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年级《亲子阅读》母亲的账单怎么写
《母亲的账单》讲述了小彼得因为经常看到父亲做生意,于是萌生了向妈妈索要做事的报酬的想法,并在看到妈妈开给他的另一份账单之后受到教育,打消了最初的念头。
本文切入角度独特,全文以“账单”为线索,先写彼得给母亲开了一份账单,索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既而在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60芬尼时,同时也看到了母亲开给他的一份账单,但所有款项为0。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情深,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母亲的口袋。
文章对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没有进行过细的描写,更注重表现的是故事情节,字里行间流露着最能打动人的亲情,易于激发孩子的情感共鸣,引发其联系生活实际产生思考。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看,全文虽然短小,但文中关键词语的运用在文章表情达意上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抓住这一写作特点,可以引导孩子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学习其高超的写作方法。从语文的工具性角度看,这就是本文的“读中学写”的教育价值所在。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彼得帮妈妈做事,写了一份账单索要报酬,妈妈满足了他,同时也列了一份账单给他,最后小彼得知道自己错了,把钱还给了妈妈。
2.10岁的小彼得为什么会给妈妈写账单呢?
每天都看着爸爸在商店里做生意,彼得也耳濡目染,他的头脑中渐渐地也有了商人的想法,他想为自己的劳动索取一些报酬,彼得这个小商人想和妈妈来做第一笔生意。
3.彼得给妈妈的账单和妈妈给彼得的账单不一样,你认为这两份账单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对比两份账单,可以看出妈妈为小彼得付出的太多太多,而儿子所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妈妈把自己十年中的辛苦付出都写上0芬尼,表明了母爱的无私与崇高,同时也告诉小彼得:亲情是无价的。
4.如果你是彼得,此时此刻,面对妈妈的账单,你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如果我是彼得,面对妈妈的账单,我会感到羞愧,会主动不求回报的帮妈妈做事。
读着这份饱含着母爱的账单,小彼得感到羞愧万分;读着这份沉甸甸的账单,小彼得感到羞愧万分;读着这份看似平常却又不同寻常的账单,小彼得感到羞愧万分,于是他悄悄地走到母亲身边,把那60芬尼塞进了她的口袋里。
5.如果你是妈妈,又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如果我是妈妈,我会告诉彼得,如果你觉得帮妈妈做事需要报酬,妈妈会满足你:同时,妈妈提醒你,妈妈一直全心-爱着你,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向你索取报酬。
是啊,母亲为孩子付出的已经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了。母亲的爱不但是无价的,也是无私的,只是全身心爱着自己的孩子,从不计报酬。所以说:这不是一份普通的账单,而是包含着教育技巧和爱的表达的账单,藏着妈妈的良苦用心。
初夏的风,传递着浓浓的亲情,也传递着博大无私的爱。亲子共读间,我感谢主人公的母亲,这账单不仅让小彼得懂得了,也让我相信,母亲这充满宽容、怜爱、关怀、无私而伟大的爱,如涓涓细流,陪伴着小彼得一天天长大。母亲对子女,有付出、有收获,有辛苦、有快乐,有慰藉、有成长!
读完这篇文,使我明白了:世界上所有的母亲,不仅赋予了我们生命,给予我们无私的爱恋,而且还抚育我们成长,给予我们无价的呵护。也懂得亲情是弥足珍贵而不求回报的。我们作为子女,常怀感恩之心,应该在心中永远铭记这份爱的账单,应该感恩母亲给予我们的爱心与付出,给与我们的教育和引导,学会敢于担当,帮助爸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早日成人成才!
