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作文怎么写出真情实感
【小学作文怎么写出真情实感】
要想让学生喜欢写作文,并且写出的作文有真情实感,就要让学生有生活体验和积累,并鼓励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写身边的人和事,,这样也有利于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使他们作文“有内容可写,有情感可抒”。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针对农村小学生,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方式让学生去体验生活: 一、走进农田,体验劳动 例如在教学《锄禾》这首诗时,同学们群情激奋,纷纷阐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表达了自己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然而现实生活中学生浪费粮食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可见,学生课堂上所表现的情感还只停留在较浅层次,教学并未收到很强的教育效果。为杜绝此种现象,我的做法是:麦假前一天,向同学们提出具体要求:和父母一起到田里去参加麦收,用不同形式进行劳动实践,劳动后写一篇200字以上的感想。 麦假期间,同学们不怕苦、不怕累,白天帮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麦收活,亲身体验劳动的辛苦;休息时,请父母给他们讲些耕种方面的常识;晚上,在灯下奋笔作文。麦假结束后,同学们写出了一篇篇内容生动、情感真挚的文章。有个同学写道:“今天的劳动虽然苦了点儿,但我却感到非常有意义。在今天的劳动中,我不仅看到了农村繁忙的景象,看到了机械化的威力,也体会到了人工收割的艰辛;不仅品尝到了劳动果实的甘甜,增强了劳动自豪感,更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粮食是农民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以后我再也不浪费粮食了。……”真情发自肺腑,真情溢自内心,这次作文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走进农村,认识社会 如写以爱家乡为题材的文章,可带领学生走进养殖厂、温室大棚,了解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等;写以人间真情为题材的文章,可带领学生走访孤寡老人,开展“我为他人献爱心”活动。 农村为科技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科技活动又为体验性作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条件。学生在科技活动中,不但养成了遇事总想问个为什么的好习惯,锤炼出了坚韧不拔的意志,还大幅度地提高了写作水平。 三、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在自然中去摄取语文素养。
农村学生的眼里没有林立的高楼,没有精彩纷呈的歌舞,没有变幻莫测的现代背景,但他们却拥有一个比城市学生更广阔更丰富的世界——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那里有高山,有流水,有花草树木,有鸟兽虫鱼,有自然的天籁,有无穷的奥秘,更有丰富无比的人文景观。这个丰富得无与伦比的大自然,不仅给我们赏心悦目的风景,更蕴藏着供我们使用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资源。农村教师要善待这份资源,要积极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在自然中摄取语文素养。
在教学实践中,我以课本上的一些知识为载体,注重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观察自然。我还开展了一系列诸如“我和自然对话”、“告诉你,我家乡的小河”等一系列以自然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收获。在活动过程中,由于学生能得到实践参与而兴致极高,他们观察细致,讲述生动,交流也精彩纷呈。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既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又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人文思想。 这样写出的作文就非常生动。
四、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结合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写出真实之作。
尽管农村学生没有这样色彩富丽斑斓的生活画面,但是他们却拥有同样丰富的生活感受。在他们的生活里,有勤劳无怨的父母,有淳朴善良的邻里,有纯真无邪的朋友,更有与父母一道走向田间地里那种沉甸甸的生活感受。。农村学生的生活是丰富的,生活的感悟也同样厚实的。作为农村语文教师,更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走进自己熟悉的生活,把语文学习活动与具有乡土特色的家庭生活、校园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的作文实践活动,往往会获得意料之外的成功。
总之,我认为,农村小学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要根据农村学校的特点,发挥农村孩子的优势,因势利导,利用我们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民俗文化,引导他们融入美丽的大自然,感悟丰富的民俗文化,结合语文学习的实际,引领学生关注自然,体悟民俗风情,在观察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砥砺能力,培养素养。让学生去体验生活,一定能在作文中写出真情实感。
2.如何让小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
