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况字草书怎么写
草书写法:
起源于周代,以封地名为氏。在周朝初年,舜(黄帝的第八代子孙)的后人虞公烈被封于况地(今山东省境内),他的后代子孙便以封地名“况”作为姓氏,称为况氏。后来改为况,称况氏。这是况姓的主要起源,真正的得姓始祖。
况姓在中国分布较广,湖北、江西、四川、重庆等省市都有分布,该姓氏历史悠久,名人也较多, 明朝况钟,开国将军况玉纯,况开田等。
2. 陈字 草书写法
释义:
1、安放;摆设;排列:陈设。
2、叙述;说明:条陈。详陈。
3、时间久的;旧的:推~出新。
4、周朝国名(?—前478)。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亳州一带。为楚所灭。
5、朝代名。南朝之一(557—589)。陈霸先灭萧梁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为隋所灭。
6、古又同“阵(zhèn)”。
陈的部首:阝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原为形声
相关组词:
陈旧、陈列、陈设、陈货、面陈、陈言、陈诉、陈绍、陈皮、陈情、陈请、陈醋、陈说、缕陈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造字本义:名词,部队在旷野、山地行军作战时的阵形。
文言版《说文解字》:陈,宛丘,舜后妫满之所封。从阜,从木,申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陈,宛丘,地名,是叫“妫满”的舜后所封的地方。字形采用“阜、木”作边旁,采用“申”作声旁。
二、词组释义:
1、陈皮[chén pí]
晒干了的橘子皮或橙子皮。入药有通气化食、祛湿化痰等作用。
2、陈请[chén qǐng]
向上级或有关部门陈述情况,提出请求:陈请领导审定。
3、陈醋[chén cù]
存放较久的醋,醋味醇厚。
4、缕陈[lǚ chén]
缕述(多指下级向上级陈述意见):具函缕陈。
5、陈酒[chén jiǔ]
存放多年的酒,酒味醇厚。
3. 陈字 草书写法
释义:1、安放;摆设;排列:陈设。
2、叙述;说明:条陈。详陈。
3、时间久的;旧的:推~出新。4、周朝国名(?—前478)。
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亳州一带。为楚所灭。
5、朝代名。南朝之一(557—589)。
陈霸先灭萧梁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
为隋所灭。6、古又同“阵(zhèn)”。
陈的部首:阝汉字结构:左右结构造字法:原为形声相关组词:陈旧、陈列、陈设、陈货、面陈、陈言、陈诉、陈绍、陈皮、陈情、陈请、陈醋、陈说、缕陈扩展资料:一、字形演变:造字本义:名词,部队在旷野、山地行军作战时的阵形。文言版《说文解字》:陈,宛丘,舜后妫满之所封。
从阜,从木,申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陈,宛丘,地名,是叫“妫满”的舜后所封的地方。
字形采用“阜、木”作边旁,采用“申”作声旁。二、词组释义:1、陈皮[chén pí] 晒干了的橘子皮或橙子皮。
入药有通气化食、祛湿化痰等作用。2、陈请[chén qǐng] 向上级或有关部门陈述情况,提出请求:陈请领导审定。
3、陈醋[chén cù] 存放较久的醋,醋味醇厚。4、缕陈[lǚ chén] 缕述(多指下级向上级陈述意见):具函缕陈。
5、陈酒[chén jiǔ] 存放多年的酒,酒味醇厚。
4. 厚德载物草书怎么写
厚德载物草书写法如下:
厚德载物,拼音:hòu dé zài wù
释义:指重视品德像大地一样能容养万物,又或形容品德像地一样容纳百川。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出处:周姬昌《周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译文:君子的品德应如大地般厚实可以承载万物。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厚德育人。
