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见口腔疾病的病历书写
一、病历书写总要求 ⒈在病历印刷边框线内、使用蓝或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字体工整、能够辨认,无自创字,错别字;更正笔误用双线划在错字上,原字迹可辨认; 审查修改病历,应注明修改日期,修改人员签名,保持原记录清楚可辨。
⒉语言通顺,术语正确,绘图标记正确。 ⒊增加附页应在页眉处记明姓名、页码。
⒋主诉牙(主诉病)首诊按初诊书写病历。复诊指主诉牙(主诉病)的继续治疗。
5.发现病历误、漏时应于篇尾补记并说明情况,禁止在误、漏原位处修改。 6.牙片袋上注明病人姓名、病历号。
二、病历首页 ⒈记载姓名、性别、年龄;存档病历应记载电话、通信地址、初诊科别、日期、邮编及X线片号、病理号。 ⒉药物过敏史注明过敏药物或记为“否认”。
存档病历首页应另外记载以下内容: ⒊诊断或初步诊断:部位+诊断名称。 ⒋主诉牙(主诉病)每次诊治后需在病历首页填明日期、科别、诊断、处置及医师签名。
三、主诉 ⒈部位+症状+发病时间(或病程日期) ⒉有些主诉可不含症状或发病时间(如要求修复缺失牙或拔除残根等)。 ⒊复诊:同一患牙或疾病写治疗后自觉症状。
四、现病史 主诉牙(主诉病)病史的发生、发展、曾经治疗及目前情况。 五、既往史、家族史、全身情况 (病历手册可合并至其他项或省略) ⒈正确记录患者陈述(与本病有关的)。
⒉无陈述时记明情况 六、检查 牙体牙髓专业、口腔儿科专业 ⒈龋齿、牙髓及根尖病。 ⑴主诉牙的牙位或与主诉、症状相符的牙位、龋坏牙面、龋蚀度数、探诊、叩诊及松动度。
⑵拍X线片者,需正确描述根吸收、根尖周、根分歧、恒牙胚等情况。 ⑶正确记录疑有病变的非主诉牙牙位、龋坏牙面及其它异常情况。
⑷必要时的牙髓活力检测结果。 ⑸正确记录牙周情况和与主诉相关的其他情况。
2复诊:详细记录主诉牙(主诉病)上次治疗后反应及本次检查中所见。检查项目应记录。
检查项目中如未记录的则视为阴性结果。 牙周专业 ⒈正确记录; 牙垢、牙石度数、牙龈组织变化、牙周探诊、牙齿松动度、咬合创伤存在与否、牙列缺损等。
⒉牙周系统治疗病人应详细填写牙周专科检查表: 探诊深度、龈退缩、出血指数、松动、牙石、根分歧病变、颌关系、菌斑指数、签名日期、治疗设计。 ⒊正确记录X线片及其他辅助检查所见。
⒋正确记录其他口内、口外、修复、正畸科阳性所见或无前述情况的记载。 ⒌复诊详细记录上次治疗后反应及本次检查中所见。
粘膜专业 ⒈正确记录 ⑴粘膜组织的病损部位、大小、性质、表面及基底情况。 ⑵与粘膜专业有关的皮肤及全身情况。
⒉正确记录必要的血液检查、涂片检查及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⒊详细记录上次治疗后反应及本次检查所见。
口腔外科 ⒈详细记录需拔除的主诉牙: 牙齿松动度、龋坏、牙周表现及外伤所见。 ⒉正确记录邻牙、其它非主诉牙和相对牙列的口腔外科阳性所见。
⒊口腔颌面外伤。 ⑴伤位、伤情、失血量及全身情况。
⑵紧急伤员需记录生命体征(T、P、R、BP)。 ⒋关节疾患、炎症、肿瘤。
⑴详细记录口腔、颌面、唇舌、颊粘膜情况,淋巴结表现及全身一般情况。 ⑵开口度、开口型、咀嚼、合压痛点、关节弹响、咬合功能等。
⒌正确记录X线片、检验、病理等辅助检查。 ⒍正确记录其他阳性所见。
⒎复诊:详细记录上次治疗后反应及本次检查中所见。 正畸专业 ⒈完成病历首页的正常程序书写,检查栏内必须填写“详见正畸病历”。
