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叫做电挂
1. 就是电报挂号。电报挂号 = 向当地电报局申请后编定的号码,用代替申请单位的地址和名称·
2. 为了简化电报收报人的住址、姓名、机关、企业、团体和个人可向当地电信局办理电报挂号登记手续。
3. 电报挂号由4个数码(少数城市使用5位数码挂号)或由3至15个字母组成。数码组成的挂号由电信局统一核配,字母组成的挂号由电信局核准。
4. 电信局按挂号期限收取电报挂号费。自登记的次日起,电信局收到发给该电报挂号的电报,即按登记的地址、姓名投送。因此,用户可节省时间和费用,并可缩短电报的传递时间。
5. 不少人都以为电报就像电报员李侠一样敲着电键的,这是一种误解,早就不用这种方式了。都是用有线方式的电报机,一些边远地区也使用无线电。电报员直接往机器里输入汉字,稍早一些的机器,还需要电报员译成电报码,即用四位数字代表一个汉字。那边接收也是自动接收到汉字或者电报码,如果是电报码,还需要人工再译成汉字。那时的电报员一看到数字,就知道是什么汉字了,很少需要翻电码本的。今天电脑里还可以找到电报码的输入法。
2. 什么叫电挂以前人们常用到的电挂指的是什么意思
电报挂号的简称 电报挂号 = cable address; telegraphic address 电报挂号 = 向当地电报局申请后编定的号码,用代替申请单位的地址和名称。
来去电报较多的用户向当地电信部门申请使用的、代替收报人住址名称的数码或字母的组合。 它可减少表示住址名称的电报字数,节省报费。
——电报挂号字样一般由4个数码或3~15个字母组成。有关专业系统要求在全国范围使用统一的电报挂号字样。
在4位数码不敷挂用的城市,经邮电部核准,可使用5位数码电报挂号。 电报挂号字样由电报局核配,也可由用户选用,但在同一市县区域内不能重复;字母挂号不能采用易与各国国名、地名混淆的字样。
——用户使用电报挂号,需事先办理申请登记手续,交付费用,由电报局填发电报挂号凭照,办妥手续24小时后即可使用。 电报挂号的用户住址,应在电报局电报投递区域内。
超出投递区域时。须由用户确定投送方式后方可登记。
常用投送方式有邮送、专送、电话传送、定时自取,或由相关单位收转等。电报挂号登记后不能转让,用户要求更改住址或户名时,可办理更名改址手续。
——电报挂号的计费标准,分为3个月和1年两种,不足3个月的按3个月计算,超过3个月不足1年的按1年计算。 用户要求长期使用的电报挂号,一次挂用最长不超过5年,挂号费按1年的收费标准累计计算;挂号期满需续挂的,自期满次日起衔接计算。
更名改址的用户应交纳手续费。
3. 什么叫做电挂
就是电报挂号。
电报挂号 = 向当地电报局申请后编定的号码,用代替申请单位的地址和名称·为了简化电报收报人的住址、姓名、机关、企业、团体和个人可向当地电信局办理电报挂号登记手续。电报挂号由4个数码(少数城市使用5位数码挂号)或由3至15个字母组成。
数码组成的挂号由电信局统一核配,字母组成的挂号由电信局核准。电信局按挂号期限收取电报挂号费。
自登记的次日起,电信局收到发给该电报挂号的电报,即按登记的地址、姓名投送。因此,用户可节省时间和费用,并可缩短电报的传递时间。
不少人都以为电报就像电报员李侠一样敲着电键的,这是一种误解,早就不用这种方式了。都是用有线方式的电报机,一些边远地区也使用无线电。
电报员直接往机器里输入汉字,稍早一些的机器,还需要电报员译成电报码,即用四位数字代表一个汉字。那边接收也是自动接收到汉字或者电报码,如果是电报码,还需要人工再译成汉字。
那时的电报员一看到数字,就知道是什么汉字了,很少需要翻电码本的。今天电脑里还可以找到电报码的输入法。
4. (电话)每个人都知道,请问(电挂)是什么
电报挂号的简称 电报经营部门用以代替电报用户地址和名称的号码. 电报是通信业务的一种,是最早使用电进行通信的方法,它利用电磁波作载体,通过编码和相应的电处理技术实现人类远距离传输与交换信息的通信方式。
电报大大加快了消息的流通,是工业社会的其中一项重要发明。早期的电报只能在陆地上通讯,后来使用了海底电缆,开展了越洋服务。
到了二十世纪初,开始使用无线电拍发电报,电报业务基本上已能抵达地球上大部份地区。电报主要是用作传递文字讯息,使用电报技术用作传送图片称为传真。
【原理】 利用电磁波作载体,通过编码和相应的电处理技术实现人类远距离传输与交换信息的通信方式。电报通信是在1837年由美国 S.F.B.莫尔斯首先试验成功的,它的基本原理是:把英文字母表中的字母、标点符号和空格按照出现的频度排序,然后用点和划的组合来代表这些字母、标点和空格,使频度最高的符号具有最短的点划组合;“点”对应于短的电脉冲信号,“划”对应于长的电脉冲信号;这些信号传到对方,接收机把短的电脉冲信号翻译成“点”,把长的电脉冲信号转换成“划”;译码员根据这些点划组合就可以译成英文字母 ,从而完成了通信任务 。
【电报的发明】 18世纪30年代,由于铁路迅速发展,迫切需要一种不受天气影响、没有时间限制又比火车跑得快的通信工具。此时,发明电报的基本技术条件(电池、铜线、电磁感应器)也已具备。
