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文中的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由谁填写
一、论文中的中图分类号:
是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查找,也可上网/查询,格式:TG315.4
二:文献标识码:
文献标识码分为以下五种,
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 ;
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 ;
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 ;
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 ;
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
说明:
1)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零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识码。
2)中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 "文献标识码:"或"[文献标识码]"作为标识,如:文献标识码:A
3)英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Document code:"作为标识
规范对各类文章格式的要求有所不同。A类文章要求有中英文题名、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还要有汉语拼音的作者姓名;B类和C类文章要求有中文题名及作者姓名。
A类文献是期刊质量的一个标志。期刊中论著是期刊的核心部分,学术价值较高,一般都被定为A类文献;综述性文章一般篇幅较长,以江集文献资料为主,或着重评述,具有权威性,对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有引导作用定为A类。
论著摘要、报告、经验交流等类文章,文章标识码的统一存在一定困难,有的定为B,有的定为其它,须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况分别对待。
述评、专题讨论等一般标识定为C;简短的报告、短篇报道一般定为D。
文献标识码一般不需要作者标注,而是由期刊专职人员根据文章内容划分的。
目前文献标识码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规范和统一。
三、文章编号
是由期刊专职人员给的编号,自已无法填写。
2.参考文献,我参考的中国知网的期刊格式要写中图分类号和文章编号吗
参考文献不需要写中图分类号和文章编号,中图分类号和文章编号这两项是杂志排版的时候添加的。
参考文献具体格式,只需写这些信息:
期刊 作者. 论文题目[J]. 刊名,年,卷(期):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专著 作者. 书名[M].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译著 作者. 书名[M]. 译者.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论文集 作者. 论文题目[A]. 编者. 文集[C].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学位论文 作者. 论文题目[D]. 所在城市:保存单位,年份.
技术标准 起草责任者,技术标准代号顺序号—发布年. 技术标准名称[S].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其中,起草责任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可省。
专利 申请者. 专利名[P]. 国名及专利号,发布日期.
技术报告 作者. 文题[R]. 地名:责任单位,报告代码及编号,年份.
报纸文章 作者. 文题[N]. 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在线文献 作者. 文题[OL].[日期]. /=/XieZuo/
3.什么是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这几个号码都是在发表论文的时候用的。
中图分类号:《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规定的你的文章所在的门类、学科等信息。需要时查看该书就知道了。
文献标识码:为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每一篇文章或资料都要求标识一个文献标识码。有5种:?
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
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
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
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
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零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这个不用你管,是杂志社收到论文后自己编的号码。
4.文章编号的编号规则
其中:XXXX-XXXX为文章所在期刊的国际标准刊号(ISSN,参见GB 9999),YYYY 为文章所在期刊的出版年,NN为文章所在期刊的期次,PPPP 为文章首页所在期刊页码,CC为文章页数,“-”为连字符。
期次为两位数字 。当实际期次为一位数字时需在前面加 “0” 补齐 ,如第 1 期为“01”。
仅1期增刊用S0,多于1期用S1,S2,……文章首页所在页码为4位数字;实际页码不足 4位者应在前面补“0”,如第 139页为“0139”。文章页数为两位数字;实际页数不足两位数者,应在前面补“0”,如9页为09。
转页不计。文章编号由各期刊编辑部给定。
中文文章编号的标识为 “文章编号:”或“[文章编号]”,如:为发表在《图书情报知识》1997年第2期第13~17页(共5页)上题为《关于社会经济信息化的思考》(作者:严怡民)一文的文章编号。
5.论文的中国分类号文件标识码文章编号都是自己写的吗,还是发表之后
你说的是“图书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吧?
有没有都可以,不用担心!据我研究三分之一的期刊都没有。
顺道说两句:现在学术期刊普遍收取版面费,以营利为目标,所以多以很多文艺类杂志都改成学术期刊了,这些杂志编辑队伍水平很低,有的为了降低成本甚至雇佣不满二十岁的高中毕业生,一个研究生写的论文,竟然让这些文盲去编辑,这是中国教育制度、职称制度的悲哀啊。 正是因为编辑队伍太差,有的编辑根部不懂图书分类号,他们编辑的出版物怎么可能有“图书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