2.亲子阅读感受怎么写
原发布者:牡丹花夫人
爱在亲子阅读----亲子阅读心得说到亲子阅读,这是个炙手可热的话题,我和爸爸都认为,书将是孩子一生享用不尽的宝藏。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当他把看书和搭积木玩游戏等同的时候,其实就是最成功的亲子阅读。从阅读的过程中享受乐趣,顺便学到知识,这才是亲子阅读的本质之所在!亲子阅读更是一种陪伴,它不仅仅是孩子自己读书,更不是家长待在一边玩手机,把书给孩子,告诉她你看书吧。它是一种言传身教,简单说你家长都不读书,不爱看书,你让孩子怎么爱得上?对于亲子阅读,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今天分享一下我的亲子阅读心得: 一、亲子阅读,从生活中来在儿子很小的时候,我常跟他唱童谣、读绘本。他生命中的第一套书应该是《小熊宝宝绘本》,绘本《尿床了》、《谁哭了》、《洗澡》、《睡觉》、《拉巴巴》。有15册,细心地捕捉了宝宝成长中的小小烦恼,孩子在书中找到自已的,小时候他最不爱拉巴巴了,看着书中的小熊拉巴巴可爱的样子,我问他,小熊宝宝拉巴巴,臭不臭啊,他就用小手遮住自己的鼻子说“嗯~臭臭”,“那我们也去拉巴巴,不要把臭臭放肚子里好不好啊”,书中简洁明了的图画便于儿童模仿,常常手上拿着书坐着自己的小马桶上,学着小熊宝宝认真的拉巴巴。每每看到《尿床了》,那种似笑非笑的表情,我都忍不住了,问他“谁家的宝宝也尿床了呀”,他马上就不了意思起来了。到现在大班了他还很爱这套书,常拿出来看。后来又看过《鼠小弟系列》,那只活灵
3.《亲子家庭阅读》这篇作文小学生怎么写
家庭亲子阅读—《王大麻子卖豆腐》有感 四年级五班家长:王龙琴女儿已经上四年级了,说真得从来没有跟女儿一起看过书,交流过,这次学校组织了这次活动让我有了很大的促动,以前就知道让女儿写作业,做试卷,关心的不是她的思想而是成绩,考得好大家都相安无事,如果不好,就免不了一顿“皮棍烧肉”.这次跟女儿同读一本书,我就让她跟我讲这个故事意思,她想到了什么……以后要怎样做…..等等……..她向讲了很多道理,让我重新认识了女儿,她已经开始长大了,能知道好坏,善恶…….女儿说:“老师一直都在教导她们尊老爱幼,她一直都在朝这个方向发展,有时候她也管不住自己,但她会继续努力的”。
女儿还说我们每个人都要关注地球“母亲”健康,从我做起,只要我们大家将低碳生活坚持到底,那地球“母亲”就会长寿,以前我们不知就算了,但现在知道了,我们就要发动大家的力量来做这件事。我看着女儿向我滔滔不绝地讲她想法时,我迷茫了,我只知道作业,试卷,其他都不去过问……我是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从没关心她的思想,跟我们那个年代不一样了,那时,家里就负责一天三餐就行了,我要改变我的思想要跟上女儿的脚步,让我们每个做父母都知道我们不仅关心她们的成绩,还要关心的身心健康!在此,作为一个母亲呼吁一下不要小看了我们的孩子了!她们懂得确实比我们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爱护别人。
4.五年级阅读计划怎么写
五年级课外阅读计划一、指导思想: 让孩子真正走进自己的书香天地,让阅读成为孩子们的每日一课。
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时刻,指导他们读最适宜自己的童书。让真善美潜移默化地进入每个学生的心灵,找到他们人生的坐标。
二、阅读目标 1、通过计划的实施,在班内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读书习惯,并爱上读书。 2、使学生把握基本的读书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自主读书。
3、发挥学校的宣传、号召作用,促使家长熟悉到读书的重要性,支持孩子读书,并能努力做到“亲子读书”。 4、通过开展读书活动,提高对语言的感悟、理解能力,增加学生语言积累,并实现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阅读内容: 1、必读书目《草房子》、《青铜葵花》(曹文轩 著)、《三国演义》(白话版)、《童年》(高尔基 著)。 2 、选读书目推荐 《上下五千年》《绿野仙踪》《杨红樱作品选》《郑渊洁童话选》《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爱的教育》《“哈利·波特”系列》等。
活动实施(一)活动准备 1、建立班级图书角和个人小书库。 一把班级的图书进行整理,分类,贴上标签和书号。
选出图书管理员。制定图书借阅制度。
二自己整理自己的书籍,并归类,贴上标签。 2、设立好书交换日。
根据学生阅读情况,每周五定为图书交换日。学生可以把自己阅读过的书籍带来和班级同学进行交换。
