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做好架构设计与写好架构设计的文档
2 一下是我的写文档的一些心得:
现代架构设计文档的编写
4+1 视图与 UML 软件架构设计已经逐渐成为现代软件开发过程的核心,然而能够清晰表明架构设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面向对象开发而言, RUP 的 4+1 视图已在架构设计的撰写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对于 4+1 view 的描述有几个不同版本(或包含的视图不同,或视图的名称不同),文中以 Philippe Kruchten, November 1995 提出的 4+1 视图为准。
4+1 视图包括:逻辑视图( Logic View ),开发视图( Develop View ),进程视图( Process View ),物理视图( Physical View )和场景视图( Scenarios )。
视图间的关系
4+1 视图不仅便于我们记录架构设计,实际上它也指导了我们进行架构设计活动的部分过程。
通常我们选择 UML 来表现各种视图,以下列出了 UML 和各视图的对应关系
4+1 视图 UML
场景视图 use case
逻辑视图 类图
开发视图 类图,组件图
进程视图 无完全对应
部署视图 部署图
在架构设计稳定中通常不会给出较多的用例描述,这些是在需求稳定中定义。但是往往架构文档会选择一些用例,列入文档中,这些用例和一些非功能性需求一起用以证明架构的有效和正确性。在逻辑视图中用例的实现是必不可少的一节,尽管架构设计更关注非功能性需求。
融入 MDA 的思想 对于逻辑视图和开发视图所应包含的内容常常会觉得很难区分两者间的明显界限。逻辑视图包含更多的分析模型与实现技术本身相关性应该较少,如业务对象模型及其扩展。而开发视图则会与实现技术紧密相关。
随着 MDA 思想的推广,在架构设计文档的撰写方面也产生了影响,我们不难把 MDA 的 PIM 和逻辑视图联系起来,而把 MDA 中的 PSM 和开发视图联系起来。
在编写逻辑视图是我们应该描述与技术平台无关的模型,而开发视图则描述与实现技术平台相关的模型。
如在逻辑视图中表现的某些实体类,我们会在开发视图中转换为 EJB 组件(实体 Bean )。
这种做法不仅有利于我们编写架构设计文档,同时更是一种好的架构设计思考流程。
2.公司组织架构怎么写
原发布者:管理资源吧
公司组织架构图一、组织架构:2、各部门职责:(1)总经理:1.根据提出的战略目标,组织制定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与经营方案,并推动实施。2.审定公司工资奖金分配方案和经济责任挂钩办法并组织实施。3.审核签发以公司名义(盖公章)发出的文件。4.主持公司的全面经营管理工作。5.推进公司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6.从事经营管理的全局开创性工作,为公司发展做出艰巨的探索和尝试。总结工作、听取汇报,检查工作、督促进度和协调矛盾等。(二)人事行政部:1.人事行政部门的工作职责:负责本部的行政管理和日常事务,协助总经理搞好各部门之间的综合协调,落实公司规章制度,沟通内外联系,保证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负责对会议文件决定的事项进行催办,查办和落实,负责全公司组织系统及工作职责研讨和修订。2.人力资源管理与发:(1)组织架构的设计、岗位描述、人力规划编制、考勤管理的工作。(2)招聘使用:提供工作分析的有关资料,使部门人力资源计划与组织的战略协调一致,对申请人进行面试作最终录用和委派决定,对提升、调迁、奖惩和辞退做出决定,职务分析和工作分析的编写,制定人力资源计划,通过这些使企业内部“人事宜”即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工作岗位要求,将员工安排到合适的岗位,来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制。3.负责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修订,制定及检查监督。2)建立健全营销信息系统,收集整理各类市场情报及相关行业政策与信息,为本部门和其
