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写好词牌为《长相思》的词
长相思词牌释义
文章来源:网络作者
From:/
长相思 长相思.别情 白居易
〔题考〕 古诗曰:“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别离。”又曰:“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着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李陵诗曰:“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苏武诗曰:“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古人辄用“长相思”三字入诗中,其为当时极熟之民间成语可知。厥后演为乐府,【乐府诗集】收入【杂曲歌辞】。梁 张率始以此三字为句之发端;而陈后主、江总辈,复袭其调。至唐 李白等亦仿作之,乃成词之专调矣。又名[双红豆]、[山渐青]、[忆多娇]、[吴山青]。
〔作法〕 本调三十六字,为双调中之最短者。前后阕起二句,俱用叠韵,此为定格,不可悖者。句法与平仄,前后阕完全相同。后阕起为三字叠句,第一字应仄,第二、三字应平,(前阕“水”字以上声作平声)第三句为七言句,第一字可平。第四句为平起五言句,第一字应仄,第三字应平,与普通五言句不同。按乐天此词,前阕平仄多误,故当以后阕为准也。
汴水流,
●⊙△ (平韵)
泗水流,
●⊙△ (用叠韵不可改,协平韵)
流到瓜州古渡头,
⊙●○○⊙●△ (协平韵)
吴山点点愁。
⊙○⊙●△ (协平韵)
思悠悠,
●○△ (协平韵)
恨悠悠,
●○△ (用叠韵不可改,协平韵)
恨到归时方始休,
⊙●○○○●△ (协平韵)
月明人倚楼。
●○○●△ (协平韵)
摘自/shici/view.asp?id=15107
长相思
⊙⊙△,⊙⊙△。(叠句)⊙●○○⊙●△,⊙○⊙●△。
⊙⊙△,⊙⊙△。(叠句)⊙●○○⊙●△,⊙○⊙●△。
2.怎样写好词牌为《长相思》的词
长相思词牌释义文章来源:网络作者From:/长相思 长相思.别情 白居易〔题考〕 古诗曰:“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别离。”又曰:“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着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李陵诗曰:“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
苏武诗曰:“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古人辄用“长相思”三字入诗中,其为当时极熟之民间成语可知。
厥后演为乐府,【乐府诗集】收入【杂曲歌辞】。梁 张率始以此三字为句之发端;而陈后主、江总辈,复袭其调。
至唐 李白等亦仿作之,乃成词之专调矣。又名[双红豆]、[山渐青]、[忆多娇]、[吴山青]。
〔作法〕 本调三十六字,为双调中之最短者。前后阕起二句,俱用叠韵,此为定格,不可悖者。
句法与平仄,前后阕完全相同。后阕起为三字叠句,第一字应仄,第二、三字应平,(前阕“水”字以上声作平声)第三句为七言句,第一字可平。
第四句为平起五言句,第一字应仄,第三字应平,与普通五言句不同。按乐天此词,前阕平仄多误,故当以后阕为准也。
汴水流,●⊙△ (平韵)泗水流,●⊙△ (用叠韵不可改,协平韵)流到瓜州古渡头,⊙●○○⊙●△ (协平韵)吴山点点愁。⊙○⊙●△ (协平韵)思悠悠,●○△ (协平韵)恨悠悠,●○△ (用叠韵不可改,协平韵)恨到归时方始休,⊙●○○○●△ (协平韵)月明人倚楼。
●○○●△ (协平韵)摘自/shici/view.asp?id=15107长相思⊙⊙△,⊙⊙△。(叠句)⊙●○○⊙●△,⊙○⊙●△。
⊙⊙△,⊙⊙△。(叠句)⊙●○○⊙●△,⊙○⊙●△。
3.长相思 词牌名
长相思是词牌名。
亦称《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双调3106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3平韵,1叠韵,1韵到底。
历史上著名的《长相思》辞令作者有白居易、陈东甫、林逋、晏几道、万俟咏、纳兰性德、李煜、王灼、欧阳修等。李白写的《长相思》7言歌行豪迈奔放。
《长相思》还有同名舞剧、同名歌曲、同名小说、同名电影等。词牌简介长相思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名。
