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如何评价混凝土的黏聚性和保水性
评定黏聚性的方法是用捣棒轻轻敲击已坍落的混凝土拌合物锥体的侧面,如混凝土拌合物锥体保持整体缓慢、均匀下沉,则表明黏聚性良好;如混凝土拌合物锥体突然发生崩塌或出现石子离析,则表明黏聚性差。
(表述就是好/差) 评定保水性的方法是观测混凝土拌合物锥体的底部,如有较多的稀水泥浆或水析出,或因失浆而使集料外露,则说明保水性差:如混凝土拌合物锥体的底部没有或仅有少量少量的水泥浆析出,则说明保水性良好。 (表述同样是良好/差,具体点就再加上“严重泌水”或“轻微泌水”或“几乎不泌水”) 坍落度法是用来测定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力作用下的流动性,适用于流动性较大的混凝土拌合物。
测定时,将混凝土拌合物按规定的方法装入混凝土坍落度筒内,刮平后将坍落度筒垂直向上提起,混凝土拌合物因自重力作用而产生坍落,坍落的高度mm即位坍落度,坍落度越大,则流动性越大。 该法在工程中应用最多,使用与坍落度大于等于10mm,且最大粒径小于40mm的混凝土拌合物。
(表述是大/小,附上坍落度值mm) 维勃稠度法是用来测定混凝土拌合物在机械振动力作用下的流动性,使用于流动性较小的混凝土拌合物。测定时,将混凝土拌合物按 规定方法装入坍落度筒内,并将坍落度筒垂直提起,之后将规定的透明有机玻璃圆盘放在混凝土拌合物锥体的顶面上,然后开启振动台,记录当透明圆盘的底面刚刚被水泥浆布满时所经历的时间s,即位维勃稠度。
维勃稠度越大,流动性越小。此法适用于5~30s且最大粒径小于30的混凝土拌合物。
(表述是大/小,附上维勃稠度值s) 您说的这三个性质都归属于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我们对和易性做的评价一般是定性不定量的。
2.怎样才能改善混凝土的粘聚性呢
改善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的措施如下:
1、掺加各种外加剂:
外加剂 ( 如减水剂,流变优化化剂等) 对混凝土的和易性有很大的影响.少量的外加剂能使混凝土拌和物在不增加水泥用量的条件下, 获得良好的和易性, 不仅使流动性显著增加, 而且还能有效地改善 拌和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同时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1.6 拌和物存放时间及环境的影响 存放时间延长, 会使水分蒸发, 坍落度下降; 环境温度升高, 水分蒸发及水化反应加快, 相应坍落度下降; 同样, 风速和湿度因素也会影响拌和物水分的蒸发, 因而影响坍落度。
2、采用合理的砂率:
合理的砂率是指在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 能使水泥混凝土拌和物获得最大的流动性, 且能保持粘聚性及保水性良好时的砂率值; 或指混凝土拌和物获得所要求的流动性及良好的粘聚性及保水性, 而水泥用量为最少时的砂率值.
水泥特性的影响水泥的品种因素,矿物组成以及混合材料的掺加量等因素会影响到需水量, 不同的水泥品种达到标准稠度的需水量不同, 所以不同品种的水泥制成的拌和物的和易性也不同. 普通水泥的混凝土拌和物比矿渣、水泥和火山灰水泥拌和物的和易性好.矿渣水泥拌和物的流动性虽然大, 但粘聚性差, 容易泌水、离析; 火山灰水泥流动性小, 但粘聚性好.此外, 水泥细度对水泥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也有影响, 提高水泥的细度可以改善拌和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减少泌水与离析现象.(聚羧酸减水剂)
3、改善砂,石的级配:
具有 《交通标准化》 (2006 年第 6 期) 优良级配的水泥混凝土拌和物具有较好的和易性.集料的最大粒径相对增大, 可使集料的总表面积减小, 拌和物的和易性也随之改善。
集料特性的影响 集料的最大粒径,形状,表面纹理,级配及吸水性等对新拌水泥混凝土的和易性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 比如卵石拌制的混凝土拌和物较山石的和易性要好。
4、调整水泥浆用量:
当拌和物坍落度太小时, 需保持水灰、砂率变化,比不变, 增加适量的水泥浆; 当拌和物坍落度太大时, 则需保持砂率不变, 增加适量的砂石. 砂率的影响可导致集料的空隙率和总表面积的变化, 因而水泥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也随之变化.砂率过大时, 空隙率及总表面积大, 拌和物干稠, 流动性小; 砂率过小, 砂浆数量不足, 流动性降低, 且影响粘聚性和保水性, 使拌和物粗涩,粗骨料离析,水泥浆流失, 甚至出现溃散等不良现象。故砂率的大小将影响拌和物的工作性及水泥用量。
水灰比的影响 水灰比较小, 则水泥浆干稠, 水泥混凝土的拌和物流动性过低, 当水灰比小于某一极限以下时, 在一定施工方法下就难以保证密实成型; 反之, 水灰比较大, 水泥浆就稀, 拌和物的流动性虽然较大 , 但保水性和粘聚性就变差, 当水灰比大于某一极限时将产生泌水,离析现象, 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故水灰比的大小应根 据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要求进行合理选用。
