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写好初中抒情文
抒情,是作者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喜、怒、哀、乐等主观感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加以表现和抒发。那么,怎样在作文(中抒好情呢?
一、抒情要自然、真切
抒发自己的感情,就要说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即心中怎样想就怎样写,有什么感受就写什么感受,让感情在文中自然地流露出来。这样,文章才能避免矫揉造作,读后使人感到清新、自然。
二、感情要健康、真挚。
古人云:情贵乎真。只有表达健康、真挚的感情,文章才能感动人。如果感情虚假、无病呻吟,甚至有低级趣味,那么即使文章运用再多的优美词语,也只是表面华丽,实则没有感人的力量。至于矫揉造作地堆砌一些所谓抒情性的语句,或有不健康的情调,不但不能引起读者共鸣,反而会使人感到厌烦、恶心。
三、会运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就是在作者情之所至之时直抒胸臆。它以叙事、记人、写景、状物为基础,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灵活使用,往往用在作者感受最深、感情最强烈的地方,语言要精练,并往往蕴含着生活哲理,旨在深化中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间接抒情是借助文中的叙述、描写和议论做媒介来抒发感情。因依附的事物不同,具体表现形式也有差异。或依附于人,写人为抒情服务,人物形象不求完整,有时只写几个片段,借以抒发作者的感情,如朱自清的《背影》;或依附于事,把浓郁的情感熔铸在事件的记叙中,如刘绍棠的《暮春》;或依附于景,通过景物的描写来抒情,情景交融,如宗璞的《西湖的绿》、朱自清的《春》;或依附于物,通过对某种物体的叙写来抒情,即托物抒情,如茅盾的《白杨礼赞》、郑振铎的《海燕》,等等。 间接抒情比直接抒情运用得普遍、广泛,效果也比直接抒情好。但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最好在文中把这两种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
2.怎样写初中抒情文
记人散文模式
【开头】①感情化语言概括叙述。我和该人,重点在后。 介绍该人,如肖像描写。②两者关系及该人精神特质的议论。
【中间】▲一种情况:一件事。从开头、发展到结尾,细致叙述和描写。
▲另一种情况:几件事。每件事即每层次前,可以用对该人精神特质的一个因素领起。 以对该人的感情体验及整体议论来贯穿几件事。
【结尾】①重申特质,照应开头。②深化感情关系,发出感慨。
抒情散文模式 【开头】1叙述自己与景物的关系。2议论景物和自己。 【中间】1描写景物,分出层次,细致动人。2联想发挥,更大意义。 【结尾】感慨 散文写作--构思、联想、语言
3.初中记叙文和抒情文怎么写
记叙文主要的就是要用心去体会所写人和事中所蕴含的情感。
而记事方面的记叙文首先就是“事情”。事情是由人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做出来的,事情本身有它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因此,记事应把六个要素交代清楚;
在交代要素时要根据情况来灵活的运用,一般说来,记叙真实的重要的事情,六个要素都要交代清楚。
在记叙的几个要素中,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构成记叙文的主要内容,这部分要着重写,写具体,写充实,以突出中心思想。
同时要注意详略得当。
想要写一篇好的作文,主要的是讲究其新意,下面介绍三种创造新意的方法:
一、找准机会。一句话,一个人,一点回忆,一个场景等,都可以成为作文的题材,只要你曾经经历过,有真挚的情感。有了想法,就会使一个原本平凡的事件变的不同寻常,甚至几个本来毫不相干的人物、事情,也将产生联系。我们知道写父亲的文章是很多的,但作家朱自清的《背影》,却是因为父亲的一封信成了他写作的源泉。同样的,我们同学的作文也是如此。
