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二指溃疡什么病
十二指肠溃疡的典型表现是上腹部规律性疼痛,常伴有反酸、嗳气等症状。一般于进餐或服用抗酸剂后症状可以缓解。患者对自身规律性的症状印象很深,在就诊时常会叙述得很清楚。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部位在上腹部,疼痛的特点是节律性、周期性和长期性。较局限的上腹痛常发生在胃排空之后,尤以上午10—11点钟,下午3—4点钟,和晚上10—11点钟左右腹痛较明显,有时凌晨1—2点钟还会把患者痛醒,这是因为此时胃酸分泌很高而胃内又无食物缓冲之故。溃疡疼痛极少发生在清晨刚醒的时候,因为这时的胃酸分泌最低。腹痛的原因一般被解释为胃酸刺激溃疡周边的神经纤维引起。在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腹痛发作时,进餐或服抗酸剂腹痛大都能缓解,这也证实了胃酸与腹痛的关系。十二指肠溃疡的腹痛强度一般比较恒定,但性质却可以是多样的,依赖患者的痛觉和表达力而定。有些被描述为“深部钝痛”或“刺痛”,另一些则为“咬痛”、“饥饿痛”、“烧灼痛”或“压迫感觉”,少数则为“绞痛”。疼痛一般位于上腹部,在剑突和脐之间,有时偏右;局限性疼痛常不止一处,面积可以较宽,但患者常可指出最痛的一点。如果溃疡在后壁,特别是穿透性溃疡,疼痛往往较剧烈并放射至背部;十二指肠球后溃疡和幽门管溃疡的疼痛常可放射至右上腹。
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来说,食物的止痛作用较为明显。约有2/3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进餐后疼痛可以立即缓解,但这只是暂时的作用,疼痛可在不同的间隔后再发,一般为1—2小时,有时还要迟一些,在下一次餐前发生。食物的止痛作用是由于食物对胃酸的缓冲作用,一般以少量流质特别是牛奶或豆浆的作用为强。但也要认识到,有些食物并不产生止痛作用,相反可诱发疼痛,如橘汁、酒、酸醋、咖啡等。
十二指肠溃疡除规律性的腹痛外常有嗜杂和反涎现象。这是由于过多的胃酸反流入食管引起剑突后烧灼感或嘈杂感。有时也可反流入口腔形成所谓反酸现象。十二指肠溃疡者迷走神经功能常亢进,纠起不自觉的口涎增多,吞咽后可发生反涎嘈杂现象,这与反酸不同,因为不含酸味。
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常有周期性发作和缓解的特点,每次发作时间长短不一,多数为2—4周,其余短的可只有几天,长的可8—10周。发作间的缓解期也长短不一,有些为1—3个月,有的短些,有些更长。在缓解期,患者可以任意进食而不发生疼痛。有不少病例,这种周期性发作呈季节性,常在秋季和春季时发病,而在夏季和冬季则缓解。
有些患者对某些食物有不能耐受的现象,这种情况因人而异,不耐受的食品主要为油炸食物、粽子、腐乳、黄瓜、洋葱等,有些患者不能耐受糯米或面条,币另一些患者则食后反而觉得舒适。有些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体重常有减轻,这是由于呕吐和因腹痛而厌食及挑选食物的结果,常在治疗后很快恢复,这一点也是与胃癌的重要鉴别点之一。
2.求一份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病例
陈某,女,62岁。因“胃脘疼痛反复发作3年,加剧近一个月”而来诊。缘患者三年前即有胃脘疼痛,时发时止,每因饮食失调或饥饿而发作,得食稍缓,每次因痛作而求医诊治,一稍痛止则不再继续治疗。一个月前因天气变化,胃脘即感嘈杂不适,疼痛绵绵,并伴有嗳气、泛酸,食欲减退而前往医院就诊,经胃纤维镜及B超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胆结石”及“脂肪肝”,经近一个月的治疗,历用“ranitidine”、“weisen U”、“losec”、“Amoxicillin”、“胃苏冲剂”等药以及中药四逆散等汤剂,因疗效不明显而转诊本处。见患者精神委顿、疲倦乏力,问之仍诉脘痛不休,尤以饥饿时为甚,得食可稍缓,伴有嗳气、泛酸,纳呆,口苦,并感右胁隐隐作痛,睡眠差,每于深夜痛作而醒,大便溏泄质稀,舌尖红,苔白滑,边有齿印,六脉沉弱。本病乃由于脾胃久虚,加上前期医治不当,从而导致脾胃升降失调,影响肝气之疏泄,从而因虚而痛,胃虚不得和降而上逆为嗳气、泛酸诸证;脾胃虚惫,不能健运,则水化为湿,谷反为滞,而见纳呆、溏泄诸证。治之之法宜用温中散寒、理气止痛。停用西药。处方如下:苏叶8百合15川连4干姜4柴胡9郁金9正党9枳实9青皮9九香虫6茯苓15厚朴6甘草3
