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写议论文的分论点
一、什么是分论点?
1、分论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
2、作文分论点“分开”的基本思维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二、内容阐释——是什么
1、阐述中心论点是什么——几个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属性和思想意义的揭示与阐发,是作者对某一论题思索认识的结果。
2、示例:
(1)以“勇敢”为话题写三个分论点
①勇敢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
②勇敢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
③勇敢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2)《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阐释内涵
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
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
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3)“班门弄斧”
班门弄斧,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
班门弄斧,是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
班门弄斧,是一种永不言败的激情。
3、小结:此类形式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适合阐释类的议论文,如《谈理想》《说自信》等。基本模式:一般以“话题是什么”,或者“什么是话题”的形式来写分论点。
4、练习:话题“关爱”。
使用 “关爱,是……”的句式写三个分论点。
思考提示:1、抽象的精神品质、思想意识等;2、具体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等。
①关爱是一句鼓励的话语,关爱是一个温暖的眼神,关爱是一次及时的搀扶。(具体表现)
②关爱是无私的奉献,关爱是倾情的给予,关爱是热心的帮助。(抽象概念)
③关爱是化雨的春风,关爱是暖人的炭火。(比喻)
三、因果阐释——为什么
1、主要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通过用“为什么”来设问达成,在论述过程中,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证明应不应这样做。也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2、示例:
(1)分析理由
中心论点:微笑是最美的符号。
①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因为它能化解人们之间的矛盾。
②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因为它能给人以自信,激发人们前进的斗志。
③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因为它昭示人们拥抱明天的太阳,战胜与自己对抗的一切。
(2)揭示结果——主要回答结果和效能方面的问题(意义、作用、价值、影响),可以简称为“果”。
话题:“谈意气”
①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②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
③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到。
话题:“珍惜拥有”
①珍惜拥有,才能感受快乐。
②珍惜拥有,才能把握幸福。
③珍惜拥有,才能有多姿多彩的人生。
3、练习:以“关爱”为话题,用揭示结果的方法立分论点。
提示:抽象的思想认识、观点态度等;具体的可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关爱使人际融洽;关爱使隔阂消除;关爱使社会和谐;关爱让世界和平。(抽象)
关爱描绘出五彩画卷,关爱迎来融融暖春。
4、小结:
为什么或会怎样——从“原因或能带来怎样的结果”入手。可运用:
“……,因为……”;“……,才能……”;“会使……”,“能够……”,“可以……”等等表示能带来好处或危害的连词。
四、做法阐释——怎么办
1、这里的中心论点是指结果,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
2、示例:
(1)“争做跨世纪的接班人”:
①要有报效祖国的决心,
②要有过硬的本领,
③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2)《谈意气》:
①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不畏风霜冷雨。
②人要有意气,就要勇敢不惧,不怕牺牲挫折。
③人要有意气,就要自信乐观,笑对人生坎坷。
2.议论文的分论点怎么写
根据中心论点,展开几个分论点,几个分论点是中心的分解,也可以是扩充,但一定是分论点是有联系的,而且千万不可以偏离了中心。
如果是展开三个分论点,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来,也可以三个“为什么”,也可以三个“怎么做”。例如,宽容这个话题,你就可以展开为“宽容是一种高尚的品格”、“宽容可以化解人与人之间的许多矛盾”、“宽容需要我们不斤斤计较”或者“宽容就像一座桥,联系了人与人的心灵”、“宽容就像一扇窗,照亮了内心的世界”、“宽容就像一支画笔,点亮了我们的社会”之类的。
如果是学生,建议分论点是排比的形式,较为整齐,多数阅卷老师都会喜欢的。当然,分论点的排列也十分重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3.作文(800),提纲怎么写,有哪些分论点
作文提纲一般包含三部分内容:
(1)题目。要把题目(或补充完整的题目)写在第一行正中间
(2)主要内容和中心。要在题目下面,简要地写出这篇作文的主要内容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3)结构安排。这是作文提纲最主要的部分,设计时需要注意做到以下五点:
①安排好材料的组织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全文一共准备分为几大段,每段写什么,要以小标题的形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起来。
②确定好重点写的内容。要依据表达中心的需要,确定出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内容是次要的,标明“详”、“次详”、“略”的字样;重点段又打算分几层来写,先写哪层、后写哪层,具体列出准备重点写的步骤、次序。
③依据文章选用的材料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确定好开头、结尾的方法,并在提纲中简单注明。
4.怎样拟写分论点
一般分为并列式和递进式
并列式:大多数从“是什么”角度设置,即论题是什么。比如,如果你的中心论点是坚持铸就成功,那么分论点可以是:坚持是信念的力量;坚持是意志的考验;坚持是智慧的光芒。
第二种,递进式,一般从“为什么”的角度来设置。即为什么要…(论题)。比如中心论点是坚持铸就成功,分论点可以是:坚持成就个人的成功;坚持成就科技的进步;坚持成就家国的梦想
还有一种方式是从“怎么样”角度设置,即怎么样才能达到论点。这种方式争议很大。有的人认为这样属于跑题偏题(我也这样认为),还有的人认为这样不算偏题跑题。比如说中心论点是坚持铸就成功,这种方式可以设置成:远大志向使人学会坚持;身处逆境使人学会坚持;希望不灭使人学会坚持。因为你的中心论点是坚持铸就成功,所以这样三个分论点(一般分论点都设置三个,这样比较美观,不过文无定法)和成功无关,只与坚持有关,所以我个人认为这样跑题。
还有需要注意的是分论点一定要尽量字数相同,这是不成文的规定,谁也没办法,因为字数不一样看起来就别扭。
如果设置不出来也不用硬憋,不写分论点一样可以把议论文写好。
5.分论点式作文的开头结尾如何写
给你点材料参考下吧
希望对你有用
1、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
①文题 如《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
②开篇 如《改造我们的学习》
③文章中间 如《拿来主义》《论积贮疏》
④结尾 如《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论据 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事实论据用事实来说话,而理论论据靠经典性取胜。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选用的事例与论点若不能保持一致,势必削弱说服力量。像1999年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若写议论文,就必须要弄清“记忆”与“记忆力”的区别,有的考生所举的事例就明显犯了论据与论点游离的错误,举了郭沫若倒背《红楼梦》的事例,使说服力大打折扣。
选用事实论据还要注意几点:
①论据必须具有典型性。
典型就是指论据要具有代表性。
②论据必须具有新颖性。不少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离不开一些陈旧的事例,像一写失败与成功的关系,似乎就离不开爱迪生发明灯泡,一写逆境成才就非写张海迪不可,类似的内容不是说不可以用,而是说你用,他用,大家都用,谁的作文与众不同呢?
③论据的表述要精练、简要,与记叙文的表述不同,它只要求表述出与论点相关的内容即可。
3、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一环,它包含的内容也较多。
①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从反面论述。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论为主。
②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
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
也即: 引论 本论 结论
常见的论证结构:
a、总分总式结构 b、对照式结构 c、层进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
一篇文章中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灵活地运用多种论证结构层次会使议论文更具活动性。
6.申论大作文分论点怎么写
分论点+过度+举例+分析+总结观点
如:清正廉洁是好干部良好作风之基。
(要理解自己的分论点的含义,否则就会论证与分论点不符。)清正廉洁是好干部良好作风之基也就是说,干部要想做好,风清气正,廉洁奉公时他做事的基础,要体现出基础的作用。
(要将分论点和论证连接在一起。连接不能生硬,自然引入为最好。这种以例证为主的分论点其实连接分析可以简单一些。若你的例子较多,有古今,有中外就可以说。古往今来或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若想与众不同一些,可以将分论点的解释与后面分析的进行结合。)以清廉奉公为自己的基础与底线的干部,正是我们优良作风的榜样践行者,如。。;
(要找到合适的事例。古往今来都可是我们参考的对象。这个时候要注意,反面例子也可以更深层的论证。同时人们耳熟能详,广为人知的例子,千万切忌长篇大论,用一两句话概述即可。如:)古有海瑞两袖清风,千古扬名,为吏之典范;却也有和珅贪赃,臭名千里,世代流传;今有大梨树毛丰美,不拿群众丝毫,为民致富;却更有马超群,小官巨贪,震撼全国。这样例子既精简又丰富;
(要充分分析这些人与分论点之间的进一步联系。)这些干部形象的清廉作风的基石作用。海瑞、毛丰美其清廉使其在官位上委以重任,百姓群众拥护不已;和珅、马超群丰功伟绩也很多,但因其贪腐巨款丰功被人抛之脑后;
(要对以上论证进行总结,回扣分论点。)所以说,清廉是为官之道不可缺少的底线,它更是作为好干部的基底。
7.如何拟写分论点
议论文写作指导学案 ——如何拟好分论点(一) 【专题指导】 议论文的结构模式是“总—分一总”,中间主体部分的“分”,即分论点。
一、什么是分论点?议论文中我们为了论证中心论点,往往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这每一面、每一层,就是一个分论点。二、分论点的作用 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和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
