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书的车怎么写
行书[日、山、车]历代名家写法。见图:
2.车的甲骨文,金文,纂文,隶书,行书怎么写 30 匿名
车,读音:chē/jū,①陆上运输、交通工具。一般有轮子。②利用轮轴旋转的机械装置。③泛指机器。④用水车打水。⑤车削的简称,还有姓氏“车”。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车
读音
chē
仓颉
JQ
五笔
LGNH
目录
1基本信息
2汉字演变
3其他资料
基本信息
读音:chē/jū
五笔86&98:LGNH
仓颉:JQ
笔顺编号:1512
四角号码:4050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U+8F66
车者,两横谓之轴,中位为座,驭者横其中,竖为辙也。自古有之,篆字概同繁体。
①陆上运输、交通工具。一般有轮子。
②利用轮轴旋转的机械装置。
③泛指机器。
④用水车打水。
⑤车削的简称。在机床上,利用工件的旋转运动和刀具的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来改变毛坯的形状和尺寸,将毛坯加工成符合图样要求的工件。
⑥姓. 念 chē
⑦jū象棋棋子的一种。
⑧二马为车,四马为驷,八马为辇
3.“行”字的行书写法怎么写
以上是“行”的行书写法。
【行书】汉字的一种字体,形体和笔势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
知识拓展:
“行”有2种读音:
[ xíng ]
1.走:日~千里|步~。引 出外时用的:~装|~箧(qiè).[行李](-li)出外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一行]一组(指同行(xíng)的人)。
2.流通,传递:~销|通~全国|发~报刊、书籍。
3.流动性的:~商|~营。
4.进行:另~通知|即~查处。
5.实做,办:~礼|举~|实~。
6.乐府和古诗的一种体裁。
7.姓。
[ háng ]
1.行列,排:单~|双~|雁飞成~。
2.行业:同~|外~。[行家]精通某种事务的人。
3.某些营业性机构:银~|车~|电料~。
4.兄弟、姊妹长幼的次第:排~|您~几?我~三。
5.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几~字|两~树。
4.车的甲骨文,金文,纂文,隶书,行书怎么写 30 匿名
车,读音:chē/jū,①陆上运输、交通工具。
一般有轮子。②利用轮轴旋转的机械装置。
③泛指机器。④用水车打水。
⑤车削的简称,还有姓氏“车”。基本信息中文名称车读音chē仓颉JQ五笔LGNH 目录1基本信息2汉字演变3其他资料基本信息读音:chē/jū五笔86&98:LGNH 仓颉:JQ笔顺编号:1512 四角号码:40500 UniCode:CJK统一汉字U+8F66车者,两横谓之轴,中位为座,驭者横其中,竖为辙也。
自古有之,篆字概同繁体。①陆上运输、交通工具。
一般有轮子。②利用轮轴旋转的机械装置。
③泛指机器。④用水车打水。
⑤车削的简称。在机床上,利用工件的旋转运动和刀具的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来改变毛坯的形状和尺寸,将毛坯加工成符合图样要求的工件。
⑥姓. 念 chē⑦jū象棋棋子的一种。⑧二马为车,四马为驷,八马为辇。
5.马的行书怎么写
“马”的行书:
基本释义:
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
2.大:~蜂。~勺。
3.姓。
相关组词
白马 木马 跑马 马路
海马 小马 马力 马上
扩展资料
一、马帮
造句:普洱茶是皇帝的最爱,而且具有模糊不定的药用功能。相传,普洱茶是8世纪时的马帮商队发明的。他们将茶叶压缩成饼状,便于运输。
解释:驮运货物的马队。
二、马桶
造句:他当下认定它们太好、看起来不像真的,所以,就如同所有只有半边脑子的人那样,他把它们冲下了马桶。
解释:大小便用的有盖的桶,多用木头或搪瓷制成。有的地区也叫马子。
三、马虎
造句:中国因为传递令人混淆的外交信号而遭受批评,并且因为太过谨慎而没法一呼百应,同时对美国担忧过多,对多边的政治环境略显马虎。
解释:草率;敷衍;疏忽大意。
四、马脚
造句:他绝不会轻易地露出马脚,承认自己是一名伪善者。他整天与大家搅和在一起,认同所有大众的喜怒哀乐,爱好取舍。
解释:比喻破绽:露出~。
五、战马
造句:动物的巨大体态允许他们蹂躏步兵,它们使人不安的气味引起战马恐慌、骑兵逃散,在田野给予兽性之人绝妙的战术优势。
解释:经过特殊训练,用于作战的马。
6.行书 怎么写"华" 字
如图为华的行书。
华 华 huā 〈名〉(1) 会意。从芔,从芌(xū。
