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师的教育教学特色怎么写
教师的教学特点如下:
1、充分利用肢体语言组织好课堂
良好的课堂组织是高效课堂的前提。组织好课堂,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调动其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上课铃声落,教师环顾教室一周,用眼神与每个同学进行无声的交流,肯定已做好准备的同学,提醒没做好准备的尽快做好准备。课堂上讲课的声音尽量根据实际情况抑扬顿挫,时而降低声音,时而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碰到有小动物或几个人物时,尽可能的模仿不同角色的声音、腔调,以此来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
2、设计新颖有趣的导入方式激发学习欲望
一个有效的、新颖的、精致的导入,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迅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中,还能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掀起学生积极情感的浪潮。每次上课,我都苦思冥想,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具体情况等,设计出最恰当、最生动、最吸引人的导入环节。
3、教学过程注重基础知识掌握和对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中,我很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因为熟记数学中的定义、法则、公式、定理、结论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在每节课上我都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背诵本堂课的重点话语、概念知识,并补充到课本上。
4、教学环节层层递进,实现课堂有效、高效
数学课堂上我一般有五个环节:旧知回顾、导入新知;出示教学目标;新知探究;课堂检测;畅谈收获、全课总结。每个环节过渡语自然巧妙,能承上启下、简洁明了,具有导引性和衔接性。
2. 王莹的授课特点
王莹老师见识广博,授课时旁征博引,富有激情,风趣幽默,极有感染力。善于把握课堂节奏,将讲解、提问、练习、互动多种授课方式有机结合,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能够使零基础的学员在几天的短期学习中有着非常明显的进步提高。 王莹老师教学认真负责,小班授课时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所有学员的知识水平,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无论是行测还是面试,在授课结束后仍能时刻跟踪学生学习进度,并通过网络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后续指导。据国内南北多家培训机构反馈,王莹老师教授的学员,多年来满意率长期保持在100%左右,被全国各地的学员誉为“富有人格魅力的良师益友”。
3. 教师授课制的特点是什么
LZ这问题有可议之处,我想问什么授课不是由教师执行的,就是远程教育不还是要老师。难不成教师授课制是和自学制相对应的?
个人觉得应该是“班级教师授课制”的特点。
这可以和我国古代的私塾制相对比,当然欧洲古代在庄园经济下也没有严格的班级之分,也是一些有才识的人领着一群学生教课,但学生不分年级班级,一起听课。这无疑降低了授课效率,因为不同年龄,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应该教授适合他们的课,大杂烩般的课堂限制大规模办学的发展。
到了欧洲资产阶级兴起的时候,为了更广泛传播的知识,也更有效地教授知识,开始了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方式,这就是“班级教师授课制”
它的特点LZ可以根据在自己上课的感觉和请家教的感觉的对比之中明白,我总结的也很通俗。
下面我把百科上的一段复制过来,别见怪。
基本特点
⒈以“班”为人员单位,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即同一个教学班学生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大致相同,并且人数固定。教师同时对整个班集体进行同样内容的教学。
⒉把教学内容以及实现这种内容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展开的教学活动,按学科和常年分成许多小的部分,分量不大,大致平衡,彼此连续而又相对完整,这每一小部分内容和教学活动,就叫做一“课”,一课接着一课地进行教学。
⒊把每一“课”规定在驻而固定的单位时间内进行,这单位时间称为“课时”,它可以50/45/30/25/20/15分钟,但都是统一的和固定的。课与课之间有一定的间歇和休息,从各学科总体而言,可能是单科独进,也可以是多科并进,轮流交替。
优越性
⒈它可以大规模地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一位教师能同时教许多学生,扩大了单位教师的教学能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而且使全体学生共同前进。
⒉它以“课”为教学活动单元,能保证学习活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1333264643763动循序渐进,并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扎实而又完整。
⒊由教师设计、组织并上“课”,以教师的系统讲授为主面兼用其它方法,能保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⒋固定的班级人数和统一的时间单位,有利于学校合理安排各科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并加强教学管理,从而赢得教学的高速度。
⒌在班集体中学习,学生彼此之间由于共同目的和共同活动集结在一起,可以互相观摩、启发、切磋、砥砺;学生可与教师及同学进行多向交流,互相影响,从而增加信息来源或教育影响源。
⒍它在实现教学任务上比较全面,从而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它不仅能比较全面地保证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同时也能保证对学生经常的思想政治影响,启发学生思维、想象能力及学习热情等。
局限性
⒈教学活动多由教师做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⒉学生主要接受现成的知识成果,其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
⒊学生动手机会较少,教学的实践性不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⒋它的时间、内容和进程都固定化、形式化,不能够容纳和适应更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⒌它以“课”为活动单元,而“课”又有时间限制,因而往往将某些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人为地分割以适应“课”的要求。
⒍它强调的是统一,齐步走,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⒎它缺乏真正的集体性。教师虽然向许多学生同样施教,而每个学生各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掌握,每个学生分别地对教师负责,独自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学生与学生之间没有分工合作,无必然的依存关系。
/view/429200.htm
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追问中提出,希望我的答案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