3、建立读书成长册: 每个学生都要建立一本“读书成长册”,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记载在上面。(二)活动开展1、读书形式独立阅读为主,每周五阅读课作为交流时间。
2、每位学生制定读书进度计划表,做好阅读日志。3、做好读后感,选择好的展示在教室专题栏目。
4、每位同学要向全班推介至少一本好书。 阅读时间: 1、利用阅读课、早读课及午休时间开展。
2、每天下午,周末。具体安排:二月:1.建立班级图书角。
2.制定班级读书计划、学生个人读书计划。3.布置读书任务。
4. 每个学生都要建立一本“读书成长册”三月: 课外必读书《童年》1.组织课外导读课。2.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3.学生背诵: 蝶恋花 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四月:课外必读书《青铜葵花》1. 组织课外导读课。2.学生背诵:(1)古诗2首浪淘沙 【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2)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五月:课外必读书《草房子》1.组织课外导读课。
2.师生参加读书活动。3.学生背诵:(1)对联处 处 红 花 红 处 处重 重 绿 树 绿 重 重静 泉 山 上 山 泉 静清 水 塘 里 塘 水 清有三分水 二分竹 添一分明月从五步楼 十步阁 望百步大江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松叶竹叶叶叶翠秋声雁声声声寒(2) 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六月: 课外必读书《三国演义》1.学生背诵:关于人物的歇后语10条(1)华佗行医——名不虚传(2)李自成进北京——好景不长(3)楚霸王困垓下——四面楚歌(4)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粗中有细(5)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6)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7)王母娘娘伸手——要风得风,要雨得雨(8)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粗中有细(9)孟姜女寻夫——不远千里(10)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2. 评比“课外阅读之星”。3.学生背诵: 忆王孙 秦观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5.孩子的阅读情况怎么写
一是要把阅读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
苏珊罗森韦格有一句名言:“如果您想要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计划阅读,那注定不会长久。”,阅读是一种求知行为,也是一种享受。
因此家长除了对不健康的读物进行控制外,不需要对孩子所读书籍的内容、类型和范围进行人为的约束和控制。 所以每次在书店选择图书以及征订各类杂志时,我们尽量让孩子自己选择书本,我的孩子特别喜欢卡通动画类书籍,但是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应该是范围越广越好。
为了避免阅读上的“偏食”,我们在她选择书本的时候适时的给他推荐一些其他读物,给她介绍这些书籍的内容提要及特点,以提起她对这些书本的兴趣,而不对他的选择进行简单的干涉,尽量做到不影响她的阅读积极性,每次书店买书回来她都会高兴的带回家不同类型的读物。 而且所有她读的读物都由她一个打理,家长从不干涉。
二是要了解孩子的阅读心理,让孩子们在轻松的环境中阅读。不宜对孩子的阅读过程管得太死,适时对孩子的阅读提出要求,保护好孩子阅读兴趣。
好奇、好动、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点。这些往往总是一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翻翻那本。
在上小学前,我们对此并不在意。通常,在学前这一阶段,只要是孩子愿意把一本书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家长就应该感到心满意足了。