要想让学生喜欢写作文,并且写出的作文有真情实感,就要让学生有生活体验和积累,并鼓励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写身边的人和事,,这样也有利于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使他们作文“有内容可写,有情感可抒”。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针对农村小学生,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方式让学生去体验生活: 一、走进农田,体验劳动 例如在教学《锄禾》这首诗时,同学们群情激奋,纷纷阐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表达了自己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然而现实生活中学生浪费粮食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可见,学生课堂上所表现的情感还只停留在较浅层次,教学并未收到很强的教育效果。为杜绝此种现象,我的做法是:麦假前一天,向同学们提出具体要求:和父母一起到田里去参加麦收,用不同形式进行劳动实践,劳动后写一篇200字以上的感想。 麦假期间,同学们不怕苦、不怕累,白天帮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麦收活,亲身体验劳动的辛苦;休息时,请父母给他们讲些耕种方面的常识;晚上,在灯下奋笔作文。麦假结束后,同学们写出了一篇篇内容生动、情感真挚的文章。有个同学写道:“今天的劳动虽然苦了点儿,但我却感到非常有意义。在今天的劳动中,我不仅看到了农村繁忙的景象,看到了机械化的威力,也体会到了人工收割的艰辛;不仅品尝到了劳动果实的甘甜,增强了劳动自豪感,更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粮食是农民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以后我再也不浪费粮食了。……”真情发自肺腑,真情溢自内心,这次作文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走进农村,认识社会 如写以爱家乡为题材的文章,可带领学生走进养殖厂、温室大棚,了解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等;写以人间真情为题材的文章,可带领学生走访孤寡老人,开展“我为他人献爱心”活动。 农村为科技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科技活动又为体验性作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条件。学生在科技活动中,不但养成了遇事总想问个为什么的好习惯,锤炼出了坚韧不拔的意志,还大幅度地提高了写作水平。 三、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在自然中去摄取语文素养。
农村学生的眼里没有林立的高楼,没有精彩纷呈的歌舞,没有变幻莫测的现代背景,但他们却拥有一个比城市学生更广阔更丰富的世界——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那里有高山,有流水,有花草树木,有鸟兽虫鱼,有自然的天籁,有无穷的奥秘,更有丰富无比的人文景观。这个丰富得无与伦比的大自然,不仅给我们赏心悦目的风景,更蕴藏着供我们使用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资源。农村教师要善待这份资源,要积极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在自然中摄取语文素养。
在教学实践中,我以课本上的一些知识为载体,注重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观察自然。我还开展了一系列诸如“我和自然对话”、“告诉你,我家乡的小河”等一系列以自然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收获。在活动过程中,由于学生能得到实践参与而兴致极高,他们观察细致,讲述生动,交流也精彩纷呈。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既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又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人文思想。 这样写出的作文就非常生动。
四、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结合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写出真实之作。
尽管农村学生没有这样色彩富丽斑斓的生活画面,但是他们却拥有同样丰富的生活感受。在他们的生活里,有勤劳无怨的父母,有淳朴善良的邻里,有纯真无邪的朋友,更有与父母一道走向田间地里那种沉甸甸的生活感受。。农村学生的生活是丰富的,生活的感悟也同样厚实的。作为农村语文教师,更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走进自己熟悉的生活,把语文学习活动与具有乡土特色的家庭生活、校园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的作文实践活动,往往会获得意料之外的成功。
总之,我认为,农村小学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要根据农村学校的特点,发挥农村孩子的优势,因势利导,利用我们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民俗文化,引导他们融入美丽的大自然,感悟丰富的民俗文化,结合语文学习的实际,引领学生关注自然,体悟民俗风情,在观察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砥砺能力,培养素养。让学生去体验生活,一定能在作文中写出真情实感。
3.如何让小学生作文写出真情实感
“观山则情满于山,看海则意溢于海”。
一篇文章语言朴实,真情流露,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便可称作佳作。其实,文章令人心动的不仅仅是巧妙的布局,华丽的辞藻,更主要的是内在情感的抒发。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所以,文章只有有了真情实感,才能有妙笔生花的精彩。
那么,小学生的作文中如何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呢?一、选取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我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一定经历过许多事,其中有些事有教育意义或使人受到启迪,有的会使你感动,难以忘怀。
如果我们在习作中,根据题目要求,选择那些感受最深的材料就容易表达真情实感。如《难忘的一课》,写“我”在抗战胜利后,在台湾高雄港口附近一所乡村小学看到一位教师教学生们学习祖国文字的情景及在小礼堂参观中国伟人像的经过,受到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由于这些都是“我”所见、所闻、所感,因而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的真情实感。二、要用具体事物表达真情实感。