1837年,英国库克和惠斯通设计制造了第一个有线电报,且不断加以改进,发报速度不断提高。这种电报很快在铁路通信中获得了应用。
他们的电报系统的特点是电文直接指向字母。 与此同时,美国人莫尔斯也对电报着了迷。
他是一位画家,凭借了他丰富的想象力,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实现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目标。在他4l岁那年,他从法国学画后返回美国的轮船上,医生杰克逊将他引入了电磁学这个神奇世界。
在船上,杰克逊向他展示了"电磁铁",一通电能吸起铁的器件,一断电铁器就掉下来。还说"不管电线有多长,电流都可以神速通过"。
这个小玩意儿使莫尔斯产生了遐想:既然电流可以瞬息通过导线,那能不能用电流来传递信息呢?为此,他在自己的画本上写下了"电报"字样,立志要完成用电来传递信息的发明。 回美国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研制电报的工作中去。
他拜著名的电磁学家亨利为师,从头开始学习电磁学知识。他买来了各种各样的实验仪器和电工工具,把画室改为实验室,夜以继日地埋头苦干。
他设计了一个又一个方案,绘制了一幅又一幅草图,进行了一次又一次试验,但得到的是一次又一次失败。在深深的失望之中好几次他想重操旧业。
然而,每当他拿起画笔看到画本上自己写"电报"字样时,又为当初立下的誓言所激励,从失望中抬起头来。 他冷静地分析了失败的原因,认真检查了设计思路,发现必须寻找新的方法来发送信号。
1836年,莫尔斯终于找到了新方法。他在笔记本上记下了新的设计方案:"电流只要停止片刻,就会现出火花。
有火花出现可以看成是一种符号,没有火花出现是另一种符号,没有火花的时间长度又是一种符号。这三种符号组合起来可代表字母和数字,就可以通过导线来传递文字了。
"我们现在看起来是多么简单的事啊!但莫尔斯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到用点、划和空白的组合来表示字母是多么不容易啊!这种用编码来传递信息的构想是多么伟大,多么奇特!这样,只要发出两种电符号就可以传递信息,大大简化了设计和装置。莫尔斯的奇特构想,即著名的"莫尔斯电码",是电信史上最早的编码,是电报发明史上的重大突破。
莫尔斯在取得突破以后,马上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把设想变为实用的装置,并且不断地加以改进。1844年5月24日,是世界电信史上光辉的一页。
莫尔斯在美国国会大厅里,亲自按动电报机按键。随着一连串嘀嘀嗒嗒声响起,电文通过电线很快传到了数十公里外的巴尔的摩。
他的助手准确无误地把电文译了出来。莫尔斯电报的成功轰动了美国、英国和世界其他各国,他的电报很快风靡全球。
19世纪后半叶,莫尔斯电报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5. 聘请书怎么写
1.聘书的概念
聘书是聘请书的简称。它是用于聘请某些有专业特长或名望权威的人完成某项任务或担任某种职务时的书信文体书
2.聘书的写作
(1)标题。一般是印刷好的,在封面上印上的“聘书”二字,字号要求较大,制作美观、大方,有的套红、烫金。书写的聘书在用纸的第一行中间书写的“聘书”或“聘请书”字样。
(2)正文。第一行顶格写,写聘请人姓名,称呼,如“**先生”、“**同志”等。也可第一行空两格写,“兹聘请***先生”,接着写聘请他担任什么职务,或做什么工作,期限多久,待遇多少等。
(3)结尾。有的结尾另起一行,用“此聘”、有的不写什么。
(4)署名。一般在正文后边,另起一行,偏右,署上聘请单位名称,并盖上公章。
(5)日期。紧接聘请单位名称后,另起一行写上年、月、日。
6. 电挂是组织机构代码吗
电挂是电报挂号的简称和组织机构代码是两回事。
电报挂号,向当地电报局申请后编定的号码,用代替申请单位的地址和名称·来去电报较多的用户向当地电信部门申请使用的、代替收报人住址名称的数码或字母的组合。它可减少表示住址名称的电报字数,节省报费。
组织机构代码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法注册、依法登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机构颁发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代码标识。国家质检总局负责组织机构代码的管理工作。
如同居民的身份证一样,组织机构代码证是组织机构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统一赋予的单位身份证。组织机构代码系统覆盖范围广泛,对申领代码单位的资质审核也有数字档案(档案数字化)作为凭证,可以动态追溯每一个组织机构的历史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