因为,这类表现完全符合孩子的早期阅读心理。在上一年级以后,我们只对她提了一个要求,就是尽量的把一篇文章或一个故事看完,并能简单复述。
然后一个年级一个要求循序渐进的培养他良好的阅读习惯。五年级时我就要求她对一本书阅读三遍以上,因为要想真正理解一本书的内涵,从中汲取知识就应该多读。
其次是要求她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要求她把好的词句记下,尽可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再次就是要求她对自己感觉好的词句进行反复推敲,带着问题思考,如果自己写和书上的语言对比有何区别,区别在哪里等等,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促进自己写作水平提高。
三是要亲子共读,给孩子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言教不如身教,要让孩子有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家长必须以身作则。
妈妈是酷爱看书的人,因此只要妈妈在家,孩子总会自觉得找出书来翻翻,而且不时的要求妈妈陪读,睡前让妈妈陪着看一篇故事成为一种习惯,这个时间成为了她阅读最为有效的时间,故事看完妈妈除了让她复述故事内容外,还能同她一起谈体会和阅后感觉,这样不仅可以开发孩子的想象、创造能力,也能激发他的阅读兴趣。 四是要给孩子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和形式。
孩子阅读的时间不能只局限于家里和学校里,也不仅仅是阅读书籍,逛书店是我们经常做的事情,在书店看一会儿书,每人都选择一些需要的书本,让孩子感觉阅读是生活中必须的事情。利用电脑、网络、电视或其他的媒体给他提供一些电子读物或影音内容欣赏或阅读,让他知道阅读的形式是可以是丰富多彩的。
还有利用出行的机会让他感受阅读是无处不在的等等。这些方式能让孩子明白阅读是一件重要而有快乐的事情,从而使他热爱阅读。
我反对在阅读之后向孩子提一大堆诸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你从中学到了什么?”等模式化的问题。可能提问是为了孩子学着以某种方式去理解内容,为了培养他们阅读理解的能力,其实理解内容并不是真正的读书。
无论读书、看影视作品还是听音乐,不用心灵去体验作品,都是白费的。而这种固定模式的提问方法,恰恰阻碍孩子去用心灵体验作品。
心灵的体验是教不会的,那是潜移默化成的,但却是可能破坏掉的。那种问题,只要孩子真正去用心体验了,你不问,她自然会自己分析,虽然不一定是用语言或行成文字来分析(那要达到相当的阅读水平和表述水平了),但孩子们总会有所反应,她们的眼神、表情,还有一些自发的问题,还有一些小小的感想,还有回忆一部作品,都是体验的表达方式。
不一定非要是一板一眼地去回答那些无聊的问题。不要带着功利心去影响孩子的阅读。
总之,阅读能给孩子带来的愉悦感,阅读,对孩子的语言发展,对文字的理解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的培养都是非常有益的。另外,好的读物,能丰富孩子的心灵,扩展孩子的视野。
但这些有益的影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不应该是训练式的。训练式的方法,多数情况下恰恰会产生反作用,我对孩子的总体要求很明确:“学习时要全心投入,玩时也要全心投入玩,不要学习时相关怎么玩,玩时还要想着自己的学习。”
两者必须划清界线,只有这样学习效率才高,孩子才能快乐成长。 在孩子的阅读方面我有以下建议:一是要保证亲子阅读的时间,提升他的阅读能力;二是让孩子多动手,做好摘录并能把自己阅读后想说东西写出来,积累一定的语言文字功底;三是在识字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引导孩子读一些名著和科普读物,拓展知识面。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努力能让孩子们能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塑造孩子们良好的人格。
6.亲子共读该怎么写
亲子阅读 婴幼儿时期,听妈妈说我每晚坐在床上听她读故事的那一刻,是我最安静、最听话的时候。
我时常带着妈妈讲的故事进入梦乡,并且还经常闹着要爸爸妈妈陪我一起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就这样,我每天都期待着晚上早点到来,听妈妈给我读故事。
幼儿园大班后,我学会了汉语拼音,妈妈就为我买了许多带拼音的故事书。于是,每晚上床睡觉时,我在妈妈的指导下,一个字一个字地拼读起来。
