青年)报,一份是身边八卦报。我主要关注三类人,经济学家、文青和身边的朋友们。
2.学经济学。关注了以下经济学家:薛兆丰、许小年、兰小欢、啄木、李志文、谢作诗、陈志武、黄亚生、铅笔社(最近这个组织在闹内讧)……学习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
事实上,我的思维方式越来越向经济学靠近,主要表现就是,现在更喜欢读经济学家写的东西。3.欣赏好文字。
我关注的文青有:阿乙(艾国柱)、叶三、冯唐、慕容雪村、连岳、宋石男、李淼、罗永浩(假如老罗也算的话)。4.关注身边朋友。
微博的一大乐趣,就在于和朋友互动、交流。只不过能交流的朋友还是少了点。
对了,我有两个微博,一个只关注身边朋友,一个关注经济学家和文青。5.学英语。
这有点扯淡……但我的确会每天看几条英语微博,算是熟悉英文表达。如果不这样,我压根都不怎么看英文了。
但看的那些英文是不是太简单了点?6.关注学生。有时我会看看90后的孩子们都在关注些什么。
作为老师,我得知道我将要教的这一代人,他们都关心些什么,知道这些,才能更好地和学生沟通,从而能更好地教学。7.娱乐。
有些微博是好玩的,象张发财、陈晓卿。还有些段子可以在别人的微博那看到。
不一定得要自己去关注。8.消磨时间。
在排队、坐车、等待、无聊的时候,微博是极好的消磨时间的办法。9.催眠。
睡前看30分钟微博,看着看着就困了,睡得更香。10.读书笔记。
常常把一些读书的心得,简短地记一条微博。写一下的好处是,梳理思绪,理解得更清楚,有时可当复习再看,温故而知新。
11.记日记。当然只是非常简短地记。
用笔记下来的东西,在记忆里才长久。而微博的坏处也有不少:1.浪费时间。
有时看得过瘾了,忘乎所以然,一看就看很久,有点浪费时间。2.影响表达。
有了微博之后,就不想写长点的东西了,甚至说话也变简单了,懒得啰啰嗦嗦说很多。3.影响独立思考。
五花八门的信息和观点太多太多,象潮水一样涌来,很容易把自己淹没,使自己丧失独立思考能力。4.增进知识缓慢。
和用同样多的时间读书相比,看微博得到的知识要少得多。因此,从汲取知识这个角度来看,读书的时间价值比微博大得多!时间是有限的,如果在微博上花的时间多了,看书的时间就少了。
所以微博只能当作一种调剂。当然,读书和微博的功能本就不一样,不能对微博也有对读书这么高的期望。
毕竟它还有那么多的好处呢。只要自己好好利用,自制能力强点,别沉迷就好了。
6.辩论 人控制微博
很早的时候看见了这个提问。
其实这个题目并不是很难,咋一听见可能觉得挺新鲜,因为辩论的题目十分符合典型性、时代性、代表性(忘记的这三个的顺序了o(╯□╰)o)。如果换一下,该题目为“人控制金钱或者金钱控制人”,这样看起来就很容易理解了。
不论是正方或者是反方,都要从微博的发明、用途、内容方面着手。1、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 你反问:“你愿拥有亿万财富还是愿意做金钱的奴隶?” 很清楚的得到答案(即使很多人已经愿意做金钱的奴隶),但不会有人承认自己其实是这样。
是了,微博同样如此。2、从它出现的时间上面 是先有人还是先有微博? 必然是先有人,人既然先出现,微博后出现,怎么可能微博控制人?这不是“鸡蛋相生”。
你写微博的时候,微博控制你了吗?没有,你写微博可以是日记、时事、观点、兴趣、心情。 这些都是写微博的原因,可是这些动机、、理由却不会控制作者的思想。
3、从它的内容 人控制微博,是说明人是微博的作者,人对微博有处理的权力; 微博控制人,是说微博内容对人的吸引力,可以让很多人关注。 明白上面的2点,微博是有魅力的,可以引起潮流,吸引人阅读绝对不是控制!!!4、用途上 我们知道一件事物的产生必然有它的价值,人和微博相比较,哪个价值大? 生命很重要,微博与之相比显得渺小,微博还能控制我们的生命,想写东西不一定要微博。
微博的发明是为了人而服务的,不是人为微博服务。个人所学有限,这些观点只是中规中矩,要想达到真正的辩论高手还有很多要做。
辩论不止要辩而且要论,辩论的目的就是要有人赞同自己,而赞同自己则要引导听众和裁判,和听众交流,可以把我上面的问句向听众提问,在类比,引导听众。再者,要有手势,绘声绘色,讲的头头是道,动作的配合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说服力,要笑。
思维要活跃,一旦有人打断,马上绕开话题,因为往往打断后连接不起来,曲线思维。这个辩论你一定会赢,这不是个中立的题目。
真正的中立题目如:“给你五年时间,你选择精益求精更好”“给你五年时间,你选择取长补短更好”等。这个才是中立题目,苹果精益求精只做笔记本,麦当劳不只是一个品牌…取长补短全面发展也是一种观点…以上的只是让人增加思维,中立的题目很难找,不中立的题目一看就知道结果,不用太充足的准备,胜利必然是正方。
7.辩论赛主题:微博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我是正方一辩,求好的一辩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各位观众,对方辩友:下午好。
首先,我们明确一个概念,微博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提供社会性网络服务的平台和工具。它具有共享信息,方便交流,促进沟通的作用。
有这么一则广告,“中国移动让世界变小了”,而微博显然比中国移动更加神通广大,至少他让中国联通的用户也感到了世界的缩小。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到“我诉愁心于微博,@君到夜郎西”,微博难道不是从空间上拉近了人的距离吗?从“十年生死两茫茫,从此萧郎是路人”到“新浪网上遇旧友,追忆往昔玩耍时”,微博难道不是从时间上拉近了人的距离吗?从“弟兄羁旅各东西,骨肉流离道路中”到“相思无需劳尺素,腾讯微博诉衷肠”,微博难道不是拉近了亲朋之间的距离吗?从“咫尺即天涯,老死不往来“到”博客文章光焰长,天下谁人不识君“,微博难道不是拉近了陌生人之间的距离吗? 人的情感是永恒的,也是抽象的,他需要合适的载体才能闪现出耀眼的光芒。
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中,微博无疑是最好的载体之一。同时,微博不断传递着社会正能量,在高楼大厦的遮蔽中,重现暗淡已久的人性之光。
因为微博,天涯若比邻已经不再是一个梦想,而我们作为受益者,难道不该承认人的距离因为微博而变得更近了吗?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微博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怎么写关于辩论赛的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