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已故亲人(长辈)的牌位上应该怎么写
显高祖考(某府某名讳)(某衔,这个可有可无)之灵位—— 曾祖父
显高祖妣(某府某氏名讳)(某衔,这个可有可无)之灵位—— 曾祖母
显祖考(某府某名讳)(某衔,这个可有可无)之灵位 —— 祖父
显祖妣(某府某氏名讳)(某衔,这个可有可无)之灵位—— 祖母
显考(某府某名讳)(某衔,这个可有可无)之灵位——父
显妣(某府某氏名讳)(某衔,这个可有可无)之灵位—— 母
其中有的地方将“灵”字写作“神”字。
2.“牌位”的正确写法是什么
1. 在祖先牌位的安置、设立,按古例是必须依「生、老、病、死、苦」等五种字数来定仪,第六字至第十字,或第十一字至第十五字。依此类推,都依「生、老、病、死、苦」五字来定,而字数须符合「生、老」为吉,若落於「病、死、苦」则易招来厄运!须避用。
2. 所以祖先牌位或墓碑上的字数,皆须按其规矩,以祈吉祥而避厄。故牌位或墓碑上正中,写著往逝者或祖先称谓名讳之处,须总共是七字、十二字等,以符「老(老去)」的字数。
显考0公讳00或故考0府君00、显考0公讳0倌、故男0府君00
显妣0妈0太孺人闺名00、显妣0妈0太夫人闺名00 故妣0妈000、故妣0妈0夫人闺名00娘
上例的字数,若非七字即十二字,乃皆为符合老(老去)的字数。而其中所增的「男倌女娘」的字,则往往是因为往生者名讳仅有单一个字而填增,或为了符合字数而填增的,乃属权宜之法,以符合规矩仪制。
并在其左右或名讳下方左右写上往生者的生、殁年、月、日、时,(一般正常规仪是牌位的左方题生辰,右方题殁(卒)的年月日时),则仍须按「生、老、病、死、苦」等的「生」字来定,则须总共十一字。例如:
左 「生 民前庚子年端月初三酉时」、
右 「殁 民国丁巳年腊月十七卯时」,或
左 「卒 民国庚午年菊月初一戌时」
右 「生 民国丙申年荔月十三吉时」
上例的字数,即一字及十一字,乃皆为符合「生」的字数。而其中生、卒、殁等,须和以下文字空一空格,乃因虽是「两生夹一老」,但牌位上之人已然往逝(老去),故以一字数(生),再加十一字数(生),又合「两生」之仪,且一加十一为十二之数,又暗合老(老去)的字数。仍是两生夹一老。
3. 祖先牌位是祖先居住的地方, 一般家中有供奉祖先者均有一个, 如家中继承两姓祖先者要一姓一个, 两姓就两个, 三姓就需三个, 对於祖先是被招赘的大都是拜双姓祖先, 祖先牌位买回家后要填写祖先姓氏, 堂号, 如杨姓人家堂号是[弘农]堂上杨姓历代祖考妣之神位丙子年、腊月立, 另有内板子要写祖先姓名,使用黑色小毛笔舒写每行共12个字以(生,老,病,死,苦)5个字作循环来数,均需数到老字,外牌则是数两生抱一老写法。
4. 堂号各姓氏不同除了祖谱上记载,墓碑上也有刻字、否则就查农民历,年份以60纳音写法如丁酉年,月份以一个字表示11月用葭、12月用腊或用如表所示。
祖先牌位内字数,俗语说: 生老病死苦,两生抱一老。
1.要找专门写历代祖先牌位的人,因为要排生老病死的顺序与辈份的问题,还有是否有倒房的问题存在?
2.如果每个人都可以自己来的话,那麽,每个家就不会有难解的经,有许多的事是只有懂这种事的人才瞭解其中的涵意,别把牌位的事想的容易与简单化.
3.时辰与安入魄到牌位上,准备三牲五果与纸钱多少?全家都要到场拜拜.
4.这是个严谨又严肃的活动,又如何草率的由自己写进去牌位就算的事,辈份小又不是一家之主的人,说话与做主,祖先会听到吗?事情是让你想像不到的?找的人若是没本事,祖先是会整人的.
