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葡萄的特点
生长特点如下:
葡萄根系在土温常年保持在13~25℃和水分适宜的条件下,可以全年生长不断。在一般情况下,葡萄春、夏和秋季,各有一次发根高峰,根系的生长与新梢的生长交替进行。
第一个高峰期:葡萄萌芽前后,此时土温较低,根系通过缓慢吸收水分和营养生长,在展叶后达到生长高峰,随后逐渐降低,在花前半月将会降到最低点。
第二个高峰期:葡萄坐果后,这时随着各种副梢处理和果实膨大,花芽分化,枝条成熟,整个果树需要营养物质达到全年需求的最高峰,因而根系相应生长也达到全年生长的最高峰,然后随着葡萄成熟,逐渐降到低峰。
第三个高峰期:葡萄采摘后,葡萄树体开始恢复生长,相应根系也逐渐恢复生长,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峰,随后又逐渐降低进入冬季休眠期。
扩展资料
葡萄经济价值
葡萄酒是以葡萄为原料的最重要加工品。葡萄酒因其文化内涵而成为一种高品位的消费品。在中国,其消费量呈直线上升。另外,新开发的葡萄籽油,在国外被用作婴儿和老年人高级营养油、高空作业者和飞行人员的高级保健油,并颇受世人关注。
葡萄营养价值
葡萄的营养成分葡萄不仅味美可口,而且营养价值很高。成熟的浆果中葡萄含糖量高达10%-30%,以葡萄糖为主。葡萄中的多种果酸有助于消化,适当多吃些葡萄,能健睥和胃。
葡萄中含有矿物质钙、钾、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和维生素P等,还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常食葡萄对神经衰弱、疲劳过度大有裨益。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葡萄
2. 介绍葡萄树枝干叶花果的特点;第二,要说说水果的价值;第三,写
水蒲桃 学 名: Syzygium jambos 别 名: 水石榴 科: 桃金娘科 属: 蒲桃属 产地分布: 分布于中印半岛,马来西亚至印度尼西亚。
我国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省区有栽培。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可达10m。
树冠球形,小枝压扁状,近四棱形。单叶,具短柄,革质,表面有光泽,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叶背侧脉明显,全缘。
伞房花序顶生,花绿白色,常数朵聚生;萼倒圆锥形,4裂片;雄蕊多数,比花瓣长。果圆球状或卵形,径2.5~4cm,淡黄绿色,内有种子1~2粒。
花期3~5月,果熟期6~9月。识别要点 树冠球形,小枝压扁状,近四棱形。
单叶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伞房花序顶生,花绿白色,常数朵聚生。果圆球状或卵形,果熟期6~9月。
生长习性: 性喜暖热气候,属于热带树种。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和肥沃疏松的砂质土壤,喜生于水边。
台湾也有分布俗称风鼓。生长在潮湿林地.还有一种只在北部才有的品种称为白莲雾。
3. 葡萄树的描写
葡萄属葡萄科植物葡萄的果实。为落叶藤本植物,是世界最古老的植物之一。葡萄原产于欧洲、西亚和北非一带。据考古资料,最早栽培葡萄的地区是小亚细亚里海和黑海之间及其南岸地区。大约在7000年以前,南高加索、中亚细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也开始了葡萄的栽培。多数历史学家认为波斯(即今日伊朗)是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欧洲最早开始种植葡萄并进行葡萄酒酿造的国家是希腊。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北各地均有产,主要产于新疆、甘肃、山西、河北、山东等地。茎蔓长达10~20米。单叶,互生。花小,黄绿色,组成圆锥花序。浆果圆形或椭圆形,因品种不同,有白、青、红、褐、紫、黑等不同果色。果熟期8~10月,中国栽培葡萄已有2000多年历史,相传为汉代人张骞引入。
葡萄品种很多,全世界约有60多种,其中我国约有25种。世界栽培品系有欧洲品系(European grape)及美洲品系(Fox grape)两大系统,根据其原产地不同,分为东方品种群及欧洲品种群。我国栽培历史久远的“龙眼”、“无核白”、“牛奶”、“黑鸡心”等均属于东方品种群。“玫瑰香”、“加里娘”等属于欧洲品种群。鲜用或阴干备用。
在果品中,葡萄的资历最老,据古生物学家考证,在新生代第三地层内就发现了葡萄叶和种子的化石,证明距今六百五十多万年前就已经有了葡萄。有的学者认为在23000万年前至6700万年前就有类似葡萄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