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钢琴课教案怎么写
1.大调中正三和弦的连接与应用(一)
2.大调中正三和弦的连接与应用(二)
3.和弦外音
4.大调中六级和弦的应用
5.《采蘑菇的小姑娘》回课
6.乐段乐句终止式与《小燕子》
7.《小燕子》
8.《小燕子》回课
9.V7和弦的连接与运用及乐曲《南泥湾》
10.终止四六和弦及乐曲《南泥湾》
11.《南泥湾》回课
学前教育 专业 二 年级 键盘和声与即兴伴奏 课程
课题内容 大调中正三和弦的连接与应用(一)
课型 实训课 课时 三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三和弦的构成,掌握大调中正三和弦的基本连接方法,基本掌握简单柱式和弦的伴奏方法。掌握乐曲《音阶歌》的弹奏。 掌握运用和弦标记配弹伴奏的技能,学会正三和弦的运用与连接方法。 热爱键盘弹奏,享受歌曲伴奏带来的快乐,享受音乐。
教学重点
与难点 大调中正三和弦的连接与运用
教学方法 任务教学法
使用教具 钢琴,电子琴
学情简析 通过三个学期的键盘学习,学生键盘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弹奏水平大有提升。
2.钢琴课教案怎么写
钢 琴 课 教 案 一、授课时间:2006年10月 二、上课学员:高级班 三、课时准备:一课时 四、授课内容:柴科夫斯基作品《四季》之《六月—船歌》中歌唱性旋律的把握、弹奏 五、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 1、正确理解、把握柴科夫斯基《四季》的创作背景、风格特点及弹奏中的触键方法。
正确表现《六月—船歌》中温馨、甜美、情谊深长的主旋律。 2、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用耳朵听,判断所弹得声音是否达到如歌的地步,是否创造了想要创造的意境。
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控制技术、敏锐的听觉能力,加强音乐素养的训练。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作品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中声音的控制及三个力度层次的处理。
2、教学难点:富于歌唱性和表现力的旋律线条的把握,(第二部分中速度的练习载客后要进一步的加强,注意弹奏中出现的歌唱性的保持音,时刻注意多声部的旋律歌唱) 七、教学分析、作品背景和教学方法: 作品《四季》中没有很深的、华丽的技巧,但是在“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中四十多年来一直把《四季》作为规定的比赛曲目。《四季》是展示对柴科夫斯基钢琴音乐的理解,感受掌握歌唱性风格作品弹奏能力的代表作。
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让学生理解、把握作品的音乐语言、和风格。教学中注意让学生理解以下特点: (1) 柴科夫斯基耐人寻味的音乐、永恒的旋律,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所具有的爱国热忱,他在给梅克夫人的信中写道“尽管我如此的欣赏意大利,无论她给我多么良好的印象我依然将永远重视与俄罗斯,你知道吗?我亲爱的朋友……我热爱俄罗斯人、俄罗斯的语言、俄罗斯的智慧、俄罗斯的脸型之美、俄罗斯的习俗……”我们在他的作品中确确实实随处可以感受到他这种真挚的爱。
如果说托尔斯泰的文学作品是俄罗斯农民生活的一面镜子,那么柴科夫斯基的音乐就是则是俄罗斯人民心灵的一面镜子。 (2) 要让学生了解作品的产生背景。
《四季》创作与作者成熟时期,柴科夫斯基当时已经写作了三首交响乐、一部舞剧《天鹅湖》、一部钢琴协奏曲和其他作品,正计划创作f小调《第四交响乐》和歌剧《叶浦根尼.奥涅金》。正值柴科夫斯基36岁(1876),创作欲望和热情都很高。