没有具体事物,文章就没有真情实感。而真情实感一般都是通过具体事物的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的。
例如在《难忘的一课》中,“我”看到年轻教师认真地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时,“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怀着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老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一具体生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这样写,确实感人。
三、用词造句要准确、实在。文章以情动人,这“情”指真情实感。
要使文章的思想感情真实,用词造句就要较准确、实在,做到恰如其分。《感情真实、恰如其分》(读写例话)一文以《穷人》这篇课文为例进行了具体阐述,并得出了结论:写出真情实感,不在于用华丽的词语或激昂的语句,而是要做到用词造句恰如其分。
如《难忘的一课》中,写参观小礼堂里的中国伟人像后,“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这简朴的一句话,真实而准确地表达了“我”当时的心情。
又如课文结尾,在写“我”激动的心情时,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华丽的词藻,作者用“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但是想不到还有什么话,比他刚才教给孩子们的那句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这句朴实的语言准确地表达了“我”当时的真情实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四、观察生活丰富积累写作离开了生活,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所以,同学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时时观察、感悟、积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把思想的触角伸向生活的角角落落。
感动、悲伤、忧愁、快乐、苦涩、无奈,生活的多姿多彩也让我们的作文丰富起来。感情是诚挚的,它弄不得虚假,也只有当某些事、某句话、某个眼神真正触动了你内心最柔软的那个部分,它就令你难忘。
记得一位学生作文中写到:春天万物吐绿,他便对母亲说,“柳树发芽了”,“是,柳树爆青了。”母亲的一句话令他惊叹不已。
“爆青”形象地再现那种冲破冬的禁锢迎来春天的蓬勃的生命力。所以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才能有的写作素材。
五、全心投入调动感情“情到真时总动人”,朱自清的《背影》非字字珠玑,却句句动人。那“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早已成为永久的画面定格在我们的脑海之中。
如果你自己还未掀起感情的波澜,又如何能让读者产生共鸣呢?一位学生的作文里曾这样写过,在寒风中,惨淡的月光平添了几分凄冷。我到了村口,远远的看到家门口的灯光中那个拉长的身影,飘动的衣襟却又看不分明。
走近,迎着母亲那张熟悉的笑脸,我看到了却不熟悉的一双手,粗糙、干裂、布满血痕。我摘下手套,紧紧握住了那双冰冷的手……学生用心写出了母亲等候的情景。
看着听者湿润的双眸,我相信这个作文写得很成功。六、锤炼语言细节描绘“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是事件的目击者,有的叙述索然无味,有的叙述活灵活现。
究其原因,就是语言的运用。一篇文章根据需要可以自由裁剪。
不同的体裁,多种写作手法,可令文章变幻多姿。修辞的运用,可迅速抓住读者的眼,但在表达真情实感时,关键要进行细节描绘。
什么是细节描写?就是对某些细小事件,细微特征(语言、外貌、举止、行动等)或场景的描写。好的细节描写不仅使文章具体生动,而且真实感人。
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对鲁提辖三拳的描写:一拳打出个“油酱铺”,二拳打出个“彩帛铺”,三拳打出个“全道水陆的道场”,形象的比喻从味觉、视角、听觉等多方面将郑屠被打的情态,描写的真切生动,淋漓尽致。再如同是写一位女同学,“老师表扬她时,她低着头,手轻轻地拧着衣角”,一个害羞的女孩跃然纸上,远比直接描述要好得多。
我在平时作文教学中,了解到学生作文之所以缺乏真情实感,是因为他们对真情实感的认识产生了误解,认为作文就是写完全和事实相符合即可,却没有考虑如何去表达更恰当。所以写出来的作文如白开水一样无味,没有什么感情,反映的主题不深刻。
这时我在作文教学时引导学生真。
4.以春节为话题写一篇寒假自己亲身经历的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春节。每到春节,人们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辞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这时是小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
年三十的清晨,我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街上买东西准备做年夜饭。街道上处处张灯结彩,十分热闹,家家户户贴着“倒福”、挂着灯笼。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纷纷面带微笑地走向大小商场,有的购物,有的游玩。这样热烈祥和、繁华喜庆的节日气氛,真是令人心潮澎湃啊!
晚上,全家人团团圆圆地相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男女老少欢聚一堂,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共享新春之乐。当晚,烟花怒放,五光十色,美丽极了!等到半夜零时,爆竹齐鸣,欢庆新年的到来,那是多么激动人心呀!我想此时此刻,全国各族人民一定都在欢庆新年的到来吧。
大年初一,男女老少穿戴一新,吃年糕和汤团,即希望“年年高、团团圆”的意思;大年初二开始,亲朋好友们相邀做客,即是“拜年”,有的是吃“年酒”。拜年时,首先要到最亲的长辈家里拜年,然后是平辈间互相拜年。长辈们都给我们小孩子发红包,我们可高兴啦!哦!我差点忘了告诉你们,过春节时,家家户户的房子里都要放两三根甘蔗,因为甘蔗代表“节节高”;年夜饭中也总有一道菜是鱼,因为“鱼”和“余”是谐音,表示“年年有余”的意思。当然,在春节里,千万不要说不吉利的话,否则会被长辈埋怨,说你不懂规矩的。
过春节让我了解了春节时各种各样的习俗,体会到了人世间的亲情,也体会到了朋友们之间那种纯洁无瑕的友情。虽然我的口袋里装满了的红包,有一副“财大气粗”的模样,但我早已作好了今后的打算,你们想知道吗?
