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班成长档案春游怎么写
1.事先规划成长档案关注的内容事先对成长档案的制作有个规划,能保证我们收集的资料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幼儿的发展进程,避免资料缺失或片面,也不会在期末时为了填满成长档案而匆忙补充资料。
我们在制作幼儿成长档案前会根据教育目标来制订计划,考虑本学期可以围绕哪些活动收集资料,如何均衡地涉及各领域的内容,哪些内容能准确地反映幼儿的发展状况,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手段收集资料,等等。例如,大班上学期我们会根据学期计划中预设的主题活动来规划成长档案内容:在“叶子”主题活动中关注幼儿利用收集到的各种叶子创作的美术作品;在“种植”主题活动中关注幼儿不同阶段的发现和认识,以连续的照片及文字记录幼儿的科学探究行为;在“特别的我”主题活动中则关注幼儿对自我及他人的认知。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被计划所限制,忽略教学活动或日常生活中有价值的信息。因此,我们的手边经常备有照相机和便笺本,可以随时用照片和简短的文字记录幼儿的表现。
例如,在“叶子”主题活动中,欣赏诗歌《秋天的小河》引发了幼儿丰富的联想,我们便立刻用便笺本记下幼儿创编的趣味盎然的诗句。在事先规划的前提下随时收集有意义的信息,能使我们及时、全面地获取反映幼儿发展进程的资料,避免盲目填塞、突击完成。
2.成长挡案要体现全面性和发展性我们在制作成长档案时要注重全面性,不仅要涉及各领域内容,还要关注幼儿个性、情感、态度的发展。收集的资料要具有典型性。
能突出反映幼儿的发展状况。如可包含个人信息、逸事趣闻、童言趣语、行为记录及本阶段重点能力的发展评价(如拍球个数、自我服务能力)等。
在制作发展评价方面的内容时,我们注重呈现不同阶段的数据,体现幼儿的发展过程,引导家长在纵向比较中发现幼儿的进步。幼儿是发展中的个体,我们特别注重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
如果幼儿在某个方面表现突出。我们会在一个阶段重点围绕这一方面系统地观察并记录他的行为表现。
在成长档案中呈现其发展进程。我们还会在成长档案中分析幼儿的某种行为或某一作品所说明的问题、其背后的原因以及幼儿未来发展的可能。
有时幼儿需要教师的肯定或鼓励。我们也会适时地传递给幼儿。
如,我们将大班幼儿学习跳绳的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用照片、数据展示幼儿的发展进程。呈现在成长档案中,并附上幼儿的学习心得或我们的点评。
有一名幼儿刚开始总学不会,于是他天天练习,两个星期后进步很大,得了班级第一,他说:“开始老是跳不过去,我天天练习就学会了。”我们听了深受感动。
于是写下一段鼓励的话:“你的进步离不开自己的努力,希望你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像学习跳绳那样坚持到底!”这样的记录不仅使幼儿感受到自身努力所带来的进步和成功体验,而且让我们了解了幼儿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速度,使我们意识到不能凭一次成绩对幼儿下判断,而应多关注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需要。3.成长档案要突出幼儿的个别差异每个幼儿的成长档案都是独一无二的,是幼儿个体成长过程的记录,是他们一生的财富。
因此,我们在制作成长档案时要突出幼儿的个别差异。首先,在整理个人信息等个性化资料时,我们会邀请家长来园与幼儿共同制作,使成长档案在内容、版面设计和表现方式等方面更具个性化特征。
其次,我们会在活动中用相机捕捉幼儿的动作、眼神、表情等,不忽略活动室环境等细节,也尽量不惊动幼儿,使照片能呈现真实的活动情况,反映当时当地幼儿的状态:有可能是遇到了难题,也可能是有所发现,还可能是正在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此展现幼儿的不同表现。我们还为幼儿的作品或活动照片加注简短的说明。