二、出其不意法。作文最忌的是平铺直叙,犹如一杯白开水,要在自然中求变化,出其不意的构思才能做到引人入胜。例如杨朔《的荔枝蜜》由“不大喜欢”蜜蜂起笔,接着是吃蜂蜜而“动情”,听蜜蜂事迹而“心颤”,最后愿“自己也变成一只蜜蜂”,欲扬先抑,波澜起伏。鲁迅是逆转达手法的高手,《药》中老栓为儿子治病而买人血馒头,结果小栓在一片“好药”的议论之后死去;《一件小事》中,“我”一天比一天“看不起人”,后来在人力车夫的实际行动教育下,终于进行了深刻的自我解剖,起初觉得有些迂的车夫成了“我”须仰视才且“时时记起”的人物。
三、同中求异。我们应从多角度观察、思考,在相同的表象中找出不同的因素来,发前人所未发,力求新意。曾有一年高考作文题就是“近墨者黑”与“近墨者未必黑”,前者为“常规”,后者就是“求异”。平时可以从一些成语或俗语入手进行训练。
如“班门弄斧”与“弄斧到班门”(前者讽刺在行家面前卖弄,后者提倡能手竞争),又如“物极必反”与“物极未必反”,“欲速则不达”与“不速则不达”,“大器晚成”与“大器未必晚成”,“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与“各人自扫门前雪,也管他人瓦上霜”等。
总之,作文要创新,才能吸引别人,得到高分。
4.记叙文 抒情文怎么写
一、散文写作要略 散文的文体特点 较宽泛的文体定义是认为文体只有四类:散文、诗歌、戏剧、小说。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形式精粹亲切。表达作者对人生或自然的感悟。
散文与记叙文的最大区别在于,散文中所写的人生、自然、事件、景物等,都是从自身感悟出发,是作者对事物特殊意义和美的发现。这种发现,是知觉、思维、感觉的综合思维结果,体现着作者的深思妙悟,是散文的情、理、意、味。
而记叙文是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并不从作者的感悟出发。 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不间万象、宇宙万物、各色人等、宏观微观无不涉及,而这些材料一旦出现在文章中,就立即刻上了作者的主观感悟,代表着作者的人生经验、观点感受。
所以,同样的材料,不同的作者看到的内涵是不同的。这里,我们把散文的取材叫“形”,把作者的感悟叫“神”。
散文的文体特点就是:形散神聚。 散文的写法较其他文体更活泼自由,不拘一格。
常见的方式是抒情,即使是记叙,也是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散文常把记叙、抒情、议论等融为一体,夹叙夹议。
表现手法上能出奇制胜,让读者产生新鲜独特的阅读感受。散文的结构追求自然而然的境界。
在材料选取上,般运用联想手法。 总体来看,抒情的散文有时气势磅礴,有时低吟浅唱;记叙的散文如诗如画,曲径通幽;议论的散文情真意切,精彩纷呈……但是,不管作者怎么样安排文字,怎样组织材料,归根结蒂还是为了表达他对人生或自然的特殊感受悟。
基础等级 一、感情充沛 没有感情就不成其为散文。散文对作者主观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体中仅次于诗歌的。
散文一般的写作规律是:对事物、人生、景观突然有了感悟,感悟深化升华,敷衍成文。这感悟就是散文的意味之本,是散文的中心立意。
可是要表现这样的中心立意,就得抒情。所以好的散文、记叙、议论都带有强烈的感情,字里行间都有渗透着感情。
如河北省中考优秀作文《点滴真情令我感动》一文,就是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出发,抒发自己从中受到的感动。写这样的文章,事件并不是主要的,关键就在于充沛的感情。
再如徐州市中考作文《获取青春的梦》,通篇讴歌青春的美好,激情涌动。文章总是以情动人,散文就更是如此。
二、立意独特 散文的立意其实就是散文的感悟,有感悟才有散文的写作。可是普通寻常的感悟是不得人心的,看见蜡烛想起老师,看见葵花想起小学生……这些“感悟”已经不再给我们产生美感,而是产生憎恶;这样写作已经不再是生产精神产品,而是谋杀我们的阅读欲望。
散文的立意要求独特,就是说作者的感悟是体现作者独特情志、独特感受、独特体验的感悟,是他人所不能产生的精神产物。 如《人类,止步吧!》一文。
