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舞蹈观后感怎么写
观看完前两场特别震撼的群文比赛之后,为加积中学及海南中学获得的好成绩而感到特别兴奋。海南的艺术教育进步如此之大,特别是加积中学在整个舞蹈界获得的肯定及观众评委给予的掌声的表扬,我们更看到了海南艺术教育的美好前景。更使我特别期待着幼儿组的比赛。幼儿组肯定会更有看头。解放军艺术学院的《长大我也要当兵》,齐刷刷的动作,挺拔的身姿,富有节奏的动律及高超的技巧,获得了全场满堂红,十个评委全给出了99.50分。真叫一个帅!也让我们看到了军艺的训练有素和他们在整个舞蹈教育的高超水平。第一确实是实质名归。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笑个特别不停地是河南开封的《宝宝会走了》,5岁的20个宝宝们形象的舞蹈动作诠释了宝宝刚学会走路时的情景,一次次站立,一次次地摔倒,宝宝们却一次次再次站起来。在欢笑与哭泣中,孩子们一点点进步,一步步走向人生之路。一个可爱宝宝的笑声、哭声一直贯穿于节目中,孩子从蹒跚学步到稳步走路,这其中的艰辛与快乐,只有孩子自知。但却让我们看到了我们整个人生。我想编导也是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人生就是如此,不服输,不放弃,不抛弃。宝宝学走路都一直在坚持,我们大人呢?!意义非凡。整个舞蹈也获得了全场第二。真为他们拍手。很佩服孩子们,更佩服他们的老师。说实话,给这么小的孩子给我排,我肯定排不出来。但14个舞蹈,部分年龄只有5岁的孩子们,却一个一个给予展现他们的漂亮整齐而富有难度的动作,有些甚至还有部分技巧。背后的艰辛可想而知,我想我还需要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向这些老师学习。不断加强自己的业务水平。向他们看齐。准备行动吧!
你再改改吧
2.幼儿舞蹈教案怎么写
教学目标:
1、完整地聆听歌曲录音,用听唱的方式学会歌曲。能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数鸭子》。
2、分小组边唱边表演,能够自编动作。
3、启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创造力,为歌曲创编歌词。
教学重点:能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准确视唱休止符。
教学难点:为歌曲创编歌词
一. 听力训练
师:小朋友们,老师想请大家猜个谜语,谜面是“一个住在这边,一个住在那边,说话都能听见,就是从不见面!”打一人体器官。
师:对,是耳朵!那耳朵有什么作用呢?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耳朵的作用很重要,能听各种各样的声音。现在,老师来考考小朋友们的耳朵灵不灵,老师用打击乐器敲出音,小朋友们用自己的嗓音学出来。
锣声,用一条直线表示;
双响筒声,用点线表示;
三角铁声,用小圆点表示,好像告诉我们几点了?
二、学唱歌曲《数鸭子》
1、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不是一两只鸭子,而是一群,那么有几只呢,想不想听听其他小朋友数鸭子”
2、初听歌曲《数鸭子》。“要求听出这些小朋友是怎么数的。”师在学生聆听音乐时表演与歌词相符的舞蹈动作,加深学生对歌词的理解,也为后面的学生自编动作做好铺垫。
学生回答后集体学一学。
3、复听歌曲。“要求听出这些小朋友在哪里数鸭子以及歌中唱了那些话。”听后学生回答,然后出示儿歌集体学一学。
4、教师范唱。感受情绪
5、轻声用小鸭子的叫声哼唱歌曲曲调。
6、学生学唱。先跟琴唱,后跟录音唱,简单加入表演。
7、歌曲表演。由学生自由选择唱还是用动作表演。
三、创编歌词
1、导入。“你还喜欢什么动物,我带大家去饲养场看看,你能不能象数鸭子那样唱一唱。”
2、分组创编。根据学生报出来的喜欢的动物,自由组合在所贴的动物画前讨论如何唱。
3、分组表演。
四、课堂小结
1、小结。师:“今天,我们在见到了许多小动物,小朋友们还能把小动物请到我们的歌曲中来,和他们成为好朋友,你们可真能干!”
3.看幼儿舞蹈春天在哪里写感想
春光明媚
自然世界此刻是如此的美丽:到处放射着明媚的阳光,到处炫耀着五颜的色彩,到处飞扬着悦耳的鸟叫虫鸣,到处飘荡着令人陶醉的香气.这是绿的世界、花的海洋.
到处是郊游踏青的人群,有老年人的慈爱满意,有情人的欢乐开怀,有孩子的天真笑容.
恍忽间明白:春光明媚的春天之所以如此的美,是因为它让人的心情在此刻绽放.
春雨绵绵
春雨和着春雷、随着春风、淅淅沥沥飘来.
春雨如丝、如雾、如烟、如潮.透着这缕缕蚕丝,世界的万物如同淡淡、蒙蒙的写意画,忽隐忽现.
我喜欢春雨,不光喜欢它换来的雨后春笋的英姿,更喜欢的是:踏进这淡蓝色的烟雨,在这雨季,你为我撑出的一片无雨的天地.
春意盎然
春是活泼的、春是狂热的、春是姿意生长的、春是年青旺盛的.
春天到处是人们辛勤的影子,人们用自己的双手播种着他们的坚定的信念和永远不变的希望,播种着真执的情和无私的爱.
没有春的万紫千红?哪来秋的硕果累累?
春夜沉思
春天的夜晚,淡月笼纱,娉娉婷婷.有风拂过脸颊,掠起长发.
月光如水平静柔和.
我心如这月光,平静柔和.
不敢去刻意追求什么,只是希望所有美好的开端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一如这春夜长长远远.