5.5年级作文 寒假里难忘的一件事 350左右 要有真情实感
寒假里的一件事
寒假结束了,寒假里的一件件事犹如一朵朵烟花丰富多彩;又像一片片飘落的雪花轻盈快乐,我仔细地拾取其中的一片,那就是我最难忘的一件有意义的事。
那是冬季晴朗的一天,我的心情也如天气一样好。我向爸爸下“挑战书”—比一比谁下象棋的水平高。一开始,我就盯上了爸爸的卒,于是,我把两只炮都拿来消灭卒,当我痛快地把爸爸的卒消灭完时,只听到爸爸高兴地说:“将军!”我忙忙看我的老帅,对方的炮正在取我军之帅,我把求助的目光投向相,可是我的相被蒙住了眼睛,不能动弹;我只好移动帅的位置,右边的位置被车给占领了,只好移到了左边,“只见这下安全了吧!”说时迟,那时快,只见爸爸马一跳,把我的帅又将住了。这时,我四面楚歌,进也进不得,回也回不去,只好认乖乖地认输了。
爸爸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下棋不能贪吃,要全面布局,关键在于取对方之帅!”经过这次失败的教训,我对自己说:“不能心浮气躁,不能贪吃子!”
于是,又一场象棋大战开始了。我这次是启动防守型,把相上起来;然后,稳步有序地把军队越过楚河汉界,进行了猛攻。我把爸爸的防守部队消灭了一大半时,我的炮当头将了爸爸一军,爸爸只好向右走,可是我事先设置好了陷阱,车已经在虎视眈眈了。爸爸没棋了,赖皮的爸爸吐了吐舌头说:“要不是我让着你,你怎么能赢呢!”
是啊,棋局的变数是无穷无尽的,我一定要认真学习,不断进步,胜不骄,败不馁!
6.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学生练习作文,最主要的目的是要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技能,而决不是教他们学会一种诀窍,能够收集空话,像搭七巧板那样拼凑成篇。
本文拟就中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如何让学生写出充满鲜活与个性作文的建议对策,以期抛砖引玉。 一、主要存在的问题——虚假作文 应该说目前有绝大部分中小学语文教师大多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较高的分数来开展教作文教学的。
老师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挖空心思地为学生提供、创新速成作文手段,以希望在最短的时期内达到最佳水平。所以大多的学生的作文因题材的虚假而无法具体、生动,无法反映生活的灵气。
于是学生作文“优秀”者则虚情假意而“秀”,以华丽词章掩饰生活理解上的贫乏而“秀”;差者则任教师百般启迪,无法具体展开,因此真正能反映丰富多彩生活的文章可谓百里挑一。大多数学生作文中都不再有个性的创造思维,而是共同学会了用公共的思维模式去套用公式,替代了丰富多采的精神方式。
学会了用一些不切实际的虚词去赞美、讴歌和寄托,甚至也学会了用自己的想像、语言去胡编滥造。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太重视文学性,而忽视实用性,以至学生把作文看成是很难、很头疼的一件事。
即使学生在平时写作中水平不错的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又显的手足无措了。许多作文教学教师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完成的,且有规定的时间。
在这种封闭的环境中学生挖空心思搜索材料,即使写出来也是枯燥无味,没有真情实感没有鲜活个性。二、建议与对策改变作文教学现状最好的对策就是让作文走向生活。
首先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写作;其次让学生能进行生活写作,也就是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强调了写作的生活实用性。生活作文教学研究认为,生活与作文可以构成一个从生活到作文回到生活再到生活的往复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生活的质量会因学生对生活认识的提高而提高,作文的能力会因对生活的表达能力的提高而提高,生活作文可以优化这个循环,从而造就生活与作文的双向目标的达到,促进人的整体和谐发展,使学生作文充满生命鲜活。
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要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内容。作文活动本身是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在将来知识经济时代,会成为一种重要的基本技能之一。
作文之内容即生活之内容,作文教学可以成为生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作文即做人。1.转变观念,让学生作自己的主人教师的教学都是在一定的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语文教师应该树立以下几个原则:①生活性原则。这是生活作文教学的个性体现。
作文来自生活,作文教学应当来自生活,作文教学过程应该体现生活性原则,有利于提高学生认识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②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也应贯穿作文教学的全过程,陶行知认为,学生是生活的主人,当然也是学习的主人。
生活作文强调学生是作文的主人,在作文指导、评讲、批改中,学生都是主人;③发展性原则。生活向前发展,作文也向前发展。
发展性是生活作文的原则之一。作文教学过程要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生活能力的发展;④和谐性原则。