如果只呈现作品或照片,幼儿说过的话、事件发生的背景等信息都无法体现,不了解情况的人往往无法从中获得准确的信息。因此,我们根据活动的内容和幼儿的不同表现有所侧重地记录了当时幼儿的语言、行为表现等。
如,在“种植”主题活动中,有些幼儿发现自己的花盆里长出的苗和牵牛花的苗不一样,他们拿着放大镜仔细地比较并猜测,于是我们拍下了幼儿专注探究的情景,并附上幼儿当时的语言:“我的苗和牵牛花的苗不一样吗?有点高,深绿色的,长长的,怎么回事?”借助这些照片和文字,当时的情景得以具体、鲜活地重现。再次,我们为每个幼儿做一些个性化的记录,可以是幼儿的逸事趣闻,也可以是富有个性特点的童言稚语,还可以是对其个人的观察记录。
在记录时我们注重忠实地叙述幼儿的行为表现,避免主观判断;在分析时我们努力寻找理论依据,深入剖析行为背后的原因,寻找合适的教育方法。例如,我班一名幼儿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有时会与同伴发生冲突。
一天午睡起床,同伴穿衣服时不小心碰到了他,他就打了同伴一拳。我们帮他分析了事件的起因,让他认识到同伴并无恶意,而自己的行为却让同伴受到了伤害。
事后,我们在成长档案中记录了事件的经过,并作了点评:“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是根据行为的后果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来评定是非的。其原因主要是幼儿认知能力有限,只关注自我的感受,不考虑他人的想法。
2.去郊游怎么写幼儿园
仅供参考:
中班户外活动《去郊游》
作者:赵小燕
单位:滨州市滨城区杨柳雪镇教育实验幼儿园
设计意图:
孩子们在欢快的音乐中,快乐的游戏。既锻炼了幼儿的走跑、平衡、钻爬的基本动作和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为此,选择了“去郊游”这一好玩的游戏。
活动目标:
1.练习走跑、平衡、钻爬的基本动作。
2.培养合作能力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活动准备:
易拉罐若干,椅子六把,桌子两张,报纸棍。
活动建议:
1.谈话激趣
孩子们,今天天气真正好,我们到户外去郊游。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出发了。
2.播放音乐《去郊游》游戏。
(1)设置场地,准备游戏。
在场地上划分五个区域穿树林(易拉罐),走木桩(易拉罐),过小桥(椅子),钻山洞(桌子),“公园”(六名幼儿手举报纸棍围城)。游戏开始,每一名幼儿必须走过四个场地(可以互相帮助),来到“公园”,成功到后,学小兔子跳回到起点。
(2)音乐游戏《去郊游》
孩子们在场地上,根据规则游戏。
3.注意事项:
在游戏中要注意安全,幼自我保护的意识。
3.第一次郊游的经历 50字
在我成长的岁月中,有过很多个第一次,有些让人捧腹大笑,有些值得细细玩味,有些叫人忍俊不住,有些充满童真童趣,有些……
有许多第一次已在我的记忆中被时间老人抹去,有的虽然依稀可辩,却也模糊了,只有我第一次去郊外春游,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清晰地保存着。
我八岁那年的春天,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春风像一只温柔的手轻抚着我的脸,我便缠着大人带我去春游。
到了星期日,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跟着爸爸妈妈去春游了,我兴奋极了。树枝上吱吱喳喳的小鸟,刚刚抽出的嫩芽的柳枝,还有河里嬉戏玩耍的鸭子,在我眼里都变成了生动活泼的美景。
这里的空气更清新,这里的风儿更柔和,爸爸一边开着车,一边和我唱着歌,我感觉,我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突然,我们听到一声惊叫,爸爸忙停下车来,我们下了车,看到车前躺着一只野兔。
这是一只灰白相间的兔子,两只长长的耳朵耷拉在地上,短短的尾巴像一只毛绒绒的小球,三辫小巧的嘴唇紧紧地抿着,一条后腿受了伤,血淋淋的,一对红眼睛惊恐地看着我们,好像在说:“救救我吧!”
我看着这只可怜的兔子说:“爸爸,你看,这只兔子真可爱。它会不会死掉啊?”
爸爸蹲下来,用手摸着那流着血的腿说:“它的后腿被捕兽夹夹住了,为了活命,它几乎弄断了自已的后腿。”
我难过地说:“爸爸,你救救它吧!”
