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的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温 ·康熙笔画:13 ·部外笔画:9
《唐韵》乌魂切《集韵》《韵会》《正韵》乌昆切, 音蕰。水名。《说文》水出犍为涪南入黔水。又水名。《山海经》温水,出崆峒山,在临汾南入河。又洛水之别名。《易·乾凿度》王者有盛德之应,则洛水先温,故号温洛。又水名。《水经》温水,出牂柯夜郎县。又泉名。《潘岳·西征赋》汤井温谷。《注》卽温泉也。又地名。《左传·隐三年》取温之麦。《注》温,今河内温县。《广舆记》今属怀庆府。又郡名。温州府,今属浙江。又色和曰温。《论语》色思温。又性纯粹曰温。《诗·秦风》温其如玉。又《尔雅·释训》温温,柔也。《疏》宽缓和柔也。《诗·大雅》温温恭人。又煖也。《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袭狐貉之温者,不忧至寒之凄怆。又燖也。《中庸》温故而知新。《注》温如燖温之温,谓故学之熟矣,复时习之谓之温。又风名。《礼·月令》季夏温风始至。又姓。《广韵》唐叔虞之后,受封于河内温,因以命氏。又《集韵》《韵会》《正韵》 纡问切,音酝。温藉也。同蕴。《诗·小雅》飮酒温克。《笺》苞裹曰蕴,谓蕴藉自持,含容之义。经中作温者,盖古字通用。又读作盗。《史记·周本纪》周缪王得骥温骊。《索隐》温音盗,徐广曰温,一作盗。盗窃也。浅靑色。又《韵补》叶纡权切,音渊。《苏轼诗》四时盛衰各有态,摇落凄怆惊寒温。南山孤松积雪底,抱冻不死谁能贤。
2.请问温字的五行到底是什么,康熙字典给定义为土,可是不管从字义和
温字五行:按照五气论五行为木;温暖之意,五行属木;按照字体组合,皿为器皿,为容器;将水放在容器里被阳光照射,显示的状态是温热。字型加字意为水木五行。非土五行。如果去掉水,温度升高,就不是“温”,是火五行,与土无关。
决定汉字五行的主要因素是字型字意。汉字本身是从甲骨文演化而成,汉字本身都是像形字,原始文字的形状就表示字意。随着文字的发展,形状越来越抽象。比如水字,原始字型就是水波纹。
不管什么权威理论,权威字典,都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符合客观事实的就不是真理。
3.温字篆书怎么写,右半部分能否改写成人的形状
温字的篆书:
小篆
大篆
印篆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康熙字典里的温字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