生活作文强调学生的整体发展,特别强调学生认知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和谐发展,生活作文也是学生对生活的认知与表达的统一。 2.教给学生方法,让作文走向生活首先要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有些同学经历的事也不少。家里家外,课上课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许多事情经历了,可到作文的时候,一片朦胧,没有鲜明的印象,又从何写起呢?老师就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物,用心体会。其次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研究性写作态度。
如让学生自己结合2008年我国举办奥运会来收集有关我国各省自治区、世界各国人文地理以及次奥运运会的举办国、参赛国、奖牌得主等资料,掌握做资料卡片和将资料归纳整理成文的方法。再次要实行说写结合,加强口头作文训练,文体训练与语体训练并重。
让学生走向生活进行写作,就必然会或多或少的与人进行交往。教会学生在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话,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这样既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进行交往,通过实际交往更加深对语体和文体的理解。
3.题目亲近人性、要有吸引力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那么,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的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语文《新课标》)指的就是:①题目亲近有个性化。
文题要出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语言积累上,出在学生写作的情感兴奋点上,让学生感受“自由”;②方法亲近。教师应指导学生抓住规律,指导切实可行的方法,让学生积累与表达有门路,从而尝试成功乐趣;③目标亲近。
教师应把作文目标巧妙地与学生需要结合,多与学生的快乐的生活经验结合,与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吻合,从而调动学生写作积极。
7.如何让小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
要想让学生喜欢写作文,并且写出的作文有真情实感,就要让学生有生活体验和积累,并鼓励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写身边的人和事,,这样也有利于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使他们作文“有内容可写,有情感可抒”。
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针对农村小学生,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方式让学生去体验生活: 一、走进农田,体验劳动 例如在教学《锄禾》这首诗时,同学们群情激奋,纷纷阐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表达了自己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然而现实生活中学生浪费粮食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可见,学生课堂上所表现的情感还只停留在较浅层次,教学并未收到很强的教育效果。
为杜绝此种现象,我的做法是:麦假前一天,向同学们提出具体要求:和父母一起到田里去参加麦收,用不同形式进行劳动实践,劳动后写一篇200字以上的感想。 麦假期间,同学们不怕苦、不怕累,白天帮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麦收活,亲身体验劳动的辛苦;休息时,请父母给他们讲些耕种方面的常识;晚上,在灯下奋笔作文。
麦假结束后,同学们写出了一篇篇内容生动、情感真挚的文章。有个同学写道:“今天的劳动虽然苦了点儿,但我却感到非常有意义。
在今天的劳动中,我不仅看到了农村繁忙的景象,看到了机械化的威力,也体会到了人工收割的艰辛;不仅品尝到了劳动果实的甘甜,增强了劳动自豪感,更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是啊!粮食是农民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以后我再也不浪费粮食了。……”真情发自肺腑,真情溢自内心,这次作文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走进农村,认识社会 如写以爱家乡为题材的文章,可带领学生走进养殖厂、温室大棚,了解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等;写以人间真情为题材的文章,可带领学生走访孤寡老人,开展“我为他人献爱心”活动。 农村为科技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科技活动又为体验性作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条件。
学生在科技活动中,不但养成了遇事总想问个为什么的好习惯,锤炼出了坚韧不拔的意志,还大幅度地提高了写作水平。 三、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在自然中去摄取语文素养。
农村学生的眼里没有林立的高楼,没有精彩纷呈的歌舞,没有变幻莫测的现代背景,但他们却拥有一个比城市学生更广阔更丰富的世界——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那里有高山,有流水,有花草树木,有鸟兽虫鱼,有自然的天籁,有无穷的奥秘,更有丰富无比的人文景观。
这个丰富得无与伦比的大自然,不仅给我们赏心悦目的风景,更蕴藏着供我们使用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资源。农村教师要善待这份资源,要积极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在自然中摄取语文素养。