把文章的立意放在对《天净沙·秋思》一词的全新诠释上。分为三个小标题:1、枯藤+才能树+昏鸦=优质的木材;2、小桥+流水+人家=人类的日用品;3、古道+西风+瘦马=桌上的美食。
这一巧妙的构思,把散文的灵动、形散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当然,对于环境的问题不是什么独特的发现,可是作者不是简单地申明要保护环境,而是把目光定格在“人们在做什么、做了什么、有什么后果”,提醒人们应该反省。
三、形散神聚 这里讲的是散文的取材。我们还以《人类,止步吧!》为例。
全文分为三部分 ,引的诗句所抒发的感情本与本文主旨毫无关系,但经过作者巧妙的联想,它双完全和本文要表达的中心契合了。它所引用的材料也是几个似乎没有关联的场景。
这种形式很散,但它们都指向同一个主旨:保护环境。这就是散文形散神聚的好处,可以让文章活泼灵动,变化多端。
四、感悟具体 散文以感悟为灵魂,但感悟是什么,得在文章中说明白。有些散文含蓄,不明说感悟,但文章的景致、人物、事件均可以反映向感悟。
感悟的清楚明白如同记叙文的主题一样,要明白畅晓,让人觉得可喜,引人思考,同时要清楚地出现在文章中。 如《亲近你》一文,就把抽象的感悟“体验“通过大量具体的意象表现出来:“幼鸟第一次避开慈母的呵护,飞翔有蓝天白云下,他体验到了自由的博大;蓓蕾在一场春雨后,绽放笑脸,新奇地看着这个世界,他体验到了尘世的纷杂;海燕在暴风雨中长鸣,勇敢他宣传革命圣火的到来,他体验到了胜利的喜悦;蝴蝶第一次来到大花园,飞东飞西,万紫千红的花为她绽放,它体验到了人世的热情……”通过这些具体的意象,作者的感悟就很容易让读者感同身受了。
发展等级 一、入笔精微,以小见大 上面说过,散文往往出奇制胜,以少胜多,说是有散文表现中心的方法。散文的这一用法是独特的。
一般的散文写作,我们可以从细小的方面入笔,做到以少胜多,以小见大。实际上,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涕一笑;事物中的一枚叶片、一粒沙土……都可体现出大的主题。
《点滴真情令我感动》就是这样一篇佳作。它的着眼点都有是我们生活经常遇到的小事,但对一个有心人来说,它们同样可以写出好文章。
二、夹叙夹议,感情真实 含蓄的感情也罢,激昂的感情也罢,都要真实地表现出作者的状况。散文因为有对生活或事物的感悟,就得采用夹叙夹议定书。
5.怎样写一篇抒情文
一颗感性的心,一种无奈而又忧伤的心情,夜里,想着很多事,开心的,不开心的,想着欺骗与背叛,我相信人生中多少都又的,也许你会说你们有,但,其实我们都是很可怜的,至少有时我认为。不要强迫自己写一些煽情的文章,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不仅没有感情,而且读起来还可能会让人觉得很做作,很故意的那种。
看你可能是一个很开朗的朋友,但,当我们不高兴,或者忧伤的时候,就会写出很好的文章,真情实感的,很感动的那种。
夜深人静的时候想想人生吧,无聊,也很无赖。
想想海子,他说“从明天起,他要做一个幸福的人”,却,去了天堂、、、
他们,我们、、、??
希望给你带去帮助。
6.抒情文章怎么写
有关爱情的抒情文章: 人生就是为了找寻爱的过程,每个人的人生都要找到四个人。
第一个是自己, 第二个是你最爱的人, 第三个是最爱你的人, 第四个是共度一生的人. 首先会遇到你最爱的人,然后体会到爱的感觉; 因为了解被爱的感觉,所以才能发现最爱你的人; 当你经历过爱人与被爱,学会了爱,才会知道什么是你需要的, 也才会找到最适合你,能够相处一辈子的人。 但很悲哀的,在现实生活中,这三个人通常不是同一个人; 你最爱的,往往没有选择你; 最爱你的,往往不是你最爱的; 而最长久的,偏偏不是你最爱也不是最爱你的, 只是在最适合的时间出现的那个人。
你,会是别人生命中的第几个人呢? 没有人是故意要变心的,他爱你的时候是真的爱你, 可是他不爱你的时候也是真的不爱你了, 他爱你的时候没有办法假装不爱你; 同样的,他不爱你的时候也没有办法假装爱你 。 当一个人不爱你要离开你, 你要问自己还爱不爱他, 如果你也不爱他了,千万别为了可怜的自尊而不肯离开; 如果你还爱他,你应该会希望他过得幸福快乐, 希望他跟真正爱的人在一起,绝不会阻止, 你要是阻止他得到真正的幸福,就表示你已经不爱他了, 而如果你不爱他,你又有什么资格指责他变心呢? 爱不是占有, 你喜欢月亮,不可能把月亮拿下来放在脸盆里, 但月亮的光芒仍可照进你的房间。