⒉详细记录口腔正畸专科病历(不含关节病正畸外科正畸及牙周病正畸)。 ⑴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籍贯、身高体重、病案号、记存号、X线号、医师、开始治疗日期。
⑵按要求填写口腔一般情况。 ⑶正确描述正畸专业所见: 合类型、磨牙关系。
前牙覆合、前牙覆盖、前牙开合、牙列拥挤、错合畸形、中线、颌体、齿槽座、面部健康情况、关节情况、家庭史、诊断、因素机制等,无阳性所见时记录“-”。 ⑷正确描述和记录X线片所见。
⒊复诊:详细记录上次治疗后情况及本次检查所见。 修复专业 ⒈正确记录牙体缺损所见。
基牙位置、形态、有无缺损、治疗情况(牙髓及无髓牙治疗情况)、松动度、牙龈、牙周袋、合关系。 ⒉正确记录牙列缺损所见。
缺损部位、数目、咬合关系、余牙健康情况。 ⒊正确记录牙列缺失所见。
⑴牙槽骨情况、粘膜、拔牙创及骨尖骨突。 ⑵咬合 正常、深覆合、深覆盖、对刃合、反合、锁合、偏斜。
⑶垂直距离、颞颌关节、口腔粘膜情况。 ⒋X线片所见:龋、牙周膜、根尖周、牙槽骨、根充等。
⒌正确记录非主诉(主诉病)的修复正畸阳性所见。 ⒍正确记录其他口内口外阳性所见或无前述情况的记载。
⒎复诊:治疗后的修复体形态、固位、边缘伸展、密合度衔接关系、咬合、美观及修复效果。 七、诊断 ⒈诊断依据充分、诊断名称正确。
⑴主诉牙(主诉病)的诊断。 ⑵其他病的诊断。
⒉诊断不明确时应记录“印象”或“待查”。 ⒊三次就诊仍不能确诊应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并做出详细记录。
八、处置 ⒈治疗设计 ⑴简明设计方案。 取得患者或其监护人的同意。
⑵治疗设计合理,必要时附以图示。 ⑶正畸科治疗设计应详细记录患者或患儿家长。
2.常见口腔疾病的病历书写
一、病历书写总要求 ⒈在病历印刷边框线内、使用蓝或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字体工整、能够辨认,无自创字,错别字;更正笔误用双线划在错字上,原字迹可辨认; 审查修改病历,应注明修改日期,修改人员签名,保持原记录清楚可辨。
⒉语言通顺,术语正确,绘图标记正确。 ⒊增加附页应在页眉处记明姓名、页码。
⒋主诉牙(主诉病)首诊按初诊书写病历。复诊指主诉牙(主诉病)的继续治疗。
5.发现病历误、漏时应于篇尾补记并说明情况,禁止在误、漏原位处修改。 6.牙片袋上注明病人姓名、病历号。
二、病历首页 ⒈记载姓名、性别、年龄;存档病历应记载电话、通信地址、初诊科别、日期、邮编及X线片号、病理号。 ⒉药物过敏史注明过敏药物或记为“否认”。
存档病历首页应另外记载以下内容: ⒊诊断或初步诊断:部位+诊断名称。 ⒋主诉牙(主诉病)每次诊治后需在病历首页填明日期、科别、诊断、处置及医师签名。
三、主诉 ⒈部位+症状+发病时间(或病程日期) ⒉有些主诉可不含症状或发病时间(如要求修复缺失牙或拔除残根等)。 ⒊复诊:同一患牙或疾病写治疗后自觉症状。
四、现病史 主诉牙(主诉病)病史的发生、发展、曾经治疗及目前情况。 五、既往史、家族史、全身情况 (病历手册可合并至其他项或省略) ⒈正确记录患者陈述(与本病有关的)。
⒉无陈述时记明情况 六、检查 牙体牙髓专业、口腔儿科专业 ⒈龋齿、牙髓及根尖病。 ⑴主诉牙的牙位或与主诉、症状相符的牙位、龋坏牙面、龋蚀度数、探诊、叩诊及松动度。
⑵拍X线片者,需正确描述根吸收、根尖周、根分歧、恒牙胚等情况。 ⑶正确记录疑有病变的非主诉牙牙位、龋坏牙面及其它异常情况。
⑷必要时的牙髓活力检测结果。 ⑸正确记录牙周情况和与主诉相关的其他情况。
