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例分析怎么写
中医科病历--病历书写规范各专科病历的书写要点2008-03-08 18:291.一般项目 :同西医住院病历,另加发病节气。
2.主诉 :描写病人自觉主要痛苦(症状)和发生时间。 3.现病史 :详述疾病发生的时间、季节、地点、原因、演变经过,主症的性质、程度及有关兼证,疹 治过程和效果反应。
4.既往史 :简述过去曾患过何主要疾病,时间和治疗情况,反映与本病有关的一些资料。 5.其他史 :包括个人史、家族史。
如系妇女,要记述月经、生育史小儿要记述喂养、生长史。 6.四诊检查 :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叙述四诊所得的客观资料。
主要内容如下: (1)望诊:神色、体态、舌(质、苔色、湿润度、形状),其他异常现象(如口腔、耳、鼻、眼、爪 甲、斑疹、白等),有关分泌物、排泄物的颜色、性质、数量,儿科三关指纹等。 (2)闻诊:声音(语音、气息及有关异常情况,如咳声、痰鸣声、呕呃声等),气味(包括分泌物、排泌物的气味)。
(3)问诊:现在主要症状及其他兼症。 (4)切诊:切脉(三部九候),按腹部及有关头颈、**、四肢、脊柱、关节等。
7.辨证分析 (1)辨清病因、病机、病位。 (2)分析和确定中医病名、证型,提出类证鉴别的依据。
(3)估计病情的发展、预后。 8.体检摘要 T、P、R、BP,阳性体征及有关的阴性体征。
9.理化检查 列出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意义的检查结果及时间。 10.初步诊断 写在右下方。
先中后西,双重诊断(确无对应西医诊断例外)。 中医:病名,证候类型和分期,并病者可填一个以上的诊断[例如:①肺痨(阴虚型)②肺痈(溃脓 期)。
西医:按主要疾病、伴发疾病顺序填写[例如:①肺结核;②肺脓疡]。 11.签名 必须按级审查负责,签署全名于右下方。
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范文 住 院 病 历 姓名:. 性别:男 年龄:5岁 民族:. 出生地: . 婚况:未婚 职业:. 单位:. 邮政编码:.. 常住地址:。 入院时间:2002年4月13日10时 病史采集时间:2002年4月13日10时 病史陈述者:患儿母亲 可靠程度:基本可靠 发病节气:清明后 主诉:反复发热、咳嗽5天 现病史:缘患儿5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发热,咳嗽,有痰,鼻塞,呕吐胃内容物一次,曾多次到我院门诊求治,予中药及静滴先锋VI、鱼腥草治疗,症状未见改善。
于今天再次来我院门诊求治,为求进一步系统治疗,遂由门诊收入院。入院时症见:患儿精神疲倦,发热,咳嗽,有痰,无气促,呕吐胃内容物一次,耳痛,无耳鸣,纳呆,睡眠差,大便烂,日三次,小便调。
既往史:既往健康,否认水痘,麻疹,结核,肝炎病史。 个人史:母孕期健康,足月顺产,第一胎,出生时体重、身高不详。
出生时无窒息、缺氧史,无病理性黄疸,混合喂养,按时添加辅食,生长发育正常,智力正常,按时预防接种。 过敏史:自诉清开灵过敏史,否认其他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月经婚育史: 家族史:父母健康。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体 格 检 查 T 37℃ P 92次/分 R 20次/分 bp 整体状况: 望神:神志清楚,精神疲倦,表情正常。 望色:正常面容,色泽偏白。
望形:发育正常,营养一般,体型偏瘦。 望态:体位正常,姿势自然,步态正常。
声音:语言清晰,语言强弱适中,咳嗽,无呃逆、嗳气、哮鸣、呻吟等异常声音。 气味:无特殊气味。
舌象:舌红,苔白。 脉象:脉浮数。
皮肤、粘膜及淋巴结: 皮肤粘膜:皮肤粘膜无黄染,纹理、弹性等均正常,皮肤稍热,无汗,无斑疹、疮疡、疤痕、肿物,无腧穴异常征、血管征、蜘蛛痣、色素沉着等,无皮肤划痕征。 淋巴结:双颌下各可扪及花生米大小淋巴结,表面光滑,无压痛,活动度好,无粘连。
头面部: 头颅:头颅正常无畸形、肿物、压痛,头发疏密、色泽、分布均正常,无疖、癣、疤痕。 眼:眉毛、睫毛、眼睑、眼球正常,眼结膜轻微充血,巩膜无黄染,角膜清晰,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应灵敏。
耳:耳廓正常无畸形,外耳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听力正常。 鼻:无畸形、鼻中隔居中,无穿孔,无鼻甲肥大或阻塞,无鼻腔异常分泌物,副鼻窦无压痛,嗅觉正常。
口腔:口唇红,无疱疹、皲裂、溃疡,牙齿正常,齿龈无出血或肿胀,口腔粘膜无疱疹、出血、溃疡,咽充血(+++),双侧扁桃体II0肿大,腭垂居中。 颈部: 形:对称,无异常肿块。
