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描写一位沧桑的老人
1、她一脸慈爱沧桑,年轻时乌黑的头发已有如严冬初雪落地,像秋日的第一道霜。根根银发,半遮半掩,若隐若现。脸上条条皱文,好像一波三折的往事。
2、老人的那个驼背向上拱起,就像一座小山一样。
3、老人的手每一根指头都伸不直,里外都是茧皮,整个看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
4、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八字胡,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
5、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6、老巫婆长着一只鹰勾鼻,一个长下巴,就像两个钩子几乎贴在一起了。油腻的头发一半白一半黑。整日紧紧地裹着一件厚重的黑色斗篷,仿佛一个套中人。
7、李大爷个子不高,头发花白,饱风霜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留下的皱纹。那双温和的眼睛总是闪烁着慈祥的光芒。
8、那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两只深陷的眼睛,深邃明亮,看上去很有神;头发很却很整齐。
2. 敬老怎么写
敬老活动
我们到达敬老院后,全体同仁向在场的老人们献上了鲜花。看着一束束漂亮的康乃馨,老人们乐开了花,都说从来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待遇。献完鲜花后,同仁们又把此前精心挑选的的生活用品、食品以及助听器等慰问品送到了老人们手里。老人们看见这么多的物品送来,激动得无以言表,有些老人在接到慰问品后更是感动到掉泪。
活动中,我们还与敬老院的老人们拉起了家常,其中有位89岁高龄的奶奶让我印象最深刻。奶奶看上去身体比较硬朗,也很乐观豁达,她告诉我,有时候她还要去赶集,当然手里少不了带一根绑着磁石的棍子。“找点废铁卖钱给老伴买点吃的,这些要1元钱1斤呢!”奶奶领着我看了她日积月累收集的一袋废铁。我们给奶奶带来了棉鞋,大小刚合适,奶奶非常开心。给奶奶慰问金的时候,奶奶小心翼翼地把钱放在贴身的衣服口袋里,说刚好留着过个好年,听得大家有些伤感。我想以后要是有空的话,我还会来看望她,给她带些衣服和水果,让奶奶更开心些!
在敬老院里,我们还看见一些残疾老人,相比其他健康的老人,他们需要忍受病痛的折磨。但是在现场,我们没有看见他们悲伤的神情,相反,有些老人从言语中流露出乐观的想法,这也让我们着实感动了一会。我想,在那个时候,我们已经脱离了慰问者的角色,而是变成了目睹感动场景的亲临者:感受老人们的生命历程,体会他们在生命中显露出的乐观坚强的精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看到老人们得到捐赠而舒展开的眉头,听着那些真挚而又不知怎么表达的感激,看着一张张洋溢而发自肺腑的笑容,我们深深感受到“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温馨。对于爱的播撒者——我们也许仅仅是少买几包香烟,少喝几瓶酒就可以让一个老人享受到关爱的甘甜。当我们送出一份爱,看着自己的爱化为老人脸上欣喜的笑容时,自豪油然而生。
“夕阳无限好,只因近黄昏!”老人们那种和善、慈祥、纯朴的精神展现,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更是弥足珍贵的,我希望能记录下这些,并珍藏到永远!
“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希望我们能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3. 写老人的作文在生活中有许多老人,他们的生活状况怎样
卖麻团的老人"卖麻团了,卖麻团了……"又是这该死的叫卖声把我从梦中吵醒,不用说,现在是五点三十分,离我该起床的时间还有半小时.不知怎地,就在最近,我们这来了一个卖麻团的老头子,他每天五点半的时候就开始叫卖了,无论是平时,还是周末;无论是晴天,还是刮风下雨,都雷打不动.每天都是他搅乱了我的好梦,我本应在六点起床,这时候被他吵醒,让我睡又不敢睡,起又不想起,只好在床上翻来覆去,白白浪费半小时的时光,别提有多难受了,为此我对这个卖麻团的十分痛恨,听到这个叫卖声就头痛心烦,不知在心里恶狠狠地骂过他多少次了.然而直到有一天,我对这个卖麻团的老爷爷的看法,一下子改变了.那是一个很晴朗的星期天的早晨,我照例还是被这可恶的叫卖声吵醒,我用被子紧紧捂住头,心里别提有多狠这老头了,难得有这么一个休息日,也不让人好好睡个懒觉,真是可恶!忽然,在声声刺耳的叫卖声中,传来了一声又一声百灵鸟的啼鸣声,清脆悦耳,宛转悠扬,我的心不禁一动,反正也睡不着,不如出去看看早晨的景色,顺便看看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老人,手艺究竟如何,于是我掀开被子,麻利地穿了起来.我拿了点零钱,走出家门,嘿,好晴朗的天哟,天空一碧如洗,阳光灿烂,我的心一下子也开朗起来.我顺着叫卖声找寻那位卖麻团的老人,远远就看见一个老人被一大群孩子围着,我心想,怪不得天天来叫卖,原来生意不错.