2复诊:详细记录主诉牙(主诉病)上次治疗后反应及本次检查中所见。检查项目应记录。
检查项目中如未记录的则视为阴性结果。 牙周专业 ⒈正确记录; 牙垢、牙石度数、牙龈组织变化、牙周探诊、牙齿松动度、咬合创伤存在与否、牙列缺损等。
⒉牙周系统治疗病人应详细填写牙周专科检查表: 探诊深度、龈退缩、出血指数、松动、牙石、根分歧病变、颌关系、菌斑指数、签名日期、治疗设计。 ⒊正确记录X线片及其他辅助检查所见。
⒋正确记录其他口内、口外、修复、正畸科阳性所见或无前述情况的记载。 ⒌复诊详细记录上次治疗后反应及本次检查中所见。
粘膜专业 ⒈正确记录 ⑴粘膜组织的病损部位、大小、性质、表面及基底情况。 ⑵与粘膜专业有关的皮肤及全身情况。
⒉正确记录必要的血液检查、涂片检查及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⒊详细记录上次治疗后反应及本次检查所见。
口腔外科 ⒈详细记录需拔除的主诉牙: 牙齿松动度、龋坏、牙周表现及外伤所见。 ⒉正确记录邻牙、其它非主诉牙和相对牙列的口腔外科阳性所见。
⒊口腔颌面外伤。 ⑴伤位、伤情、失血量及全身情况。
⑵紧急伤员需记录生命体征(T、P、R、BP)。 ⒋关节疾患、炎症、肿瘤。
⑴详细记录口腔、颌面、唇舌、颊粘膜情况,淋巴结表现及全身一般情况。 ⑵开口度、开口型、咀嚼、合压痛点、关节弹响、咬合功能等。
⒌正确记录X线片、检验、病理等辅助检查。 ⒍正确记录其他阳性所见。
⒎复诊:详细记录上次治疗后反应及本次检查中所见。 正畸专业 ⒈完成病历首页的正常程序书写,检查栏内必须填写“详见正畸病历”。
⒉详细记录口腔正畸专科病历(不含关节病正畸外科正畸及牙周病正畸)。 ⑴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籍贯、身高体重、病案号、记存号、X线号、医师、开始治疗日期。
⑵按要求填写口腔一般情况。 ⑶正确描述正畸专业所见: 合类型、磨牙关系。
前牙覆合、前牙覆盖、前牙开合、牙列拥挤、错合畸形、中线、颌体、齿槽座、面部健康情况、关节情况、家庭史、诊断、因素机制等,无阳性所见时记录“-”。 ⑷正确描述和记录X线片所见。
⒊复诊:详细记录上次治疗后情况及本次检查所见。 修复专业 ⒈正确记录牙体缺损所见。
基牙位置、形态、有无缺损、治疗情况(牙髓及无髓牙治疗情况)、松动度、牙龈、牙周袋、合关系。 ⒉正确记录牙列缺损所见。
缺损部位、数目、咬合关系、余牙健康情况。 ⒊正确记录牙列缺失所见。
⑴牙槽骨情况、粘膜、拔牙创及骨尖骨突。 ⑵咬合 正常、深覆合、深覆盖、对刃合、反合、锁合、偏斜。
⑶垂直距离、颞颌关节、口腔粘膜情况。 ⒋X线片所见:龋、牙周膜、根尖周、牙槽骨、根充等。
⒌正确记录非主诉(主诉病)的修复正畸阳性所见。 ⒍正确记录其他口内口外阳性所见或无前述情况的记载。
⒎复诊:治疗后的修复体形态、固位、边缘伸展、密合度衔接关系、咬合、美观及修复效果。 七、诊断 ⒈诊断依据充分、诊断名称正确。
⑴主诉牙(主诉病)的诊断。 ⑵其他病的诊断。
⒉诊断不明确时应记录“印象”或“待查”。 ⒊三次就诊仍不能确诊应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并做出详细记录。
八、处置 ⒈治疗设计 ⑴简明设计方案。 取得患者或其监护人的同意。
⑵治疗设计合理,必要时附以图。
3.口腔门诊病例怎么写啊,急,给个实例吧
一、口腔科病历书写要求
(一)病史
病案记录一般要求,已详见一般病历及普通外科病历,但须注意以下各项:
1.儿童时期的营养状及有关不良习惯。
2.口腔卫生情况、疾病史、手术史及治疗经过。