例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清华大学的校训。
扩展资料
厚德载物的楷书写法:
厚德载物的反义词是:尖酸刻薄
尖酸刻薄,读音: jiān suān kè bó
释义:说话带刺,待人冷酷,不给人丝毫回旋的余地,使人感觉没有人情味。
出处:宋·陈抟《心相编》:“愚鲁人说话尖酸刻薄,既贫穷必损寿元。”
译文:说话尖酸刻薄的愚鲁人,贫穷短命。
近义词:尖嘴薄舌、尖酸克薄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说话带刺。
例句:舜英姐姐安心要尖酸刻薄,我也不来分辨,随他说去。
5. 厚德载物草书怎么写
厚德载物草书写法如下: 厚德载物,拼音:hòu dé zài wù 释义:指重视品德像大地一样能容养万物,又或形容品德像地一样容纳百川。
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出处:周姬昌《周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译文:君子的品德应如大地般厚实可以承载万物。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厚德育人。
例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清华大学的校训。 扩展资料 厚德载物的楷书写法: 厚德载物的反义词是:尖酸刻薄 尖酸刻薄,读音: jiān suān kè bó 释义:说话带刺,待人冷酷,不给人丝毫回旋的余地,使人感觉没有人情味。
出处:宋·陈抟《心相编》:“愚鲁人说话尖酸刻薄,既贫穷必损寿元。” 译文:说话尖酸刻薄的愚鲁人,贫穷短命。
近义词:尖嘴薄舌、尖酸克薄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说话带刺。 例句:舜英姐姐安心要尖酸刻薄,我也不来分辨,随他说去。
6. 英字行书写法
英字从艹,从央,央亦声。“央”义为“收口的”、“收心的”、“聚拢的”。“艹”为“花”省,指“花朵”。“艹”与“央”联合起来表示“尚未绽放的花朵”。本义:蓓蕾。
英
基本释义
1.花:落~缤纷。
2.才能出众,才能出众的人:~俊。群~荟萃。~才。~雄。~烈。
3.精华,事物最精粹的部分:精~。~华。含~咀华。
4.用羽毛做的矛饰:二矛重(chǒng)~。
5.古同“瑛”,似玉的美石。
6.指“英国”:~文。
7.姓。
详细释义
〈名〉
(形声。从艹,央声。本义:花)
同本义
英,草荣而不实者。——《说文》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诗·郑风·有女同车》。传:“华也。”
秋菊之落英。——《离骚·夕餐》。注:“华也。”
嗣若英于西冥。——谢庄《月赋》。注:“若木之英也。”
毋夭英。——《管子·禁藏》。注:“谓草木之初生也。”
落英缤纷。——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又如:落英(花落);英华(言花木之美)
矛上的羽饰 [spear's feather]
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诗·郑风·清人》。传:“矛有英饰也。”
三英粲兮。——《诗·郑风·羔裘》
杰出的人
才能过人曰英。——《正字通》
尧、舜者,天下之英也。——《荀子·正论》
智过万人者谓之英。——《淮南子·泰族》
德过千人曰英。——《礼记·辨名记》
与三代之英。——《礼记·礼运》。注:“俊选之尤者。”
又如:英耆(年老有德有智的人);英人(智慧和才能超群的人);英士(才智或武艺出众之士);英少(才华出众的青少年);英台(才能杰出的台阁官员);英材(英才。具有出众才智的人)
精华
含英咀华。——韩愈《进学解》
又如:英精(精华。指事物最纯粹、最美好的部分);英辟(精辟)
精灵;神灵
古国名 。在今安徽省金寨县东南。
如:英氏
英国,英格兰
英法联军。——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英将也。
英夷亦从此胆寒。——《广东军务记》