爸爸从车上取来备用箱,找了些包扎的东西,将兔子的后腿包扎了起来,它真听话,在爸爸的手里一动也不动,好像知道我们是在救它。
包扎完了,爸爸将它放在地上,它试着用前腿站起来,可每一次刚站起来,就被沉重的身体压得趴了下去,每一次趴下去,它都拼命地侧着身体,不让自已的肚子先着地。
爸爸觉得很奇怪,以为它的肚皮也受伤了,便想用手去摸它的肚子,谁知,兔子奋力地用自己的前爪护着它的肚子,不让爸爸碰。
爸爸说:“这是一只多么有爱心的兔妈妈呀,为了不让自已的宝宝受到伤害,它宁愿自已受伤。”
我对这只胖嘟嘟的兔子爱不释手,想把它带回家,爸爸阻止我说:“我们救它,是为了让它回到自己的家,而不是为了占有它,让它失去自已的家。”
爸爸轻轻地为兔妈妈的后腿做着按摩,我在妈妈的怀里睡着了,当我醒来的时候,已是下午了,红红的晚霞像一条硕大棉被,暧暧地盖在我们的身上
兔妈妈已经能够慢慢地走动了,爸爸打开车门,将兔妈妈轻轻地放在地上,它腆着肚子向路边的草丛挪去,看着悄失在草丛中的兔妈妈,我心中默默地祝愿它早日康复,带着自已心爱的宝宝幸福地生活。
那一次郊游,我没有领略到郊外美丽的春光,也没有体会到春游的快乐,但我却懂得了一个道理——妈妈的爱是天下最伟大的爱,最高尚的爱。
4.去郊游怎么写幼儿园
仅供参考:中班户外活动《去郊游》作者:赵小燕单位:滨州市滨城区杨柳雪镇教育实验幼儿园设计意图:孩子们在欢快的音乐中,快乐的游戏。
既锻炼了幼儿的走跑、平衡、钻爬的基本动作和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为此,选择了“去郊游”这一好玩的游戏。
活动目标:1.练习走跑、平衡、钻爬的基本动作。2.培养合作能力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活动准备:易拉罐若干,椅子六把,桌子两张,报纸棍。活动建议:1.谈话激趣孩子们,今天天气真正好,我们到户外去郊游。
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出发了。2.播放音乐《去郊游》游戏。
(1)设置场地,准备游戏。在场地上划分五个区域穿树林(易拉罐),走木桩(易拉罐),过小桥(椅子),钻山洞(桌子),“公园”(六名幼儿手举报纸棍围城)。
游戏开始,每一名幼儿必须走过四个场地(可以互相帮助),来到“公园”,成功到后,学小兔子跳回到起点。(2)音乐游戏《去郊游》孩子们在场地上,根据规则游戏。
3.注意事项:在游戏中要注意安全,幼自我保护的意识。
5.幼儿春游踏青我的足迹怎么写
四月,暖风拂面,躲在温室里的小宝宝们也该出动了,走进大自然的怀抱,闻花香、听鸟啼、看动物,重要的是,大自然本身就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与孩子一起走进大自然,可以使孩子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和释放。同时,也是孩子和家长亲近、交流的好机会,也能在这万物灵动、花开的季节,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通过春游不仅让孩子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体验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而且,春游也给我们大家建立了互相学习、交流的桥梁和空间,在春游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了更深一层的亲子感情,让孩子与孩子、家长与家长、老师与孩子、家长之间有了互动的机会,无论是在游玩的过程中还是在车上都体现了:以大自然为学习的课堂。
平时大部分家长都是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无暇顾及孩子的心情,更别说是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了,为了让更多的家庭能甜蜜的体验到和孩子游玩的快乐,本次我们并选择了《上海西郊动物园》一日游,天真爱幻想的孩子们能够通过此次春游看到各种活生生的动物,他们的心情是无比的激动和兴奋,带着这种激情他们不觉得疲惫,留下的只有美好的回忆,有说不完的话题,通过这次活动,可见他们对此次春游收获了语言的组织能力、绘画的表现能力、亲子间的情感倾诉能力等。
