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北京足贴该怎么使用
第一步、先要清洁皮肤表层(洗脚或者泡脚,并用毛巾擦干),准备好两片胶布和两包足贴;
第二步、先撕掉胶布中的面积较大的贴纸,留下小条,放着待用;
第三步、然后先将足贴包印字的一面贴到胶布片的中心位置;
第四步、撕掉剩余的贴纸,将粘贴好的胶布足贴药包一面,紧贴于肌肤上;
第五步、贴好就将胶布的四周压劳,就可以休息了,每天睡前将足贴贴于足底(睡觉时身体平躺循环加快效果最好);
第六步,6-8个小时后或第二天早晨起床时除下,再以纸巾擦拭或温水冲洗皮肤。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贴上足贴后可以随意走动,但避免剧烈运动足部,以免药包破裂,尽量贴实贴紧,避免油污流出污染床单。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足贴
2.失眠,老北京足贴怎么贴呀
睡眠不好使用足贴注意:
1、首先要清楚使用足贴可以改善睡眠,但对于失眠是无法有作用的。
2、失眠是因为各种外界原因造成,比如压力,生理,生活习惯等,此种情况下使用足贴,需要注意该睡不着还是睡不着,足贴不是安眠药。
3、不过使用足贴后,睡眠会安稳一些,醒来不累,精神好,这个足贴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3.老北京足贴的功效和使用
1、功效:足贴能够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睡眠、舒缓疲劳、改善便秘、口臭及腹胀现象;活化细胞,排出体内湿气,缓解足底和关节部位的压力。
2、使用:晚上睡觉前,首先清洁足底皮肤,取出两片胶布和两片药粉,撕开药包包装,撕开胶布平放待用。药包放置胶布中央,药粉一面朝上,印有文字一面粘贴在胶布上。贴在足底脚心上方,涌泉穴位置,揭掉剩余纸条,贴紧脚趾处,按实压牢后完成。正常睡觉,第二天早起揭掉即可。
扩展资料:
足贴原理
中医学理论认为:足部有三阴经和三阳经,足部受药后通过三阴三阳传入相应脏腑。
足贴贴敷于足底,足底的相关反射区受到刺激,血液循环得到促进,给皮下组织的转运蛋白提供足够的动力,药物在转运蛋白作用下透皮吸收,伴随血液循环进入体内,有害物质也会在转运蛋白的作用下透皮排除;机体内有害自由基,也会和足贴内的离子相结合,以扩散的形式排除体外;两种形式的结合,人体的毒素能有效的排除体外,促进人体健康。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足贴
4.老北京足贴姜和草的用法
首先说明,老北京并没有生姜或艾草此类成份足贴。
1、顾名思义,生姜和艾叶足贴里肯定是姜粉和艾草粉末了。
1、艾草是南方常见的植物,虽然属于草药,但成本低廉,有一定消炎杀菌作用,因此有人用它熏蚊子,姜粉不用说了,是食品,也可以用来配合中药,主要作用是发汗。
2、很多人会用艾草泡脚,有助于活血杀菌,其实和姜粉的作用相同,但成本低于姜粉。
3、作为足贴,姜粉和艾草有一定作用,但成本较低,用此类足贴不如用其泡脚,效果更直接更好。
5.足贴使用方法
之前对足贴2113的使用确实是没有太注重,导致效果5261不好,4102自从朋友推荐了广州诗泊实业专注研1653发足贴给我使用,他们家的足贴用13年的时间去专注研发,效果确实是很不错,而且在使用方法上讲解很细致,如下步骤:1、睡前先泡脚或者清洁皮肤后使用。
2、撕开塑料袋,取出足贴粉包,粉包有正反面之分,请将印字光滑面粘在胶贴上,有明显小气孔面朝脚底。3、将足贴粉包对准脚心的涌泉穴位置平稳黏贴,并贴紧外围胶贴固定在足底即可,胶贴柔软无异物感。
4、足贴贴于脚底部位最少6-8小时,起床后慢慢撕下来整个足贴,用纸巾或暖湿毛巾擦拭脚底黏贴地方即可。5、基于卫生考虑,本产品胶贴和足底粉包限使用一次。
6.老北京足贴用了为什么会变黑
首先要用科学的眼光看待足贴变黑的现象,变黑是汗和足粉的反应,使用完后变硬是足贴粉包剩余的残渣脱水脱油造成的固化现象
1、使用足贴过程中会排出黑色或其它颜色液体,这个通常是物理现象,这种变色现象就像平时用料包煮肉,料包里装有黑色的材料,一旦放入水中就会发黑。
2、而发油主要是由于足底汗液和足粉包反应后的现象,类似化妆品中的油性产品,粉状不容易吸收,而油性容易吸收。
3、如果足贴使用后不变色或不排油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没有贴牢或足底无汗引起,建议尝试热水泡脚后贴牢使用。理性使用足贴,切勿迷信,以免造成心理落差,迁怒于足贴。
最后注意不是所有的足贴都是老北京,此类足贴特指独特配方,成本高效果好,关键是核心配方,而市场上大部分足贴都是公开配方,一个厂家生产几十个品牌的足贴,虽然价格和包装各不相同,但效果基本无差别,这些称不上老北京,建议选择正规,便宜勿贪。
扩展资料:
老北京足贴主要功效
首先要明白足贴不是药不能治病,它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免疫力,防病。
1、很多人误解足贴可以治病,是错误的理解。身体有病应该尽快就医,不要过度迷信足贴,耽误病情。
2、足贴类似足底按摩,是通过刺激足底穴位和反射区作用的,重在调理内分泌,有增强自身排泄的作用。
3、很多人总是把有病和不健康同等,认为身体不健康就是有病,有病就要用治病的东西,没效果就不用,这是错误的观念,首先要保持身体健康,抵抗力强,防病往往比治病更为重要。
参考资料:老北京足贴-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