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么打字啊 我不会拼音
拼音输入以百度手机输入法为例
点击拼音所在键位即可输入单字拼音,也可以一次输入一个词组的全拼或简拼。
需要输入隔音符(如“西安 xi'an”),或者输入词组采用简拼只输入声母时,都可以用[分词]、[符]或者[符号]进行分隔。
用户词:连续输入新词的拼音后选择对应的字词,新词就会自动被加入到用户词库中。例:连续输入“baidushurufa”,然后选择“百度”和“输入法”,“百度输入法”就被加入到用户词库中,下次可作为词组直接输入。
符号输入:点击[符号]、[符]或[SYM]后可直接选择标点输入,也可以选择左侧辅助栏中的其他类别符号输入。
2.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用拼音打出来
以1、【淼】 2、【壵】3、【垚】4、【萌】为例说明。
1、淼 如果不认识,又不会读,怎么打出来。首选打开拼音输入法,并观察【淼】字的组成是三个【水】,那么就输入拼音【u】并在后面加上【shuishuishui】,淼字是不是就出来了,淼【miao】。
2 、【壵】拼音输入法输入【ushishishishi】壵【zhuang】。
3、【垚】拼音输入法输入【utututu】打出垚【yao】。
4、【萌】拼音输入法输入【ucaoriyue】,遵循上 、左、右原则,打出萌【meng】。
3.“不是”的“不”正确读音是四声还是二声,“不”是多
不是的不读音是第四声,读音有2种,分别为: [ bù shi ] 、[ bù shì ]
释义:
[ bù shi ]
过错;过失;缺点。
[ bù shì ]
1.对判断词“是”的否定。
2.用于并列关系或选择关系复句中,常构成“不是……而是……”“不是……就是……”的格式。
一、不拼音:bù
释义:
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去。~能。~多。~经济。~ 一定。~很好。
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法。~规则。
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他不知道。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
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动。做~好。装~下。看~出。
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钱的,你喜欢就拿去。
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是看书,就是写文章。
8.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会”、“~是”。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
二、是拼音: shì
释义:
1.对;正确(跟“非”相对):一无~处。自以为~。实事求~。你说得极~。应当早做准备才~。
2.认为正确:~古非今。深~其言。
3.表示答应的词:~,我知道。~,我就去。
4.姓。
5.指示代词。这;这个:如~。由~可知。~可忍,孰不可忍?。~日天气晴朗。
6.联系两种事物,表明两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的种类、属性:《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节约~不浪费的意思。
7.与“的”字配合使用,有分类的作用:这张桌子~石头的。那瓶墨水~红的。我~来看他的。
8.联系两种事物,表示陈述的对象属于“是”后面所说的情况:他~一片好心。咱们~好汉一言,快马一鞭。院子里~冬天,屋子里~春天。
9.表示存在,主语通常是表处所的词语,“是”后面表示存在的事物:村子前面~一片水田。他跑得满身~汗。
10.“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词或动词,连用两个这样的格式,表示所说的几桩事物互不相干,不能混淆:去年~去年,今年~今年,你当年年一个样哪。说~说,做~做,有意见也不能耽误干活儿。
11.在上半句里“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词、形容词或动词,表示让步,含有“虽然”的意思:诗~好诗,就是长了点。东西旧~旧,可是还能用。我去~去,可是不在那儿吃饭。
12.用在句首,加重语气:~谁告诉你的?。~国防战士,日日夜夜保卫着祖国,咱们才能过幸福的日子。
13.用在名词前面,含有“凡是”的意思:~有利于群众的事情他都肯干。
14.用在名词前面,含有“适合”的意思:他想的很~路。这场雨下的~时候。东西放的都挺~地方。