3.家族史 询问患者直系亲属中是否有人患过癌、糖尿病、结核病,先天性畸形等疾病。
(二)体格检查
应详述专科检查,即口腔及颌面部情况,应分述:
1.牙齿
(1)牙齿部位的记录符号 以十字形线条将上下左右四区的牙齿,依照牙位排列顺序,自前至后,用数字代表,分别记载于各区内。恒牙用阿拉伯数字代表,乳牙用罗马数字代表。见下表。
(2)形态、数目、色泽及位置 注意牙齿形态、大小,有无畸形,有无缺牙及多生牙;色泽是否正常;有无拥挤、稀疏、错位、倾斜、阻生等情况。
(3)松动度 正常生理性松动度不计度数,大于生理性松动度而不超过1mm者为Ⅰ°,松坳度相当于1~2mm者为Ⅱ°,松动度大于2mm者为Ⅲ°,异常松动至上下浮动者为Ⅳ°。
(4)牙体缺损及病变 记录病变名称、牙位、范围及程度等,必要时进行温度、电活力或局部麻醉试验,以查明病变部位及性质。
(5)修复情况 有无充填物、人造冠、固定桥及托牙等,注意其密合度,有无继发性病变。
(6)咬合关系 记录正常、反、锁(跨)、超、深复、对刃、开及低间隙等。
(7)缺牙情况 缺牙数目位置,拔牙创口愈合情况。
2.牙龈
(1)形态、色泽及坚韧度 注意有无炎症、溃烂、肿胀、坏死、增生、萎缩、瘘管,色泽是否正常,是否易出血。
(2)盲袋情况 盲袋分为龈袋及牙周袋(骨上袋、骨下袋)两种,记录其部位及范围,并测量其深度,以mm计算,盲袋内有无分泌物。
(3)牙石 分为龈上及龈下两类,注意其部位及程度,龈上牙石可分为少量(+),中等量(++),大量(+++)(牙石多或面亦附有者)。
3.唇及粘膜 注意有无色泽、形态异常,有无疱疹、皲裂、脱屑、角化、充血、出血、溃疡、糜烂、结痂、硬结、畸形等,记录其部位、大小及范围。
4.舌 注意舌体大小、颜色,有无硬结、溃疡、肿块、印迹,是否松软、肿胀,有无舌苔及其颜色、厚薄,舌背有无裂纹、角化,**有无异常,舌的运动及感觉功能有无障碍,舌系带是否过短。
5.腭 注意有无瘘管、充血、角化、糜烂、溃疡、肿块、畸形等,软腭运动有无障碍。
6.涎腺及其导管 有否肿胀、压痛、阻塞、充血、溢脓、外瘘等。
7.淋巴结 注意耳前、耳后、颊、颏下、颌下及颈部各组淋巴结的数目、大小、硬度、活动度、压痛等。
8.面部 观察表情、外形是否对称,有无畸形、缺损、肿胀、瘢痕、瘘管、颜色改变,查明痛区及麻木区(可拍照片或绘简图说明)。
9.颌骨 分别检查上、下颌骨的外形,两侧是否对称,有无畸形、肿大、压痛、缺损及不连接等,注意咬合及开口情况。
10.颞下颌关节 注意形态及运动情况,有无压痛、弹响,并以两侧作对比。张口受限时,其程度以张口时上下切牙切缘相距的厘米数表明。
姓名:**
性别:**
年龄:**
主诉:右上后牙冷刺激痛夜间痛3日
现病史:右上后牙近三日来遇冷水剧烈疼痛,夜间痛加剧,故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无
检查:右上第一磨牙远中龋坏深还牙本质层, 探诊(++),叩诊(-),冷热诊(+++),牙周正常无牙石,牙龈颜色正常,牙齿松动,其余牙正常,口腔卫生良好,X光可见右上第一磨牙远中龋坏接近髓腔.
诊断:急性牙髓炎
治疗计划:开髓引流,行牙髓治疗
处理:局麻下开髓,除冠髓,双氧水冲洗,生理盐水冲洗,CP氧化锌丁香油暂封.
医嘱:一周复诊
医生签名:
****年**月**日
4.口腔修复病例的书写方式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给你说个大体的步骤吧.因为病历的书写基本大同小异.
1一般项目:姓名.年龄.职业.民族.婚姻.出生地.住址.诊病日期.