在教学实践中,我以课本上的一些知识为载体,注重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观察自然。我还开展了一系列诸如“我和自然对话”、“告诉你,我家乡的小河”等一系列以自然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收获。
在活动过程中,由于学生能得到实践参与而兴致极高,他们观察细致,讲述生动,交流也精彩纷呈。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既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又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人文思想。
这样写出的作文就非常生动。四、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结合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写出真实之作。
尽管农村学生没有这样色彩富丽斑斓的生活画面,但是他们却拥有同样丰富的生活感受。在他们的生活里,有勤劳无怨的父母,有淳朴善良的邻里,有纯真无邪的朋友,更有与父母一道走向田间地里那种沉甸甸的生活感受。
农村学生的生活是丰富的,生活的感悟也同样厚实的。
作为农村语文教师,更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走进自己熟悉的生活,把语文学习活动与具有乡土特色的家庭生活、校园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的作文实践活动,往往会获得意料之外的成功。总之,我认为,农村小学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要根据农村学校的特点,发挥农村孩子的优势,因势利导,利用我们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民俗文化,引导他们融入美丽的大自然,感悟丰富的民俗文化,结合语文学习的实际,引领学生关注自然,体悟民俗风情,在观察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砥砺能力,培养素养。
让学生去体验生活,一定能在作文中写出真情实感。
8.如何让小学生作文写出真情实感
“观山则情满于山,看海则意溢于海”。
一篇文章语言朴实,真情流露,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便可称作佳作。其实,文章令人心动的不仅仅是巧妙的布局,华丽的辞藻,更主要的是内在情感的抒发。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所以,文章只有有了真情实感,才能有妙笔生花的精彩。
那么,小学生的作文中如何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呢?一、选取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我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一定经历过许多事,其中有些事有教育意义或使人受到启迪,有的会使你感动,难以忘怀。
如果我们在习作中,根据题目要求,选择那些感受最深的材料就容易表达真情实感。如《难忘的一课》,写“我”在抗战胜利后,在台湾高雄港口附近一所乡村小学看到一位教师教学生们学习祖国文字的情景及在小礼堂参观中国伟人像的经过,受到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由于这些都是“我”所见、所闻、所感,因而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的真情实感。二、要用具体事物表达真情实感。
没有具体事物,文章就没有真情实感。而真情实感一般都是通过具体事物的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的。
例如在《难忘的一课》中,“我”看到年轻教师认真地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时,“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怀着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老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一具体生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这样写,确实感人。
三、用词造句要准确、实在。文章以情动人,这“情”指真情实感。
要使文章的思想感情真实,用词造句就要较准确、实在,做到恰如其分。《感情真实、恰如其分》(读写例话)一文以《穷人》这篇课文为例进行了具体阐述,并得出了结论:写出真情实感,不在于用华丽的词语或激昂的语句,而是要做到用词造句恰如其分。
如《难忘的一课》中,写参观小礼堂里的中国伟人像后,“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这简朴的一句话,真实而准确地表达了“我”当时的心情。
又如课文结尾,在写“我”激动的心情时,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华丽的词藻,作者用“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但是想不到还有什么话,比他刚才教给孩子们的那句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这句朴实的语言准确地表达了“我”当时的真情实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四、观察生活丰富积累写作离开了生活,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所以,同学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时时观察、感悟、积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把思想的触角伸向生活的角角落落。
