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同级单位考察,发个函,请他们接洽,这个函怎么写
函:
系知照性公文 商洽联系业务,询问和答复问题,系商洽行公文关系,主要用于同级和不相隶属机关,属平行公文,只有联系和凭证作用
写法:照公文格式,简明周全 灵活多样,有应用公文格式的也有用书信体的
商询函正文格式
【例文】
关于拟派某某同志赴香港培训的函
某某工委:
我部上海海运局海员医院,于一九八五年订购了一台美产高效液相色谱仪。现应卖方香港贝克曼仪器公司的邀请,拟派上海海员医院药剂师某某赴香港接受为期一周的培训。按订货合同规定,自广州至香港往返旅费及在港培训期间的交通、宿、膳费用,均由该公司提供。
妥否,请函示。
附贝克曼仪器公司邀请信、签报一份(复印件)
某 某 部
一九八六年五月五日
【分析】商询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问题或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的祈请性公文,因此,与请示文种类似,开头部分先步步深入祥细陈述“请示依据”,结尾处才和盘托出“请示主旨”。
2.你好,我想写一个告知函之类的
请xxx路政支队(或大队,有的大队不具备独立执法资格,这样的情况应对其支队)查处违法侵占公路行为的函
xxx路政支队(或大队):
兹发现xx公路K0+100有非法占用公路现象。……(具体情况描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及有关规定,贵单位具有对该路段的行政管理职责,为切实保护路产路权,恳请贵单位依法予以查处。我单位将予以全力配合。
特此函告。
联系人:xxx 联系电话:xxx
盖章
日期
3.要求同级单位、部门 “报送”材料应该用什么词
若单位受上级委托组织此项工作,用报送,否则要写“请求”同级单位支持。
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可以作指示、布置工作、提出要求;下级机关可以向直接的上级机关报告工作、提出请示,上级机关对请示事项应予研究答复。
除了这一层关系外,在我们国家现行管理体制中,还形成了一种各业务部门上下垂直的条条关系,其中有些部门属本级政府和上级部门双重领导,大部分和上级业务部门之间虽然不属直接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在业务上的确存在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也就形成了直接的上下行文关系。
扩展资料:
事项规则
“报送”和“请示”是两种不同的文种,适用范围有明显的界限,不能混用。“报送”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或向上级机关提出意见、建议,供上级机关决策参考。上级机关对“报送”一般不作答复,如果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很容易误事。
如果既想汇报工作,让上级掌握,又想请示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办法解决,将“报送”和“请示”分开,形成两份公文分别上报;或者是以请示公文为主,将报告的内容作为附件,附在请示后面作为背景材料,让上级了解请示的充分理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公文行文规则
4.请问函怎么写
函是一种在同级机关之间、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经常使用的公文,主要适用于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
向没有隶属关系的业务主管机关请求批准某一事项时也用函,不用请示,例如某单位向某高校请求代培技术人员,应向该高校发函联系。由于上下级机关之间也可以就某些具体的事项用函来联络沟通、咨询答复,所以函在实际工作中其实是一种不受严格的行文关系限制的文种。
函有公函和便函之分。公函涉及的事项一般都是比较重要的,所以行文郑重,多采用正式公文格式发函。
便函用于一般事务,如同日常写信,格式简便,用带抬头的信笺纸、落款处加盖公章就可以了。 函有去函和复函之别,这是从行文方向上来看的。
如果根据行文宗旨,也可以将函分为商洽函(联系工作、商洽合作)、询问函(咨询问题)、答复函(答复询问)、请批函(请求批准某个事项)、通报函(通报情况、告晓事项,类似周知性通知)、邀请函(邀请参加会议或活动等)等。 函的正文分三个层次,一是发函原因,即因何事致函。
如果是答复函,答复公函时通常采取引用来函发文字号或发函日期来代指对方来函主题的写法,比如“你单位XX[XXXX]X号函悉”、“贵单位XXXX年X月X日来函收悉”。二是具体事项,内容较多时可以分条列项陈述,答复函则应根据对方来函内容逐一答复清楚。
三是结束语。去函的结束语常用“特此函达”、“盼复”、“专次致函,见复为荷”等;复函的结束语常用“特此函复”、“此复”等。
便函还可以用“此致 敬礼”结束,但公函不用这种表示方法。
5.同一单位同级别部门可以发公文函吗
可以的。
函是一种平行文,不能用于上下级机关,在行文方向上,不仅可以在平行机关之间行文,而且可以在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行文,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
除了国家高级机关的主要函必须按照公文的格式、行文要求行文外,其他一般函,比较灵活自便,也可以按照公文的格式及行文要求办。可以有文头版,也可以没有文头版,不编发文字号,甚至可以不拟标题。
扩展资料
公文函的写法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严格按照公文的格式写“函”。
2、“函”的内容必须专一、集中。
3、“函”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
4、“函”的写法以陈述为主,只要把商洽的工作,询问和答复的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的事宜写清楚就行。
函的写作,首先要注意行文简洁明确,用语把握分寸。无论是平行机关或者是不相隶属的行文,都要注意语气平和有礼,不要倚势压人或强人所难,也不必逢迎恭维、曲意客套。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函(公文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