我园结合找春天的主题活动,两百多名家长和小朋友、老师走出教室、走出幼儿园,去感受春风的抚佛,去领略阳光的暖意,去寻找春的足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把促进幼儿健康视为幼儿园的首要工作,健康是人与环境之间、心与身之间整体关系和谐的结果。在找春天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幼儿园将春游活动与亲子活动融合在一个空间里。
在这生机勃勃的季节里,感受阳光、感受运动、感受自然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激情。春天多么美,春天多么好。小朋友、家长和我们幼儿园全体教职工与自然交融,在真实、生动、趣味的情境中,意志得到了磨练、体质得到了锻炼,身心获得了发展。
6.幼儿园带宝贝去春游的教案怎么写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小棒、纸片、管子等工具在地图上沿直线进行测量,测量时注意工具的首尾相接。
2.学习合作记录测量结果,比较不同景点间距离的远近。
3.产生去春游的愉悦情感。
活动准备
1.每组一份记录表,表上的工具和提供的工具一致。(如图一)
2.每组一张地图,在幼儿园和六个景点贴上相关标记。(如图二)
3.长短不同的管子、小棒、纸片,《郊游》音乐。
活动过程
一、播放《郊游》音乐,引出活动内容
1.幼儿跟着录音唱歌曲《郊游》。
2.出示东山地图.指出幼儿园的位置(贴上标记),提问:我们东山是个很美的乡镇,你想去哪儿春游呢?
3.根据幼儿回答,贴上有关标记,如雨花胜境、启园,等等。
二、学习在地图上测量本幼儿园到各景点的直线距离
第一环节,认识测量工具,在分组合作中学习测量方法.并了解记录方法。
1.教师导语: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幼儿园到这些景点有多远呢?
2.教师出示测量工具:小棒、纸片、管子,提出测量要求:以幼儿园为起点,先测量同一条路线。
3.幼儿分组测量。教师了解幼儿合作和利用工具测量的具体情况,同时有目的指导幼儿在测量时注意“首尾相接”。
设计提问:你们用了什么工具?怎么测的?用了几个?根据幼儿回答,耖师在记录表内记录相应的符号。
(反思: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幼儿交流测量的结果.清楚地看到记录方法。虽然三种工具的长度不同.但是同种工具测量的结果应是相同的。若幼儿有异议,就请幼儿演示,集体验证,从而强调测量时要注意首尾相接。)
第二环节。幼儿自由测量幼儿园到各景点的直线距离.并记录。
1.教师导语:我们用刚才的测量方法,再来测测幼儿园到其他各景点的距离,好吗?测好一条线路要请一位代表把结果记录在表格内。
2.幼儿分组测量并记录。
(反思:这一环节不仅让幼儿继续亲身经历操作测量和记录的过程.而且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习合作和建构自己的知识。教师重点观察、指导幼儿测量的方法及记录情况。)
三、交流测量结果.比比从幼儿园到各景点距离的远近
1.提问:小朋友都测量好了吗?我们幼儿园到哪儿最远?到哪儿最近?你是怎么知道的?
2.教师小结,鼓励幼儿活动后用不同的工具测量距离。
(反思:交流的过程可以帮助幼儿感受到数学活动的乐趣.更好地认识周围环境。)
活动延伸
在数学区提供东山不同景点的标记,让幼儿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工具测量、记录。
7.幼儿园老师让家长写孩子的郊游趣事情景描述怎么写
参考一下吧:女儿一岁半了,是个小小的人精。
周末和婆婆带着着她去郊游,和煦的阳光暖暖的照着我们,小小的人不愿意再呆在我们的怀里,挣扎着跳到了地上,一个劲的操着不太流利的语言嚷嚷着“嘟嘟,走走”看来真是女大不中留,就这一点人也是不愿意被人控制。迈着小碎步,颠颠的跑在我们的前面,一会看看路边的小草,一会瞅瞅天上的小鸟,还时不是的关照一下我们“快;鸟鸟”一副发现新大陆的模样,憨态可掬。
疯了一个下午,小人儿累的在怀里是昏昏欲睡,旁边的一位大妈凑过来问道几岁了,我正准备作答,就听夹杂着浓浓睡意稚的童声说:“一半”我们三个人当场笑翻。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幼儿成长记第一次郊游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