我赶忙紧走几步,走近一看,心中不由得有些吃惊,我心中卖麻团的是一个全身沾满油污、邋遢龌龊的人,没想到眼前的这位老人他穿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军装,却上下整洁得体,显得干练精神.我暗暗产生了几分好感,递过手中的零钱,说:"给我来两只."老人一手接过钱,另一只手拿起一双筷子和一只方便袋,夹出两只麻团放到袋子里温和地说:"小心,拿好."我接过来,拿出一只,咬了一口,真是又香又脆,口感极佳,味道好极了,我不禁对他喜欢起来,细细地打量着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留下道道岁月刻磨的皱纹,身体硬朗,脸上始终对孩子洋溢着可亲的笑容,怪不得孩子围了一大圈,怪不得孩子这么愿意吃,怪不得天天来叫卖……我满怀惬意吃着麻团往回走……谁知刚走了几步就被老人叫住了,我的心不由得"咯噔"一下,心想我不是刚付过钱吗,怎么,想讹我?我心中刚升起的对他的好感一下子风吹云散,荡然无存了,我愤怒地转过身,刚想发作.谁知这位老人从口袋里掏出四块半钱递给我,歉意地对我说:"小同学,刚才忙,没功夫找你钱,实在对不住."我莫名其妙,他忙说:"你给了我五块钱."我恍然大悟,原来因为着急,没在意错把五块当成五角了,望着老人递过来的钱,想起自己头脑里的念头,我的脸红一阵白一阵,不知怎么办才好,老人看到我这样,关切地问:"小同学,怎么啦?哪儿不舒服?"我无言以对,我真恨我自己,我怎么能用这样的眼光来看待这样一位用辛苦劳动养活自己的老人呢?我忙把老人递过的钱又伸了过去,说:"没什么,全买了."老人将剩下的麻团全给了我,说:"多两只,免费赠送."我说什么也不肯收,可老人笑呵呵地说:"这就算是亏本大甩卖,买五赠一吧."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望着老人越来越远的背影,我对他产生了无比的敬意,我的心中也不禁感慨万分:平时所接触的小商小贩们,他们都是以次充好,以少充多,欺骗顾客,人与人之间哪有什么诚信?今天,这个老人为我上了生动的一课,人间需要诚信,更要爱惜诚信!作文吧。
4. 关于老人的描写
怀着疲惫糟糕的心情,我上了车。拥挤的人群中夹杂着令人烦躁的话语。就在这个时候,我看到了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一幕:两个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互相搀扶着。他们是夫妻吧。岁月无情地在老爷爷的脸上刻下了难以抹去的痕迹。他的手是那样的粗糙,好似久经风雨吹打过的树皮一样,已经难以分辨出清晰的肤色。他的步伐显然还不是很稳,然而,他用他那干枯的手紧紧的握住老伴的手。虽然他不是十分高大,但是在矮小的老伴面前他还是显得有那么一些威武。此时,我的目光盯着他们,老爷爷用一只手慢慢的拨开熙攘的人群,另一只手依旧紧握着老伴,他们的手就像盘根错节的树枝一样,是那样的紧握。爷爷搀扶着老伴以这个令我感到温馨幸福的姿势向车后方走去。虽然他们一句话也没有说,但我放佛看到了两只垂垂老矣的两只天使,互相依偎着,互相搀扶着,慢慢地,往远处走去······我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
呃,写得不是很好,不知道符不符合你的要求。
5. 关于老人的作文怎么写啊
一天,小强的爸爸和妈妈突然为了赡养奶奶的事吵得不可开交,因为妈妈不愿意奶奶和他们一起住,觉得是个累赘.小强眼看着.空气中弥漫着唾沫味,突然,小强急中生智,想了一个办法:他跟妈妈说他想外婆了,(因为他知道两个舅舅也在为赡养外婆的事推来推去.而妈妈呢,也是很想念外婆),想去乡下看望外婆。
一早,小强一家刚到村口,远远地就看到一位满头白发,拄着拐杖的老婆婆,呆呆地在街道的一旁,好像在等什么人,小强定睛一看,那不是外婆吗?难道她知道我们要来?妈妈迫不及待地奔了过去,原来,外婆在等二舅来接她,两个舅舅轮流来赡养,一家一个月,每月的第一天,就是老人搬家的日子,一到时间就必须搬走,这样比较公平,看着在风中站立的,盼着儿子来接的颤颤巍巍的老人,心里酸酸的,小强偷偷地看了妈妈一眼,瞧她那焦急的样子,眼泪都出来了,还说了:”养儿防老,有啥用啊!”小强和爸爸互相使了一下眼色,小强心想:事情成功了一半了.回家的路上,妈妈沉默了,什么话也不说,眼睛红红的,小强和爸爸也不去打扰她,晚上,妈妈从房间里走出来,她紧紧地抱着小强,泣不成声的说:“孩子,妈妈要感谢你,妈妈还真不日你啊,是你为我上了一堂感恩的课啊,你奶奶也是我的妈妈,我一定会好好待她的.”原来,小强还写了一封信给妈妈:父母把儿女含辛茹苦的抚养成人,无论从物质上,精神上总想让自己的儿女得到最好的,为儿女总是在默默付出,不求回报而且心甘情愿,可是等他们老了,为什么有些儿女还要在一些小事上斤斤计较?什么多了少了,好了坏了.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把我们带到了这个世界.父母是世界上我们最应该体谅和宽容的亲人,不要再找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和借口,如果还来得及,就常回家看看,常通个电话,常报个平安,常给父母一个甜甜的微笑.这时,爸爸给小强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6. 老人的外貌描写的句子
1.这位老汉的眉毛胡子都花白了。