在繁忙的创作期间,恰逢《小说家》杂志编辑德纳特邀请他写一组以12月为题材的钢琴套曲,并提供俄罗斯著名诗人的短诗作为题诗。柴科夫斯基很有兴致接受这一邀请,乐曲完成顺利! (3) 通过对每一段乐曲的分析、讲解加深理解并教会学生掌握演奏方法和处理手段。
八、教学过程和主要教学环节: 1、上课铃响,师生问好! 2、钢琴准备练习(5分钟左右) 弹奏《哈农钢琴练指法》的第1条、第38条练习,要求学生弹出富有歌唱性的音色,第38条音阶准备练习中,弹出歌唱新的上行、下行的音阶。 3、导入新课:《六月—船歌》已经基本练习过了,由学生向老师总结一下关于已经掌握的《六月—船歌》的相关知识内容。
4、教师补充学生的总结,并注意指导学生对作品整体形态的把握。阐述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相关的内容。
5、让学生弹奏一遍《六月—船歌》,并和学生一起描述作品刻画的画面:夏日的夜晚乘小舟荡漾在微波上,沉浸在幸福中,敬请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a.弹奏的触键要领:演奏时要首先做到将旋律从心底悠然自得的歌唱出来,努力通过指尖控制键盘,手指尽量贴键,力量要从一个指尖转移到另一个指尖,用这样的方法把旋律线条从“指尖”流出来,同时要学会聆听,善于分辨弹出的声音是否达到如歌的地步,是否表达出要创造的意境。 b.作品的弹奏:学生在演奏作品的第一部分,教师开始逐段地进行分析,要让作品第一部分弹出三种力度层次(1)高声部的旋律即要明亮又柔和,他是最主要的声部必须十分的歌唱,(2)每小节中低音要保持歌唱性低音线条,(3)中声部中除了用节奏和优美的和声伴奏外,还时时出现短小的伴唱旋律与高声部相呼应,要适当的加以强调,造成亲切、温暖之感。
c.弹奏中指导学生主义作品中调式色彩的对比。 d.在《六月—船歌》第一部分中b之后再出现a时,要注意左手从f渐弱下来,但右手则在不知不觉中从p的力度中流淌出来,两手衔接要十分自如才能使a部分再现的更为亲切。
6、第二部分的弹奏:音乐转入大调,变得淳朴明快,似乎是人们无忧无虑的欢笑和相互戏水的场景,从中还能听到人们的喧闹声和相互戏水的场景。 a.音乐要逐渐的热烈起来,poco piu mosso(稍稍加快)要从慢开始,一步一步的动起来,平行的三度、八度尽量要用连奏,要注意36小节处开始的和右手呼应的左手的小旋律。
b.Allegro giocose(愉快的快板)高潮部分音乐开始变得开朗、兴奋,要注意踏板的运用,必须每一拍换一次踏板,避免声音变得乱。 c.结束部分d最后的琶音可以逐渐得变宽,要保持高音的旋律线条,琶音要清楚,声音要明亮,要一直把亮的声音坚持到最后一个***,并用踏板把声音加以延续,向深呼吸一样停顿半拍,然后用非连音弹出有感触地联结句。
7、第三部分要注意弹出左手部分呼应句的旋律,加强作品语句的对比美,左手的中声部要比第一部分a段时更为强调,要使左手的。
3.幼儿钢琴课教案怎么写
1.大调中正三和弦的连接与应用(一)2.大调中正三和弦的连接与应用(二)3.和弦外音4.大调中六级和弦的应用5.《采蘑菇的小姑娘》回课6.乐段乐句终止式与《小燕子》7.《小燕子》8.《小燕子》回课9.V7和弦的连接与运用及乐曲《南泥湾》10.终止四六和弦及乐曲《南泥湾》11.《南泥湾》回课学前教育 专业 二 年级 键盘和声与即兴伴奏 课程课题内容 大调中正三和弦的连接与应用(一)课型 实训课 课时 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三和弦的构成,掌握大调中正三和弦的基本连接方法,基本掌握简单柱式和弦的伴奏方法。
掌握乐曲《音阶歌》的弹奏。 掌握运用和弦标记配弹伴奏的技能,学会正三和弦的运用与连接方法。
热爱键盘弹奏,享受歌曲伴奏带来的快乐,享受音乐。教学重点与难点 大调中正三和弦的连接与运用教学方法 任务教学法使用教具 钢琴,电子琴学情简析 通过三个学期的键盘学习,学生键盘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弹奏水平大有提升。
4.钢琴课教案怎么写
貌似这个很难哎,教案一般就是 1.教学目标(包括情感 知识,能力) 2.教学难点 3.重点 4.教学过程
