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级家长流动日记200范文
父母是世界上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为人父母,是天底下最简单却又最复杂的工作。家庭教育被比喻成“培根教育”,而“家长教育”则是基础中的基础。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式,使“无证上岗”的“自然型家长”成长为“持证上岗”的“专业型家长”是当下教育,特别是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工作。那么,这座能使“天堑变通途”的“飞架之桥”究竟在哪里?它就在“家校和谐”做教育的工作实践里。
“西苑家长流动日记”是我校“家校和谐做教育”的举措之一。它是家校和谐“共学、共育、共赢”工作的一个纽带,一定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流动日记”的作用:它能更好地保存和沉淀下一些好的家庭教育经验,使大家共勉。所以,我们相信这本精美的日记,漂流的不仅仅是文字,更传递出友情、信任和智慧,成为凝聚和发挥家校教育合力的纽带和使者。
“流动日记”的使用形式:日记以“流动”的形式轮流传到每位家长的手中,家长在日记中可介绍教子经验,讲讲和孩子之间的趣事,说说孩子成长的小故事,亦可把认为值得读的好书介绍给大家,谈谈读此书的收获;议议学校的建设和教育方向;还可以聊聊您育子的困惑……总之,大家在这里一起集思广益,互学互鉴,携手行走在快乐的成长之路上。
“流动日记”使用要求:1.每两天漂流到一位家长手中。第一天,家长以翻阅品读日记为主,并可在每篇日记的反面写下自己的只言片语,表达自己阅读感受,请签注姓名和日期。第二天,写好自己的日记,让孩子带回学校。
2.班主任收阅并作相应的简单答复(或批阅)后,“漂流”传递到下一位学生家长手中。
3.保持日记本干干净净,书写认真,坚持使用垫板,坚持统一的字迹颜色(统一使用黑色签字笔写字)。
4.每位家长写日记使用正面,每篇日记都要在首行写清楚“日期 星期几 天气”(即日记的规范格式)。然后是正文。(反面是其他家长的回复,可以是各位家长的阅读感受,留言或班主任的批阅)。
5.家长和孩子一定密切配合好,按时传递日记本,保证日记本的正常漂流。
预祝我们的“流动日记”成为一朵绚丽的奇葩!
2.学生写流动日记有什么好处为主题的作文怎么写
写日记是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很多老师也都尝试过通过写日记来提高学生作文的水平,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时间久了,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把写日记当作一种负担,一写日记就愁眉苦脸,交上的日记空洞又乏味,缺交的现象也越来越多,或者是随便摘抄篇习作以应对老师的检查。面对这种情况,我开始改变方法,尝试指导学生写起了“流动日记”。
所谓流动日记,就是每天由学生轮流记载。这与一般意义日记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流动”二字:“流动日记”不仅自己看,还要给别人看,这种形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展露个性,而且在师生、生生、家校的合作交流中学生能够学会分享与评价,融洽师生关系,真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一、流动日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加强平时练笔指导,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
基于这一理论基础,我让全班学生共同参与,轮流在一个本子上写,什么都可以写,只要是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想到的、学到的……一天丰富多彩的生活,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谁有灵感谁就写;在自己写日记之前,要对前面的日记进行点评批改;写什么怎么写,由作者自由发挥,个人还可以根据日记内容,配上图画或照片等创造性的版面美化设计,还可以邀请家长共同参与。我这样一换花样,学生把流动日记看成了一件极大的好事、趣事、新奇事,个个拍手欢迎,写流动日记的兴趣和热情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了,纷纷抢着写,每次能得到日记本的同学如获至宝。
诚如佳轩妈妈在日记中写到的:今天,轩轩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妈,流动日记轮到我了!”从孩子简短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了孩子那份期盼已久的兴奋和激动。 面对学生如此高涨的热情,显然全班三十五名学生共同使用一本日记本是远远不够的。
我又将学生按8-9人分成一组,每组一本日记本,周一至周五,小组成员按次序一人一日一篇;而当每一小组成员在完成一个轮回后,日记本在小组之间交换,并且要求每组协商给自己组的日记本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可以选一个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来写。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于是,在大家七嘴八舌的热烈讨论中,“流动的音符”、“流动的快乐”、“流动的精彩”等充满童趣的名字诞生了。
“三年级六班历险记”、“***请你听我说”等写作话题也出来了。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由“要我写”变成了“我要写”。
二、流动日记提高写作能力 由于共同使用一本日记本,每个学生在写日记前可以阅读其他同学的日记,以学习别人之长,补己之短。前者的素材也许会给后写者打开思路,前者的优美语句也许会给后写者以借鉴,前者的写作方法也许会给后者以灵感。
同样,学生在写好当天的流动日记时,需要对前面的日记进行简评。同龄人对自己的评论,无论是对自己的鼓励还是建议,对小作者来说是有趣的、很值得期待的。
我还会选取典型的日记,结合学生的评论,适时进行写作指导。在这样写与评的过程中,学生的鉴赏、修改、习作水平就得到了提升。
更重要的是,学生每一次的日记都是自己写作水平的展示,也都是代表本小组的集体荣誉,因此会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正如曼田爸爸在日记中记到的:孩子兴奋地从书包中拿出流动日记,告诉我:“老师把写得最好的小组的日记本展示了。”
然后又埋头一笔一划、认认真真地写了起来。看到孩子认真的劲头,我被感动了,小小的日记本赋予了孩子们多么神圣的责任、荣誉、团队意识。
为了写好日记,每个成员会主动寻找书籍进行阅读,积累语言。为做到材料新颖独特,他们开始留心周围的事物,还会走进自然与社会这两个大课堂,关注起人们议论的“热点”、大家关心的“焦点”来。
为了提高小组集体的写作水平,如果本小组的某个同学写作水平不高,在写作之前,小组成员还会主动帮助他,给他出主意,帮他修改。在每一次积极主动的写作训练中,每一个学生的写作水平都在不断地提高。
三、流动日记促进师生和谐互动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研究发现:如果老师以真诚的态度面对学生,学生也会逐渐向老师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感觉,提出自己的看法,使得师生之间有更深的沟通。我在批改日记时会尽量多地写自己的心语。
日记本上有了老师的心语,会在学生、家长中争相传看,起到了导向、激励作用。 孩子的“流动日记”不仅需要得到老师的悉心评改,还需要同龄小伙伴的关注及得到家长的认可和鼓励。
我在做出评价的同时,要求下一位流动者及家长尽量对上一位作者作出鼓励性的评价。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些略显稚嫩但不乏真诚的评价:我读了你的文章,感觉“争先恐后”这个词用得很好,如果抢小熊的时候能用上“抢来抢去”这个词就太完美了,加油!凯翔妈妈也在日记中写道:看了儿子的日记,忽然觉得,儿子俨然是个小大人了,他瘦瘦的肩膀已经懂得承担。
我想对儿子说:“宝贝,在妈妈眼里,你是最棒的。
3.亲子日记大全集,家长怎么写
上星期六早晨,我和妈妈在家里一起干家务。我第几次干家务。
妈妈就教我怎样做家务。开始,妈妈叫我先打扫地,要把地上的垃圾全部扫光。我说:”知道了,扫地,我会了。”我拿起打帚了起来。我从四周打到中间,特别是每一个角落我都不放过,每一点垃圾箱里。
接着,妈妈说:“现在,你拖地板。拖前要吧弄湿,然后把拖把放到地面上去拖。
大约拖一个多小时,我把楼上楼下的地拖都拖得干干净净,简直可以照得出人来了。
今天,我做了家务,虽然累了一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家长的流动日记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