讨论以上病例。
3.十二指长溃疡疡的症状是怎样的
下面是关于十二指肠溃疡的表现,一般因为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所以临床上一般采用奥美拉唑配合2种抗生素治疗(或是铋剂治疗)!有些人怕饿,因为一饿就要胃痛,这些人即使在上班时间也会忍不住要吃一些东西。
别以为这些人嘴馋贪吃,他们可能是得了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可以到医院去查一查胃镜。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胃溃疡一样,都是由于胃或十二指肠球部被胃酸消化去了一部分黏膜,形成了一个溃疡面,所以又可统称为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有人估计,大约有1/10的人在一生中的某一时期,曾患过胃或十二指肠溃球部疡病。 得了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以后有一个特殊的症状,那就是每当饥饿时就要引起胃痛,而且不仅白天是这样,夜间睡熟时也会因为胃中空虚而痛醒,使人夜不成寐,一定要起床吃些面包或饼干。
当然吃些碱性药物也可以,胃痛止后,又可再度进入梦乡。所以这些病人在床边经常会备有一些食品或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现在一般认为消化性溃疡的疼痛,大都和胃里的酸度增高有关。当食物进入胃后,胃就开始有规则的蠕动,同时分泌出大量胃液(主要成分是胃酸),如果你得的是胃溃疡,那么疼痛一般在进食后0.5~1.5小时发作,因为这时正是胃酸分泌最旺盛的时候。
胃酸与溃疡的创面相接触,就会引起剧烈的疼痛。当食物和胃液依靠胃的蠕动而充分拌和后,成为一团团的食糜,这种已经大大降低了酸度的食糜,从胃进入十二指肠,碰到十二指肠球部的溃疡面,并不引起疼痛。
但是当食物完全从胃里排空以后,胃酸再流入十二指肠球部时,碰到溃疡面就要引起疼痛,这就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疼痛发作多在饥饿时或在半夜里的道理。根据这一点就可以和胃溃疡和慢性胃炎加以鉴别。
对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诊断还比较容易,除上面讲到的典型症状外,常还有吐酸水、嗳气等症状。此外,做一次钡餐X线检查,在十二指肠球部可以看到有一个溃疡的龛影。
有时不能看到龛影,而只能看到十二指肠球部的畸形,也可间接的证明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或以往曾患过溃疡,现已结疤愈合。如果还有疑问,则可做一次纤维胃镜检查,直接把胃镜伸入十二指肠去看看有无溃疡存在,诊断就更可肯定了。
4.治疗十二指溃疡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食疗药膳。
胃与十二指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尤多发于青壮年人。一般在冬、春季节易于发生、复发与加重。
饮食是溃疡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可以加快溃疡病症状的控制,促进溃疡愈合,有助病人康复。 1)麦门冬粥--麦冬2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将麦冬煎汁,与粳米共煮成粥,加入冰糖,待糖溶后即可食用。每日早晚服食1次。
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质柔多汁,具有养阴益胃功效。适用于胃脘隐隐作痛、口燥咽干、大便干结的阴虚症者。
此粥久服无副作用。2)玫瑰花粥:玫瑰花5克,粳米60克。
将玫瑰花入锅煮开,然后将花捞出,加入粳米,共煮成粥,服食。适宜于胃脘疼痛,抑郁易怒,口苦多梦等脾虚肝郁患者。
3)刀豆粥--刀豆20克,研成细末,与粳米50克,共煮成稀粥,每天早晚各1次,温热服食。刀豆味苦性平,具有湿脾胃、下气、止呕逆等功效。
适用于胃脘胀痛、喜温喜按、呃逆、遇寒加重的病人。 4)橘皮粥--橘皮20克,粳米50克。
