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说描写了怎样的一个洞,这个洞真的是“无底洞”吗
地球上确实有“无底洞”.其中1个位于希腊亚各斯古城的海滨.由于濒临大海,在涨潮时,汹涌的海水便会排山倒海般地涌入洞中,形成一股股溪流.据测,每天流入洞内的海水量达3000多吨,奇怪的是,如此大量的海水灌入洞中,却从来没有把洞灌满.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人们就作了多种努力企图寻找它的出口,却都是枉费心机.
为了揭开秘密,1959年美国地理学会派出一支考察队,他们把一种经久不变的深色染料溶解在海水中,观察染料是如何随着海水一起沉下去的.接着又察看了附近海面以及岛屿上的各条河流与湖泊,结果令人失望,人们没有找到带颜色的海水.
几年后他们又进行了新的试验,他们制造了一种浅玫瑰色的塑料小粒子.这是一种比水略轻、能浮在水中不沉底,又不会被水溶解的塑料粒子.他们把1300公斤重的这种肩负特殊使命的物质,统统掷入到打旋的海水中.片刻工夫,所有的塑料小粒子就像一个整体,全部被无底洞吞没,他们设想,只要有一粒在另外的地方冒出来,就可以找到“无底洞”的出口了.然而发动了数以百计的人,在各地水域整整搜寻了一年多以后,他们仍一无所获.
至今谁也不知道为什么这里的海水没完没了地“漏”下去,这个“无底洞”的出口又在哪里?每天大量的海水究竟都流到哪里去了?
还有一个在印度洋北部海域,有一个半径为3海里的无底洞.典型的季风洋流使这里的洋流一年有两次流向相反的变化.夏季盛行西南季风,海水由西向东流;冬季相反.
1992.8.澳大利亚哥伦布号进行科学考察,科学家认为“无底洞”可能是个尚未认识的“黑洞”.“黑洞”可能存在一个由中心向外辐射的巨大的引力场,但这个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科学考察.
我国一些古籍,多次提到海外有个深奥莫测的无底洞.记载:"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
在希腊克法利尼亚岛附哥斯托利昂港附近的爱奥尼亚海域,还真有一个许多世纪以来一直在吸收大量海水的无底洞.据有人估计,每天失踪于这个无底洞里的海水竟有3万之多,曾经有人推测,这个无底洞,就像地球的漏斗、竖井、落水洞一类地形.
我国四川省兴文县的石海洞乡,就有这样的一个大漏斗.它的长径650米,短径490米,深208米.无论是暴雨倾盆,还是山水聚至,其底部始终不积水.通常采用各种检测手段,总是能够重新找到消失于漏斗里的水流的遗迹,它们或今或远总会在地面上重新出现.可是,克法利尼亚岛附近的海底无底洞却与此不同,在那里消失的海水怎么也找不到.
为了揭开这个谜,美国地理学会曾派一支考察队先后两次到那里考察,试验.第一次试验毫无结果.第二次考察队员用玫瑰色的塑料小粒替水做"记号".他们把130公斤重的这种肩负特殊使命的物质,统统致入到打旋转的海水中.片刻工夫,所有的小粒塑料就像一个整体,全部被无底深渊所吞没.科学家指望这一次可以把秘密揭穿,哪怕能在附近找到一粒玫瑰色的塑料也好,但是,他们的计划仍然落空了.
到现在,谁也不知道为什么这里的海水会没完没了地"漏"下去,这个无底洞的出口又在哪里?每天大量的海水究竟都流到哪里去了?
2. 《洞》读后感怎么写
当妈妈把《洞》这本书放到我面前时,我的心中充满了疑问:这是个怎样的故事呢?洞里会有秘密吗?满怀好奇心的我迫不及待地捧起了这本书。
书中的男孩斯坦利被人误以为偷了一双鞋,而进了专为坏孩子开设的训练营——翠湖营。他每天必须冒着烈日挖一个5英尺深、5英尺宽的洞。管理员大人说这是为了改善他的品格,但实际上贪婪、凶狠的管理员大人是为了挖这里的财宝。在翠湖营,他遇到了种种困难、险境,但他不断激励自己,终于解救了自己和零蛋,成长为了一个坚强、有爱心的小英雄。
读完这个让人回味无穷的故事,我不禁佩服起斯坦利来。当他被很多人误认为是小偷时,他并没有灰心丧气;当他每天要在烈日下挖洞时,他并没有抱怨哭泣,还写信让妈妈放心;当他想到零蛋逃出营地可能遭遇不幸时,不顾一切地去寻找他……我想这就是洞的秘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坚持做一个好孩子;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希望。
读着读着,我的脑海里出现了曾在新闻里看到那些身残志坚的高考学生。他们为了心中美好的愿望克服了我们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大学。
那么我呢,我能不能成为像斯坦利这样勇敢的人?我觉得我可以。我在七岁那年的暑假,曾经参加过一次轮滑马拉松比赛。一开始,我滑得很轻松。可是过了一会儿,我就觉得身体变得越来越沉重,身上好像挂满了沙袋。就在这时,一辆大车开了过来,司机问我要不要上车。我已经感受到了空调的凉风,也看到了车上有几位退赛的选者正喝着凉凉的矿泉水,但是我想:我从百里以外的地方赶到这里来参加比赛,可不能当逃兵。于是我谢绝了司机的好意,坚持到底。比赛结束了,我虽然又累又热,可心里却非常开心。
感谢《洞》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自己身上的能量。以后,我也要像斯坦利那样勇敢、坚定,面对难题不退缩,被大人误解不气馁,遇到失败不灰心……为了心中美好的愿望而努力!
