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安徒生童话中的白雪公主写一首小诗
童话是每个孩子必看的好书,它像一首首美妙的诗歌和一幅幅逼真的画面深深地映入我们的脑海里.童话界最有名的要数《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了,我最喜欢的是《安徒生童话》,拿起这本书我就爱不释手.
《安徒生童话》把小巧的拇指姑娘、美丽的小人鱼、聪明的小克劳斯和残忍的大克劳斯、坚定的锡兵、可爱的白雪公主和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等人物刻画地栩栩如生.最可笑的是爱穿新衣的愚蠢的国王,被两个骗子骗得失去了辨别能力,一丝不挂地在街上走,直到一个天真的小孩说出了真相
作者安徒生希望人间出现一个美丽幸福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都具有高尚的品质和理想、勇敢和舍己救人的献身精神.“拇指姑娘”——她虽然长得身材微小,但她能乐于助人,追求光明,终于也得了自己的幸福生活.卖火柴的小女孩——她虽然一贫如洗,在寒冷的冬夜忍着饥饿卖着火肠恭斑枷职磺办委暴莲柴,但她渴望温暖和光明,在一根根火柴燃烧放出光芒的时候,跟着慈祥的祖母走向没有饥饿没有寒冷的地方.
2.儿童诗应该怎么写
秋风的色彩 秋风是黄色的 秋风吹来 玉米黄澄澄 秋风是红色的 秋风吹来 枫叶红彤彤 秋风是紫色的 秋风吹来 葡萄紫莹莹 儿童诗 春天的画笔 春天到了 春姑娘的画笔 东一抹 西一挥 白雪化了, 柳树绿了, 桃花红了, 梨花开了, 我们笑了。
答案补充 小蜗牛小蜗牛,爱旅游,走起路来慢悠悠。一对天线头上戴,信息灵通好自由。
身后背个小房子,刮风下雨不用愁。 大乌龟大乌龟,爬呀爬。
去哪里?南大洼。南大洼,干什么?把朋友,驮回家。
秋姑娘秋姑娘,秋姑娘,穿着五彩花衣裳。谷穗金,玉米黄,红薯拖着绿秧秧。
高粱熟了举火把,棉花熟了涌银浪。苹果笑得红了脸,丰收歌儿满家乡。
答案补充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 解释: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謦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译:铜盆里的水结成坚冰,儿童晨起,把它从盆里剜出。
这首诗写冬天孩子们的一场嘻戏:一块大冰被穿上彩线,当作锣来敲打,声音倒也清越嘹亮。忽然冰锣敲碎碎落地,发出打破玻瓈的声音。
诗写得清新明快,稚子的嘻乐与失望,宛然在目。
3.怎么仿照六年级课文我们去看海 致老鼠 爸爸的鼾声写三首儿童诗
我也正在想。。。可以写雪花。
我写好了
雪花
清晨,
我打开门窗,
啊,好美!
天空飘着鹅毛大雪,
每户人家的屋顶都被白雪覆盖着,
树上,地上,行人的伞上
都成了雪的栖息之地。
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我高兴地带上帽子,手套
围上围巾
出去玩雪去
我和小伙伴一起
堆雪人,打雪仗,滚雪球。
我们好开心!
哦
我爱你,雪花!