换句话说,你爱一个人,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拥有, 让爱人成为生命里的永恒回忆, 如果你真爱一个人,就要爱他原来的样子—爱他的好,也爱他的坏: 爱他的优点,也爱他的缺点, 绝不能因为爱他,就希望他变成自己所希望的样子, 万一变不成就不爱他了。 真正爱一个人是无法说出原因的, 你只知道无论何时何地、心情好坏,你都希望这个人陪著你; 真正的感情是两人能在最艰苦中相守,也就是没有丝毫要求。
毕竟,感情必须付出,而不是只想获得; 分开是一种必然的考验, 如果你们感情不够稳固,只好认输, 真爱是不会变成怨恨的。 你呢?找到了第几个? 茫茫人海中,你遇见了谁?谁又遇见了你? 抒情文章: 鱼说你看不见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 水说我能感觉到你眼泪,因为你在我心中。
鱼纳闷:为什么自己总在水里,怎么游都游不出水的包围? 虽然水让她那么轻松自在,但总归单调了些,透过水面看外面都是新鲜。 日复一日,日复一日,鱼的思绪不再安静。
水啊,水啊,为什么在你的怀抱里我无法触摸到精彩。 多想远离你的包围,去那另外的天地啊! 我是一条美丽的鱼,不该如此寂寞。
鱼的渴望深深刺着水的心,水的付出是永恒而且不求回报的, 水的存在就是为了保护鱼。 当水发现鱼不再需要他的胸膛,他感到了无名的恐慌。
水清楚的知道鱼是离不开他的,但却无法让鱼明白这个道理。 水终究是宽容大度的,他隐藏了自己的不安。
它包容的心依旧为着鱼跳动,深情的眼神固执的停留在鱼美丽的身影上。 看着鱼欢快的游动,水会轻轻地叹息,默默的想着幸福的定义。
是啊,平淡的幸福………… 而鱼的悠闲快乐,让鱼认为这是必然的,鱼不会想到因为水的爱她才如此悠闲。 鱼任性的认为,她的快乐与水无关。
水的存在限制了她的自由,她只想离开这个固定的环境。 鱼不知道离开了水,她的生存也将毫无意义。
看似平静的水面已不再平静,他们的心越来越远,距离成了不可跨越的沟。 沉默是他们唯一的交流………… 无可奈何的消瘦,他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他默默地承受着生命的痛苦。
如果这是必然的,请让他独自承担,他愿用生命的代价来换回鱼的感知。 鱼太纯,不懂得真爱的意义,轮回到来世鱼肯定会一生一世恋着水。
鱼的喜悦日深一日,缩小的水域让她无比快乐。 外面的世界越来越清晰,偶尔的呼吸困难被她视为兴奋的高点,她等待着 在干涸的河床上,鱼做着最后的挣扎,夕日美丽的眼里满是恐惧和绝望。
暴烈的阳光企图带走残留在鱼身上的生命之水。 鱼的灵魂在现实与梦幻之间游离,朦胧中鱼听到了水轻柔的呼唤, 鱼的心被轻轻拨动着。
她安静了,世界也停顿了,微笑爬上了鱼的脸………… 她知道水在什么地方等她,他们将会团聚而且永远也不会分开。 那一刻,鱼终于懂得了幸福的含义,是的,平淡的幸福。
7.抒情作文应该怎么写
范文: 抬头仰望天空,美丽的云在空中飘动,会使我的心情像云一样轻松。
天空中的云,千姿百态,变化万千;如果你一不留神,它就会变成另一朵云,让你找不到它,它在慢慢移动,有时会像一条龙,有时会像张着大嘴的鳄鱼,有时会像一辆你从未见过的豪华的汽车…… 看!离我最近的那朵云,它好象是一位美丽的天使,她正在看我,仿佛是在邀请我去做客;再看,遥远的天边的云,更是形状不同,每一个都有着不同寻常的特点,天边的云颜色很浅,就像是所有的云都汇集到了那里,铺成一片。有一朵云,很像一座白色的宫殿,在宫殿的四周,有许多小岛围绕着,它仿佛向我铺开一张地毯,好象想让我走过去的样子。
晚上的火烧云,甚是美丽,它和白天的云彩不同。但人们都期望它出现在傍晚。
因为民间有一句谚语“早烧阴,晚烧晴。”它的意思是早晨的时候有火烧云就意味着这一天是阴天,如果在晚上出现火烧云就意味着明天是晴天,所以人们很期望它出现在傍晚。
我曾经仔细观察过火烧云的形态,它是橘红色的,这深深的颜色几乎渲染了半边天,非常美丽。再仔细看它,它的颜色由浅黄色变成了橘红色,和天空的颜色合为一体,就像是美术里的水彩画一样美丽。
当天漆黑的时候,天空完全变成了黑色,看不到一朵云彩,只能看到无数个小星星在眨着眼睛。明亮的月亮挂在天空,为行人照明了前进的道路。