3.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怎么写 知乎
撰写的设计文档主要分为:总体概要设计文档 + 详细设计文档,后简称为“概设”+“详设”。
总设和详设都应该包含的部分:
(1) 需求:一般以产品的语言描述,这一块可以拷贝产品需求文档中的story list部分;
(2) 名词解释(可选):非相关领域内的同学需要看到文档需要提前了解的一些概念性质的东西;
(3) 设计目标:又分为功能目标和性能目标,功能目标一般是对产品需求的技术描述,性能目标是根据产品给出的数据对性能进行的评估。一般来说,新服务必须要有性能目标一项,性能目标可能会影响设计方案。
除了都应该包含的部分,总体概要设计一般还包含:
(1) 系统架构:一般来说会有个简单的架构图,并配以文字对架构进行简要说明;
(2) 模块简介:架构图中如果有很多模块,需要对各个模块的功能进行简要介绍;
(3) 设计与折衷:设计与折衷是总体概要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
(4) 潜在风险(可选);
输出总体概要设计的时候,很多方案还是不确定的,需要在设计评审会议上确认。
总体概要设计重点在“方案折衷”,总体概要设计评审完毕之后,此时应该是所有方案都确认了,需要输出各模块的详细设计,详细设计重点在“详细”:
(1)总体概要设计结论汇总(可选):达成一致的结论有个简要概述,说明详设是对这些结论的实现;
(2)交互流程:简要的交互可用文字说明,复杂的交互建议使用流程图,交互图或其他图形进行说明;
(3)数据库设计:这个是应该放在总设还是详设呢?
(4)接口形式:有了数据库+接口+流程,别的同学拿到详设文档,基本也能够搞定了;
(5)其他细节:例如公式等;
理论上输出了详细设计之后,无论谁拿到了这个详设文档,都是能够完成该项目的。
个人实践分享:
一、大图
(1) 大系统或复杂流程,其架构图或者流程图会非常大,经常比A4纸或word的一页大很多,此时不宜在word中直接贴图形,贴了也看不清,建议将图放在wiki上,文档中直接贴链接;
(2) 一定要保存viso或者其他图形的源文件,否则今后改动起来要重画,代价可想而知;
二、设计与折衷
(1) 设计与折衷是总设中最重要的内容,总设评审中,主要就是讨论这些折衷的优劣;
(2) 评审过后,不但要邮件周知结论,还要在总设中进行更新,说明最终决定使用了哪种方案,为什么使用这种方案;根据自己的经验,接手别人的模块、项目,拿到代码和文档,设计方案对我来说完全是个谜!!!
(3) 有时候因为排期或者其他原因,不一定采用了最优的设计方案,此时更应该在总设中记录决策的过程与原因;
(4) 最后,设计折衷是一个很好的自我辩解的机会:因为项目进度,或者历史遗留问题,我不得不采取了一个这样的设计,不要再骂我了。
三、性能目标
性能目标是新模块文档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很多项目对性能影响较大的话,也必须撰写性能目标,性能一般来说可能包含以下部分:
(1) 日平均请求:一般来自产品人员的评估;
(2) 平均QPS:日平均请求 除以 4w秒得出,为什么是4w秒呢,24小时化为86400秒,取用户活跃时间为白天算,除2得4w秒;
(3) 峰值QPS:一般可以以QPS的2~4倍计算;
互联网公司,产品迭代块,项目周期长,基本没有“文档”一说,但其实写好文档,对系统和项目未来的维护是非常有帮助的。
4.怎么理解"软件概要设计是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或系统架构设计
概要设计的目标是描述软件模块的外观以及处理逻辑.模块对外暴露的服务接口,以及需要引用的接口,接口标识,接口的访问协议,接口描述都属于模块的外观,其他的模块通过这些接口和模块打交道,自然需要在概要设计阶段对接口做细致的刻画,初此之外,对于关键的模块,外观还应该说明模块的非功能属性,比如并发处理能力,数据吞吐量以及接口调用的反馈时长等等.处理逻辑是指模块从输入到输出的转换过程,描述其转换算法.无论通过何种图例和表现形式,只要能够清晰地说明模块外观和处理逻辑描述,就是好的概要设计.。
5.如何做好架构设计与写好架构设计的文档