先将橘皮煎煮去渣取汁,粳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再加入橘皮汁,同煮为稀粥,每日早晚餐服食。痛愈则停服。
橘皮味辛苦,性温,有理气健脾、燥湿功效。适宜胃腹胀满、嗳气、食欲不振的气滞症。
橘皮所含挥发油对胃肠有刺激作用,可促进胃肠蠕动,排除积气,具备健胃功效。橘皮甙有抗炎、抗胃溃疡形成的作用。
5)白芨粥--白芨粉15克,大枣5枚,蜂蜜15克,糯米50克。先将糯米、大枣、蜂蜜同煮,待粥将成调入白芨粉,用文火煮至粥汤稠粘即可,每日晚餐温热服食。
白芨甘苦性凉,质粘而涩,具止血、养胃功效。适用于溃疡病出血后的调治,可治病、强壮身体,一般无明显副作用。
6)蒲公英粥--鲜蒲公英50克(干品3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将蒲公英洗净切细,煎取药汁,与粳米、冰糖共煮成粥,每日早晚餐服食。
5天1疗程。蒲公英味甘微苦,性寒无毒,善泻胃火。
与粳水、冰糖煮粥,既泻火,又不损胃。适于胃脘灼热、烦燥、口干口苦的郁热症。
7)藕粥--新鲜老藕适量,糯米50克,砂糖少许。将藕洗净,切成薄片,与糯米、砂糖共煮成粥,每日早晚餐温服。
适用于胃脘疼痛,位置固定且拒按的血淤症为主的患者。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点击“采纳为答案”。
5.道客巴巴十二指肠溃疡的大病历书写
病况及手术情况:
直肠癌,距肛门10-12cm 。 行直肠癌根治术+阑尾切除术 (保肛,用肛肠吻合器,术中用5-FU缓释剂)。术中见肿瘤位于腹膜返折下方约2cm处, 约3*1*0.5cm大小,辅直肠壁侵润生长,肝脾,肠系膜根部,结肠,小肠均未见明显异常。
术后恢复情况:
现大便仍见血,但血色素正常。1日前已服白药。
白血球3.0。
病理报告:
直肠中分化腺癌 (分化I-II 级)。 溃疡型。 大小3*2*0.5cm。
侵润肠壁全程。注:大多数(4块切片)至浅肌层,局部区域 (1块切片)接近血管脂肪组织 (浆膜层)。
疑有脉管癌栓形成。
上下切缘未见癌累及。
肠周淋巴结未见癌转移 (0/8)。
阑尾示慢性炎。
6.十二指溃疡怎么治
生活护理:1.应规律进餐,可以少量多次,并避免粗糙,过冷,过热和刺激性大的饮食如辛辣食物,浓茶,咖啡等. 2.戒烟限酒. 3.缓解精神紧张. 4.必要时使用药物促使溃疡加速愈合.有些药物能够使胃酸分泌减少,有些药物会给溃疡面敷上一层诸如铝盐或蛋白质的保护膜;应禁用能损伤胃粘膜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等. 病情分析:胃,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常因情绪波动,过度劳累,饮食失调,吸烟,酗酒,某些药物的不良作用诱发.中医认为本病不单纯局部疾病,而是全身性疾病,与肝脏有密切关系,临床多见肝胃不和,脾胃虚寒和牌虚肝郁等症型,食疗是一项十分主要的措施. 1.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指胃,十二指肠粘膜(即内壁)发生破溃. 2.精神紧张,生活起居,饮食不规律,食物不洁以及神经功能失调等原因可导致胃,十二指肠抵抗力降低,加之胃所分泌的胃酸及消化酶过多,侵蚀了胃,十二指肠的表面,造成溃疡.溃疡的疼痛,是胃酸对破溃的粘膜表面发生刺激作用所造成的. 3.大量吸烟的人和胃酸分泌过多的人特别容易罹患此病. 4.典型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多有长期,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与饮食密切相关.十二指肠溃疡多有饥饿痛及夜间痛,进食可缓解;而胃溃疡则为进食后痛.胃溃疡的疼痛部位多位于上腹正中及左上腹,而十二指肠溃疡则位于右上腹,当溃疡位于后壁时,可表现为背部痛,上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及胃穿孔为其合并症. 5.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症状通常是在上腹部中央某一个小区域中发生反复性的剧痛.有时当溃疡在十二指肠后壁上时,会感觉疼痛是来自背后.疼痛可以在睡前和午夜现,这叫"夜间痛".这种像是"饥饿病"的典型十二指肠溃疡相反,疼痛发生在进餐之后.