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法中三点水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先看法、流。
比较二字,不难看出形态上的区别。三点水的第二笔,前者是直下,而后者则是左弓。
笔划之所以形态不同,其原因是运笔的不同。而运笔的不同又在于运笔时手腕上的动作的差异。
一般来说,第二笔的直下是以手腕下压为主。而第二笔的外弓,则是手腕的左翻为主。
这种手腕上的动作的不同就产生了笔的运动状态的不同。运动状态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运动轨迹。
这就是笔划的形态不同产生的原因。 再比较这两个字三点水的不同(流、湛)。
一个是外弓,而另一个则是内弓。外弓前面已经说过。
是手腕左翻。内弓则与此相反,书写时,手腕是右翻的。
手腕内翻,形成第二笔的内弓。 从以上三字可以看出,三点水的第二笔有三种基本形态。
直下、外弓和内弓。临写时,要注意三种形态的运用和运笔的差异。
书法的求异求变,不是制造奇装异服,更不是如小丑化装。写出些除了自己谁也不懂的怪异符号。
而是以深厚的书法功力作为基础,一种对运笔合理的运用。在这一点上,王氏给后人做出了榜样。
以上三个字中,三点水的一个共同特征是;第三笔的上提都比较长。这种长提的目的是为了破空。
破左右部分之间产生的较大的空白。使得空而不空。
这是书法的一个基本原则。 再看这两个字,同旁不同形(法、源)。
同一个偏旁,差异如此之大。这个源字,为了避让,二笔缩短且形态内弓。
再看洞与源,字不同而旁同(洞、源)。字虽不同,而三点水却几乎一模一样。
笔之运用,全在一心。笔法精熟,自当无拘无束。
运用自如。 三点水的比较。
前面讲了,不同形态和不同运笔的区别。接下来解读不同形态三点水的共性。
从前面不同字的比较可以看出。三点水的写法和运笔有三个共同特点。
其一是上点内收。上点的位置一般都比较靠右,向字的重心收敛。
笔势向外侧带。其二是曲与直的统一。
所谓曲是指三点水整体分布呈一条外弓的曲线。所谓直则是指三点水有一条平衡的垂直平衡线。
曲线展示其动感。平衡线决定其稳定性。
其三是其第三笔都长带。前面已说过,长带以破空。
强化左右部分的呼应关系。使整个字气血相通,筋骨相连。
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行书的水字怎么写
一、行书的水字写法如下:
二、释义:
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
2.河流:汉~。淮~。
3.指江、河、湖、海、洋:~陆交通。~旱码头。~上人家。
4.(~儿)稀的汁:墨~。药~。甘蔗的~儿很甜。
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汇~。外~。
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也不变色。
7.姓。
三、相关组词:
水果 水下 水牛 跳水 风水 苦水 水面 开水 热水 河水 清水 水车 口水 海水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造字本义:名词,从山岩或峭壁上飞溅而下的山泉。
文言版《说文解字》:水,凖也。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凡水之属皆从水。
白话版《说文解字》:水,平度的标准。在五行中,水代表北方的属性。字形像众水同流,中间的一竖 | 表示藏在水中的微阳气息。所有与水相关的字,都采用“水”作边旁。
二、词组释义:
1、风水[fēng shuǐ]
指住宅基地、坟地等的地理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迷信的人认为风水好坏可以影响其家族、子孙的盛衰吉凶:看~。~宝地(风水好的地方)。
2、苦水[kǔ shuǐ]
因含有硫酸钠、硫酸镁等无机盐而味道苦的水。
3、水面[shuǐ miàn]
水的表面:~上漂着片片花瓣。
4、开水[kāi shuǐ]
煮沸的水。
5、热水[rè shuǐ]
沸水或温度曾达到沸点的水。
3.水字行书怎么写
“水”字行书写法:基本释义: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
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
淮~。3.指江、河、湖、海、洋:~陆交通。
~旱码头。~上人家。
4.(~儿)稀的汁:墨~。药~。
甘蔗的~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
汇~。外~。
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也不变色。7.姓。
相关组词水果 水下 水牛 跳水 风水 苦水 水面 开水扩展资料“水”的反义词:火基本释义: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力。~烛。
~源。~焰。
烟~。~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
2.紧急:~速。十万~急。
3.指枪炮弹药等:~药。~炮。
4.发怒,怒气:~暴。~性。
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毒~攻心。
6.形容红色的:~红。~腿。
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姓。
相关组词发火 灭火 火热 火把 火山 火力 军火 火石。
4.行书 “泽” 怎么写
行书 “泽”的三点水的后两点要连在一起一气呵成,高度占字体总高度的一半,右半部要注意笔锋,最后的一竖要从粗到细循序渐进的收笔。
1. 行书 “泽”的三点水的后两点要连在一起一气呵成,高度占字体总高度的一半,右半部要注意笔锋,最后的一竖要从粗到细循序渐进的收笔。
2. 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 行楷和 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 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 弥补楷书的 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 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 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 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 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 行草”。行书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而楷书是文字符号,实用性高而艺术性相对不足;相比较而言,草书则是艺术性高,但是实用性显得相对不足。
3. 行书代表作中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 王羲之的《 兰亭序》,前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赞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三点水在行书中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