4.儿童诗歌怎么才能写的更好
学习
六一儿童节快乐
*********************
当卖火柴的小女孩划完最后一根火柴
当乌龟赛过兔子
当孙悟空打死白骨精
当王子爱上白雪公主
我幻想着我的灰姑娘
在田野上追逐风筝
在皇宫里点燃蜡烛
在沙漠中独自散步
童年是用童话串起的一本书
我只能用昨天解释我的童年
解释真正的快乐
北极君诗歌
5.林清玄的《白雪少年》是怎么写的
白 雪 少 年
林清玄
我小学时代使用的一本国语字典,被母亲细心地保存了十几年,最近才从母亲的红木书柜里找到。那本字典被小时候粗心的手指扯掉了许多页,大概是拿去折纸船或飞机了,现在怎么回想都记不起来,由于有那样的残缺,更使我感觉到一种任性的温暖。
更惊奇的发现是,在翻阅这本字典时,找到一张已经变了颜色的“白雪公主泡泡糖”的包装纸,那是一张长条的鲜黄色纸,上面用细线印了一个白雪公主的面相,于今看起来,公主的图样已经有一点粗糙简陋了。至于如何会将白雪公主泡泡糖的包装纸夹在字典里,更是无从回忆。
到底是在上国语课时偷偷吃泡泡糖夹进去的?是夜晚在家里温书吃泡泡糖夹进去的?还是有意保存了这张包装纸呢?翻遍国语字典也找不到答案。记忆仿佛自时空遁去,渺无痕迹了。
唯一记得的倒是那一种旧时乡间十分流行的泡泡糖,是粉红色长方形十分粗大的一块,一块五毛钱。对于长在乡间的小孩子,那时的五毛钱非常昂贵,是两天的零用钱,常常要咬紧牙根才买来一块,一嚼就是一整天,吃饭的时候把它吐在玻璃纸上包起,等吃过饭再放到口里嚼。
父亲看到我们那么不舍得一块泡泡糖,常生气地说:“那泡泡糖是用脚踏车坏掉的轮胎做成的,还嚼得那么带劲!”记得我还傻气地问过父亲:“是用脚踏车轮做的?怪不得那么贵!”惹得全家人笑得喷饭。
说是“白雪公主泡泡糖”,应该是可以吹出很大气泡的,却不尽然。吃那泡泡糖多少靠运气,记得能吹出气泡的大概五块里才有一块,许多是硬到吹弹不动,更多的是嚼起来不能结成固体,弄得一嘴糖沫,赶紧吐掉,坐着伤心半天。我手里的这一张可能是一块能吹出大气泡的包装纸,否则怎么会小心翼翼地来做纪念呢?
我小时候并不是很乖巧的那种孩子,常常为着要不到两毛钱的零用就赖在地上打滚,然后一边打滚一边偷看母亲的脸色,直到母亲被我搞烦了,拿到零用钱,我才欢天喜地地跑到街上去,或者就这样跑去买了一个白雪公主,然后就嚼到天黑。
长大以后,再也没有在店里看过“白雪公主泡泡糖”,都是细致而包装精美的一片一片的“口香糖”;每一片都能嚼成形,每一片都能吹出气泡,反而没有像幼年一样能体会到买泡泡糖靠运气的心情。偶尔看到口香糖,还会想起童年,想起嚼白雪公主的滋味,但也总是一闪即逝,了无踪迹。直到看到国语字典中的包装纸,才坐下来顶认真地想起白雪公主泡泡糖的种种。
如果现在还有那样的工厂,恐怕不再是用脚踏车轮制造,可能是用飞机轮子了——我这样游戏地想着。
那一本母亲珍藏十几年的国语字典,薄薄的一本,里面缺页的缺页、涂抹的涂抹,对我已经毫无用处,只剩下纪念的价值。那一张泡泡糖的包装纸,整整齐齐,毫无毁损,却宝藏了一段十分快乐的记忆;使我想起真如白雪一样无瑕的少年岁月,因为它那样白,那样纯净,几乎所有的事物都可以涵容。
那些岁月虽在我们的流年中消逝,但借着非常微小的事物,往往一勾就是一大片,仿佛是草原里的小红花,先是看到了那朵红花,然后发现了一整片大草原,红花可能凋落,而草原却成为一个大的背景,我们就在那背景里成长起来。
那朵红花不只是白雪公主泡泡糖,可能是深夜里巷底按摩人的幽长的笛声,可能是收破铜烂铁老人沙哑的叫声,也可能是夏天里卖冰淇淋小贩的喇叭声……有一回我重读小学时看过的《少年维持的烦恼》,书里就曾夹着用歪扭字体写成的纸片,只有七个字:“多么可怜的维特!”其实当时我哪里知道歌德,只是那七个字,让我童年伏案的身影整个显露出来,那身影可能和维特是一样纯情的。
有时候我不免后悔童年留下的资料太少,常想:“早知道,我不会把所有的笔记簿都卖给收破烂的老人。”可是如果早知道,我就不是纯净如白雪的少年,而是一个多虑的少年了。那么丰富的资料原也不宜留录下来,只宜在记忆里沉潜,在雪泥中找到鸿爪,或者从鸿爪体会那一片雪。这样想时,我就特别感恩着母亲。因为在我无知的岁月里,她比我更珍视我所拥有过的童年,在她的照相簿里,甚至还有我穿开裆裤的照片。那时的我,只有父母有记忆,对我是完全茫然了,就像我虽拥有白雪公主泡泡糖的包装纸,那块糖已完全消失,只留下一点甜意——那甜意竟也有赖母亲爱的保存。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白雪公住儿童诗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