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物专访采访稿件怎么写
基本格式:导语+记者与被采访者的问答。举个例子:
在企业界知名人士、专家、以及领导陆续抵达后,第三届全国图书馆企业信息年会于今日开幕。开幕式结束后,**专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或者直接介绍专家,然后加上“今天我们就有幸请到了某某专家来与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成功心得”)
记者:……
某专家:……
记者:……
某专家:……
…
要写好这样的通讯稿关键在于记者与被采访者的问答,其实就是采访过程。采访过程很顺利的话,写起来自然就得心应手了。那么如何做好采访?简言之就是“采得好,访得好”。
首先,要做到采得好就要在采访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准备包含两方面,一是了解信息,包括企业的信息、动态,甚至是这个行业的信息,以及企业家或者是专家的相关信息,务求完整准确;二是问题设计,切忌过大过空,要求紧密围绕主题,但不能带有明显的个人倾向。当然这些事先的问题只是一个提纲,便于采访过程中心里有个整体概念和时间把握的度。
其次,要做到访得好就看你的临场能力了。什么不怯场,不害羞那是最基本的要求。采访过程中,要不卑不亢,说话得体、真诚、客观。提问简明扼要,但是内容必须充实,与主题无关的话少说,口气绝对不能生硬。还有看到自己准备的问题无法激起被采访者的说话欲望时不妨用点激将法,或者被采访者在感兴趣的问题上一发不可收拾时
2.人物采访稿怎么写
1 扎实的采访前准备
我有幸见到过易立竞老师准备一个采访,对方是一个曾经非常有名但已经过气的女明星,她找了所有关于这个女明星的文字资料,包括1本在淘宝上买来的破破烂烂的关于她的旧书,发行于90年代中期。因为这个女明星非常有名,所以关于她的文字资料是海量的,但易老师还是认真地读了所有。这只是她的工作常态。我有时会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是要采访A(A是一个我非常了解的人)我会问什么问题?如果我的问题不够好,那肯定是因为我对我的采访对象不如我对A了解的多。
2 充实的采访
艾未未说困困采访他,时长一个多月,他疑惑:这个姑娘采访我的内容都够写一本书了,我除了上厕所,去哪她都跟着。困困写艾未未的那篇文章我觉得相当棒。这不是一个简单的2小时对话能呈现出的人物采访丰富度。那篇文章我印象相当相当相当深刻。
3 如果水不够多,说明井不够深
我曾经想要报道一个被很多人报道过的名人,但随后我觉得我再不可能想出来更好的报道角度,于是我放弃了。但后来,我看到了让我惊喜的关于他的报道,我很后悔。有时候是我们自己为自己设置了一个壁垒。在本刊,我最想学习的人是彭苏老师,而这句话是她教会我的。
4 一个良好的业务讨论氛围
和蒋老师、杨潇的每次讨论都让我受益无穷。我觉得,做人物报道时,对这个人做出的判断常常会囿于经验、知识和观点限制,此时,良师益友会帮助你做出判断和建立逻辑。
5 大量的阅读与思考
这会让文章成文时文笔通顺、结构圆融。也许我写不了非常好的特稿,但我们总能凭借自己的努力让稿子拿到80分。
其实归结起来上面这么多就俩字:勤奋。
其他诸如天赋才华灵光神来之笔的词儿,都不是我这种普通人能有幸拥有的。
这些当然重要,但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的,是这些。
3.采访稿怎么写
原发布者:andyli127
新闻采访提纲范文 采访提纲范例《07年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采访提纲》 采访目的: 1、了解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 2、了解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作用 3、了解哪些人参加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为什么参加? 4、参加考试者复习的情况。 采访要求: 1、言简意赅。 2、用词适当。 采访步骤: 1、采访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相关专业人士 2、采访参加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人员 采访方法: 1、专访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相关专业人员 2、随机采访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参考人员 采访时间:10月10日 采访对象: 1、国家广电总局人教股股长 2、资格考试网站站长 3、参加考试的大学生、已参加工作人员 采访问题:(注:这是采访提纲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1)采访国家广电总局人教股股长 1、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全国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是一个什么样的考试? 2、国家广电总局为什么要设立这样一个资格考试? 3、哪些人员可以参加资格考试? 4、过了资格考试就可以得到编辑记者证或者播音员主持人证吗?如果不能还需要些什么步骤? 5、目前,这个资格考试已经进行了几届?每届参加考试的有多少人?主要是哪些职业的人员参加? (2)采访记者考试网站长 1、大概有多少人光顾你的记者考试网?他们主要面临的问题
4.人物采访稿怎么写
给你一篇范文:
时间:1999年8月21 日
地点:北京大学季羡林家
季羡林:苗苗,现在你是采访者,我是被采访者,你问我答,好吗?
苗苗:好。
季羡林:那你就随便问吧。
苗苗:爷爷,您在《我的童年》里说,您小时候,最感兴趣的是看闲书,您喜欢看《三国演义》,还能将《水浒传》里的绿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爷爷,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喜欢看闲书。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头看《水浒传》,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的座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爸爸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儿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
季羡林:(笑)我小时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可是他不让看闲书。怎么办呢?我放学以后不回家,偷偷藏在一个地方看闲书。我看的闲书可多了,《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我都看。我是主张看闲书的,为什么呢?苗苗你说说,文章怎样才能写好呢?
苗苗:我觉得,应该写真事。
季羡林:是这样。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舞一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笑)
苗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喜欢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苗苗: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我记住了。爷爷,有人让我妈妈赶快给我找一个好外语老师,说过了12岁再学外语就永远也说不冷了。爷爷,您会那么多种外语,您说,他们说得对吗?
季羡林:倒不一定是12岁,当然早学比晚学好。学外语的发音跟母语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学起来就困难。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马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最近出了一本书,鼓励小孩背诗。我提个建议,应该再出一本散文集,从《古文观止》里选,加点儿注。小时候背的,忘不了。
苗苗: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呀!
季羡林:(笑)可不是让你一天背下来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