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木府风云 观后感怎么写 要求一两百字左右
《木府风云》主要讲述的是明代云南少数民族(纳西族)土司政权在丽江统治期间的故事。
纳西族是古代羌氐一支分系,唐宋时期活跃在滇、川一代,唐时建有越析诏政权,后被南诏所灭,历史上称磨些人或牦牛夷,明洪武14年(1381年),鉴于多次招降云南梁王和大理段氏都遭其拒绝,于是朱元璋派傅友德、蓝玉、沐英率30万大军进讨云南,破大理,丽江纳西族土知府阿甲阿得于洪武15年“率众归顺”,木氏土司与蒙化、元江土司并称为云南三大土司后又不断朝贡臣服中央政权,被朱元璋赐姓为“木”,剧中主人公“木增”,号生白,9岁时祖父木旺去世,10岁时父亲木青突然病死,整个土府人心动摇,有图谋不法之徒。他在母亲罗氏支持下,召集宗族和土司会议,要求下面的人各在其职,各守其地,稳定局势,木增又依靠叔伯宗亲、老臣宿将,大破“吐蕃”,在他任上,木氏土司又出现一派中兴景象。
木增熟读经史,文学修养很好,有诗集3本。崇祯12年(1639年),徐霞客应木增邀请到丽江旅游,并为其校订诗文集。
其妻“阿勒邱”确有其人,丽江纳西族中流传很多故事,是典范人物。历史上木增多次为明王朝贡银,动辄上万两,其中明万历38年(1610年)就朝贡2万两。
该剧正是通过木增这主人公一系列故事讲述了明末丽江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繁荣稳定边疆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
2. 写丽江的作文怎么写 400字
【丽江】范文,供参考:
暑假里,我们全家从气候炎热的南国广东飞到了气候宜人的云南丽江。刚打开旅游车门,一块醒目的大牌子上写着“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两架巨大的水车“呼 呼”地转着,我们漫步在青山环抱的古城中,踩着光滑、美丽的五彩石铺就的小路上,我发现古城里的泉水分成三条主流穿过古城,在古城的每一个角落里都有支流,穿街走巷,入院过墙。拱桥、平桥、木头桥、石头桥……架在纵横交错的支流上,红花绿树倒映在水中,好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的水城威尼斯了,古城中保存了许多明清年代的民居建筑,它们均是两层楼的木质结构,青瓦白墙,每座房顶上都垂挂着吉祥物,有雕刻得栩栩如生的鱼、凤凰、龙,意示着纳西人盼望和平、吉祥、如意。古城的街道干干净净,下雨天无泥迹,大晴天无灰尘,古城的街道两旁都是商铺,有卖乐器的店,有卖土特产的店,有卖紫玉雕刻的店,有卖工艺品的店……玲琅满目,店里的服务员穿着特别的民族服装招揽游客。古城不仅在中国名气很大,而且名满天下,到处都能看见外国朋友。我们站在木府花园的山顶上俯瞰,古城全貌尽收眼底,我陶醉在这美丽的古城中。太阳快下山了,天空中布满了美丽的彩霞,晚上,四方街上灯火闪烁,中外游客聚集在一起,围着篝火唱歌、跳舞。丽江古城——-迷人的古城,丽江古城——使人梦想重游的古城!
3. 迷人的苏州作文怎么写
不知不觉中,经过了10几个小时的颠簸,最终我们来到了位于苏州境内的寒山寺。
张继所写的《枫桥夜泊》这首诗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一句就是描写的,夜晚,张继驾着小船,在河心听到了寒山寺夜晚的钟声。
但这一结论并未被证实,因为寒山寺夜晚是不敲钟的,至于张继是从那里听到的钟声就无从考证了。进入寒山寺的庭院,只见墙壁上写着三个大字:寒山寺。
细心的人会发现这三个字是由两个人共同完成的。其中,“寒山”是由祝枝山写的,“寺”是由陶浚宣写的,原因是:这个寺庙的主持找祝枝山写,祝枝山要90两银子,但主持却给了他60两银子,结果祝枝山就只写了两个字,县令一看就着急了,缺一个怎么办?最后干脆自己写了最后一个字。
所以这三个字就是有两个人所为了。进入寒山寺的所在的寺庙,那里东西和中间各有一个香炉,上面徐徐散发出一阵阵烟雾还伴随着香气。
正中间就是著名的寒山寺了,寒山寺高约7、8米,宽约4、5米。转过寒山寺,后面就是供奉寒山和拾徳这两位圣贤的塔楼了,名曰:寒拾殿。
右侧便是寒山寺的钟楼了,原来是敲108下,现在只敲3下便可以了。坐上车赶往了下一站。
第2篇:雨中随想尽管已经三月了,但这里还是没有春天般温暖的感觉。春天,在我的印象中,又或许说是想象中的,应该是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到处是绿树红花,就连风也应该是如轻轻的抚摸般柔软。
但是,这儿的“春天”倒是走另类路线,非但没有暖洋洋的温度,风还是冷得可以让人宁愿蜷缩在教室里,也不愿出去走动。每一天,天空灰得像哭过一般,到处都布满阴霾,一层接着一层,似乎浓得都化不开了,如果不是在视野周围都还有些光亮,恐怕白天与黑夜都没有什么区别了。
前一段时间阳光还热得如夏天一般火辣,甚至每一个人都把夏装都重新找出来穿上,但还是汗如雨下。而如今,每一个人都把冬装找了出来,重新变回“臃肿”的身躯,阳光不曾见过一丝一毫。
灰蒙蒙的云层是越积越多,似乎是云堆得太挤了,一不小心就挤出了水。水珠们似乎也是极不情愿,它们都扭扭捏捏,犹犹豫豫,懒懒散散,当一起降落到人间时,成了朦朦胧胧的细雨。