“华”的本字,上面是“垂”字,象花叶下垂形。本义:花(2) 通“花”,花朵 华,荣也。
——《说文》木谓之华,草谓之荣。——《尔雅·释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周南·桃夭》焜黄华叶衰。——《乐府诗集·长歌行》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3) 又如:华英(指花);华叶(花与叶);华胜(花胜。古代妇女的一种花形首饰);华实(花和果实;亦指开花结果)(4) 轻浮柔弱如花的脉象 脉至如华者,令人善恐。
——《素问》。王冰注:“谓似华虚弱,不可正取也。”
词性变化 ◎ 华 华 huā 〈动〉(1) 开花 桃李始华。——《淮南子·时则训》(2) 又如:华而不实(只开花不结果。
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3) 昏花 僧问:“拨尘见佛时如何?”师曰:“莫眼华。”——《五灯会元》(4) 当中剖开 瓜曰华之。
——《尔雅》为国君者华之。——《礼记·曲礼》。
注:“中裂之。”(5) 另见 huá;huà 基本词义 ◎ 华华 huá 〈形〉(1) 华丽;光彩美丽 金银华美之服。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华堂之上。——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华衣乘马。
——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2) 又如:华扁(华丽的匾额);华彩(华美;光彩);华服(华丽的服装);华舆(华美的车辆或轿子);华筵(华美的筵席);华观(华丽的观阙,即宫门前的望楼);华毂(华丽的车)(3) 豪华 况我大魏天王,个为华侈。—— 杨炫之《洛阳伽蓝记》(4) 称美之词。
通常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事物 [your]。如:华名(美名);华宗(对同族或同姓者的美称);华笺(对他人来信的敬称);华缄(对他书信的美称或敬称)(5) 灰白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苏轼《赤壁怀古》(6) 又如:华首(头发花白。指老人);华颠(白发);华鬓(鬓发花白);华发(花白头发)(7) 年轻;年少 。
如:华年(8) 浮华 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9) 又如:华辞(虚浮巧饰的言辞);华誉(不实的声誉);华风(浮华的文风)(10) 汉语 。
如:华言(指中原地区的语言。后泛指汉语)(11) 荣华;光耀 [glory]。
如:华伍(指达官贵人);华序(显要的官阶);华使(显贵的官吏);华秩(显位;高阶)(12) 显耀 。如:华近(显贵而亲近君上的官职);华要(显要尊贵的官职);华省(显贵而职务上能亲近君主的官署);华重(显贵而重要的官职)(13) 繁盛 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
——《红楼梦》(14) 又如:华滋(草木茂盛的样子)(15) 鲜美 其民华食而脂肥。——《素问》。
王冰注:华谓鲜美,酥酪骨肉之类也。(16) 彩色。
特指雕绘或装饰 如:华轩(饰有文采的曲栏);华衮(古代王公贵族的多采的礼服。常用以表示极高的荣宠);华纳(有雕饰的台阶。
纳,即纳陛);华幄(帝王所居的华丽的帷帐) 词性变化 ◎ 华 华 huá 〈名〉(1) 中国 。如:来华访问;华中;华北(2) 我国古称华夏,今称中华。
省称“华”。如:华夷(华是汉族,夷指非汉族的其他少数名族);华风(指汉族或中原的风俗)(3) 光辉;光彩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王勃《卿云歌》(4) 又如:华景(明亮的阳光);华月(皎洁的月亮);华焕(光彩绚丽);华魄(光彩;亦指皎洁的月光)(5) 泉中的矿物由于沉积而形成的物质 。如:钙华;硅华(6) 借升华而得的化学品。
如:硫华;锌华(7) 车盖 。如:华芝(车盖。
因车盖的外形象芝而得名)(8) 时光 。如:年华,岁华,韶华(9) 声望 客游梁朝,则声华籍甚。
——《文选·任彦升·宣德皇后令》(10) 精华 物华天宝。——王勃《滕王阁序》(11) 又如:华甸(精华荟聚之区。
常以指京都、中原、中国);华英(精华);华髓(精髓)(12) 文才 昔庚无规才华清英。—— 刘勰《文心雕龙》(13) 瓜类植物的果实 天子树瓜华,不敛藏之种也。
——《礼记》(14) 光环 薄云敝日时,由于无数水滴的衍射,在太阳、月亮或其他发光体四周形成的一组或几组小半径的同心彩色光环(15) 矿脉或煤层已发生氧化或分解的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