调名取自南朝乐府“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旬,多写男女相思之情。又名《相思令》、《长相思》、《双红豆》、《吴山青》、《山渐青》、《忆多娇》、《长思仙》、《青山相送迎》等。
此词见于黄升《唐宋诸贤绝妙好词》卷1。此调有几种不同格体,俱为双调,这里罗列36字1体,前后片各4句,句句押平韵,逢第2句则叠首旬(或叠其末2字,也有不相叠者)。
词牌格律⊙⊙△,⊙⊙△。(叠句)⊙●○○⊙●△,⊙○⊙●△。
⊙⊙△,⊙⊙△。(叠句)⊙●○○⊙●△,⊙○⊙●△。
(符号:○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代表作品长相思唐●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4.《长相思》是一首(),()是词牌名
《长相思》是一首词,“长相思”是词牌名,属乐府《杂曲歌辞》,常以“长相思”三字开头和结尾。
《长相思·山一程》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创作的一首词。
原词:
《长相思·山一程》清代: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释义:
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声音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而相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扩展资料:
公元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云南平定,康熙帝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词人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词人对京师中家的思念,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一更”又“一更”的重叠复沓,于听风听雪的感觉中推移着时间过程,时间感知于乡情的空间阻隔而心烦意乱,怨夜太长。说“聒碎乡心梦不成”,其实是作者乡心聒碎梦难成,情苦不寐,只觉得风声雪声,声声扣击入心窝,难以承受。
在“乡园”时是不会有这种令人痛苦的声响的。将主观因素推诿客观,语似平淡,意更深沉。此类迁怒归咎于风雪声写法,心理情态能充分表现出来。看似无理,反见情痴,愈是无理之怨,其怨愈显沉重。
叠句和数字“一”、“千”的运用强化着视、听觉感受中的焦虑,怨怼,幽苦,亦是此词值得辨味的佳处。纳兰性德身为一等侍卫,却极厌烦“扈从”公差,于是构成传统羁旅题材的又一种类型。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长相思·山一程
5.长相思 词牌名
长相思是词牌名。
亦称《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双调3106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3平韵,1叠韵,1韵到底。
历史上著名的《长相思》辞令作者有白居易、陈东甫、林逋、晏几道、万俟咏、纳兰性德、李煜、王灼、欧阳修等。李白写的《长相思》7言歌行豪迈奔放。
《长相思》还有同名舞剧、同名歌曲、同名小说、同名电影等。词牌简介长相思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名。
调名取自南朝乐府“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旬,多写男女相思之情。又名《相思令》、《长相思》、《双红豆》、《吴山青》、《山渐青》、《忆多娇》、《长思仙》、《青山相送迎》等。
此词见于黄升《唐宋诸贤绝妙好词》卷1。此调有几种不同格体,俱为双调,这里罗列36字1体,前后片各4句,句句押平韵,逢第2句则叠首旬(或叠其末2字,也有不相叠者)。
词牌格律⊙⊙△,⊙⊙△。(叠句)⊙●○○⊙●△,⊙○⊙●△。
⊙⊙△,⊙⊙△。(叠句)⊙●○○⊙●△,⊙○⊙●△。
(符号:○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代表作品长相思唐●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6.清朝的纳兰性德写的《长相思》中长相思是诗的题目还是词牌名