3.“牌位”的正确写法是什么
在祖先牌位的安置、设立,按古例是必须依「生、老、病、死、苦」等五种字数来定仪,第六字至第十字,或第十一字至第十五字。
依此类推,都依「生、老、病、死、苦」五字来定,而字数须符合「生、老」为吉,若落於「病、死、苦」则易招来厄运!须避用。所以祖先牌位或墓碑上的字数,皆须按其规矩,以祈吉祥而避厄。
故牌位或墓碑上正中,写著往逝者或祖先称谓名讳之处,须总共是七字、十二字等,以符「老(老去)」的字数。显考0公讳00或故考0府君00、显考0公讳0倌、故男0府君00显妣0妈0太孺人闺名00、显妣0妈0太夫人闺名00 故妣0妈000、故妣0妈0夫人闺名00娘上例的字数,若非七字即十二字,乃皆为符合老(老去)的字数。
而其中所增的「男倌女娘」的字,则往往是因为往生者名讳仅有单一个字而填增,或为了符合字数而填增的,乃属权宜之法,以符合规矩仪制。并在其左右或名讳下方左右写上往生者的生、殁年、月、日、时,(一般正常规仪是牌位的左方题生辰,右方题殁(卒)的年月日时),则仍须按「生、老、病、死、苦」等的「生」字来定,则须总共十一字。
例如:左 「生 民前庚子年端月初三酉时」、右 「殁 民国丁巳年腊月十七卯时」,或左 「卒 民国庚午年菊月初一戌时」右 「生 民国丙申年荔月十三吉时」上例的字数,即一字及十一字,乃皆为符合「生」的字数。而其中生、卒、殁等,须和以下文字空一空格,乃因虽是「两生夹一老」,但牌位上之人已然往逝(老去),故以一字数(生),再加十一字数(生),又合「两生」之仪,且一加十一为十二之数,又暗合老(老去)的字数。
仍是两生夹一老。祖先牌位是祖先居住的地方, 一般家中有供奉祖先者均有一个, 如家中继承两姓祖先者要一姓一个, 两姓就两个, 三姓就需三个, 对於祖先是被招赘的大都是拜双姓祖先, 祖先牌位买回家后要填写祖先姓氏, 堂号, 如杨姓人家堂号是[弘农]堂上杨姓历代祖考妣之神位丙子年、腊月立, 另有内板子要写祖先姓名,使用黑色小毛笔舒写每行共12个字以(生,老,病,死,苦)5个字作循环来数,均需数到老字,外牌则是数两生抱一老写法。
堂号各姓氏不同除了祖谱上记载,墓碑上也有刻字、否则就查农民历,年份以60纳音写法如丁酉年,月份以一个字表示11月用葭、12月用腊或用如表所示。祖先牌位内字数,俗语说: 生老病死苦,两生抱一老。
1.要找专门写历代祖先牌位的人,因为要排生老病死的顺序与辈份的问题,还有是否有倒房的问题存在?2.如果每个人都可以自己来的话,那麽,每个家就不会有难解的经,有许多的事是只有懂这种事的人才瞭解其中的涵意,别把牌位的事想的容易与简单化.3.时辰与安入魄到牌位上,准备三牲五果与纸钱多少?全家都要到场拜拜.4.这是个严谨又严肃的活动,又如何草率的由自己写进去牌位就算的事,辈份小又不是一家之主的人,说话与做主,祖先会听到吗?事情是让你想像不到的?找的人若是没本事,祖先是会整人的.。
4.谁知道本命星辰牌位是怎么回事
正统道教中用的星辰牌位(又称做生辰牌位),是为了消灾解厄时,拜斗法事中要用到的。
一般人也可以将其画下来,添入自己(或家人)的名字、生辰,供奉起来,可以起到消灾解难、延年增寿的作用。在家供奉最好念诵北斗经,即算时间不够,也应该常持北斗咒,当然,斗星下降的日期加倍念诵,效果更为明显。
北斗咒曰: 北斗九宸,中天大神,虚明湛寂,大道为根, 上朝金阙,下覆昆仑,调理纲纪,统御乾坤, 大魁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 高上玉皇,紫微帝君,帝敕灵灵,中天七真, 大周天界,细如微尘,天罡所指,昼夜常轮, 运天转地,去秽除氛,何灾不灭,何福不臻, 俗居(此处应该加入自己的名字),好道求灵,元皇正气,来合吾身, 七元政令,结我元神,愿见尊仪,永保长生, 三台虚精,六淳曲生,生我养我,护我命门, 斗勺欢航必虎飘,尊帝辅弼授玄文,如律令。 如果能够点上斗灯,则效果更佳。
图可以自己画,打印的也行,最好用红纸墨书或黄纸朱书,名字以及生辰用墨写。 斗灯即用油灯七盏,排列成北斗七星的样式。
在信人下填写名字,本命下写属相,年月日时按农历填写。 每斗星下降,或本命日点最好,任其自灭。
斗姆诰》云:西天竺国,大智光中,真空妙相法王师,无上玄元天姥主。金光烁处,日月潜辉,宝杵旋时,鬼神失色,显灵踪於尘世,卫圣驾於阎浮,众生有难若称名,大士寻声来救苦,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圣德巨光天后,摩利支天大圣,圆明斗姥天尊。
八卦灵灵,统领天兵,六十四将报应分明,开弓架箭,发火连天,用吾心法,百万用兵,开弓射箭,护佑护法,法法同心,乾元亨利贞。三界奉符令,八卦乾坤收妖精,阳间念出乾坤咒,阴间化做千万兵,六十四将照旨令,吾奉伏羲文王敕令,神兵火急如律令。