当我艰难地读出第一个故事时,妈妈激动地向我竖起了大拇指。此后,妈妈总是鼓励我、帮助我拼读出每一个故事。
经过我长时间的努力,到了二年级时,我不用拼音就能把整个故事绘声绘色地读出来了。 三年级时,由于我经常阅读,识字量比一般小朋友多,妈妈就把我的故事书换成了不带拼音的。
记得给妈妈读第一个故事时,书上有许多我不认识的字,但上面却用钢笔注了音,我懂得,这是妈妈的良苦用心。因此,每晚给妈妈读故事前,我都做了充分准备(查字典注音)。
听我读故事时,妈妈总能露出满意的微笑。 现在,我上四年级了,妈妈还坚持每晚都要听我读故事,我真觉得有点烦。
直到上周末,我为妈妈读了一篇《骇世亲情》时,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在一次巨大的泥石流灾难中,只有一个小女孩活着,她是站在爸爸妈妈用身体搭起的人梯上才得以生存的。她的盲人父母用生命换来了她的生存。
我不禁哭了起来,妈妈眼里也噙着泪水搂着我说:“孩子,不是每个父母都像小女孩的父母那样面对死神的挑战,但是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我听了拼命地点头,暗暗对自己说:“今后,不论我功课做到多晚,学习多么辛苦,我一定要坚持每晚给妈妈读故事。”
因为我知道,妈妈只有在这一刻才是她最满足、最开心、最幸福的时候。 爸爸妈妈,等我长大了,我会读我自己写的作品给你们听的!本文转自 中国作文网 : 。
7.亲子共读的计划书 怎么写
一、计划目标
1、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他喜欢读书,和书成为好朋友,童年时时与好书相伴!
2、通过阅读,使孩子增长知识,拓展视野,提高阅读能力!
3、让孩子在阅读中养成爱读书的习惯,陶冶情操,获得愉悦,感受成长!
4、让孩子透过书本,探究生活,完善人格!
5、通过亲子共读,增进父母与儿子间的情感交流!
二、指导思想
阅读是儿童思想、精神启蒙的过程,是他们的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整体人格生长生成的过程。培养孩子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孩子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着眼于孩子的终身发展,激发孩子读书的兴趣,让孩子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三、实施方法
1、让孩子每天晚上在家里保证20~30分钟的阅读时间,阅读地点可随意,沙发上、床上、小木凳上都可;阅读形式也可多样化:可诵读,可默读,也可要求背诵。双休日、节假日,更要做到读书、休息两不误,使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乐趣。
2、阅读方式。如果孩子的识字量较大或拼音掌握得较为熟练,可以先请孩子独立阅读后讲给家长听听,家长再根据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帮助孩子加深印象,这样的方式以交流为主;如果孩子独立阅读有一定困难,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阅读,遇到孩子自己无法认读的生字时予以帮助,然后再请孩子自己读一遍,最后再进行读后的交流,这样的方式以帮扶为主。
3、汲取丰富营养,引导孩子学会积累,更重要的是活学活用!要想孩子在课外阅读中收到实效,就一定要教会孩子从书中提取精华,理解精辟语句的精妙之处,并记在心头,转为自己生动的语言!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记是记忆的贮存器,资料的仓库,思考的激发器,创造的发源地。现在孩子还小,可能不大会抓取书中的精华部份,这时就要家长帮助孩子共同理解书中的题旨大意,引导孩子说出在他心目中的精华语句,精辟之理,然后家长代记下来,进行具体的指导,以摘抄、背诵优美句段为主。
四、具体书目
(一年级上学期)
《不一样的卡梅拉》
《亲情故事》
《成语故事》
《脑子急转弯》
《十万个为什么》
《小学生必读古诗七十首》
(一年级下学期)
《中国儿童画报》
《智慧故事》
《励志故事》
《社会万事通》
《科学万事通》
《小学生必读古诗七十首》
(二年级下学期)
《中国儿童画报》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寓言故事》
《斯凯瑞金色童书》
《不一样的卡梅拉II》
《父与子全集(精装彩色珍藏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五年级亲子阅读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