云,美丽的云,洁白的云,姿态万千,从天的这边飘到天的那边。 不久以前,有一位学者告诉我:“如果有人抬头全神贯注的看着天空,那这个人一定很寂寞,只有他抬头看天空中的云,那么他所有的烦恼都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我坚信这句话,每当我寂寞的时候,我都会抬头向天空望一下,真的如学者所说,我的所有烦恼都消失了。 抬头仰望天空,云在动,会使我的心情随着云一起飘动…… 还有一个 秋天的雨(张爱玲) 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粉。
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园子里绿翳翳的古榴桑树、葡萄藤。
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成了古罗马建筑的遗迹一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草色已经转入忧郁的苍黄,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才过了两天的睛美的好日子又遇到这样霉气薰蒸的雨天。
只有墙角的桂花,枝头已经缀着几个黄金一样宝贵的嫩蕊,小心地隐藏在绿油油椭圆形的叶瓣下,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沥沥的声音。
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袈裟鲜艳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底的洗礼。那潮湿的红砖,发出有刺激的猪血的颜色和墙下绿油油的桂叶成为强烈的对照。
灰色的癞蛤蟆,在湿烂发霉的泥地里跳跃着;在秋雨的沉闷的网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它背上灰黄斑驳的花纹,跟沉闷的天空遥遥相应,造成和谐的色调。
它噗秃噗秃地跳着,从草窠里,跳到泥里,测出深绿的水花。 雨,像银灰色黏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盼望着、盼望着,炎热的酷暑终于过去了,秋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是秋高气爽的样子,天高了,云淡了。
果子熟起来了,蛐蛐儿的叫声响起来了,天气凉爽起来了。 小草并没有完全从大地中消失,仍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片一片 满是的。
孩子们跑着,跳着,翻几个跟斗捡几个落下的果子互相投掷着,比赛着谁投得更远、更准。风凉丝丝的,草绿绿的。
桂树、枫树、常青树,带着苍郁和深沉的格调和各具特色的气质,展示着风采,金子般的黄,玛瑙般的红,翡翠般的绿,宛如画家精心绘制的画卷。鸟儿为迁移忙碌着,蚂蚁正在收集冬天的口粮。
雏菊、一串红、矮牵牛,一眼望去遍是的:橘黄的,紫红的,争奇斗艳,铺在花坛里,像地毯,还迎着秋风微笑呢!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不错的,它将变作春泥滋养着大地,毫不眷恋枝头的繁华。秋雨落在红叶和黄叶以及掺着绿与黄的彩叶上。
豪华的枫叶,精致的常青叶,普通的梧桐叶……它们在秋雨的洗礼下变得更加艳丽。 树上的果子渐渐成熟了,田里果农也更忙了。
城里乡下,工人学生,儿童老人,一个个都出来欣赏美景了,放松放松心情,观赏观赏秋色,采集采集标本,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辛勤努力,换来了收获,充满了喜悦。
秋天像色彩之神,使植物的色彩渐渐变浓。 秋天像丰收之神,为人们带来了累累的硕果。
上学的路上,人来人往,但似乎未有人发觉,路两旁的那些树枝头,已悄悄染上了青翠的颜色。 春来了。
春挥舞起了她的袖子,大树与小草便“沙沙”作响,犹如在欢迎春天的到来。春跳起了优美的舞蹈,花儿睁开了眼睛,从冬天的沉睡中苏醒,带着一丝被人吵醒的不情愿,向人们报道了春天的到来。
春唱起了动听的歌,风儿便轻轻地吹了起来,小雨点也回应般“嘀嗒嘀嗒”地下了起来,但似乎又在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