2 一下是我的写文档的一些心得: 现代架构设计文档的编写 4+1 视图与 UML 软件架构设计已经逐渐成为现代软件开发过程的核心,然而能够清晰表明架构设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面向对象开发而言, RUP 的 4+1 视图已在架构设计的撰写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对于 4+1 view 的描述有几个不同版本(或包含的视图不同,或视图的名称不同),文中以 Philippe Kruchten, November 1995 提出的 4+1 视图为准。 4+1 视图包括:逻辑视图( Logic View ),开发视图( Develop View ),进程视图( Process View ),物理视图( Physical View )和场景视图( Scenarios )。
视图间的关系 4+1 视图不仅便于我们记录架构设计,实际上它也指导了我们进行架构设计活动的部分过程。 通常我们选择 UML 来表现各种视图,以下列出了 UML 和各视图的对应关系 4+1 视图 UML 场景视图 use case 逻辑视图 类图 开发视图 类图,组件图 进程视图 无完全对应 部署视图 部署图 在架构设计稳定中通常不会给出较多的用例描述,这些是在需求稳定中定义。
但是往往架构文档会选择一些用例,列入文档中,这些用例和一些非功能性需求一起用以证明架构的有效和正确性。在逻辑视图中用例的实现是必不可少的一节,尽管架构设计更关注非功能性需求。
融入 MDA 的思想 对于逻辑视图和开发视图所应包含的内容常常会觉得很难区分两者间的明显界限。逻辑视图包含更多的分析模型与实现技术本身相关性应该较少,如业务对象模型及其扩展。
而开发视图则会与实现技术紧密相关。 随着 MDA 思想的推广,在架构设计文档的撰写方面也产生了影响,我们不难把 MDA 的 PIM 和逻辑视图联系起来,而把 MDA 中的 PSM 和开发视图联系起来。
在编写逻辑视图是我们应该描述与技术平台无关的模型,而开发视图则描述与实现技术平台相关的模型。 如在逻辑视图中表现的某些实体类,我们会在开发视图中转换为 EJB 组件(实体 Bean )。
这种做法不仅有利于我们编写架构设计文档,同时更是一种好的架构设计思考流程。
6.在系统设计中怎样写系统体系结构的设计
简单来说,就是:画图,全方位的剖析系统来,设计类源。其中要画出用例图,状态图,时序图,类图。下面就我做过的一个“大富翁”bai游戏的体系结构设计为例。
用例图:du
时序图:
类图:
把用户对系统的需求划分成系zhi统的一个个功能模块并设计好类,就可dao以进行开发了。
7.什么是网站总体架构设计
网站结构是指网站中页面间的层次关系,按性质可分为逻辑结构及物理结构。
是现代网络学习和发展的一个必须的基础技术。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准确定位网站目标群体,设定网站整体架构,规划、设计网站栏目及其内容,制定网站开发流程及顺序。
网站架构的内容有哪些?有程序架构,呈现架构,和信息架构三种表现,步骤主要分为硬架构和软架构两步程序。网站总体框架示意图是网站后台支撑系统的想法,一般取决于网站本身的建设意图。
网站架构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网站的整体性能和运营模式的时效性和经济性,它的设计必须考虑到网站的模式、运营思路、用户群体使用习惯、网站的功能等等。网站结构对网站的搜索引擎友好性及用户体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网站结构在决定页面权重上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会直接影响到搜索引擎对页面的收录。一个合理的网站结构可以引导搜索引擎抓取到更多、更有价值的网页。
如果网站结构混乱,往往就会造成搜索引擎陷入死循环、抓取不到页面等问题。网站结构的好坏会决定用户浏览的体验度,合理的网站结构是优化网站关键词排名的前提。
所以,网站结构可以影响网站内部页面的重要性,合理的内部链接策略就可以对重要页面进行突出、推荐等操作。绘制网站概要图符号网站概要图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