不过这些都是应付领导的 一般钢琴课 谁还去做教案啊 指法啊,旋律啊 节奏啊 反正都是音乐要素的东西,写了给谁看啊。。.. 反正课堂教学教好了就可以了。一般音乐老师很少按教案讲课,当然大学是的。还有多媒体教学 PPT格式的。
不过像钢琴还有其他的小件乐器 写教案。。有点多余。看成绩呗,要什么教案!!!!!最烦的就是这个。
5.幼儿园中班钢琴伴奏【早操】的教案怎么写
活动过程:
1、指导家长和宝宝手拉手,一边走一边念儿歌:“手拉手,手拉手,走呀走,走呀走,拉着手儿走呀走,走成一个大圆圈。”立定,做欢乐亲子操。
2、对家长和宝宝的动作提出建议。
结束活动:
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唱《再见歌》。
太阳咪咪笑,小朋友起得早,
一二一二做早操做早操,
先来点点头,点呀点点头,
再来弯弯腰,弯呀弯弯腰,
蹲下去蹲下去,蹲呀蹲下去,
踏步踏踏步踏,踏呀踏步踏,
跳呀跳跳呀跳,跳呀跳呀跳,
6.上幼儿园音乐课的教案怎么写
[幼儿园音乐课教案设计]幼儿园音乐课教案设计:跳谱游戏一、活动目标1、通过歌谣,游戏的方式来练习节奏、节拍和音阶,幼儿园音乐课教案设计 。
2、使幼儿通过游戏辨别和表现音的高低、节奏的快慢。3、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二、活动重难点1、听音练习,对音高低的辨别。2、随着音乐打相对应的节拍。
三、活动准备1、钢琴、录音机、音乐磁带一盘2、小鸡、母鸡、公鸡头饰若干,猫咪卡片若干;音符卡片1个,在地上画上幼儿可以跳的五线谱。3、多媒体课件(五线谱表格)四、活动过程(一)音乐游戏导入,引起幼儿兴趣师:小朋友告诉我,解放军是怎样走路的呀?我们来当一次解放军走一次,看谁走的最精神。
(音乐起)幼儿边走边拍手入座。师:小钢琴看到你们这么精神,他特别高兴,想和你们做游戏,好不好?幼:好!师:听一听,小钢琴想和我们做什么游戏,用你的小耳朵认真的听。
(中速弹钢琴)老师带幼儿一起边听琴声边高举双手做转手腕的动作。师:刚才小朋友听到什么样的声音呀?幼:很高很高的声音幼:好听的声音师:小钢琴又要说话了。
(中速弹钢琴)老师带幼儿边听琴声边做大象摆鼻子的动作。师:刚才小朋友又听到什么样的声音呀?幼:很低很低的声音。
师:小朋友快竖起耳朵,听,小钢琴又要说话了。(很轻的弹钢琴)老师带幼儿边听琴声边很轻的拍手。
师:小朋友又听到什么样的声音呀?幼:很轻的声音幼:很小的声音师:再听听,小钢琴又要讲话了(用力弹钢琴)老师带幼儿边听琴声边用力跺脚师:这又是什么样的声音呢?幼儿园(数鸭子)教案教学内容:1、唱:《数鸭子》2、听:《鸭子拌嘴》3、动:歌表演《数鸭子》教材分析:《数鸭子》是一首颇具说唱风格、形象生动、活泼有趣的童谣歌曲。歌词描述了小朋友看到鸭群游过大桥、兴奋地数鸭子的情形。
歌曲前后皆有数板,说唱结合,表现出儿童活泼可爱的天性,童趣盎然。歌曲第一段描述小朋友们在门前大桥下数鸭的情景,第二段以老爷爷风趣幽默的口吻教育孩子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别贪玩忘了上学,还形象地告诉孩子们考试时千万别抱回"鸭蛋",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教学目标:1、能以自然放松的心情富有表情地歌唱《数鸭子》,进行歌表演。2、欣赏《鸭子拌嘴》,感受民间打击乐器采用力度变化所表现出的不同的情绪和不同的音乐形象,体验民族音乐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唱《数鸭子》,在歌唱中注意灵巧地咬字、吐字,保持速度的稳定,寻找生活中的"巧嘴巴"。难点:感受打击乐器以敲击快慢、轻重的节奏来体现鸭子拌嘴的场面。
教具准备:打击乐器、头饰、乐器图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发声练习用一个你喜欢的字来跟着琴唱一唱。
三、节奏导入2、幻灯片出示:X XXX X|XX XX X0|XX XX XX X|XX XX X0||请学生们用一个"呀"来读一读这段节奏。四、新歌教学1、在导入2的前提下,为这段节奏填词。