态:无抵抗强直、压痛,活动无受限。 气管:位置居中。
甲状腺:无肿大或结节。 颈脉:无异常搏动及杂音,颈静脉无怒张,无肝颈回流征。
**: 胸廓:外观对称,无畸形,肋间隙正常,无局部隆起、凹陷、压痛及叩击痛,无水肿、皮下气肿、肿块,静脉无怒张及回流异常。 **:大小正常,无红肿压痛。
肺:呼吸正常,双侧呼吸活动度正常,语颤正常,双肺叩诊清音,肺肝浊音界、肺下界、呼吸时肺下缘移动度均正常。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语音传导无异常。
无胸膜摩擦音、哮鸣音。 心:心尖搏动位于第4、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cm,无负性心尖搏动及心前区弥散性搏动,无震颤或摩擦感,心脏左右浊音界如右图。
心脏搏动节律整,心率92次/分,心音正常。
2.你计划怎样学习病理学(写出书面学习计划)
我认为要想成为一位称职的兽医,必须学好各门专业课,而动物病理学又是重中之重。
通过近一学期的学习,我了解到动物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的原因,发生机制及其发展过程中各器官组织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等变化的一门科学,由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两门科学组成。大二上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病理解剖学,在郑明学老师的引导下,我们学习了疾病的概个病鸡解剖的实验。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感到受益匪浅。的大体总结。
首先,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动物的生产力降低。因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产力降低是疾病的一个标准。
疾病有多种分类方法,性致病因素,营养型致病因素。机体的防御能力。
同时又不断从器官和并与其还是血液,血液循环障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局由于可分为静脉性充血和动脉性充血两种。血液流出心脏或血管的现象称为出血。
血液流至体外称为外出血,血液流血栓形成指在活体心脏或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形成固体物质的过程。栓塞指正常血液中不存在的物质随血液运行而阻塞血 由于物质代谢障碍而体积缩小,功能减退的变化过程。
是由于组成该器官的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数量减少所致。萎缩的病理变化为眼观全身脂肪,心冠脂肪,肾周围脂肪萎缩变为灰白色或灰黄色,呈半透明胶冻样,即发生浆液萎缩。
实质器官体积成比例缩小,器官边缘变薄变锐,被膜增厚皱缩,重量减轻,质度变硬,管状器官管壁变薄,管腔变大,出现衰竭症象逐渐消弱严重贫血,被毛粗乱无光,全身水肿。镜检:实质细胞体积减小,数量减少,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数量减少,溶酶体和自噬体增多。
变性是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物质代谢障碍而引起细胞内或细胞间出现某些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蓄积过度的现象,细胞变性有颗 粒变性,水泡变性,脂肪变性。间质变性包括粘液样变性,淀粉变性。
细胞、间质变性包括透明变性。颗粒变性是机体发生的最早、最轻微、最常见的变性。
颗粒变性易发于代谢旺盛的实质器官。眼观:体积肿大,边缘钝圆,被膜紧张,切面隆起,边缘外翻。
颜色灰黄灰白色,浑浊无光泽,很像开水煮过一样。质度变硬变脆。
光镜检查细胞肿胀,胞浆内出现粉红染的细小的蛋白质颗粒;细胞核肿胀、染色变淡。电镜检查线粒体肿胀、线粒体脊突断裂溶解、中间变空、粗面内质网脱颗粒肿胀、严重时呈空网状结构。
水泡变性是细胞内水分增多,胞浆内出现水泡的变性。表现在被覆上皮为上皮细胞肿大,胞浆内有多量大小不等的水泡,HE染色胞浆内有大小不等的空泡,空泡边缘不整齐、空泡内有红染的絮状物,整个胞浆呈网状结构,脂肪变性:灰白色,质地脆软,具有油腻感.石蜡切片HE致病因素直接破坏细胞组织结构和细胞成份而引起的,强呈深红色颗粒,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肿胀破裂。
炎症是许多疾病所共有的基本病理过程。发生的一种防御性反应。
