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行书怎么写
月字行书写法如下:
月是象形字,古文月字像半月形。月,一般指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亦称月亮或太阴。同时也常指以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为基准的时间单位,“月份”。
月也做偏旁,用月做意符的字,一类是与月亮有关的,如:朔、望、朗;还有一类是由肉(篆文中的月和肉很像)变来的,如肘、胆;也有由舟变来的,如:朕。
2.已未春月书,用行书怎么写
两岸故宫珍藏合璧——伯远帖 卷前有乾隆御笔所题『江左风华』四字\r\n 【名称】伯远帖\r\n 【类别】中国书法\r\n 【年代】晋\r\n 【文物现状】北京故宫博物院\r\n 【简介】\r\n 纸本,行书,五行共四十七字,纵二十五点一厘米,横十七点二米。
卷前有乾隆御笔所题『江左风华』四字,卷后有历朝历代收藏者为其题写的题跋。此卷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r\n 《伯远帖》是晋王珣(公元三五零至四零壹年)写的一封信。原文:\\“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
自以羸患, 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
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
\r\n 卷前引首有乾隆御书:\\“江左风华”四个大字,上有\\“乾隆御笔”一玺。并御题:\\“唐人真迹已不可多得,况晋人耶!内府所藏右军快雪帖,大令中秋帖,皆希世之珍。
今又得王珣此幅茧纸家风信堪并美!几余清赏亦临池一助也。御识。”
钤\\“乾隆宸翰”、\\“涵虚朗鉴”二玺。\r\n 前隔水御书:\\“家学世范,草圣有传,宣和书谱”十二字。
下有:\\“乾隆宸翰”、\\“几暇临池”、\\“耽书是宿绿”三玺。\r\n 又御识:\\“乾隆丙寅春月,获王珣此帖,遂与快雪中秋二迹并藏养心殿温室中,颜曰:‘三希堂’,御笔又识”,钤\\“乾”、\\“隆”二玺。
\r\n 后隔水上有明董其昌跋,后有乾隆御绘枯枝文石,并识:\\“王珣帖与其昌跋皆可宝玩,即装池侧理亦光润堪爱,漫制枯枝文石以配之。乾隆丙寅春正,长春书屋御识”,钤\\“几暇怡情”一玺。
后有\\“墨云”一玺。\r\n 卷尾敕董邦达绘图,邦达有记,又有沈德潜书\\“三希堂歌”。
\r\n 卷后有董其昌、王肯堂题记。\r\n 本幅前后有古半印二,漫患不可识。
清代所钤宝玺有:\\“石渠宝笈”、\\“乾隆鉴赏”、\\“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养心殿鉴藏宝”诸玺。\r\n 收传印记上钤有\\“郭氏觯斋秘笈之印”。
\r\n 此帖与陆机《平复帖》为现今仅存的两件晋代名人法书。\r\n 王羲之作为\\“书圣”,垂范百代。
但他的书作只以临本、摹本和刻本的形式流传,没有一件真迹传世。王氏家族世代擅书,名家辈出,然命运亦大抵相同。
唯羲之族侄王珣有此短笺留在人间,实在是不幸中的大幸。我们可以从中窥见\\“二王”行草书使转用笔的精微之处,这是刻帖和双勾填墨摹本所无法传达的。
\r\n 王珣本人有书名,此帖风神俊朗,潇洒流利,在王氏家族书风的基础上自具面目,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3.书法落款年月怎么写法
书法落款年月:一月:孟春、寅月、陬月、太簇、初春、新春、端月、岁始、肇春、初阳。
二月:仲春、卯月、如月、夹钟、花月、杏月、春半、花朝、殷春、春中。三月:季春、辰月、病月、姑洗、桃月、暮春、桐月、晚春、春杪、余春。
四月:孟夏、巳月、余月、中吕、初夏、麦月、槐月、夏首、新夏、梅月。五月:仲夏、午月、皋月、蕤宾、蒲月、榴月、星月、盛夏、夏半、芒种。
六月:季夏、未月、且月、林钟、荷月、晚夏、暮夏、荔月、晚夏、杪夏。七月:孟秋、申月、相月、夷则、瓜月、初秋、桐秋、桐月、兰月、肇秋。
八月:仲秋、酉月、壮月、南吕、桂秋、桂月、清秋、拓月、秋半、中律。九月:季秋、戍月、玄月、无射、菊月、暮秋、凉秋、杪商、秋末、残秋。
十月:孟冬、亥月、阳月、应钟、初冬、早冬、首冬、始冬、开冬、新冬。十一月:仲冬、子月、辜月、黄钟、霜月、寒月、葭月、正冬、畅月。
十二月:季冬、丑月、涂月、大吕、腊月、暮冬、梅月、暮岁、岁杪。每月一日至十日:上旬、上浣、上瀚、上澣每月十一日至二十日:中旬、中浣、中瀚、中澣每月二十一日至三十日:下旬、下浣、下瀚、下澣每月初一:朔、旦、额;每月十五日:望;每月最末一日:晦其他:元旦(元月一日)、元宵(元月十五日)、端午(五月五日)、中元(七月十五日)、中秋(八月十五日)清明、冬至、七夕、重阳、除夕等等。
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