有了分论点,文章的条理就显得比较清晰。分论点是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提炼出来的,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
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确立中心论点,并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三、拟写分论点的要求是:1、动笔前应该围绕中心论点精心提炼和拟写分论点,并将其放在每一层的段首。
2、围绕中心论点,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分论点之间应该不重复,不包含,不交叉;重心要准确,紧扣关键词,不能偏移。3、分论点在数量上应该达到最合理的个数,(三个足矣);每个分论点不应该太长,字数最好控制在20个字以内;每个分论点的字数应该大致相同,结构大致相似,因为这样的句子既醒目,又更能显示出你不同凡响的表达能力,还能体现构思的整体性、严密性和精巧性。
四、明确拟写分论点的角度 设置分论点主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角度来进行。(一)、角度一:阐述内涵。
主要是回答类别和性质方面的问题。即:是什么?可以使用的句式:1、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语+是(就是)……2、只有……才…… 例1:中心论点:勇敢地面对人生 勇敢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勇敢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勇敢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例2:中心论点:要敢于到班门去弄斧 班门弄斧,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班门弄斧,是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班门弄斧,是一种永不言败的激情。
例3:坚守良知,就是坚守自己的一份理想。(陈晓兰冒着生命危险揭露医药行业潜规则,她代表了这个社会核心价值的方向。
) 坚守良知,就是坚守心中的正义,不向恶势力低头。(中国人战争受害者索赔要求,日本律师团团长尾山宏 ) 坚守良知,就是敢于承担过错,减轻良心上的重负 。
(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首都华沙,于众目睽睽之下,扑通一声下跪,全世界为之大哗。 ) 例4:坚 守 良 知 只有坚守良知才能在诱惑面前保持清醒。
只有坚守良知才能经得起良心的拷问 。只有坚守良知才能成就人生的高尚。
练习:1、请以“坚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08四川高考作文题) 中心论点:我们要坚强。
分论点:坚强,是 坚强,是 坚强,是 2、一阵风吹来,一片叶子脱离了树枝,飞向了天空。“我会飞了,我会飞了。”
叶子边飞边喊,“我要飞上天了!” 叶子飞呀飞,飞过了一棵棵树,飞过了一只只栖息在电线上的鸟。 “哈哈,我飞的比你高。”
叶子得意洋洋地对鸟儿说。 又一阵风吹过,叶子在天空中打了几个转,被吹落到小水坑里,随即被路过的一头牛踩进了淤泥里,不见了踪影。
一只鸟感叹地对它的孩子说:“看到了吧,如果不依靠自己的力量,风既可以把你吹上天,也可以把你吹进烂泥潭,要飞翔,必须靠自身的力量。” 中心论点:飞翔要靠自身的力量 分论点: 议论文写作指导学案 ——如何拟好分论点(二) (二)、角度二:分析原因,揭示作用、价值、地位。
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即:为什么? 可用格式:关键词+能(才能、就能)…… 例1:总论点:微笑是最美的符号。①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它能化解人们之间的矛盾。
②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它能安抚人受伤的心灵 ③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它能给人以自信,激起人们前进的火花。例2、总论点:人要有意气 ①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②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③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
练习:1、《勿以善小而不为》中心论点:乐为“小善” ,从“为什么”这个角度思考,拟写分论点。分论点: 2:请以“贫穷也是一笔财富”为中心论点,从“为什么”这个角度思考,拟写分论点。
分论点: (三)、角度三:提出策略。主要是回答解决问题的方法。
即:怎么样?可用格式:关键词+需要…… 例1、题目《爱,用心来传递》1. 爱需要用真诚传递爱的心志.2. 爱需要用宽容传递爱的感情.3. 爱需要用帮助传递爱的信号.练习:请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的议论文或记叙文。(07湖南高考作文题) 中心论点:人应当诗意地生活。
分论点:诗意地生活, 诗意地生活, 诗意地生活,议论文写作指导学案 ——如何拟好分论点(三) (四)追问法:即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提问思路来提炼分论点。例:中心论点:人要讲究风度。
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① 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什么);②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人与人之间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为什么);③要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摒弃粗俗言行,自觉培养良好的风度(怎么样)。练习:中心论点:要学会赏识,用追问法来提炼分论点:(五)角。