有不同程度的代谢和功能障碍。般发生黏液样变性,增强,渗出为重要的抗损伤过程,是多种炎性介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以清除致炎各种致炎因素及其损伤作用局限化,并进而消除病因,修复损伤,达到保护机体的作用。
局部组织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肿瘤细胞是从正常细胞转化而来,但是具有异:一、异常的形态、代谢、机能。二、呈相对无限性是无论在形态,反映了肿瘤的良恶性程度。
恶性肿瘤的异型性大,良性肿瘤生长速度慢,恶性肿瘤在短时间就可形成明显的肿块甚至超过了机体供给它营养、血液的能力形成溃疡。肿瘤对机体都有破坏作用,只是破坏的程度大小不同。
败血症指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持续存在于血液循环中,并引起全身组织广泛损伤,临床上出现严重的全身性反应。肺炎是肺脏发生的炎症包括纤维素性肺炎、支气管性肺炎、简质性肺炎。
非化脓性脑炎指主要由于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脑部炎症的过程。肾小球肾炎是肾小球的炎症为主的肾炎。
可分为急性肾小球肾炎,亚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最后,我们做了病鸡尸体剖解实习,过程如下:〈1〉天然孔检查 此鸡被毛杂乱,泄殖腔周围粘满粪便。
〈2〉体表检查 检查头部,冠,肉髯,腹壁,嗉囊,皮肤及羽毛足关节,胸骨营养状况等。〈3〉体腔剖开与检查①消毒液浸润羽毛②剥皮及皮下检查③剖开体腔并检查〈4〉脏器的采出和检查①心脏②肺脏③肝脏④腺胃和肌胃⑤肠⑥胰脏⑦脾脏⑧肾脏⑨睾丸、卵巢与输卵管⑩脑?外周神经检查(坐骨神经) 在剖解过程中发现此鸡的被毛杂乱,体表脏乱。
肝脏糜烂,心包脂肪有针尖状出血点,肌胃、腺胃正常。一、取材 自3mm二、固定 过程称为固定。
用于固定的试剂称为固定剂。三、水洗 组织块固定后通常要用水冲洗。
以终止四、脱水 除去组织中的水分,可用作脱水剂的脱水剂的种类很多如:乙 五、透明 水洗,但乙醇与石蜡不互溶。这种媒浸物取代乙醇后常使组织呈透 所以将已透明的组织浸入熔化的石蜡中,石蜡即可浸入组织,起到充分支持作用并使组织内部硬度均匀,利于切片。
凝固成块的过程。包埋的容器可用商品化的包埋盒或自制的小 七、切片 八、展片、贴片与烘片 石蜡切片必。
3.住院病历书写的范文
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范文 住 院 病 历 姓名:. 性别:男 年龄:5岁 民族:. 出生地: . 婚况:未婚 职业:. 单位:. 邮政编码:..常住地址:。
入院时间:2002年4月13日10时 病史采集时间:2002年4月13日10时 病史陈述者:患儿母亲 可靠程度:基本可靠 发病节气:清明后 主诉:反复发热、咳嗽5天 现病史:缘患儿5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发热,咳嗽,有痰,鼻塞,呕吐胃内容物一次,曾多次到我院门诊求治,予中药及静滴先锋VI、鱼腥草治疗,症状未见改善。于今天再次来我院门诊求治,为求进一步系统治疗,遂由门诊收入院。
入院时症见:患儿精神疲倦,发热,咳嗽,有痰,无气促,呕吐胃内容物一次,耳痛,无耳鸣,纳呆,睡眠差,大便烂,日三次,小便调。 既往史:既往健康,否认水痘,麻疹,结核,肝炎病史。
个人史:母孕期健康,足月顺产,第一胎,出生时体重、身高不详。出生时无窒息、缺氧史,无病理性黄疸,混合喂养,按时添加辅食,生长发育正常,智力正常,按时预防接种。
过敏史:自诉清开灵过敏史,否认其他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月经婚育史: 家族史:父母健康。
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体 格 检 查 T 37℃ P 92次/分 R 20次/分 bp 整体状况: 望神:神志清楚,精神疲倦,表情正常。
望色:正常面容,色泽偏白。 望形:发育正常,营养一般,体型偏瘦。
望态:体位正常,姿势自然,步态正常。 声音:语言清晰,语言强弱适中,咳嗽,无呃逆、嗳气、哮鸣、呻吟等异常声音。
气味:无特殊气味。 舌象:舌红,苔白。
脉象:脉浮数。 皮肤、粘膜及淋巴结: 皮肤粘膜:皮肤粘膜无黄染,纹理、弹性等均正常,皮肤稍热,无汗,无斑疹、疮疡、疤痕、肿物,无腧穴异常征、血管征、蜘蛛痣、色素沉着等,无皮肤划痕征。
淋巴结:双颌下各可扪及花生米大小淋巴结,表面光滑,无压痛,活动度好,无粘连。 头面部: 头颅:头颅正常无畸形、肿物、压痛,头发疏密、色泽、分布均正常,无疖、癣、疤痕。
眼:眉毛、睫毛、眼睑、眼球正常,眼结膜轻微充血,巩膜无黄染,角膜清晰,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应灵敏。 耳:耳廓正常无畸形,外耳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听力正常。