如烟如雾,飘飘洒洒,自由飞舞,让人一下分辨不出东西。当它们调皮地落到地上时,一下子化成了一滩水,如一面面小镜子倒映着整个城市。
我每一次出门时,都要和这些小精灵们“亲密接触”,有的藏在我发梢,有的打在我的脸上,有的沾在我衣服上,弄得我狼狈不堪。它们在我的脸汇聚成一颗小水珠划过我脸颊时,凉意一点点袭来。
我骑着自行车缓缓穿过雨幕,透过蒙蒙细雨,发现周围的事物都变得朦胧起来,景物也柔和了许多。我喜欢这片刻的朦胧美。
心灵如洗涤般晶莹透彻,抛掉烦躁与浮华,回归最真实的自己。此刻,我不知觉地想到了江南。
江南。水乡。
烟雨朦胧,才子佳人辈出的地方。那是我一直非常向往的,心中充满无数美好希冀的境域。
甚至有些可望而不可及的圣地。不知道我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依山傍水的地方了,只是心中觉得只有那些地方的事物才我是所向往的。
也许只是因为它的宁静,也许只是因为她的灵性,也许也只是因为她的温婉,没有浮华的烦躁,只剩空明的宁静。符合这些条件的地方,我仅知道广西的桂林,湖南的凤凰,浙江的杭州,江苏的苏州。
可惜,我仅仅只去过桂林而已。听别人说,其实那些地方没什么好玩的,无非就是山水,也就没什么可玩的地方了。
我只是笑笑说,有山水就够了。也许生活在依山傍水城市的人,不管那城市有多美,看久了,也会腻的。
直到最后评价自己的城市时,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有的仅仅是山水而已”,同时自己也不断憧憬着外面的世界。我应该也如此吧?在自己生活的地方呆腻了,就对外面的城市充满向往,对那的一切充满希望。
也许就是所谓的“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却想进来”吧。但不管结果变成怎么样,即使它们的样子仅仅是我的幻想也罢,我还是喜欢那些地方。
一个很适合生活的地方。对于苏州,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小学学过的一篇课文——《苏州园林》,文章描写苏州园林十分精致清幽,能住在里面更是了不起。
这使我对苏州的园林建筑颇感兴趣。最重要的是,从众多的散文大师的文笔中,更能感受到苏州的魅力。
一种宁静安详的魅力,一直紧紧地吸引着我。也许只有在那,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才能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而且才子佳人都多诞生于此,可见所谓的“天地灵气”还是存在的,不管怎样都要到那去吸一口啊!如果下起温柔的细雨,那岂不就是一副泼墨山水画了!关于杭州,那最喜欢的莫过于西湖了。在搜索图片时,她依旧是那么美。
西湖,被无数诗人夸过的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它静如明镜,倒映着两岸的绿树红花。
又如一块碧绿的翡翠,没有一丝瑕疵。湖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湖底欢快地舞动。
青山绿水,小楼轩榭,构成一副和谐而精美的画卷。没有太多的修饰,美的是自然,自然就是美。
也许那的女孩,会撑着油纸伞,徘徊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忽然一转身的回眸,嘴巴微微上翘,弯成一个迷人的弧度,一眨眼就消失在雨幕中。雨水打在脸上。
4. 关于世界遗产的导游词
丽江古城导游词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丽江游玩,我是导游李思思,请多多关照.好了,现在我们将进入丽江古城转转,请跟我来!现在我们正漫步古城,眼前已呈现一幅古朴、典雅、幽静的画面.大家看,纳西风格的民居鳞次栉比,清清的溪流穿街过巷,一座座小桥如彩虹横跨小溪,一排排垂柳在清风中摇曳.还有更好的呢!大家跟紧我!看看两旁,古城中店铺林立,各式商品琳琅满目,尤其是那光亮的各式铜器及花样翻新的各色皮革时装,一直都是广大游客所称道的.这么多精致的商品,大家是不是想仔细欣赏一番呢?好吧,那我们先分散一会,各自选购,十分钟后在这里集合.相信大家刚才的购物是开心愉快的,现在继续我们的行程吧!丽江自古就是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四方街、丽江木府(木家院)是历史的见证.说到木府,据传,丽江世袭土司为木姓,木字若加上框,即成“困”,木府便因忌讳而不设城墙.中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在丽江游记中写道:“宫室之丽,拟于王者”,“民居群落,瓦屋栉比”,是对当年丽江古城之繁盛景观的真实写照.…… 各位游客朋友,今天的丽江古城一日游就快结束了,大家玩得开心吗?我相信回答是肯定的啦!明天,还有更美的风景等着我们.希望各位好好休息,养精蓄锐,我们明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