感动、悲伤、忧愁、快乐、苦涩、无奈,生活的多姿多彩也让我们的作文丰富起来。感情是诚挚的,它弄不得虚假,也只有当某些事、某句话、某个眼神真正触动了你内心最柔软的那个部分,它就令你难忘。
记得一位学生作文中写到:春天万物吐绿,他便对母亲说,“柳树发芽了”,“是,柳树爆青了。”母亲的一句话令他惊叹不已。
“爆青”形象地再现那种冲破冬的禁锢迎来春天的蓬勃的生命力。所以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才能有的写作素材。
五、全心投入调动感情“情到真时总动人”,朱自清的《背影》非字字珠玑,却句句动人。那“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早已成为永久的画面定格在我们的脑海之中。
如果你自己还未掀起感情的波澜,又如何能让读者产生共鸣呢?一位学生的作文里曾这样写过,在寒风中,惨淡的月光平添了几分凄冷。我到了村口,远远的看到家门口的灯光中那个拉长的身影,飘动的衣襟却又看不分明。
走近,迎着母亲那张熟悉的笑脸,我看到了却不熟悉的一双手,粗糙、干裂、布满血痕。我摘下手套,紧紧握住了那双冰冷的手……学生用心写出了母亲等候的情景。
看着听者湿润的双眸,我相信这个作文写得很成功。六、锤炼语言细节描绘“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是事件的目击者,有的叙述索然无味,有的叙述活灵活现。
究其原因,就是语言的运用。一篇文章根据需要可以自由裁剪。
不同的体裁,多种写作手法,可令文章变幻多姿。修辞的运用,可迅速抓住读者的眼,但在表达真情实感时,关键要进行细节描绘。
什么是细节描写?就是对某些细小事件,细微特征(语言、外貌、举止、行动等)或场景的描写。好的细节描写不仅使文章具体生动,而且真实感人。
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对鲁提辖三拳的描写:一拳打出个“油酱铺”,二拳打出个“彩帛铺”,三拳打出个“全道水陆的道场”,形象的比喻从味觉、视角、听觉等多方面将郑屠被打的情态,描写的真切生动,淋漓尽致。再如同是写一位女同学,“老师表扬她时,她低着头,手轻轻地拧着衣角”,一个害羞的女孩跃然纸上,远比直接描述要好得多。
我在平时作文教学中,了解到学生作文之所以缺乏真情实感,是因为他们对真情实感的认识产生了误解,认为作文就是写完全和事实相符合即可,却没有考虑如何去表达更恰当。所以写出来的作文如白开水一样无味,没有什么感情,反映的主题不深刻。
这时我在作文教学时引导学生真。
9.以春节为话题写一篇寒假自己亲身经历的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春节。
每到春节,人们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辞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这时是小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
年三十的清晨,我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街上买东西准备做年夜饭。街道上处处张灯结彩,十分热闹,家家户户贴着“倒福”、挂着灯笼。
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纷纷面带微笑地走向大小商场,有的购物,有的游玩。这样热烈祥和、繁华喜庆的节日气氛,真是令人心潮澎湃啊!晚上,全家人团团圆圆地相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男女老少欢聚一堂,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共享新春之乐。
当晚,烟花怒放,五光十色,美丽极了!等到半夜零时,爆竹齐鸣,欢庆新年的到来,那是多么激动人心呀!我想此时此刻,全国各族人民一定都在欢庆新年的到来吧。大年初一,男女老少穿戴一新,吃年糕和汤团,即希望“年年高、团团圆”的意思;大年初二开始,亲朋好友们相邀做客,即是“拜年”,有的是吃“年酒”。
拜年时,首先要到最亲的长辈家里拜年,然后是平辈间互相拜年。长辈们都给我们小孩子发红包,我们可高兴啦!哦!我差点忘了告诉你们,过春节时,家家户户的房子里都要放两三根甘蔗,因为甘蔗代表“节节高”;年夜饭中也总有一道菜是鱼,因为“鱼”和“余”是谐音,表示“年年有余”的意思。
当然,在春节里,千万不要说不吉利的话,否则会被长辈埋怨,说你不懂规矩的。过春节让我了解了春节时各种各样的习俗,体会到了人世间的亲情,也体会到了朋友们之间那种纯洁无瑕的友情。
虽然我的口袋里装满了的红包,有一副“财大气粗”的模样,但我早已作好了今后的打算,你们想知道吗?。
10.三篇寒假作文(本人初二,要写得有文采一点,真情实感,每篇不少于
2.寒假表现
有些人认为寒假应该是毫无压力的假期,不过我觉得,寒假固然是让平时紧张又充满规律的快步调生活暂时停歇、放松的假期,但如果总是以「吃饱睡、睡饱吃」的方式度过整整三个星期。
今年的寒假来得特别早,令我感到雀跃不已,因为在这一段假期中,我可以拥有和平时完全不同的生活,随性安排自己的生活作息。
喜爱弹钢琴的我由于平时十分忙碌,除了练习老师指定的曲子外,并没有多余的时间弹奏自己喜爱的作品,因此放寒假的第一天早晨,我就迫不及待的打开琴盖,任由我弹奏的旋律一串串的在屋内四处奔跑,最后充满了屋子的每个角落。加上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寒冷,根本不想离开温暖的屋子,所以只要一有闲暇,我就坐在钢琴前尽情探索巴哈及莫扎特那由各种音符组成的美妙世界,沉浸在如梦般的乐章中。
此外,我也安排了一些平时想做却没时间实践的事。我们全家人利用三天的时间开车到位于台中东势的名胜,大雪山森林游乐区享受天然的森林浴,大量吸收对人体有益的芬多精。站在足足有八百九十多岁的巨大神木前,不但让我感受到大自然具有韧性的一面,更让我体会人类的渺小,看着年长的神木依然长满茂密的枝叶,迎风低声吟唱,真让我感慨一些不懂得爱惜生命的人们,连一棵大树都明白要弯下树干抵挡强风,还有什么是我们无法克服的呢?