英之南野。——[英] 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又如:英美
姓
〈形〉
卓越,才智杰出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资治通鉴》
又如:英雄儿女(英雄业绩与男女恋情);英才卓跞(才能卓越,高超绝异);英杰(才智超群的人)
好,美好
英,美也。——《广雅》
英华沉浮,洋溢八区。——扬雄《长杨赋》
又如:英声(美名,盛名;美音,优美的声音);英旨(美妙的旨意,指诗文的思想内容和意境);英标(俊美;英俊);英拔(英俊特出)
光华,光彩
龙渊有玉英。——《淮南子·地形》
又如:英光(明亮有神的目光;亦指光辉);英英(光彩鲜明的样子;轻盈明亮的样子)
参考资料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四川:四川出版集团,2010
7. 管字行书怎么写
一、管字行书写法如下:二、释义:1、管子:钢~。
竹~。水~。
气~儿。2、吹奏的乐器:黑~。
~弦乐。3、形状像管的电器件:电子~。
晶体~。4、用于细长圆筒形的东西:一~毛笔。
两~牙膏。5、姓。
6、管理;看管:~账。~图书。
谁~仓库?。她能同时~十台机器。
7、管辖:这个省~着几十个县。8、管教:~孩子。
9、担任(工作):我~宣传,你~文体。10、过问:~闲事。
这事我们不能不~。11、保证;负责供给:~保。
不好~换。~吃~住。
12、作用跟“把”相近,专跟“叫”配合:他长得又矮又胖,大家都~他叫小胖子。13、作用跟“向”相近:~他借钱。
~我要东西。14、不管;无论:~他是谁,该批评就得批评。
15、关涉;牵涉:他不愿来,~我什么事?三、相关组词:管理 管辖 尽管 食管 管自 管保 管线 分管 管子 照管 气管 看管 管事 管界 扩展资料:一、字形演变:官,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掌权者。管,篆文 (竹,毛笔) (官,掌权者),表示官吏使用的毛笔;或 (王,玉石,代表印章) (官,掌权者),表示官吏使用的印章。
造字本义:名词,官吏使用毛笔或印章。文言版《说文解字》:管,如篪,六孔。
十二月之音。物开地牙,故谓之管。
从竹,官声。琯,古者玉琯以玉。
舜之时,西王母来献其白琯。前零陵文学姓奚,於伶道舜祠下,得笙玉琯。
夫以玉作音,故神人以和,凤皇来仪也。从玉,官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管,像笛,六孔。代表十二月之音。
当管吹乐起,物开地迓,世界欢欣,因此称之为“管”。字形采用“竹”作边旁,采用“官”作声旁。
琯,古时候玉管用玉制成。舜帝时代,西王母来,奉献她的白玉管。
前任零陵文学史官性奚,有伶道县祭祀舜帝的祠庙下面,得到了笙白玉管。用玉管吹奏音乐,因此众神众人齐唱和鸣,连凤凰也翩跹司仪。
字形采用“玉”作边旁,采用“官”作声旁。二、词组释义:1、管线[guǎn xiàn] 各种管道和电线、电缆等的合称:铺设~。
2、照管[zhào guǎn] 照料管理:~孩子。~器材。
这件事由他~。3、气管[qì guǎn] 呼吸器官的一部分,管状,是由半环状软骨构成的,有弹性,上部接喉头,下部分成两支,通入左右两肺。
4、看管[kān guǎn] 监守和管理。5、管事[guǎn shì] 负责管理事务。
8. 虞繁体字怎么写
笔画:竖、横、横撇/横钩、撇、横、竖弯钩、竖、横折、横、横、横、撇、捺、
笔画数 13
虞字篆隶楷行草书欣赏:
篆
隶
楷
行
草
虞 yú
〈名〉形声。从虍( hū),吴声。虍,虎头。本义:神话传说中的兽名。即“驺虞”。
1. 预料:不~。
2. 忧虑:无冻馁之~。
3. 欺骗:尔~我诈。
4.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
5. 古同“娱”,安乐。
6. 古代掌管山泽的官:~人(中国春秋战国时称)。
7. 传说中的中国朝代名,舜所建。
8. 姓。
相关词组
不虞
无虞
唐虞
虞人
虞舜
驺虞
虞渊
疏虞
泽虞
虞候
唐虞之治
尔虞我诈
虞美人
不虞之誉
不虞之隙
即鹿无虞
有虞氏
参商之虞
秦智虞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