幻灯片出示说白部分的歌词:"门前大桥下,传奇私服游来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提示学生可以根据歌词的停顿来读一读)2、简介这段说白的出处,同时简单介绍童谣歌曲的组成。
3、播放录音伴奏,老师范唱(自然地用动作表现歌曲)4、初听歌曲旋律,跟着有表情地哼唱。5、听唱法教学歌曲6、在歌唱中了解反复记号的运用,和四分休止符的作用。
7、播放动画《数鸭子》,边听边找一找其中的人物和动物有哪些?(鸭子、老爷爷、小孩)8、跟着录音,自主地进行歌表演(由模仿到再现到创造)9、以小组为单位,角色分配,再上台演一演(一组表演,另外几组歌唱)。五、欣赏"小朋友们,看到过鸭子吵嘴吗?"1、初听乐曲,思考:是用什么样的乐器演奏的?2、闭上眼睛,感受一下小鸭子拌嘴的旋律,感受一下像不像小鸭子拌嘴?3、开动脑筋:小鸭子是怎么拌嘴的?带上鸭子头饰,扮演小鸭子拌嘴的情形。
4、拿起身边的打击乐器,模仿鸭子拌嘴的敲击。六、拓展1、以小故事的形式介绍作曲家安志顺作曲的背景。
2、多媒体播放安志顺《老虎磨牙》,感受老虎磨牙的神态。3、思考:你知道其中的哪些打击乐器?幻灯片出示《老虎磨牙》中的乐器,认一认。
七、课堂小结1、用你身边的打击乐器,给《数鸭子》伴奏。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快乐的汽车目的:1、能合着快慢不同的音乐节奏,创造性地用身体动作模拟各种汽车。
2、体验大胆想象、自由表现的乐趣。准备:1、观察过各种汽车,玩过各种玩具汽车。
2、做过"小司机"的音乐游戏,熟悉红灯、绿灯、转弯的音乐信号。3、节奏快慢不同的音乐片断以及完整的游戏音乐。
过程:1、在音乐声中,幼儿拿着玩具汽车互相观看、自由交谈。2、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汽车。
①你最喜欢什么汽车,为什么?请你们学一学。②播放快节奏的音乐,请幼儿合着节奏做模仿动作。
③出示玩具汽车,鼓励幼儿创造性地用各种身体动作表现汽车最主要的特征。④播放快节奏的音乐,引导幼儿合着音乐做动作,并相互学习。
⑤重点模拟两种汽车,如消防车和警车,引导幼儿充分体验和表现。⑥在快节奏音乐的伴随下。
7.贝多芬《孩子的梦》钢琴教案怎么写
课题:与命运抗争的强者第一教时教学目标:1.了解贝多芬生平,感受贝多芬坚强、刚毅的人格和追求自由、博爱、平等的博**怀。
2.通过聆听《致爱丽丝》、《孩子的梦》《月光曲》等贝多芬的音乐,进一步加深对作者的认识。3.初步学唱歌曲《欢乐颂》主题,熟悉这一首世界名曲,为合唱学习做准备。
教学重难点:通过多种手段,感受贝多芬坚强、刚毅的人格和追求自由、博爱、平等的博**怀。教学步骤:一、教师弹奏:《致爱丽丝》导入——贝多芬二、出示贝多芬画像,学生说说看了画像后所感受到的人物特征。
三、资料交流1.童年时的贝多芬——苦恼①播放音乐(或教师弹奏钢琴曲《孩子的梦》),通过聆听音乐,来感受音乐中的美。导入童年话题。
②请生把收集的相关贝多芬童年的资料进行展示、交流。了解他被逼学琴、遭受父亲棍棒之痛的故事。
2.唯一的贝多芬①设问: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为何生活是那么的窘迫?②生介绍贝多芬不阿谀奉承,刚正不阿的性格相关事例3.顽强的贝多芬贝多芬为什么会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这句话?学生介绍他耳聋后不屈不挠,与病魔抗争的事迹。4.贝多芬的成就主要了解其在交响曲上的贡献,了解他作品的艺术价值。
诵读贝多芬的格言。四、欣赏《致爱丽丝》1.完整播放音乐,学生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了解乐曲的基本段落。
2.出示主题旋律,教师弹奏,学生随琴哼唱,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了解音乐中“模进”手法的运用。3.分别弹奏(播放)三个段落,学生感受乐段不同的情绪及重复。
4.完整播放(弹奏)乐曲,进一步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和整体印象。五、音乐故事1.播放《月光曲》片断,导入作品创作的传说故事2.聆听音乐作品《月光曲》,感受作品艺术形象。
