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死道友不死贫道”这句话出自哪里,有什么典故
道友代指别人,贫道指自己。
整句翻译过来就是:
兄弟你死吧,我不死。
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损害别人的利益。
在网络小说中常常看见这句话。
“死道友不死贫道”这种省略似乎只在闽南语中存在。更确切地说,开始似乎只在布袋戏中存在。留言中甚至有朋友认为,此语是某位布袋戏大师发明的。我不知道这种用法是闽南语的常规,还是某位个人的灵光一现,总之,此语在闽南语地区广为流传并得到了接受。个人创造了一个不符合先前语言规则的说法,结果影响力太大,逼得语法作出相应改动,也并不是罕见的事。
后来不知怎地,此语逐渐在网络小说中也流行起来。可能他们写修真之类故事时参考了布袋戏吧。之后网络上的其他地方也出现了这一用语。后来的这些作者、读者、用户并不仅限于闽南语地区,于是,不理解就出现了。像我,就曾以为这种句式是试图模仿古汉语。我猜,那些作者也未必个个都了解此语的闽南语来源,说不定也以为是来自古汉语呢。
2.死道友不死贫道是什么意思
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意思是“就算死别人也不能死本人,就是为了个人的利益不惜损害别人的利益。”,引申出来的含义就是“其他人怎么死与本人没有任何关系,不要来找本人麻烦。”
这一句闽南语中有有关人性的谚语,和道教思想是没有关系的(注:和道家更是没关系。道家和道教,前者是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后者是宗教思想。二者没有关联。)民间谚语一般是由人民群众的口头语整理而成,通俗易懂,哲理性强,开始只在布袋戏中存在。所以没有具体出处。
扩展资料:
相关典故:
死道友不死贫道这句话没有典故,通常用于网络小说中。
意思解释:
道友代指别人,贫道指自己。整句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
兄弟你死吧,我不死。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损害别人的利益。
用法:
1、一种是“死人了”这样的用法。
如“出事了!死人了!”“死人没?”“没死人,死了几匹马。”分析起来,也是动词“死”+名词“人”,并且,“人”是“死”这个动作的发出者,结构与“死道友”“死贫道”是一样的。
2、另一种用法举例如“死猫、死狗,死谁也不会死你,放心吧。”
这种用法和“死道友不死贫道”几乎一样,意义上也比较接近。只不过在使用情景上,一个是自己说,一个对别人说。
五、“死道友不死贫道”这句话的影响,开始只在布袋戏中存在。
是某位布袋戏大师发明的。
此语在闽南语地区广为流传并得到了接受。此语逐渐在网络小说中也流行起来。写修真之类故事时参考了布袋戏吧。之后网络上的其他地方也出现了这一用语。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死道友不死贫道下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