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旦"在古文中有哪些意思
旦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太阳从地面刚刚升起的样子。本义:天亮,破晓,夜刚尽日初出时)
同本义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诗·郑风·女曰鸡鸣》
夜穿墉以视之,达旦忘反。――《世说新语·贤媛》
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旦而战,见星未已。――《左传·成公十六年》
号呼达旦。――清·方苞《狱中杂记》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乐府诗集·木兰诗》
又如:旦日(天亮时);旦明(天亮时)
早晨
旦夕得甘毳以养亲。――《史记·刺客列传》
又
旦 dàn
①天亮;早晨:通宵达~。
②(某一)天:元~。
②我国传统戏曲中扮演妇女的角色:花~。
③纤度(天然丝或化学纤维粗细程度)的单位,9000米长的纤维重量为多少克,它的纤度就是多少旦。旦数越小,纤维越细。
【旦旦】
④〈古〉天天:岂若吾乡邻之~有是哉。(《捕蛇者说》)~诚恳:信誓~。
【旦日】〈古〉天明;白天:~,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史记·陈涉世家》)
【旦夕】
④早上和晚上。
②比喻极短的时间:危在~。
2. 旦古文字怎写
小篆
金文大篆:甲骨文 金文
3. 旦字在那篇文言文中出现过
你好朋友!“旦”字作为一个表示时间的名词,在古代文言文中可以说是随处可见。这里仅就我们大部分人所比较熟悉的初中、高中语文教科书中选做课文的一些文言文中找出一些例证:
在柳宗元《捕蛇者说》一文中有“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一句,其中出现了“旦”字;《史记·项羽本纪》(即高中语文教科书《鸿门宴》一文)中有“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等至少三处出现了“旦”字;另外,同样是在出自《史记》的《陈涉世家》一文中有“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一句,也出现了“旦”字;另外在方苞《狱中杂记》一文中有“左右邻械系入老监,号呼达旦”一句,也出现了“旦”字。.其它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们的初高中语文教科书所选做课文的那些文言文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文言文章中可以说仅仅是沧海一粟,而就在这沧海一粟中就轻而易举地发现如此多出现“旦”字的地方,可见,“旦”字在古文中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如满意,望采纳。祝你生活愉快!