词牌名 长相思 按律填词
⊙⊙平(韵)
⊙⊙平(叠)
⊙仄平平⊙仄平(韵)
⊙平⊙仄平(韵)
⊙⊙平(韵)
⊙⊙平(叠)
⊙仄平平⊙仄平(韵)
⊙平⊙仄平(韵)
唐-白居易
汴水流,
泗水流。
流到瓜州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
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村姑儿,
红袖衣,
初发黄梅插稻时,
双双女伴随。
长歌诗,
短歌诗,
歌里真情恨别离,
休言伊不知。
--宋 蔡 伸
(1)本调八句,三十六字,属双调中之最短者。前后片各三平韵,一叠韵。(2)前后片之首起两个三字句可以都是叠句,可以不用叠句,也可叠与不叠兼用。句法或上一下二,或上二下一,也较自由。第三句为仄起之七字句,第五句为平起之五言句。(3)古人常常以思念爱人为主题填此调,所以词牌名称与内容的一致,为本调的重要特点。例一写一女子月夜倚楼思念爱人所流露的忧愁。“吴山点点愁”,用拟人手法,更增加了艺术表现力。例二也是表现同一主题的,但用的农村题材,写一个农村姑娘在秧田插秧时哼着怀念对方的长短歌曲,很快被她那同病相怜的女伴领会了。含而不露,意在言外。
7.诗歌《长相思》怎么写得
长相思
康与之
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雾中,春来愁杀侬。
郎意浓,妾意浓,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
《长相思》又名《相思令》,是只有三十六个字颇具民谣风味的小令。这首词以西湖山水为背景,通过女方对湖光美景的感觉和内心活动,描绘了一对恋人相爱相思和相会的情景。
《西湖志》中载:“南高峰高一千六百丈,上有塔,晋天福中建,今下级尚存,塔下有小龙井;北高峰石蹬数万级,曲折三十六弯,唐天宝中建浮屠七层于顶”。这首词的开头三句,着重写以南北两高峰为主的湖光山色。俗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杭州著名一景,便是南、北高峰。宋初的潘阆在《忆余杭》词中有“长忆高峰,峰上塔高尘世外”;“举头咫尺疑天汉,星斗分明在身畔”句。形成了层峰簇岚,挺拔突起,咫尺天汉,星辰可摘的奇观,成了人们最喜欢的伫足之地。不仅有南北二高峰,尤是东西两涧,与峰构成了雄奇壮美的山光水色。唐代白居易称此两涧有“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刘过“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在如此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词突然宕开一笔,发出“春来愁杀侬”!试想春天来到后,本来一个绝佳的风景地,就更加如诗如画,春来,桃红柳绿,鸟语花香。山,重重叠叠,水,曲曲弯弯。一片湖光雾弥漫,面对如此美景,她的感情却与之相反;“愁杀侬”。不是平常的愁思而是极度的愁思,这一切恰是因为“春来”!为什么呢?是否春来后的此地此情景引来她的相思?由读者去驰骋想象吧。这首词的上片前三句用西湖最著名的山水佳境,来反衬第四句的愁情,把乐景与愁思并列一起,达到了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是“以乐景写哀”,便“一倍增其哀”的典型应用,这里没有过多描绘,没有缠绵悱恻的话儿,既明了又含蓄,一字一句都写得恰到好处。
下片径直抒情:“郎意浓,妾意浓”,两个“浓”字把男女双方彼此的情真意切,表达得极其精炼,又与上片的“愁”相呼应,涵溶了许多无声之言。她为郎代言,相信郎与她一样“意浓”,相互间的情意是如此深厚和坚定。接下来是“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油壁车,指用油漆彩饰的车,这里用了一个“轻”字,使调韵味大增,既表示了车的轻快,更把恋人相逢前的快乐与欣喜刻划得淋漓尽至;九里松是他们相逢的地方,唐宋时在通往灵隐寺的路上,因种有九里路长的松树而起名,“人在其间,衣袂尽绿”之说。
这首词以《长相思》这个词牌本身就富了音乐节奏感的小令来作,上片集中而尽情地描绘了南北高峰、东西两涧的湖光山色,春之来到本应更加如诗如画的美景良辰,在作者宕然一笔下引出“愁杀侬”的惊呼。下片又直抒情怀,把男女主人公情深意浓的爱恋刻划得真挚感人,不仅有词意,富于一种韵味,而且感情描绘十分真挚。
康与之词,几首写闺思的小词,还较清新雅丽,这首具有民谣风味的小令,尤为别具一格,在康词中可说是绝无仅有的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