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车的拼音怎么写
chē和jū,第一种读音声母是ch,韵母是e,读音读一声;第二种读音声母是j,韵母是u,读音读一声。
释义:
[chē]
1、陆地上有轮子的运输工具:火车、汽车、马车、一辆车。
2、利用轮轴旋转的机具:纺车、滑车、水车。
3、指机器:开车、车间。
4、车削:车圆、车螺丝钉。
5、用水车取水:车水。
6、转动(多指身体):车过身来。
7、姓。
[jū]
象棋棋子的一种。
相关组词:跑车、快车、马车、开车、车主、水车、风车、搭车、花车、火车、车辆、电车、轿车、车把
扩展资料:
汉字笔顺:横、撇折、横、竖。
词组释义:
1、快车[kuàichē]
中途停站较少,全程行车时间较短的火车或汽车(多用于客运)。
2、马车[mǎchē]
马拉的载人的车,有的轿式,有的敞篷式,有的双轮,有的四轮。
3、开车[kāichē]
驾驶机动车:路滑,开车要注意安全。
4、车主[chēzhǔ]
车辆的所有者。
5、水车[shuǐchē]
使用人力或畜力的旧式提水灌溉工具。
2.“驾校”的两字拼音怎么写
驾校:【jià xiào】
驾校就是能使人掌握驾驶技术,并教会人安全驾驶文明开车并协助其通过车管部门的考试取得驾驶证的培训单位。按目录分类应归为交通运输行业里的培训类单位,但由于市场化程度高,更合理的方法应是归为第三产业里的服务行业。
基本释义
1.驾校
是具有一定资质,对驾驶人按照机动车驾驶员素质教育大纲进行培训的法人单位。这里可以学习到驾驶各种机动车辆的驾驶技术,以汽车为主.这里还可以学习交通法规,交通标志等许多理论知识.一般会由取得教练资格的师傅(多数为老驾驶员)担任教练,为驾驶证考取人提供帮助。
主管部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条规定,"机动车的驾驶培训实行社会化,由交通主管部门对驾驶培训学校、驾驶培训班实行资格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九条规定,"驾驶机动车,应当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申请机动车驾驶证,应当符合**公安部门规定的驾驶许可条件;经考试合格后,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发给相应类别的机动车驾驶证"。
因此,驾校的主管部门是交通运输部和公安部。
报名须知
报考年龄
教练车种类1、申请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轻便摩托车准驾车型的,在18周岁以上、70周岁以下;
2、申请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普通三轮摩托车、普通二轮摩托车或者轮式自行机械车准驾车型的,在18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
3、申请城市公交车、大型货车、无轨电车或者有轨电车准驾车型的,在20周岁以上,50周岁以下;
4、申请中型客车准驾车型的,在21周岁以上,50周岁以下;
5、申请牵引车准驾车型的,在24周岁以上,50周岁以下;
6、申请大型客车准驾车型的,在26周岁以上,50周岁以下。
学车证件
1.携带本人身份证,外省市人员带身份证、暂住证(-年期)及复印件;
2.学车需6张一寸同一底片正面免冠照片(彩色需白底,矫正视力者须用戴眼镜照片);
3.办增驾大客或小货增大货者须交4张照片,并带身份证及复印件和机动车驾驶证;
4.大货增大客须5年驾龄,其它增驾均须1年驾龄。
5.军人学车团级以上军官证明 团级以上军队医院的体检证明,以及盖专用章,群众学车须县级或以上医院的体检证明。
折叠照片
一寸免冠照片6张,近视者照片须配戴眼镜,彩色(白底),照片不能与身份证同一底版。
报名体检
由学校统一填写学车申请表之后,办理体检手续。学车体检内容包括:
1.身高:申请大型客车、牵引车、城市公交车、大型货车、无轨电车准驾车型的,身高为155厘米以上。申请中型客车准驾车型的,身高为150厘米以上;
2.视力:申请大型客车、牵引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无轨电车或者有轨电车准驾车型的,两眼裸视力或者矫正视力达到对数视力表5.0以上。申请其他准驾车型的,两眼裸视力或者矫正视力达到对数视力表4.9以上;
3.辨色力:无红绿色盲;
4.听力:两耳分别距音叉50厘米能辨别声源方向;
5.上肢:双手拇指健全,每只手其他手指必须有三指健全,肢体和手指运动功能正常;
6.下肢:运动功能正常。申请驾驶手动挡汽车,下肢不等长度不得大于5厘米。申请驾驶自动挡汽车,右下肢应当健全;
7.躯干、颈部:无运动功能障碍。
限制条件
以下条件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
1.有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精神病、痴呆以及影响肢体活动的神经系统疾病等妨碍安全驾驶疾病的;
2.吸食、注射毒品、长期服用依赖性精神药品成瘾尚未戒除的;
3.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未满二年的;
4.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
5.驾驶许可依法被撤销未满三年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3.拼音的拼音怎么写
