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亲人怎么写
1、母亲像明亮的太阳,让我看到了光明 。
2、母亲像温暖的阳光,让我满怀期望 。
3、母亲像参天的大树,让我感觉凉爽 。
4、母亲像鼓起航帆,让我顺利的到达彼岸。
5、母亲像点燃的蜡烛,让我看到光明。
6、母亲是大地,我就是小草。
7、母亲是绿叶,我就是鲜花。
8、母亲是金色的灯塔,时刻指明我前进的方向。
9、母亲是遮风挡雨的纸伞,呵护着我幼小的生命。
10、母亲是御寒的冬衣,时刻给我温暖。
11、母亲是使人复苏的动力,是力量的源泉,是前进的风帆。
12、母亲是天边的启明星,总是早早地起来忙碌。
13、母亲是我的闹钟,天天准时把我唤醒。
14、母亲是避风的港湾,让归航的我不再漂泊。
15、母亲是陈年的老酒,让我深刻感受到浓烈的甘醇。
16、母亲是威严的老师,让我学会了怎样做人。
17、母亲是默默的老黄牛,忍辱负重,从不叫苦。
18、母亲是和平的信使,给邻里之间带来了和睦。
19、母亲是不熄的篝火,一直温暖着我们的家。
20、母亲是一眼长流不息的甘泉,让我时刻享受甘甜。
2. 什么是形象化描述
指用富于具体可感性的语言来描绘生活现象或事物形态,多在文学作品中采用。
形象化描述要求在生动的语言描述中体现出鲜明的特征,使读者能够如临其境、如睹其物、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形象化描述常用于自然景观描述、社会环境描述、人物形象描述、事物的动态和静态描述等。
如峻青的《黎明的河边》有一段描述:“大雨像一片巨大的瀑布,从西北的海滨横扫着昌淮平原,遮天盖地地卷了起来。雷在低低的云层中间轰响着,震得人耳嗡嗡地响。
闪电,不时用它那耀眼的蓝光,划破黑沉沉的夜空,照出了在暴风雨中狂乱地摇摆着的田禾,一条条金线似地鞭打着大地的雨点。”它运用形象化描述的手段,生动地描绘了风暴中的自然景观。
扩展资料:
形象化描述的修辞手法:
包括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双关、排比等,可以描述人,也可以描述物,通过描述可以让人或物形象更生动具体,给人明了的感受。
在文艺创作中,作家和艺术家运用意象来把握现实,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达到一种具体而生动的程度。它是区分文学艺术与使用概念、论证和推理科学的一个特征。有时指的是演讲或作品中一些生动而具体的描述,这些描述不是文学性质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形象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语言形象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描述
3. 如何表达更形象化
让抽象的语言形象化的技巧:
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语言或是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感受和效果。不可否认抽象化语言的作用,但是在作文写作中,具体形象化的语言更有吸引力,更能感染读者,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抽象就是它本来就没有形态,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又可以比喻成任何形状,任何形态,也可以比喻成一个过程。所以,把它赋予形状和形态的过程,就是形象化。
用具体的诠释代替抽象的定义。可以把枯燥的东西变得形象生动,语言形象化的方法主要是在联想或想像的基础上。拿个例子来说明抽象和形象的区别。以“家庭”为例,抽象的家庭概念是以婚姻和血统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单位,而用具体形象的语言来描述就有了多种可能性。它可以是“归心似箭,相信每个人都应该有过这样的体会,其实归心何止似箭,恨不得自己变成一束光,千里之遥转眼即至,越要到家的时候,这种感觉越强烈,直到踏进家门才会慢慢褪去。”也可以是“在我看来,家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结,在平常时无从察觉,到陌生处全涌上心头。家,故乡,是一个人一辈子无法消去的烙印。长大了,总要离家,这时家的感觉再不是妈妈不胜其烦的唠叨,而升华成一种记忆,一种气味,在他乡不如意时蒙上眼帘的一层雾。”平铺直叙,犹如记流水账,泛泛而谈,没有什么说服力,更别提有文采了。学会化抽象为具体形象,作文便会大为改观。
用有感染力的细节代替抽象的概念。细微之处见真情,概括性的表述不如细节描述更到位,更有感染力。例如有人写小提琴演奏的艺术效果时,说“琴声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倾听”。这句话没有写出小提琴的演奏内容和旋律之美,也没有写出听众的沉醉之态,体现不出小提琴演奏的艺术效果,显得枯燥无味,缺乏应有的艺术美感。若改为:“优美的《梁山伯和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轻轻地飘出小楼的窗口,穿过濛濛细雨,散落在林间的小路上。许多行人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脚步,听得如痴如醉。”这样一改,添加很多细节描写,意味便好得多了。
语言是思想感受的最直接的外在显现,在一定意义上又是作者外在的思想。爱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好事物,通过适当的联想将抽象的东西转换为形象的表达。运用合理的方式,把感情塑造成有型的东西。
4. 关于写作:如何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
你已经说了,抽象的感情,抽象就是它本来就没有形态,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又可以比喻成任何形状,任何形态,也可以比喻成一个过程.所以,把它赋予形状和形态的过程,就是形象化.也就是说,你可以运用合理的比喻,把感情塑造成有型的东西. 刚才说的比喻成形状形态比较好理解吧,例如--对她的感情,犹如江水,滔滔不绝;又如小溪,川流不息;又如湖泊,持久沉稳.这样,就是把感情形象化. 还有,第一段说,也可能是一个过程,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例如--我实在不想再见她,每每看见,就像仍处过去的苦日子里,也像疼了一个多月的牙,给人带来的,只能是痛苦和苦闷.这个形象化呢,就是把对“她”的感情比喻成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虽然也是抽象的,但是他给你带来的某些结果是切身体会或许也是可以触碰的东西,这也可以叫做形象化. 希望我说的不会让你更迷糊,其实有些时候,不用去探究各种写作手法,文学自古就有,前人的精髓,仍旧流传至今,且不易及.那是因为,写作多是一种感觉上的东西,多看书,生活中多些时间去体会其中的味道,闲暇时,自己也随便写写,慢慢写作就会提高.我们现在所说的写作手法,只是便于后人走捷径,但是真正要感受这些东西,运用自如,理论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注意的就是,语言的搭配和比喻修饰的恰当,这个真就要靠文学底蕴和修养了,这是很多人都容易犯的错误,不恰当的比喻是很可笑的,我想你也可以想象到. 希望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