5、提高振捣机械的效能:
由于混凝土拌和物中, 水泥浆的作用除了填充集料间的空隙外, 它还包裹在集料的表面, 减少集料的摩阻力, 使混凝土拌和物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若水灰比不变, 水泥浆的用量越大, 则拌和物的流动性就越大, 但水泥浆用量过大, 则会出现流浆现象, 使水泥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变差 , 振捣效能提高, 可降低施工条件对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要求, 因而保持原有的和易性能达到捣实的效果。
3.如何准确对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进行表述
评定黏聚性的方法是用捣棒轻轻敲击已坍落的混凝土拌合物锥体的侧面,如混凝土拌合物锥体保持整体缓慢、均匀下沉,则表明黏聚性良好;如混凝土拌合物锥体突然发生崩塌或出现石子离析,则表明黏聚性差。(表述就是好/差)
评定保水性的方法是观测混凝土拌合物锥体的底部,如有较多的稀水泥浆或水析出,或因失浆而使集料外露,则说明保水性差:如混凝土拌合物锥体的底部没有或仅有少量少量的水泥浆析出,则说明保水性良好。(表述同样是良好/差,具体点就再加上“严重泌水”或“轻微泌水”或“几乎不泌水”)
坍落度法是用来测定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力作用下的流动性,适用于流动性较大的混凝土拌合物。测定时,将混凝土拌合物按规定的方法装入混凝土坍落度筒内,刮平后将坍落度筒垂直向上提起,混凝土拌合物因自重力作用而产生坍落,坍落的高度mm即位坍落度,坍落度越大,则流动性越大。该法在工程中应用最多,使用与坍落度大于等于10mm,且最大粒径小于40mm的混凝土拌合物。(表述是大/小,附上坍落度值mm)
维勃稠度法是用来测定混凝土拌合物在机械振动力作用下的流动性,使用于流动性较小的混凝土拌合物。测定时,将混凝土拌合物按 规定方法装入坍落度筒内,并将坍落度筒垂直提起,之后将规定的透明有机玻璃圆盘放在混凝土拌合物锥体的顶面上,然后开启振动台,记录当透明圆盘的底面刚刚被水泥浆布满时所经历的时间s,即位维勃稠度。维勃稠度越大,流动性越小。此法适用于5~30s且最大粒径小于30的混凝土拌合物。(表述是大/小,附上维勃稠度值s)
您说的这三个性质都归属于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我们对和易性做的评价一般是定性不定量的,您该是初学者吧?呵呵,有点钻牛角尖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吧。打字很辛苦的哎,多给点分吧,嘿嘿
4.如何判断新拌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可以通过混凝土坍落度试验来判断。,用捣棒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一侧轻打,如拌合物渐渐下沉,表示粘聚性良好,如锥体突然倒塌、部分崩裂或发生石子离析现象,及粘聚性部好。提起坍落筒后,较多水分析出“多量”;少量水分析出“少量”;没有水分析出,“无”。
混凝土,简称为“砼(tóng)”: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胶凝材料
1 )无机胶凝材料混凝土,无机胶凝材料混凝土包括石灰硅质胶凝材料混凝土 (如硅酸盐混凝土)、硅酸盐水泥系混凝土 (如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火山灰质水泥、早强水泥混凝土等). 钙铝水泥系混凝土 (如高铝水泥、纯铝酸盐水泥、喷射水泥,超速硬水泥混凝土等)、石膏混凝土、镁质水泥混凝土、硫磺混凝土、水玻璃氟硅酸钠混凝土、金属混凝土 (用金属代替水泥作胶结材料>; 等。
2)有机胶凝材料混凝土。有机胶凝材料混凝土主要有沥青混凝土和聚合物水泥混凝土、树脂混凝土、聚合物浸渍混凝土等。 此外,无机与有机复合的胶体材料混凝土,还可以分聚合物水泥混凝土和聚合物辑靛混凝土。
5.流动性和黏聚性如何理解
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流动性和黏聚性(粘聚性)是和易性三个方面中的两个方面。
流动性是指新拌混凝土在自重或机械振捣的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的性能。流动性反映出拌合物的稀稠程度。若混凝土拌合物太干稠,则流动性差,难以振捣密实;若拌合物过稀,则流动性好,但容易出现分层离析现象。主要影响因素是混凝土用水量。
黏聚性(粘聚性)是指新拌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之间有一定的粘聚力,在施工过程中,不致发生分层和离析现象的性能。粘聚性反映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若混凝土拌合物粘聚性不好,则混凝土中集料与水泥浆容易分离,造成混凝土不均匀,振捣后会出现蜂窝和空洞等现象。主要影响因素是胶砂比。
★问题所属科目: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