3. 仙人洞作文400字怎么写
星期天,天高气爽,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拿着电筒来到了白市的仙人洞。
白市仙人洞位于白市镇杨氏先祠左侧,清水江岸边,距县城30公里。洞口高约7米、宽4米。洞厅开阔,长约51米,宽17米,高20米。洞顶平滑,四周石壁布满岩纹,有的象攀越的猴子,有的象水里悠闲的鸳鸯,有的象动画里的奥特曼……。厅内正面里头,一形若贝壳的巨石横卧其间,上面有一尊容貌和蔼的观音塑像。
由大厅往左拐,是一段漆黑的暗道,道口狭窄,仅容一人匍匐而进。往前10米,便是一个毫无光线的洞厅。厅内有二井泉水溢出,蓄酿一泓清塘,碧蓝碧蓝的。泉周围有石床、石碓、石臼颇有西游记里的水帘洞的趣味;四周石壁悬垂各种形象的钟乳石:有的如骄龙腾空,有的似铜锣轻敲,有的若万马奔腾,有的象渔翁垂钓,千姿百态,惟妙惟肖。大厅右侧,有一条暗道直通下洞。
下洞距路旁一米左右,洞口敞开。往里走又是一个能容纳50人开会的大厅,大厅象一个螺蛳壳。大厅顶端右侧,一条漆黑的通道贯穿仙人洞。仙人洞洞口悬于山腰,站在洞口远眺,青山莽莽好似游龙江中游,河水滔滔恰如万马草原奔,天锅闪闪胜过雨后蘑菇开,高楼座座犹如天上皇宫排。见此美景,我们的老师拍着手,唱起了《我爱贵州》,同学们也高兴地跟着唱了起来。……
下午,我们一步三回头地回了家。
4. 写景的作文<太真洞>怎么写
衢州太真洞自古就有“天下第一洞天”的美誉,集水、瀑、气、风于一体,是一个海拔265米的岩溶喀斯特洞穴。相传,道家祖师太上老君曾在此炼丹修道,在《朝天大忏》道经上载有“浙江衢州有太真,太上老君传道经……”。天真洞厅宏大壮观,石奇水秀,洞中有洞,洞洞相连,共有三十六洞天;洞内有仙田仙池,阡陌纵横,小桥流水,一望无边;每逢早晚和子夜时分,洞顶仙气缭绕、袅袅不绝,道家仙气扑面而至。游客走入洞内,顿觉清爽幽凉,各色钟乳石悬挂在天然的熔壁上,千奇百怪,姿态万千,在灯光照耀下,越发奇诡艳丽,美轮美奂,令人不惊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衢州太真洞就坐落在浙江衢县太真乡,距衢州城40公里。
太真洞可供游览面积8474平方米,洞道总长1147.2 米,分设七宫二厅一台,景点一百余处。该洞共分为三个洞群,主要景观有白塔洞、金鸡洞、两头洞、葱洞、牛皮洞、朝阳洞、水洞、彩云洞、太真洞、上官厅、下官厅、太极仙田十八丘、龙潭、镇潭石等。
5. 小说中的“洞”比喻了什么
“洞”比喻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这个洞不是无底的,并且这个洞也集中表现了人们的幻想,讽刺了人们的幻想。
作品简介:
《喂——出来》,日本著名短篇小说家星新一作品之一。本文是一篇科幻微小说。文章设想地球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无底洞,它可以容纳人类制造的一切垃圾,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没有了后顾之忧,于是城市的天空越来越美好,人们也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无底洞带来的福利。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先前抛进的小石头掉了下来,原来扔下的东西将重新倾泻回人间。
作者简介:
星新一(ほし しんいち),1926年9月6日生于日本东京,日本著名短篇小说家。他的父亲是制药公司经理,曾赴美留学,还创办了药科大学,并担任过参议院议员。星新一的外祖母小金井喜美子是日本著名作家森鸥外的妹妹,有名的“明星派”“歌人” (指“和歌”诗人。和歌是一种日本诗体。),外祖父小金井良精博士是日本解剖学和人类学的草创者。星新一幼年时与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受他们的影响很深。星新一曾就读于日本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念完中学后又考入东京大学农学部园艺化学系,毕业后进入东京大学研究院继续深造。作品博采众长,在微型小说方面颇多建树,擅长用白描手法对人物作浮雕式刻画,被称为“日本微型小说鼻祖”,还写有大量推理小说,幽默小说,散文和随笔。
在公司濒临破产之际,星新一那种黯淡忧郁的心情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虽然星新一并非彻底的悲观消极的厌世主义者,但坎坷多艰的经历却使他具备了一种对弱肉强食、尔虞我诈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敏锐的洞察力,写出了许多异彩纷呈、从各个角度反映社会现实的微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