4.幼儿舞蹈创编的主题思想要怎么写
舞蹈是一种形体艺术,是声、色、形、动的综合活动。
通过创编舞蹈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能使幼儿的创造力在美的环境下得到开发和培养,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舞蹈是幼儿的内在潜能,若能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发幼儿舞蹈潜能,并将这种能力潜移默化于幼儿的各项活动中,必然会对幼儿创造性人格的培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于幼儿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与成人不同,因而幼儿舞蹈的编排在构思和方法上与成人舞蹈有着很大的区别。创编幼儿舞蹈的前提是要了解幼儿,必须从幼儿的身心特点出发。
所谓了解幼儿就是要了解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动作发展水平和接受水平,这样,创编出来的舞蹈才会有儿童的特点,不会成人化、专业化。 第一、切合幼儿的心理特点,选择能够反映幼儿心理特征的题材。
从心理的角度上来看,好奇、好动、易幻想、内心感情容易外露、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形象具体都是幼儿心理特征。针对这些特点,为他们创编舞蹈必须在选材上注意主题鲜明、健康,浅显易懂,新颖别致。
同时作品必须具有儿童特征,情节发展清楚有趣,易于幼儿理解、接受,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想象力。可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在游戏的情境中使用童话或神话故事,以其特有的形体语言来表达幼儿的体验,又反过来发展幼儿的动作。
如少儿舞蹈《我给地球洗个澡》,该舞蹈没有什么复杂的情节,表现的是一群可爱的小朋友清除垃圾、为“地球”洗澡的故事,在动作设计上并没有象成人舞蹈那样用大量复杂的舞蹈语汇。舞蹈通过形象的“白云” “蓝天”“河水”的哭述,和幼儿熟悉的“浇水”、“洗澡”等动作,简明地体现了“我们爱地球”环保主题内容。
孩子们演过节目后懂得了“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在遭遇破坏的时候“地球”也会哭泣,于是呼吁我们周围的人都应该保护地球,爱护我们目前的生存环境。 第二、了解幼儿的生理特点,舞蹈语汇要来源于儿童生活。
从生理的角度上来看,幼儿骨骼较软,容易变形,肌肉纤维细,弹力小,收缩力差, 大脑的发育很快,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容易产生疲劳感,因此幼儿的平衡能力、控制能力、节奏能力都较差。所以为幼儿设计动作时,一定要从幼儿生理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幼儿身体发展的自然素质,动作力求舒展有力,节奏欢快,充分体现幼儿活泼可爱的一面。
儿童的生理特点之一是活泼好动,他们的生活动作棱角突出,喜欢手舞足蹈,同时,受身体比例的影响,动作短促节奏快,动作的幅度、活动量都不宜过大,应是幼儿力所能及的;要快慢适度,动静交替,富有儿童情趣;动作的衔接和变化要有规律,便于幼儿记忆。舞蹈要动静交替,有静有动。
“动”是有规律地动,是反复有变化地动。选择合适舞蹈生活事件进行表现。
“静”是相对而言,一个舞蹈不能让幼儿不停地动,可适当地配以姿态、造型等相对静止的动作,这样表演可使舞蹈变化有致。舞蹈动作要表达幼儿内心情感,动作难度不易太大,创编一两个动作为主,辅以队形,位置的变化,这样也可满足幼儿求异心理。
比如大班的欣赏活动《挪威舞曲》,幼儿听着音乐进行表演的时候,树和小精灵并不是一起不停地动,而是根据音乐变化用故事情节引导,表现树的生长时,“小精灵”不出现,小精灵来到树林时,“大树”们都摆好了各自的造型,以便“小精灵”在“大树”周围穿梭。这样的表演才显得生动有趣,幼儿也更容易投入。
幼儿舞蹈应源于他们的日常生活,舞蹈语汇要来源于儿童生活,舞蹈要通过幼儿的艺术形象反映他们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因此,我们必须从幼儿的角度出发,选择那些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题材。比如:游戏、学习、劳动等。
在动作设计时要生动、活泼,可以把幼儿生活中提一下裤子,拉一下帽沿,高兴时在地上打滚, “哭闹无常”等典型动作给予加工提炼,让舞蹈富有情趣、韵味。由于幼儿对生活的认识常常是通过模仿开始的,善于模仿是儿童的“天性”。
幼儿更热衷于对小动物的模仿,喜欢蹦跳、滚翻,对于这些动作他们感觉亲切,容易接受和理解。因此,幼儿舞蹈中应多模仿动物的动态,并对模仿对象仔细研究其形象特点,并加以提炼,以达到生动、形象的目的。
如儿童舞蹈《森林里的早晨》,里面大量的舞蹈动作都是对动物动作的模仿。清晨的阳光照进森林,小鸟展翅飞、猴子滑下树、孔雀抖羽毛、熊猫打滚……这些都是孩子们熟悉动物的典型动作,形象的舞蹈表演深深吸引了小观众的目光,让我们仿佛也置身于一片热闹的森林之中。
第三、选择适合的幼儿音乐,保障舞蹈作品的艺术性。 乐是舞蹈的灵魂,选择合适的舞蹈音乐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音乐与舞蹈相辅相成,才能保障舞蹈的艺术性。音乐的乐句要短小活泼,旋律流畅,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音乐节奏要鲜明强烈,才能引起幼儿的动感;音乐形象应生动具体,便于幼儿理解;歌词应通俗易懂,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跳舞的欲望。
幼儿舞蹈用的歌词能为舞蹈提供鲜明的文学形象,具有儿童特点和趣味的歌词能启发幼儿对“景”的理解,并且歌词的节奏对幼儿的舞蹈动作的表现力、协调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