但脸膛仍是紫红色的,显得神采奕奕。他身穿崭新的青布棉袄棉裤,头上还包着一块雪白的毛巾。
老汉蹲在地上,乐滋滋地抽着旱烟。 2.这老汉,头上戴着一顶破草帽,露在帽沿外边的头发已经斑白了。
肩上搭着一件灰不灰、黄不黄的褂子。整个脊背,又黑又亮,闪闪发光,好像涂上了一层油。
下面的裤腿卷过膝盖,毛茸茸的小腿上,布满大大小小无数个筋疙瘩,被一条条高高鼓起的血管串连着。脚上没有穿鞋,脚板上的老皮怕有一指厚,……腰上插着旱烟袋,烟荷包搭拉在屁股上,像钟摆似的两边摆动着。
我的奶奶今天的穿戴与平时大不相同:头戴绒线帽,身穿一件崭新的黑呢子大衣和一条混纺呢裤子,脚上穿着一双油亮亮的平底皮鞋。她手拄拐杖,满脸洋溢着喜气,手里拿着一张的红纸,出了门。
2.我的奶奶已经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头上布满了银发,抬头纹和眼角纹都很重。
她平时总穿着一件蓝色的上衣、黑色的裤子。奶奶的头发是自然卷曲的,看上去中真美;慈祥的眼睛总是笑眯眯的,说起话来又清脆又好听。
3.我的奶奶年已七旬,一头的短发像罩一了一层白霜,一双大眼睛已经深深地陷了下去,嘴里的牙也已经快**,一双粗糙的手爬满了一条条蚯蚓似的血管,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皱纹,像是记载着她70年来的千辛万苦。 4.刘奶奶在我的印象中总是干干净净的,走到她身边总会闻到一股股淡淡的皂香。
她的头发总是梳得那样好,没有一丝乱发。她不但自己干净,而且家里的一切都被她收拾得一尘不染。
儿子、儿媳妇和孙子的衣服从来都是她洗,他们总是穿得板板正正。 5..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眼睛炯炯有神。
6.我循声迎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双棕的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
附《如何写好人物外貌描写》 人物的外貌描写是人物描写的重要内容,描写好人物外貌也往往能使人物活起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人物的外貌,主要包括人的容貌、体态、服饰、表情、风度等。
人的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准确、生动、形象的描绘,并通过外貌描写来传神,向读者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 怎样才能写好人物外貌呢?我们不妨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外貌描写要“准”。准就是准确地描写人物外貌,人物形象才会真实可信。
人的外貌往往受到其身份、职业、年龄、教养、习惯、生活经历、家庭环境、身体状况等诸因素影响。不同职业的人往往外貌也有所区别。
如舞蹈演员的腿较粗而四肢修长;举重运动员往往比较壮实;渔民则肤色较黑,脚趾因长期在船上行走而像蒲扇般张开。人的年龄不同,其外貌也有明显的差异,少年儿童天真可爱,青年人血气方刚,中年人成熟稳重,老年人则耳聋眼花。
这一些无不反映其人生的自然规律。 当然人的的习惯不同,也往往显出不同的特征来。
如吸烟的人仿佛缺少了门牙,还不时透出烟草气味;不吸烟的人则牙齿洁白。人的教养不同,也往往能从外貌上看出来,有教养的人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有文化的人讲话文绉绉的,且条理清楚;没有教养的人坐着站着东倒西歪,说话粗鲁而无条理……凡此种种,我们要仔细观察,并用准确的语言加以描述,人物的形象才能准确的描写出来。
二、外貌描写要“精”。精就是精心选择人物外貌特征,集中笔墨描写,使人物形象精确鲜明。
世上没有外貌完全相同的人,我们要根据表达的需要,从人物外貌中精心选择其与众不同的特征,集中笔墨描写,其它的可省略不写或一笔带过,使人物外貌更精确鲜明。 有时候,我们根据手头素材的实际情况,或为了某种表述的需要,可把外貌描写重头戏放在人物的某个部位。
如写爷爷的手,硬而裂开许多道口子,虽难看却是勤劳的见证;帮我编玩具,又透出灵巧。这样写了往往会使勤劳而机灵的爷爷跃然纸上。
我们精心选择人物与众不同的外貌,加以精确地描写,往往能写出新意来。 三、外貌描写要“深”。
深就是人物的外貌描写要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质,写出人物的深度。 我们描写人物外貌,要着重选择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品质,精神风貌,个性特征,气质情感的外貌特征予以重点描写,使人物形象更生动,更感人,达到神似的境界。
当然,我们还要注意写作的顺序,选好写作的角度,无论前后左右,正视侧视,仰视俯视,近观远看,哪个角度最能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性格特征,就从哪个角度入手进行描写。 外貌描写还要注意与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相结合,更好地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