8.申论作文分论点怎么写
申论材料的主题就是大作文的总论点,也是申论考察阅读理解能力的根本所在。总论点的选取只要符合材料主题内容即可。作文主体部分的写作都是围绕总论点进行论证的。相当于一个企业从总经理管着各部门主管,各部门主管再分管下面人员的一个结构。分论点的综合整理都是为总论点服务,为了印证总论点正确性、可行性等内容的。
而分论点的展开论述要紧密围绕该分论点进行分析罗列。比如加大宣传教育,那么后面的展开论述要从多角度论证如何加大宣传,加大宣传的好处等相关内容。语句衔接要自然紧凑,内容充实
9.中心论点分论点的作文
一)横列式分层论述结构 横列式论述结构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结构形式,其特点是层次分明,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中心论点.三个分论点要紧扣中心论点.分论点要简洁、鲜明、突出.可将三个分论点锤炼成一个排比句. 引论 本论 分论点(一)提出分论点摆事实讲道理 分论点(二)提出分论点摆事实讲道理 分论点(三)提出分论点摆事实讲道理 结论 横列式高考满分作文:“?”的联想 “?”像那科学天空的北斗七星,“?”像一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更像是人生道路上的方向盘.“?”引导着千千万万的人为追求真理而奋斗不息,为获得答案而冥思苦想. “?”能引发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思考,从而推动科学的进步.身为天主教神职人员的哥白尼对地心说大胆地提出了怀疑,终于成为日心地动学说的创始人,沉重地动摇了封建神学的统治地位.牛顿由苹果落地而提出疑问,终于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更是传为科学史上一段佳话.爱因斯坦在介绍他成功的经验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正是这样大胆质疑,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为什么的精神才使科学有了今天这样的长足发展. “?”能启发人们对社会、对世界的思考.《苏菲的世界》这本书里,一个小女孩面对“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的问题开始了对生命对世界的哲理思考.托马斯?莫尔面对羊吃人的社会现象,思量着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形态,从而为我们描绘了《乌托邦》.马克思更是无数次地问自己:“资本主义制度怎样才能灭亡?”通过对大量工人运动经验的总结,他终于使“一个幽灵在欧洲上空盘旋”.正是一个又一个问号盘旋在哲学家的心中,使人类智慧的花园里百花竞放,争奇斗妍. “?”引发着人们对人生的无尽思索.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天问》,到称霸中原成为一代豪雄的曹操的名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从东坡居士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到**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从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长篇小说《怎么办》,到张海迪的《生命的追问》,古今中外的人们通过小小的“?”表达了无限的意念、无穷的思绪. “?”的确是一个神奇的符号,无比智慧的人类发明了它,它又促进了人类智慧的增长.对于“?”的无穷魅力,您是不是也该多问几个问号呢? (本文作者陈婷,考入武汉大学) 本文思路结构: “?”?的?联?想 引论:比喻兼排比引论? 本论:分论点(一)“?”能引发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思考,从而推动科学的进步.? 分论点(二)“?”能启发人们对社会、对世界的思考. 分论点(三)“?”引发着人们对人生的无尽思索. 结论:“?”的确是一个神奇的符号.选择诚信 人生,漫漫长路远,纷繁诱惑多.人,作为微小而孤独的个体,在人生的选择题前,无可避免地徘徊起来.在一个又一个渡口上,在一次又一次险象中,人,究竟能选择什么,该选择什么?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美貌来得可靠.没有美貌的人生或许是没有足够亮点的人生;但若没有诚信的人生则足以是没有一丝光明的人生.你可以不是潘安,你也可以不是西施,但你不可以失去别人对你基本的信任.“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没有诚信,生存世间的你可要作一粒悬浮其中的尘粒?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机敏来得憨实.诚信好比一个乡间小伙,他每日只知弓着黝黑宽阔的脊梁在人生的沃土上默默耕耘;机敏则更像一个电脑黑客,他总是那样才思敏捷头脑灵活,却总是不露真相叫人紧张.在人生的剧本里,一位老实踏实的演员总要比一个奸诈精怪的角儿更受观众青睐.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金钱更具内蕴.举着“金钱万能”旗号东奔西走的人生注定是辛苦乏味的人生,满身的铜臭最终带来的也不过是金钱堆砌而成的冰冷墓穴;而诚信,能给人生打底润色,让人生高大起来,丰满起来,它给生命灌注醉人的色泽与丰富含蕴,让生命在天地之中盈润注目,善始善终.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荣誉更具时效性.没有一蹴而就的业绩,没有一成不变的江山.没有人可以顶着荣誉的光环过一辈子.荣誉是短暂的,它只是人生旅途上一小片美丽的风景,它再美丽,也只是一小段的人生;但诚信是培植人生靓丽风景的种子,你一直耕耘,就会一直美丽,你将诚信的种子撒满大地,你的人生将会美丽到天长地久. 选择诚信,是正确之选.在你一一权衡之后,在你层层过滤之后,你会猛然发现,在人生面纱下最迷人的,原来是那最没有矫饰、最朴实不花哨的诚信!你会发现,没有了诚信,生活原来是那样的索然无味! 在人生与风浪的洗礼中,有了诚信,你就用最阳光的心情高唱吧.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