2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
3口腔额面部检查.包括口腔内和面部的检查.牙列.牙弓等
4印象或者诊断:诊断应记录疾病的病名.如"左上4.5.6牙列缺损".第一次不能作出准确的诊断,可以以印象或初步诊断的形式记录下来,等以后在做分析
5建议和治疗计划:包括需做的辅助诊断.治疗方法.用的药物及剂量.做修复的样本图形材料等都和患者商量
6首次治疗过程及治疗中所见的情况
7签名
先总结这写.有什么补充的我在回来.
5.我想找一份口腔的护理病历书写范文
您好~!口腔护理人员是没有资格写病理的 只有写护理记录 病理只有有口腔医师资格的医生才能写的 下面有几点是口腔护理的操作流程 希望对你有帮助~! 1、将用物携至病员床旁,向病员解释,以取得合作。
2、协助病员侧卧或头偏向一侧(面向操作者)。取毛巾颌下及枕上,置弯盘于口角旁。
3、观察口腔有无出血、溃疡等现象,口唇有干裂时先予以湿润。 4、如有活动性假牙帮助病员取下,用冷水冲刷干净,暂时不用的可浸于清水中保存。
5、擦净口唇,嘱病员咬合上、下齿,用压舌板轻轻撑开左侧颊部,以弯血管钳夹漱口液棉球擦洗牙齿左外侧面,沿牙齿纵向擦洗(上牙向下擦,下牙向上擦)。按顺序由内洗向门齿。
同法洗外侧面。 6、嘱病人张开上下齿,擦洗牙齿左上内侧、左上咬合面、左下内侧、左下咬合面,以弧形擦洗左侧颊部。
以同法擦洗右侧。 7、擦洗硬颚部(横向擦,勿触咽部,以免引起恶心)。
擦洗完毕,擦洗舌面(纵向擦)、舌下等口腔粘膜。 8、擦洗完毕,帮助病员用吸水管吸漱口水漱口。
9、口腔粘膜有溃疡者,可涂1%甲紫或散布冰硼散,取下毛巾,擦干面部,口唇干燥者可涂石蜡油。 10、整理用物,清洁后消毒。
6.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内容简介
随着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创新热潮的掀起,特别是在强调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及大学蓬勃开展学生创业活动之际,这条潜规则已有必要重新予以定位。为适应目前科学技术发展的这一新趋势,本书第6版作了如下修订: 1.作为一项十分有效、有用的新技术——颌面骨牵张成骨术,国外临床应用已有十几年,国内开展也有十多年历史。为了今后的推广和发展,本版将其独立成章,进行了全面和较详细的论述。 2.睡眠是人的基本生理需要。人的一生中,约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现代医学对睡眠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每年3月21日还是世界法定的睡眠日。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具有诊治睡眠呼吸疾病的能力,也是多学科参与的重要力量之一。为此,本版将“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疾病”也单列一章。 3.作为外科治疗的主要方法,手术既可以治愈疾病,也可以带来生理及心理上的创伤。因此,自从手术问世之日起,在手术发展的历程中,外科医师白始自终都在追求手术的微创。上世纪80年代后期正式问世的微创外科(minima11y invasive surgery)进展迅速,并被认为是21世纪外科发展的主流。虽然口腔颌面外科微创手术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应用范围上都还不够成熟和在继续探索之中,为了指明方向,本版新增“口腔颌面微创外科”章,以期能推动口腔颌面微创外科的发展。 4.现代医学已从单纯的生物治疗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对疾病治疗的结果和期望也已从单纯治愈到追求治愈和生存(活)质量并重的时代。功能性外科(functional surgery)就是生存(活)质量的保证。随着数字科学(digital science)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外科(computer aided surgery)也应时而生,并促进了微创外科与功能性外科的进步。为此,本版新列“功能性外科与计算机辅助外科”章,以期能传播和推广新概念与新知识。 5.为了适应长学制学生在学期间必须完成的1临床科研和论文撰写,本版增加“临床医学论文撰写与临床医学科学研究”一文。鉴于长学制学生已有学习《临床流行病学》以及《医学统计学》等课程的基础,故仅作为附录以供参考。 由于内容的更新和新列章节,全书由原14章增至19章(含附录),文字已达87万。限于学制的长短不一和教学时数,各校可根据不同学制和自身条件有选择地进行讲授;余下部分可因材施教及作为学生自学参考之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口腔颌面外科学病历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