当然,该玩的玩过了,该休息的也休息了,再来就是要重拾书本,找回阅读的习惯。因为即使是寒假,适当的阅读仍是必要的。所以只要有长假,妈妈总会带我去书店选购书籍,不论是历史、伟人、小说、文学作品……等,都是我喜爱的种类,阅读一本书就好像经历一场有趣的冒险一样,总是令我爱不释手,非得一口气把它看完不可。其实,我觉得书本是知识的来源,尤其是某些发人深省的文学作品,可以使我沉淀心灵,静下来思考,藉此让心中的眼睛睁开苏醒。
或许,有些人认为寒假应该是毫无压力的假期,不过我觉得,寒假固然是让平时紧张又充满规律的快步调生活暂时停歇、放松的假期,但如果总是以「吃饱睡、睡饱吃」的方式度过整整三个星期,那么试问,以高等文明动物自居的人类和其它的动物又有什么差别呢?所以,人必须保持在充满思考、力求进步的状态,才不会辜负了人类与生俱来的智慧及潜能。
转眼间,寒假已进入了尾声,整整一个月都和家人相处在一起,使我不禁想念起同学及老师的笑容。而我相信,经过这些日子的休息,新的学期里我更能凝聚所有的心力,力求更好的表现。
我的春节
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如果要选一个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话,我想几乎所有人都会选春节吧!是啊,春节到了,漂泊在外面的游子们都可以回家和家人吃一顿热气腾腾的年夜饭,天真的小朋友也可以拿到一定的压岁钱,然后去小卖部里买一些烟花、鞭炮。噼里啪啦充满了年味儿,久违的一家人也可以聚在一起看看春节联欢晚会,顺便拉拉家常,聊聊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的一些不如意……春节是多么的快乐啊!尽管有很多人买不到回家过春节的车票,但能打个电话给家里人报个平安,也心满意足了。 尽管春节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换了祥和的,但对于我却似乎不是这样的。 那是今年一月份的一天,我拿着成绩单蹑手蹑脚的走回了家中,突然,爸爸叫我站住了,我顿时僵住了,刚想开溜,爸爸就已经夺过了我的成绩单,我闭上了眼睛,等待暴风雨的来临,果真爸爸发话了:“这个春节你哪儿也不要去了,就呆在家里写作业、看书,”爸爸还在不停的念叨着,而我心里面却是想着这个春节计划要泡汤了。终于春节在众人的期盼中到来了,爸爸也兑现了他讲的话,把我一个人关在了家里。 到了年初三早晨,爸爸却突然把我叫起来,原来今天要去拜访舅舅,但爸爸的脸始终是阴沉沉的,好在今天终于可以不用窝在家里了,我在心里开心的笑了几下,但脸上并没有表现出喜悦的神色,只是冷冷的答了句“好”。 等我穿好衣服,洗漱完毕后,我和爸爸来到了舅舅的家中,一路上爸爸和我都板着脸,不曾和对方说过一句话,直到到了舅舅家,爸爸才稍微露出了一点愉快的神情,两人客套了几句,我们就进屋了。没过一会,就吃午饭了,我们聊了聊学习和工作情况,但舅舅讲了句,问我今年数学考了多少分时,我的脸霎那间变红了,众人的焦点都不自觉的到了我身上,我只是笑而不答,舅舅似乎也会到了我的意,又迅速找了另外一个话题聊起来,不知如何,我这顿饭吃的如同嚼蜡,草草的吃完了,吃完饭,爸爸就急匆匆的待我准备走了,也不顾亲戚的挽留,或许其中的滋味之有我和爸爸知道。 终于到家了,我依旧坐到书桌前,开始伏案写起作业来,我看着外面可爱的孩子们,听着热闹的鞭炮声,我的心久久都不能平静,或许每个人的成功和失败都要付出代价的吧,只是时间不同而已。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小学生写寒假作文真情实感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