鼻:无畸形、鼻中隔居中,无穿孔,无鼻甲肥大或阻塞,无鼻腔异常分泌物,副鼻窦无压痛,嗅觉正常。 口腔:口唇红,无疱疹、皲裂、溃疡,牙齿正常,齿龈无出血或肿胀,口腔粘膜无疱疹、出血、溃疡,咽充血(+++),双侧扁桃体II0肿大,腭垂居中。
颈部: 形:对称,无异常肿块。 态:无抵抗强直、压痛,活动无受限。
气管:位置居中。 甲状腺:无肿大或结节。
颈脉:无异常搏动及杂音,颈静脉无怒张,无肝颈回流征。 **: 胸廓:外观对称,无畸形,肋间隙正常,无局部隆起、凹陷、压痛及叩击痛,无水肿、皮下气肿、肿块,静脉无怒张及回流异常。
**:大小正常,无红肿压痛。 肺:呼吸正常,双侧呼吸活动度正常,语颤正常,双肺叩诊清音,肺肝浊音界、肺下界、呼吸时肺下缘移动度均正常。
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语音传导无异常。无胸膜摩擦音、哮鸣音。
心:心尖搏动位于第4、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cm,无负性心尖搏动及心前区弥散性搏动,无震颤或摩擦感,心脏左右浊音界如右图。心脏搏动节律整,心率92次/分,心音正常,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血管: 动脉:桡动脉的频率、节律均规则正常,无奇脉。股动脉及肱动脉无抢击音。
周围血管:无毛细血管搏动征,无射枪音,无水冲脉,无动脉异常搏动,Duroziez氏征(-)。 腹部: 视诊:腹部对称,大小正常,呼吸运动正常,无膨隆、凹陷,无皮疹、色素沉着、条纹、疤痕、脐疝、静脉曲张、胃肠蠕动波。
触诊:腹部柔软,无压痛、反跳痛,不拒按。 叩诊:鼓音,无移动性浊音和包块。
听诊:肠鸣音正常,无气过水声,无血管杂音。 肝脏:肋下未触及,肝区无压痛。
胆囊:未触及,胆囊区无压痛。 脾脏:未触及,脾区无压痛。
肾脏:双肾无叩击痛,无腰酸痛。 膀胱:未触及,输尿管无压痛点。
二阴及排泄物: 二阴:前后二阴正常。 排泄物:未查。
脊柱四肢: 脊柱:生理曲度存在,无畸形、强直、叩压痛,运动度不受限、两侧肌肉无紧张、压痛。 四肢:肌力、肌张力均正常,无外伤、骨折、肌萎缩。
关节无红肿、疼痛、压痛、积液、脱臼,活动度正常,无畸形,下肢无水肿、静脉曲张。 指趾甲:指趾甲红润,光泽,形状正常。
神经系统: 感觉:痛觉、温度觉、触觉、音叉振动觉及关节位置觉都正常。 运动:肌肉无紧张及萎缩,无瘫痪,无不正常的动作,共剂运动及步态正常。
浅反射:腹壁反射、跖反射正常,提睾反射和肛门反射未查。 深反射:二、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腱反射及跟腱反射正常。
病理反射:Hoffmann (-), Babinski (-), Gordon (-), Chaddock (-), Kernig (-)。 实验室检查:血分析:WBC 12.6x10e9/L, GRAN%76.2% 。
胸片示:双肺支气管感染。 辨病辨证依据: 四诊合参,本病当属祖。
4.怎样写好病程记录
怎样写好病程记录 病历是什么?《病历管理规定》第二条: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当涉及司法鉴定、保险理赔、医疗纠纷等时,病历又是“法律文书” 第十五条 医疗机构可以为申请人复印或者复制的病历资料包括:门(急)诊病历、住院病 历、体温单、医嘱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资料、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出院记录等。第十九条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 员应当在患者或者其代理人在场的情况下,封存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 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记录、病程记录等。
什么是病程记录?病程记录是反映病人住院期间的病情演变和诊治经过及其他特殊情况的记录 病程记录的记录内容 :患者病情演变情况分析其原因,患者自觉症状、心理活动、睡眠、饮食等情况变化,新症状 的出现与体征的改变,并发症的发生,处理措施及效果;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上级医师查房意见与实施措施;医嘱更改及理由;使用二线/ 三联抗菌药品的指征/ 理由/ 依 据;使用细胞毒化、静脉内高营养的指征;专科特殊用药的指征;记录会诊目的,会诊医师 意见及执行情况;有创诊疗操作(如各类穿刺)当天应有病程记录(操作过程、结果) ;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应记录输血指征;向患者及其近亲属告知诊疗方面的重要事项及反馈意 见等,如诊疗(手术)方案变更、药物可产生的不良不应等。查房记录 应对病历记录内容进行补充及完善(如:诊断及依据、鉴别诊断分析、诊疗计划等) ,应包 括:(1) 患者病情演变情况;(2) 分析其原因;(3) 对所采取的重要诊疗措施及效果的评价;(4) 对重要医嘱更改及理由。