拼音的拼音是:[pīn yī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现代标准汉语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撰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扩展资料
中国的汉语拼音运动是从清朝末年的切音字运动开始的。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挽救民族危亡和振兴中华的热情,激发着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张,梁启超、沈学、卢戆章、王照都一致指出,汉字的繁难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场“切音字运动”。
1923年8月,教育部召开国语统一筹备会,决议组织“国语罗马字拼音研究委员会”。
1925年9月在北京的部分委员和一些语言学者自动组织“数人会”,提出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
4.看一看拼音怎么写
“一”的变调:
“一”的本调是一声,它在单独使用、用在词句末尾或作为序数“第一”的省略时,仍读一声。例如:
一、二十一、第一、初一、一班。
在下面几种情况下,“一”会发生变调现象:
1)在四声前念二声。例如:一样,一下子、一座、一位、一次、一块儿。
2)在一声、二声、三声字前念四声。例如:大吃一惊、一般、一年、一门、一口、一起、一种。
3)夹在重叠动词中间时念轻声。例如:试一试、想一想、看一看。
4)用在动词、形容词与量词中间一般也读轻声。例如:去一趟、认识一下儿、好一点儿、贵一些。
看一看,在读的时候是第二声,但标注的时候是第一声。
5.怎么练习拼读拼音
小学汉语拼音教学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发音的教学,因为学生发音是否规范,影响到以后字词、说话和普通话的教学。拼音发音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口耳相授,所以教师首先要自己发音规范,要有较强的听音、辨音和正音能力,此外,还应掌握一些指导发音与巩固练习的辅助方法,本文就后者略作介绍。
一、引入法
引入法指的是在学生发某个音不准确时,由他们已经习惯发的音引到发规范音上来。例如发单韵母e,学生可能把握不准口腔的大小、舌位的前后高低,因而发不好这个音。可让学生先发前面教的o,发完后口腔舌位不变,将收圆的双唇向两边展开,然后再发,这样发出来的看就是e了。又如从e到u是将原隔得较远的两片嘴唇靠拢(不收圆),从i到ü是将原张开的嘴唇向中间收圆,发特殊韵母er,则是发e的同时舌头向后一卷。复韵母、鼻韵母则都是在韵母腹后加一个收尾的音,都可由韵腹的发音引入。声母中的擦音则可由前面的塞音或塞擦音引入。引入法一般和对比法结合运用,学生既掌握了发音方法,又对发相近的音的差别加深了认识。
二、析出去
析出法就是先领学生容易发的常用的音节,然后从音节中分析所教的声母或韵母。如教韵母a,有的学生胆小害羞,不肯张大嘴巴,发出来的音是a和o之间的音,还有的张口的过程中就开始发音,发成e→a或ng—a,纠正这些不规范的发音,可先领他们发八、哈、他、拉等字音,发完一个字音后保持口形,再振动声带发音,发出的a就准确了。又如从白来、才等字音中析出ai,从抽、收等字字中析出ou等等,析出声母则读音节要着意放慢速度。如多数方言区的学生发卷舌声母感到吃力,可先领学生慢读猪、车、杀、热等字音,提醒学生注意开始发音时的口形舌位,发准后再去掉后面的韵母,单发前面的声母,这样就能较快掌握卷舌声母的发音。虽然析出法与拼音节方向相反,但学生上学前及平时说话发音都是以音节为单位的,所以实际上他们发准音节比发准单个声母或韵母更容易,运用析出法也就遵循了由易到难的原则,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夸张法
夸张法指指导学生发音时口腔及面部的动作可适当夸张。夸张法主要用于m、n、l三个声母和前后鼻韵母的教学。教m的发音,准备阶段可闭合双唇,尽量张大口腔,拉长上唇,先发出鼻音,再发m的呼读音;教n则舌尖抵齿背,鼻翼向两边、向上耸动先发出鼻音,再发出读音;前鼻韵母尾时口腔开度要大。范读时让学生注意口形及脸部特征,他们就能迅速掌握发音要点。
四、手势示意法
手势示意法主要适用于声调教学和前后鼻韵母教学。教声调时,教师范读、领读都应根据五度标调法所表示的各调类的音高变化辅以手势,使手势、调号和实际读法相一致,学生就容易掌握了。教前后鼻韵母,范读、领读时可辅以手势;伸一手,拇指在下代表舌头,其余四指并拢在上代表上腭,掌心向学生,前鼻韵母收尾时拇指靠向上面手指,后鼻韵母收尾时拇指和上面手指拉大距离。这样学生容易掌握韵母、后鼻韵母发音的口形特征,从而发好不同类的鼻韵母。
五、编儿歌和绕口令
学生发音不熟练的或容易混淆的声母、韵母,除了教学时多举常用字音反复领读,相互对比外,教师还可根据需要,编儿歌或绕口令,供学生练习以巩固其发音。如卷舌声母的练习,可编儿歌;傻子在玩石子,狮子在玩柿子,傻子想吃柿子,把石子给了狮子,狮子不吃石子,看见傻子想吃柿子,它就丢了石子吃了傻子。如分辨n和l,可编绕口令:刘奶来买牛奶,是牛奶买刘奶,还是刘奶买牛奶?不是牛奶买刘奶,而是刘奶买牛奶。又如分辨ao和ou,可编儿歌:小毛养了一只猴,小高喂着一条狗,小高想要小毛的猴,小毛想要小高的狗,小毛把小猴给了小高,小高把小狗给了小毛。儿歌、绕口令有一定的情节,练习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易记住,练习的效果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