5.太阳星供照是什么意思
这是古老的算命方法叫九星入流年,就说男命十四、廿三、三十二、四十一、五十、五十九、六十八、七十七、八十八、九十五岁;女命十六、廿五、三十四、五十二、六十一、七十、七十九、八十八、九十七岁,是值太阳星的年份,是要接太阳星的。
怎么接呢?就是每月二十七日,用黄低写“紫日宫太阳天子星君”牌位,燃上十二盏灯,向东祭拜就行了。说这样一接了男命就“远行有财至,大人有喜讯,进添人口,百事如意。
女命没啥好处,但可以化凶为吉”。就这意思了。
是有这一说,准不准,灵不灵,没考证过。
6.帝王的年号
呵呵,虽说我也不是多么的博学,不过你以上的有些问题我还是略知一二的.给你举个例子:NO1 努尔哈赤 他的名字就叫 爱新觉罗- 努尔哈赤 ,“太祖”那则是他的庙号。
“天命”则是他的年号。谥号为“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1】“天命”是努尔哈赤的年号,就像“康熙”是玄烨的年号一样。
2】每个皇帝的年号都是他们认为非常吉祥,有寓意的字组成的。这个到没有什么限制和讲究。
3】崇德元年(1636年)大清建国 。天聪也是皇太极的年号,入关以前,他叫“天聪汗”。
就是大汗啊。我看我还要和你说一下清朝皇帝各个号的叫法和解释在清朝,每朝皇帝除了我们都比较熟悉的他的真名和年号,其实还有庙号、谥号、陵号。
1〗年号:就是我们所说的“康熙、雍正、乾隆。”这就是皇帝的年号。
2〗庙号:就是每个皇帝的牌子或牌位上所写着的称谓。这个称谓要高于皇帝的年号,这个好象并不是随便就能写的了,好象要看这位皇帝的功德等等了。
3〗谥号:就是皇帝死后,后人根据这位皇帝一生的功勋等等给皇帝做出的一生的总结,这个可有很严格的标准。4〗陵号:就是以皇帝陵寝的名字来称呼,不过这样称呼的极少,我们可不必上心。
以上完全是我个人的总结,有什么不详或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指正。
7.中国的农历纪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国的农历纪年历法,是从夏朝开始的,是古人以月亮的圆缺周期而计算出来,定出一年的历法。一年有十二个月,以正月初一为新年初始,这也就是我们今天的春节,过去叫元旦。
商朝有点变化,是以十二月初一为一年的开始。周朝又将新年伊始提前了一个月,为十一月初一日。秦始皇则又提前了一个月,以十月初一日为新年的开端。直到汉武帝在他的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恢复为夏朝的以正月初一日为岁首,定这一日为元旦,我国后来一直沿袭下来。
民国初始采用公历纪年,把每年的1月1日定为元旦,这样便把中国人传统的农历正月初一日的元旦改称为“春节”
由于我们的传统历法是根据农时而制定,所以叫“农历”。又因为农历是夏代产生的,所以又称“夏历”。相对于公历或曰阳历,我们又称自己以天干地支搭配纪年的传统历法为“阴历”,加起来一共有三种叫法。
每年的农历一月,我们叫做“正月"。这个“正”字,读音本应该是“正确”的正。但是我们都读作“长征”的征,这是为什么?原因起自于秦朝。
秦始皇名字叫蠃政,“政”与“正"的读音相同。因为皇帝是天下独尊的第一人,他的名字不能被人叫,这就叫避圣讳。因此他的儿子秦二世胡亥•在秦始皇去世以后,就命令天下人改正月的读音为“征月”。
我们国家在采用公历历法之前一直使用农历,我国的农历是参照太阳照射在地球上而形成的节气和月亮朔望变化相结合而创造的一种阴阳历,因而十分科学。平年是12个月,大月是30天,小月是29天。民间直到现在,还称大月为“大尽”,小月叫“小尽”。
加起来,一年是354天或355天。这与阴历纪年方法相同。由于平均每年比太阳年——回归年,即365天5小时48分46秒少了11天,如果永远这样少下去,时间就会有差,影响纪年和农时。
因此,聪慧的中国人便在每19年设置出7个闰月,这样有闰月的年份是383天或384天,它们与没有闰月的年份一平均,每年还是365天或366天。
为便于计算和记忆,中国人便创造出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来相互搭配,每60年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永不停息。因此没有什么“公元前"、“公元后”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