抢救记录 抢救记录应在抢救结束后6 小时内完成,包括:病情变化情况,抢救时间及措施,参加抢救医务人员姓名及职称。首次病程记录必须有:(1 )病例概述:病例概述和病例特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一般项目,主诉,简要的现病史,与本次疾病相关的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体格检查(主要记录阳 性体征及有意义的阴性体征,体查内容应较全面同时注重突出专科病历的有关特点) ,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等。
(2 )病例特点:主要临床症状、阳性体征及有意义的阴性体征,重要实验室检查和器械检查结果等,疑难病例诊断不清的,可以做出诊断分析;(3 )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诊断依据:应包括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鉴别诊断:应包括需与初诊疾病相鉴别的疾病名称、流行病学特点、主要临床症状、阳性体 征及有意义的阴性体征、重要实验室检查和器械检查结果以及相关鉴别要点等。(4 )诊疗计划 :诊疗计划:包括具体检查项目、拟实施的治疗护理措施及拟完成时间等 如:2008-01-01 11:05:15 首次病程记录 ID 号:17345678 姓名:尤礼貌 性别:女 年龄:45 岁 入院日期:2008 年01 月01 日 患者以“间歇性右上腹胀痛3 年,发热、黄染伴上腹痛加重3 天”急诊入院。
患者于2005 年2 月开始出现右上腹胀痛,伴右侧肩背部疼痛,持续时间约1-2 小时,无明显发热 及黄疽,夜间疼痛多见,与进油腻食物有关。每1-2 个月发作1 次,能自行缓解。
当时外院 腹部超声检查示“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多发” ,服用消炎利胆药物有效。2007 年12 月28 日突发右上腹胀痛,伴右肩部疼痛,皮肤及巩膜逐渐黄染,体温39C °,伴恶心及呕吐,呕 吐物系胃内容物,小便呈浓茶色,伴陶土样大便。
外院腹部超声检查发现“慢性胆囊炎,胆 囊结石多发,胆总管扩张” ,给予抗菌输液及解痉止痛药物后,腹部疼痛轻度缓解。我院 MRCP 检查发现“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多发,胆总管结石,肝内外胆管扩张” 。
血常规检查提示 WBC 计数升高。急诊以“梗阻性黄疽,急性胆管炎,急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 收住。
入院查体:体温38C °,脉搏90 次/ 分,呼吸28 次/ 分,血压120/76mmHg 。急性病面 容,皮肤中度黄染,巩膜重度黄染,全身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听诊未闻及哮鸣音或 湿哆音,各心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部平坦,腹式呼吸减弱,右上腹明显压痛,伴轻度肌紧张及反跳痛,全腹未触及包块,肝脾肋缘下未触及,Murphy 征阳性。无移动性 浊音。
肝浊音界正常,肝区轻叩痛,胆囊区明显叩击痛。肠鸣音正常。
病例特点: 1 、患者系中年女性。间歇性右上腹胀痛3 年,伴右侧肩背部疼痛,厌油腻 食物,腹部症状夜间多发,腹痛1-7 小时后能自行缓解。
腹部超声检查曾发现" 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多发" 。2 、近3 天黄疽、发热及上腹痛,伴恶心、呕吐,小便呈浓茶色及陶土样大 便。
外院腹部超声检查发现“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多发,胆总管扩张” 。静脉输注抗生素、肌肉注射解痉止痛药后有所缓解。
3 、查体发现:体温38C °,脉搏90 次/ 分。全身皮肤中度 黄染,巩膜重度黄染,右上腹压痛明显,伴轻度肌紧张及反跳痛,Murphy 征阳性。
肝区轻 叩痛,胆囊区明显叩击痛。4 、我院 MRC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