15.用在选择问句、是非问句或反问句里:你~吃米饭~吃面?。他不~走了吗?。你~累了不~? ⑾(必须重读)表示坚决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我打听清楚了,他那天~没去。这本书~好,你可以看看。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不再[bù zài]
放弃;停止进行。
2.不用[bù yòng]
表示事实上没有必要:~介绍了,我们认识。大家都是自己人,~客气。
3.不给[bù gěi]
供给不足;匮乏。
4.不是
[bù shi]
过错;过失;缺点。
[bù shì]
对判断词“是”的否定。
5.不见[bù jiàn]
不见面:~不散。这孩子一年~,竟长得这么高了。
4.小学一年级的拼音怎么写
小学一年级的拼音在四线格里的写法如下:
拼音字母,有的占一格,有的占两格,有的占三格,注意各个字母在四线格里的位置。
例如a、o、e、u、ao、ou、er、an、en、un、m、n、x、r、z、c、s、w都是占一格的拼音;
i、ü、ai、ei、iu、ie、üe、iu、ün、ang、eng、ing、ong、b、p、f、d、t、l、g、k、h、q、zh、ch、sh、y、zhi、chi、ri、zi、ci、si、yi、yu、ye、yue、yuan、yin、yun、ying是占两格的拼音;
j是占三格的拼音
扩展资料:
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
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这个草案共有31个字母,其中有5个新字母(无点的i;长脚的n;带尾的z,c,s),以便实现“一字一音”,不用变读和双字母。草案发表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热烈的讨论,甚至海外华侨和留学生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拼音
5.我们拼音怎么拼
我们的拼音为wǒ men。copy
人称代词。称包括自己在内的若干人。
示例:当我们想到劳动时,也只有在这时,我们才觉得我们太老了。
1、称呼包括自己在内的若干人。如:我们大家一起干;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友谊……
2、指“我”。
1)带感情色彩。用于口语。如:你怎么不讲理,让我百们怎么办?
2)不能或不宜用个人口吻说话,例如在报告或科学论文中。
3、指“我们”或“我”比用“你们”或“你”更亲切。
如:(老师对一个学生说)你要记住,我们是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扩展资料
“我们”引证解释度
代词。称包括自己在内的若干人。
明 杨讷 《西游记》第六本第二一出:“问 孙行者 去了,我们慢慢行。”
《二十年目睹之答怪现状》第三六回:“我们豁去虚文,且谈谈正事。”
巴金《随想录·关于丽尼同志》:“我立在甲板上,身子靠着栏杆,摇着手,低声说:‘ 台湾 ,美丽的土地,我们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我们(汉语词语)
6."没法子"中"法"的读音是什么
法非多音字,按解释2读[fǎ]
法的解释
[fǎ]
1. 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2. 处理事物的手段:办~。设~。手~。写~。
3. 仿效:效~。
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式。~帖。
5. 佛家的道理:佛~。~号。~轮。~像。~门。
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师。~器。~事。
7. 指“法国”:~文。~式大菜。
8. 姓。
7.“没法子”的发音其中的“法”字,是二声还是三声
含有元音“ɑ”的音节,声调符号一定要标在“ɑ”上。
如:dàjiā(大家)主要母音是“o”或“e”,声调符号就要标在元音“o”或“e”上如:pósuō(婆娑)含复韵母“ei”、“ie”“üe”的音节,声调符号也标在“e”上。如:jiě mèi(姐妹)以单元音“i”、“u”、“ü”为主要母音的音节,声调符号就标在主元音“i”、“u”、“ü”上。
如:xǐ yī(洗衣)音节zhi、chi、shi、ri、zi、ci、si的声调符号同样要标在i上。如:zhī shi(知识)韵母“iou”、“uei”、“uen”和声母拼合时,写成“iu”、“ui”、“un”。
这样一来,韵腹“-ɑ-”、“-o-”、“-e-”不见了。声调符号习惯上标在后一个元音字母上(“un”当然要标在“u”上),即“iu”标在“u”上,“ui”标在“i”上,“un”当然标在“u”上。
如:huíguī(回归) 有ɑ不放过,没ɑ找o、e;ɑ、o、e、i、u、ü标调就按这顺序;i、u若是连在一起,谁在后面就标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