意见建议:西医治疗 无并发症的溃疡病应内科治疗,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解除症状和促进溃疡愈合,防止复发和并发症的出现. 1.一般处理 患者应禁烟酒和对胃肠有刺激性的食物及药物,如咖啡,类固醇激素,NSAIDs等.治疗期间应软食,少食多餐,生活有规律,并适当休息. 2.药物治疗 (1)H2受体拮抗剂:是治疗溃疡病的主要药物,对DU治疗效果较好.可用甲氰咪胍(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药物治疗.西咪替丁常用用法为: 200mg,日服3次,400mg临睡前再服;4周愈合率为70%~80%,8周几乎为100%,给予800mg/d维持量,一年内复发率为44%,如溃疡愈合后不给维持量预防复发,则一年内复发率50%以上.雷尼替丁的常用方法为:150mg,日服2次,愈合后给予维持剂量150mg每晚临睡前再服;4周溃疡愈合率为50%~90%,8周为83%~93%,应用维持剂量者一年复发率为35%左右.法莫替丁的用法为20mg,日服2次或40mg每晚临睡前服;疗效与雷尼替丁相近. (2)H+-K+ATP 酶(质子泵)抑制剂:以奥美拉唑(洛赛克)为代表,是目前最新和抑酸作用最强的药物,并具有黏膜保护和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奥美拉唑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不仅能迅速缓解活动性溃疡的症状加速溃疡愈合,而且在长期治疗中有可靠的维持愈合的作用.每日应用20~60mg的奥美拉唑,大约有64%的患者在治疗2周后症状消失,溃疡愈合.与H2受体拮抗剂相比,奥美拉唑对缓解疼痛的效果出现得更快,溃疡愈合率更高. (3)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对Hp有明确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主要有铋剂,甲硝唑或替硝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四环素,呋喃唑酮等.杀灭Hp可提高疗效和防治复发.但目前尚无单一药物可有效根除Hp,二联用药也根除率不高,故目前主张三联用药.有关治疗方案很多,常用的方案有:① 奥美拉唑20mg(或兰索拉唑30mg )+ 克拉霉素250mg~500mg + 甲硝唑400mg ,2/d,疗程7天;② 奥美拉唑20mg + 阿莫西林1g + 甲硝唑400mg ,2/d,疗程14天;③ 铋剂(如De-Nol)120 mg + 四环素250mg + 甲硝唑200mg,4/d,疗程14天. (4)保护胃粘膜促进溃疡愈合的药物:此类药物有硫糖铝和胶体铋,它们对胃酸无抑制和中和作用.其主要作用是能与溃疡创面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一层保护膜,使免受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袭.胶体铋(三钾二枸橼酸铋盐,De-Nol)对幽门螺杆菌有抑制作用,服药6周后,DU的愈合率达70%~90%,但停药后复发率高达80%. (5)其他:抗胆碱能药物能抑制乙酰胆碱对毒蕈碱受体的作用,减少胃酸分泌,但不如H2受体拮抗剂有效,目前已不是治疗溃疡病的首选药物,仅作为辅助治疗.吗丁啉可促进胃排空,利于溃疡的愈合.丙谷胺被认为能阻断胃泌素受体而减少胃酸分泌;前列腺素能抑制胃酸分泌并具有细胞保护作用,可增强黏膜的抵抗力. 手术治疗 为胃大部分切除术,也可采用迷走神经切除术,这两类治疗方法均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外科治疗适应证 DU外科治疗的适应证主要有两类:第Ⅰ类:发生严重并发症的DU,如急性穿孔,大出血和瘢痕性幽门梗阻;第Ⅱ类:内科治疗无效或某些特殊类型的溃疡. 1.急性穿孔 一般是指急性游离穿孔,出现下列情况须采取手术治疗:①饱食后穿孔;②腹腔渗液较多,就诊时间较晚,发生局限或弥漫性化脓性腹膜炎;③一般情况欠佳或有休克表现;④溃疡病史较长,有顽固性疼痛且发作频。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十二指溃疡主诉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