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启的繁体字怎么写
一、启的繁体字是启,写法如下:
二、释义:
1、打开:~封。~门。某某~(信封上用语,表示由某人拆信)。
2、开导:~蒙。~发。
3、开始:~行。~用。
4、陈述:敬~者(旧时用于书信的开端)。某某~(用于书信末署名处)。
5、旧时文体之一,较简短的书信:小~。谢~。
6、姓。
三、相关组词:
启发 启动 启迪 开启 启蒙 启示 启程
启碇 启事 启明 启衅 启运 启奏 启用
扩展资料:
一、字源解说:
造字本义:动词,比喻开口训导,使人脑袋开门、开窍。
文言版《说文解字》:启,开也。从户,从口。
白话版《说文解字》:启,开门。字形采用“户、口”会义。
二、词组释义:
1、启禀[qǐ bǐng]
禀报;禀告。
2、哀启[āi qǐ]
旧时一种由死者亲属叙述死者生平及临终情况的文章,一般均附在讣闻之后发送亲友。
3、启齿[qǐ chǐ]
开口(多指向别人有所请求):难以~。不便~。
4、门启[mén qǐ]
旧时士人相拜谒所用的帖。
5、关启[guān qǐ]
禀告,呈报。
2.兵的繁体字怎么写
兵 bīng 繁体字为
武器: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
战士,军队: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兵书。兵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兵荒马乱。兵贵神速。
3.怎么写繁体字
繁体字有一种有别于简体字的精髓,是语言无法形容的。
现在人们很少接触繁体字,所以有些人看到一个繁体字就可能不知道它是哪个字的繁体。如“皑”,虽然它与它的简体“皑”有几分相似之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它便是“皑”的繁体。
再如“衅”的繁体“衅”,笔画便复杂得很,电脑打出来的字几乎看不太清楚。 繁体字,就在一个“繁”,之所以要创造出简体字就是因为要让写字的人速度更快,也就不用写那么多笔画了。
对于没有写过繁体字的人来说,写繁体字如同绘画中的临摹,要从最基本的开始学起。 繁体字在大陆地区不常用,广东省内的人应该都比较熟悉。
不过还是挺希望繁体字能够再度兴起。 如果自己没有繁体字的基础 可以到这里: 写下简体字后可以翻译成繁体字。
4.寻字 繁体字怎么写
“寻”字的繁体字写法是“寻”[xún]。
“寻”的意思:
1. 找,搜求 :~找。~觅。~机。~问。~访。~衅。追~。~章摘句。
2.古代的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 :~常(古代八尺为“寻”,倍寻为“常”,都是平常的长度,后泛指平常、素常)。
与“寻”有关的成语:
寻风捕影、寻源讨本、寻消问息、寻章摘句、寻根拔树、穷根寻叶、寻花问柳、拔树寻根、寻花觅柳、逐影寻声、寻流逐末、寻幽探奇、
参考资料
360:/q/1503919893219843?src=140
5.“衅”是怎么简化为“衅”的
这个就太久远了。先说衅,衅的原意是“血祭”,用牲畜的血去涂抹新铸器物的缝隙处。《周礼·春官·天府》:“上春, 衅 宝镇及宝器。”郑玄注解说:“衅,谓杀牲以血血之”衅是个会意字。《说文解字》上对字形解释的很清楚:“从爨省,从酉。酉,所以祭也。从分,分亦声”。上半部是爨,表示被祭祀的炊具。中间是酉,也就是酒,表祭祀。下面是分,表示分开涂抹。所以衅除了有“血祭”的意思,还有“缝隙”的意思。例如:《左传·宣公十二年》:“会闻用师,观 衅 而动“孔颖达疏:“衅是间隙之名”缝隙引申出来“过失”。例如:《左传·庄公十四年》“人无衅焉,妖不自作”“争端”则是从“缝隙”,“过失”引申出来的后起义。《后汉书·隗嚣传》“夫功全则誉显,业谢则衅生”挑衅就是挑起争端。再说衅。衅是个形声字,也是“血祭”的意思,左形右声。《说文解字》没有衅字。但是在周代的《礼记》中就用这个字了:“车甲衅而藏之府库,而弗复用”。郑玄注解说:“衅,衅字也”显然在《礼记》时代,衅就是衅的异体字,或者通假字了。1935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推出了《第一批简体字表》,这个表主要是参考了钱玄同起草的《简体字谱》。里边规定了衅简化为衅。但是1936年,出于种种原因,中华民国行政院发文停止了简化字的使用。1949年以后,文字改革委员会在做汉字简化时,很大程度上参照了《第一批简体字表》。在1964年正式发行的《简化字总表》中规定了衅简化为衅。
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