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圣字草书怎么写
一、“圣”的草书
二、“圣”的字源演变
圣,甲骨文=(共,供奉)+(土,土地),表示供奉、敬拜的土地神。在古人眼中,滋生万物的土地神奇而完美。有的甲骨文将“共”简化成“又”。
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供奉”的写成斜着的“又”,将甲骨文字形中间部分写成“土”。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斜着的“又”的写成“又”。
古人称主天者为“神”,称主地者为“圣”。由于“圣”、“圣”本义相近,唐宋之后多以“圣”代替“圣”;《汉字简化方案》以“圣”合并“圣”。
造字本义:名词,神奇完美的土地神。
扩展资料
圣的组词
一、神圣 [ shén shèng ]
极其崇高而庄严;不可亵渎:~的使命。我国的~领土不容侵犯。
二、圣洁 [ shèng jié ]
神圣而纯洁:~的心灵。
三、圣人 [ shèng rén ]
1、旧时指品格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物,如孔子从汉朝以后被历代帝王推崇为圣人。
2、封建时代臣子对君主的尊称。
四、圣手 [ shèng shǒu ]
指某些方面技艺高超的人:国医~。
五、圣旨 [ shèng zhǐ ]
封建社会里称皇帝的命令,现多用于比喻:他的话你就当成~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圣 (汉字)
2.古代的“圣”字如何写
是楷书、行书、草书、隶书还是甲骨文??看看是下面哪个。
3.圣字的大写,怎么写
“圣”字的大写如上图。
“圣”的读音是[shèng],释义及组词如下:
1. 旧时称所谓人格最高尚的、智慧最高超的人:~人。~哲。
2. 最崇高的,对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称:神~。~洁。~地。~经。
3. 封建时代美化帝王的说法:~上。~旨。~明。
4. 称学问、技术有特高成就的:~手。棋~。
词语及例句:
1. 圣裁[shèng cái]:犹圣断,皇上的裁断。
例句:某字号语言涉异,合取圣裁。 ——宋 曾慥 《高斋漫录》
2. 圣餐[shèng cān]:传说耶稣受难前夕与门徒聚餐,以饼和酒象征自己的身体和血,分给他们吃。以后基督教新教的大多数教派都举行仪式,由教徒领食少量的饼和酒,以纪念耶稣。这种饼和酒叫做“圣餐”。
例句:圣餐是基督教主要仪式之一。
3. 圣策[shèng cè]:对皇帝谋略或策书的尊称。
例句: 孝成皇帝深惟宗庙之重,称述陛下至德以承天序,圣策深远,恩德至厚。——《汉书·元后传》
4. 圣谗[shèng chán]:指《谗鼎》之铭。谗, 鲁鼎名,传为夏禹所铸。
例句:臣闻高宗命说 ,乃申纳诲之词; 大舜相龙 ,爰有圣谗之训。——唐 元稹 《为萧相谢告身状》
5. 圣朝[shèng cháo]:封建时代称本朝。
例句:圣朝赦罪责功,弃瑕录用。——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4.行书的“正”字怎么写
如图所示:
行书简介:
1. 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 行楷和 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 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 弥补楷书的 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2. “行”是“行走”的 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 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 楷化。
3. 行书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而楷书是文字符号,实用性高而艺术性相对不足。
4. 行书的结构特点为大小相兼。就是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
5. 行书书写应轻松、活泼、迅捷,掌握好疾与迟、动与静的结合。墨色安排上应首字为浓,末字为枯。线条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间。和草书差不多,但没那么草。
6.
5.行书的耀字怎么写
耀字行书行楷的写法如下图:
耀字行书行草的写法如下图:
耀拼音:yào ,部首:羽
释义:
1.光线强烈地照射:~眼。
2.张扬;显示出来:夸~。
3.光荣:荣~。
4.光芒:光~。
5.显示;显耀。
6.古州名 。治所在今陕西省耀县。
7.县名在陕西省中部。1913年由耀州改县。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照耀[zhào yào]
(强烈的光线)照射:阳光~着大地。
2.夸耀[kuā yào]
向人显示(自己有本领、有功劳、有地位势力等):他从不在人面前~自己。
3.闪耀[shǎn yào]
(光亮)忽明忽暗,动摇不定。
4.光耀[guāng yào]
光亮;光辉。耀眼的光。
5.耀眼[yào yǎn]
光线强烈,使人眼花:金光闪闪,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