六、学唱《欢乐颂》主题1.从《致爱丽丝》、《月光曲》两首钢琴曲风格导入《欢乐颂》。2.教师弹奏,学生随琴哼唱乐曲,重点指导:跨小节切分。
(设疑,下课继续)第二教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品《合唱交响曲》的创作背景,进一步感受贝多芬那不屈不挠的精神与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博**怀。2.在学生熟悉旋律声部的基础上,学习二部合唱《欢乐颂》,通过演唱,来体会乐曲激昂的情绪。
3.指导学生运用和谐的两声部来表现歌曲。教学重难点:感受乐曲内含,用和谐的两声部演唱。
教学步骤:一.复习导入齐唱《欢乐颂》二.资料展示交流通过交流如何创作完成《第九交响曲》,最后亲自指挥的感人事迹,让学生感受贝多芬的一种精神。三.欣赏《欢乐颂》1.播放意大利语《欢乐颂》,感受音乐的情绪、气氛。
2.再次倾听,了解作品的演唱形式即主题的变化重复。3.播放其它版本的《欢乐颂》,感受不同形式的演唱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如美声、通俗唱法)并导入歌曲两声部的演唱。四.歌曲学习《欢乐颂》1.全体同学学习第二声部旋律。
①教师示范演唱。②学生在教师的伴奏中自由学唱。
重点指导:7——3,6——2——5五度大跳、四度音程,跨小节切分,切分前换气③教师弹奏两声部,指导学生找到第二声部的旋律,并能正确演唱第二声部不受干扰。2.两声部合唱①合歌谱A.学生先视唱高声部歌谱,再视唱第二声部歌谱。
要求:正确、流利B.学生与教师合作完成歌谱视唱。(请学生选择声部,教师则选择另一个声部)边唱边倾听效果,并及时作出声部的调整。
C.学生与学生的合作(请班中的音乐骨干担任一个声部,其余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与之相配合,最后逐步独立。)——交换声部②合歌词A.骨干担任一声部,其余同学一声部进行合作。
教师指导从分句到完整合唱。B.学生平均分成两声部进行练唱,并进行声部的交换。
备注:歌曲《欢乐颂》主题旋律学生经常能够接触到,因此在熟练旋律声部的同时,学习第二声部,从而进行两声部的合唱,这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合唱练习。
8.约翰汤普森幼儿钢琴入门教案怎么写
一套生动活泼的幼儿钢琴教材,该教材使用了动画版形式,摆脱了以往枯燥的教学方式,使孩子们在观看动画的同时轻松的学习钢琴。
孩子学琴,父母自然都期望小孩进步。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如果你们能配合教师的教导,促进孩子对练琴的兴趣与热情,则效果可事半功倍。
《约翰·汤普森幼儿钢琴入门指导1》中的乐曲都经过仔细的挑选,尽量简单,使孩子能理解,让细小的手能掌握。帮助孩子有规律地练琴,即使你自己不弹琴,也将成为一种乐趣。
01 键盘与音符《生日聚会》(二四拍子)02 键盘与音符《睡神来了》03 中央C音左右的两个音符《棒球赛》04 中央C音左右的三个音符(附点三分音符三四拍子)《邮递员》05 四四拍子《下雨》06 四四拍子《伏尔加船夫曲》07 乐句《一封信》08 中央C音左右的四个音和两个音符《钟声》09 著名颂歌的故事《好皇帝》10 休止符号《懒惰的玛丽》11 左手交叉《贝蒂和比利》12 八分音符《飞向月球》13 白键的跳进(三度)《旋律》14 认识低音谱表上的C与G(中央C以下八度)《在池塘边》15 升记号《小纸船》17 第一首G调的乐曲 《蝴蝶》18 介绍中央C音上面的高八度音《高与矮》19 临时记号《苏格兰蓝铃草》20 白键上的跳进《玩具兵》21 双手弹奏《大船》22 临时记号《汽船》23 调号中的降B音《马车绕山奔驰》24 双手交叉《登高山》25 临时记号《蜜蜂》26 弱起拍子《我的邦妮》27 高八度记号《假期》28 四手联弹曲《草原上的家园》29 左右手交叉《小小魔术家》30 双音《印第安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